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國之君,趙匡胤覺得好笑,對於李煜,那滋味一點也不好。


    可他還是有隱忍之心的,他沒有防微杜漸斬草除根,反而立下誓言要保護好周世宗的妻兒後代,這樣的帝王胸襟,不是每個人都有都做的到的!最淺顯的對比是,一向以仁義著稱的“漢景帝”,為了給選定的繼承人也就是將來的漢武帝劉徹鋪好路子,他逼死廢太子劉榮,設計大功臣周亞夫致死,就連劉榮生母也不得善終!


    這就是帝王業,謀天下者,都要出非常手段!


    可趙匡胤沒有,他不僅要求自己保全柴榮的後代,還嚴令後來繼位者保全好柴榮後代!


    “不殺士大夫!”這點就趙匡胤和李煜關係來說,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謂“士大夫”,力不能扛鼎,卻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趙匡胤是愛才之人,他也欣賞李煜的才華,也欣賞李煜的辭賦,甚至他也可憐李煜的境遇,可最為重要的一點,畢竟他是他的對手,他是他的敵人!


    他滅亡了南唐,手刃南唐國君,卻終於沒殺這末代帝王,這“文人騷客”一個!李煜的死,和他無關!


    二、 人臣事宋


    (1)金陵難耐,遷都洪州


    南唐將都城從金陵遷至洪州,並不是在李煜手上完成的,但和李煜也有莫大的聯繫,這一事件會讓我們對南唐國運以及李景通父子品格產生深刻思考。


    遷都是和新登位的趙匡胤有關的,那我們看看李景通父子在這新君王麵前是怎麽表現的、


    早在李煜登上帝位之前,李景通便削去帝號,向後周世宗柴榮稱臣,改稱國主。趙匡胤上台後,新立的大宋為平定國內大將李重進的叛亂,防止李重進和南唐勾結,為此他改變了對南唐的方針,然而這一方針尚未貫徹,南唐統治者就把熱臉貼了過來。


    這可以算是李煜和他一身的對手趙匡胤第一次交鋒,當時李景通尚在人世,李煜還是他內定的接班人。


    南唐這次所作所為,實在是令人心寒。我們看到的將不再是美酒金樽,美人如玉,歌舞昇平,詞美曲諧的南唐,而是一個搖搖欲墜的高樓,國家的大廈在這一刻開始坍塌。此時的南唐正如他的掌權者李景通,垂垂老矣,鬢髮蒼白,誠惶誠恐,人老珠黃,度日如年。


    趙匡胤新登位,當年三月便遣使赴金陵向南唐宣諭“應天順民,法堯禪舜”的立國詔令,並釋放了三十四名投降後周的南唐將領,以示友好。李景通得詔後客氣得沒了限度,回禮絹二萬匹、銀萬兩,同時承認宋朝對南唐享有與後周同等的特權。


    這點說來諷刺,就如千年以後的中國對外來侵略者“以帝國之物華,結彼國之歡”的市儈小人嘴臉。


    李景通送完保後,趙匡胤回應的並不熱切,他為此焦躁不安,又於當年七月進貢金器五百兩,銀器三千兩,羅紈千匹,絹五千匹,並派禮部郎中龔慎儀朝賀,奉獻乘輿、服禦。


    十一月,原後周揚州節度使李重進發動叛亂,因揚州和南唐接近,當時李重進想拉攏李景通共同對付大宋,被李景通拒絕。


    李景通心裏害怕趙匡胤怪罪,傷了兩國和氣,又先後派右僕射嚴續向當時親自率領兵平亂的趙匡胤犒軍,戶部侍郎馮延魯貢金買宴,再進金玉、鞍勒、銀裝、兵器。純紜矠當時李重進的主要勢力在揚州,與南唐相鄰,因而李重進希望和南唐結盟,共同起兵逼迫大宋,但李景通拒絕了。


    其實李景通這一作法是誇大形勢,有“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嫌疑。當時趙匡胤麵臨的是“內憂外患”的局麵,江南地區兵禍連結、動盪不安,而北漢與契丹又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會使國家陷入危難,新立的大宋岌岌可危。


    從這個角度說,南唐如果和後周揚州節度使李重進合作,威逼宋朝,也未必沒有勝算的,再退一萬步算,如果李重進兵敗了,宋朝也會十分虛弱,南唐收回之前失去土地也是有很大把握的,趙匡胤即使嫉恨,但一時礙於國力,也不敢急於進攻南唐。


    從軍事和策略角度,李景通這種作法可稱得上開門揖盜,大大助長了趙匡胤得隴望蜀的貪慾和以強淩弱的氣焰,為南唐埋下更深的禍根。


    果然,趙匡胤在平定李重進叛亂之後便命軍隊在迎鑾鎮長江水域演練戰艦,威懾南唐。


    麵對宋朝水師,旌旗蔽空,咄咄逼人的態勢,李景通深感家門口危險,他當即召集群臣商議!


    這次也真虧他的,李景通居然提出遷都這一大膽的設想。按他說法:“金陵與宋朝轄境隻有一江之隔,又在下流,假如趙家天子發重兵強攻,京城難保;各州節度使縱然能勤王解救國難,又怎能確保他們中間不出現乘隙竊國的當今劉裕和陳霸先?有鑑於此,朕以為盡早脫離險境,遷都洪州,據上流以製根本,方為萬全之策。”


    他的話語中,透露更多的是對宋朝水師的懼怕,而不是國內節度使勤王不力,當時的朝臣對李景通的主張大都反對,隻有樞密使此前奉命督建南都的唐鎬一人極力附和:“遷都大事豈能優柔寡斷!況且宮苑業已建成,如改作他用,實在可惜。江北趙氏天下不容吾朝經營金陵,時刻都在虎視眈眈,麵對如此嚴峻形勢,亦當走為上計。”


    這個反對的官員則是□裸地說出遷都最大的原因和目的,就他所說的四個字“走為上計”!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滴並收藏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