「既然自題自考,何必去在乎考官意圖?書寫我應書寫之經義即可!」
方運想通一切,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方運吃完早餐,再一次閱讀那兩百三十三道題目,手持毛筆,劃掉一個又一個,但最後還剩三十餘題目。
方運開始第二輪篩選,看到「黃鳥」二字的時候,不由得想起舉人試的時候經義考過《詩經·玄鳥》中的語句。
《玄鳥》一詩是讚美商朝氣象,而《黃鳥》一詩則是譏諷秦國的。
《詩經·黃鳥》涉及到一個典故,秦穆公臨死前,曾與臣子喝酒,喝到酣暢處,便說要與群臣同生共死,而當時秦國三位姓「子車」的大臣答應與秦穆公同生共死。
這三位大臣是出名的良臣,正是在三人的輔佐下,秦穆公才放棄爭霸中原,為秦國向西開疆擴土,為日後的秦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秦穆公死後,三位良臣連同一百七十四人,一起為秦穆公陪葬。
此事並非是簡單的殉葬,無論是秦穆公在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戲,還是因為下一任秦康公怕重臣奪權,都導致三位良臣死亡,於是有秦人作詩《黃鳥》,哀悼子車三良臣,抨擊秦穆公殘暴。
但是,方運身為現代人,心中想的不僅是殉葬的三位良臣,還想到了那一百七十四人。
聖元大陸雖然已經不是奴隸製,但仍然有賣身契之類的存在,而且至今有殉葬製度,夫死妻子陪葬,主死僕從陪葬,除了讀書人有權不陪葬,幾乎沒有人可以反抗殉葬製度。
聖元大陸歷史上有許多人反對殉葬製度,許多開明讀書人也不再實行殉葬,但殉葬之事時有發生,尤其是為了謀奪親族家產。
方運想到這裏,心中一顫。
自己一旦死亡,必然會被封虛聖,那方家就是虛聖家族,哪怕自己沒有子嗣,景國皇室也會從他的侄子中選一人繼承虛聖家族。
現在大量的寶物財物都在楊玉環手中,方家人不敢明著害楊玉環,但萬一有人見財起意,暗地裏用手段逼迫或刺激楊玉環自殺殉葬,這不是方運所願意看到的。
但是,葬禮製度乃是「禮」,而殉葬也是「禮」的一環,雖然許多開明的讀書人不再實行殉葬,但卻沒有一個地位很高的人呼籲廢除殉葬製度,最多是私下表示,沒有形成文章。
「就算是為了最後一次相助玉環,我也應該呼籲廢除慘無人道的殉葬製度,更何況,我本就厭惡這種『惡禮』!人之將死,豈能畏首畏尾!我眼觀人族大勢,廢除殉葬是乃大勢所趨,這種不人道的『禮』,無人出手,那我便來親自將其粉碎!」
但是,在提筆的一瞬間,方運猶豫了,因為方運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而這句名言是亞聖孟子口述。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此句一直有歧義,無論是支持殉葬還是反對殉葬之人,都可以用孔聖這話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第604章 神罰降臨
此話最先記載源於《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話。
支持殉葬之人,認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說,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斷子絕孫。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殉葬製度是周朝禮樂重要的一部分,孔聖既然提倡復古,自然也會支持殉葬製度。
而反對殉葬的人則認為這句話是孔子反對殉葬,但卻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解釋是根據《孔子家語》的孔子原話,認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當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這種人的家族或國家必然覆滅。孔子認為連像人的陶俑都不應該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種解釋是,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這種人難道就沒有繼承者嗎?言下之意是這種仁慈應該發揚光大,必然後繼有人。
反對殉葬之人是利用「仁」來作證據,但支持殉葬之人用「禮」來當依據。
無論是孔聖本人還是孔聖世家之人都沒有對此話進行解釋,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時候,認定孔聖反對陪葬。
「禮」乃是聖道之一,但禮一直在變,無人可以把握脈搏,隻有半聖才能以聖議的方式修改禮節,但修改的都是迫切需要改變的,殉葬製度一直沒有被列入聖議。
方運縱觀人類歷史進程,非常清楚,殉葬製度必須要廢除!
「那麽,本次經義的題目,就以『秦穆公殺三良』為題,廢惡禮,揚仁義!」
方運選好了此篇經義的題目,經義不是策論,策論可以細緻討論殉葬製度的利弊,但經義要把殉葬大而化之為惡禮。
過了許久,方運決定用極為少見的「多破」之法,利用「仁」「忠」兩個方麵來破題。
「仁者,知人之好生而惡死;忠者,知報國而非掘族之基。」
此言是說,一個有仁德的人,理應遵循人的本性來做事,每個人都想要活著而不想死,殉葬自然是不仁的舉動。而一個忠於人族的人,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是人族的基石,害人族之基石,便是對人族不忠。
方運心知,破題宜正、全、偉,忌偏、邪、急。
第一句的仁屬於正,中規中矩,但第二句直接拋出「殉葬就是在挖人族的根基」,則有些「邪」與「急」,下麵一旦不能自圓其說,那整篇經義必然降等。
</br>
方運想通一切,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方運吃完早餐,再一次閱讀那兩百三十三道題目,手持毛筆,劃掉一個又一個,但最後還剩三十餘題目。
方運開始第二輪篩選,看到「黃鳥」二字的時候,不由得想起舉人試的時候經義考過《詩經·玄鳥》中的語句。
《玄鳥》一詩是讚美商朝氣象,而《黃鳥》一詩則是譏諷秦國的。
《詩經·黃鳥》涉及到一個典故,秦穆公臨死前,曾與臣子喝酒,喝到酣暢處,便說要與群臣同生共死,而當時秦國三位姓「子車」的大臣答應與秦穆公同生共死。
這三位大臣是出名的良臣,正是在三人的輔佐下,秦穆公才放棄爭霸中原,為秦國向西開疆擴土,為日後的秦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秦穆公死後,三位良臣連同一百七十四人,一起為秦穆公陪葬。
此事並非是簡單的殉葬,無論是秦穆公在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戲,還是因為下一任秦康公怕重臣奪權,都導致三位良臣死亡,於是有秦人作詩《黃鳥》,哀悼子車三良臣,抨擊秦穆公殘暴。
但是,方運身為現代人,心中想的不僅是殉葬的三位良臣,還想到了那一百七十四人。
聖元大陸雖然已經不是奴隸製,但仍然有賣身契之類的存在,而且至今有殉葬製度,夫死妻子陪葬,主死僕從陪葬,除了讀書人有權不陪葬,幾乎沒有人可以反抗殉葬製度。
聖元大陸歷史上有許多人反對殉葬製度,許多開明讀書人也不再實行殉葬,但殉葬之事時有發生,尤其是為了謀奪親族家產。
方運想到這裏,心中一顫。
自己一旦死亡,必然會被封虛聖,那方家就是虛聖家族,哪怕自己沒有子嗣,景國皇室也會從他的侄子中選一人繼承虛聖家族。
現在大量的寶物財物都在楊玉環手中,方家人不敢明著害楊玉環,但萬一有人見財起意,暗地裏用手段逼迫或刺激楊玉環自殺殉葬,這不是方運所願意看到的。
但是,葬禮製度乃是「禮」,而殉葬也是「禮」的一環,雖然許多開明的讀書人不再實行殉葬,但卻沒有一個地位很高的人呼籲廢除殉葬製度,最多是私下表示,沒有形成文章。
「就算是為了最後一次相助玉環,我也應該呼籲廢除慘無人道的殉葬製度,更何況,我本就厭惡這種『惡禮』!人之將死,豈能畏首畏尾!我眼觀人族大勢,廢除殉葬是乃大勢所趨,這種不人道的『禮』,無人出手,那我便來親自將其粉碎!」
但是,在提筆的一瞬間,方運猶豫了,因為方運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而這句名言是亞聖孟子口述。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此句一直有歧義,無論是支持殉葬還是反對殉葬之人,都可以用孔聖這話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第604章 神罰降臨
此話最先記載源於《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話。
支持殉葬之人,認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說,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斷子絕孫。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殉葬製度是周朝禮樂重要的一部分,孔聖既然提倡復古,自然也會支持殉葬製度。
而反對殉葬的人則認為這句話是孔子反對殉葬,但卻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解釋是根據《孔子家語》的孔子原話,認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當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這種人的家族或國家必然覆滅。孔子認為連像人的陶俑都不應該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種解釋是,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這種人難道就沒有繼承者嗎?言下之意是這種仁慈應該發揚光大,必然後繼有人。
反對殉葬之人是利用「仁」來作證據,但支持殉葬之人用「禮」來當依據。
無論是孔聖本人還是孔聖世家之人都沒有對此話進行解釋,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時候,認定孔聖反對陪葬。
「禮」乃是聖道之一,但禮一直在變,無人可以把握脈搏,隻有半聖才能以聖議的方式修改禮節,但修改的都是迫切需要改變的,殉葬製度一直沒有被列入聖議。
方運縱觀人類歷史進程,非常清楚,殉葬製度必須要廢除!
「那麽,本次經義的題目,就以『秦穆公殺三良』為題,廢惡禮,揚仁義!」
方運選好了此篇經義的題目,經義不是策論,策論可以細緻討論殉葬製度的利弊,但經義要把殉葬大而化之為惡禮。
過了許久,方運決定用極為少見的「多破」之法,利用「仁」「忠」兩個方麵來破題。
「仁者,知人之好生而惡死;忠者,知報國而非掘族之基。」
此言是說,一個有仁德的人,理應遵循人的本性來做事,每個人都想要活著而不想死,殉葬自然是不仁的舉動。而一個忠於人族的人,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是人族的基石,害人族之基石,便是對人族不忠。
方運心知,破題宜正、全、偉,忌偏、邪、急。
第一句的仁屬於正,中規中矩,但第二句直接拋出「殉葬就是在挖人族的根基」,則有些「邪」與「急」,下麵一旦不能自圓其說,那整篇經義必然降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