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薄肚嗄拘純與阪西利八郎》,節譯自《土肥原密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第178頁。
19崩鈄諞唬骸對世凱傳》第113頁。
20憊廷以:《中國近代史事日誌》(下)第1269頁。
21蹦武:《清末東三省綠林各幫之產生、分化及其結局》,《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第140頁。
22薄肚嗄拘純與阪西利八郎》,節譯自《土肥原密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第166頁。
23蓖上,第162頁。
24蓖上,第163頁。
25蓖上,第167頁。
26蓖上,第169頁。
27貝慫擋蝗貳V泄當時防衛力量尚且不足,哪裏還談的上參戰。日俄戰爭爆發後,兩廣總督岑春煊曾致電外務部,提出過這類冒險主義的建議,即助日抗俄,乘機收回東三省。顯然,由於這個計劃的巨大風險,而不被朝廷理睬。袁世凱所建議的“局外中立”,但可以暗中支援日本的處理方式顯然是當時風險最小、最可行的選擇,而且同樣取得了收回東北的效果。
28蓖上,第178頁。
29鋇砸剩骸督雲鵬詩贈阪西利八郎》,《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第226頁。
30鄙礁幸夫:《袁世凱與日本人》,《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7輯)第84頁。
31薄對世凱奏議》(中)第759—761頁。
32薄侗毖缶閥》(一)第497頁。
33蓖上,第499頁。
34比縹怛八著《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即持此種觀點。參見《北洋軍閥》(一)第966頁。
35薄侗毖缶閥》(一)第568頁。
送“高帽”的學問 [三]
“賣國”是一個嚴重的罪名。袁世凱之所以有了這個罪名是因為“二十一條”。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搞清楚“二十一條”的本末,以及袁世凱在有關交涉中的所作所為:他是否以國家權益與日本人作了私下交易?他是否為維護國家權益作了最大努力?日本的苛刻條件是在什麽境況下被接受的?由此又涉及到,在對抗必敗,必給國家帶來更大災難的前提下,對外交涉中的屈辱與讓步是否就是“賣國”?本章開頭所選引文是1915年5月9日中國被迫接受日本最後通牒一周之後,袁世凱向政府各級官員發布的密諭,他分析了日本的圖謀和政府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原因,但基點是要求大家不忘此奇恥大辱,以臥薪嚐膽的精神,力圖振作,以待將來。總之,史家評史論人,應講“恕道”,否則難有公正可言。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日本外交部有關“二十一條”交涉時的保密檔案逐漸解密,則歷史之真相遂大白於天下,而袁世凱戴了近九十年的“賣國”帽子,是不是也可以摘下來了呢?
關於二十一條的大總統密諭1
(1915年5月14日)
立國今日,非自強無以圖存;而強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閉關時代,其學術政治與中國無殊;自明治維新以來,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時而動,發憤為雄。四十餘年所慘澹經營者,無非求達其東亞大帝國之政略。當合併朝鮮之時,現在首相大隈重信已自命為將來中國之統監2。蓋其兼營並進之圖,遠交近攻之策,處心積慮,殆非一朝。究其致強之由,則以國民教育為根本,而明恥教戰即寓於教育之中。故人人以當兵為義務,以戰死為殊榮。就其近年軍事言之,徵發陸軍,可達百萬,海軍戰艦,已逾六十萬噸。席其方張之勢,日思拓地殖民。彼為刀俎,我為魚肉,實逼處此,岌岌可危,厝火積薪,早成險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綱,泄遝成風,人無遠慮。加以親貴用事,賄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為國?迨至武昌事起,舉朝失措,列強響應,瓦解土崩。日本浪人,利用此機,秘計陰謀,無所不至。我人民之生命財產,間接直接而受損失者,不可勝計。蒼赤3何辜,言之流涕。幸而天佑中國,禍亂削平,予得以衰病餘生,底定全局,殊出強鄰預料之外。回憶當日,萬險環生,至今心悸。國事粗定,歐戰發生,關係於均勢者甚大。日本利歐洲列強之相持,乘中國新邦之初建,不顧公法,破壞我山東之中立。軍隊所至,四境騷然;官吏見侮之橫,居民被禍之慘,筆不能罄,耳不忍聞。我國受茲痛苦,方以退兵為抗議,彼不之省,又提出酷烈要求之條款。其中最為難堪者,曰切實保全中國領土,曰各項要政聘用日人為有力顧問,曰必要地方合辦警察,曰軍械定數向日本採買,併合辦(軍)械廠,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韓4視我。如允其一,國即不國,牛馬奴隸,萬劫不復。予見此四條,曾向在京文武重要各員,誓以予一息尚存,決不承諾;即不幸交涉決裂,予但有一槍一彈,亦斷無聽從之理。具此決心,飭外交部人員堅持磋商。此外凡損失權利較重者,均須逐字斟酌,竭力挽回。乃(於是)日人利用我國亂黨,各處滋擾,而又散布謠言,鼓惑各國,分遣大枝陸軍,直趨奉天之瀋陽、山東之濟南,海軍亦時在渤海出沒遊弋。因之舉國恐惶,全球震動,不知其用意之所在。予以保全國家為責任,對外則力持定見,始終不移;對內則撫輯人民,勿令自擾。將及四月,持之益堅。彼遂以最後通牒迫我承認,然卒將最烈四端,或全行消滅,或脫離此案;其他較重之損失,亦因再三討論得以減免,而統計已經損失權利頗多。疾首痛心,憤慚交集。往者已矣,來日方長。日本既有極大政略,謀定已久,此後但有進行,斷無中止。兼弱攻昧,古有明訓。我豈可以弱昧自居,甘為亡韓之續?處此競爭世界,公理強權,勢相對待。人有強權之可恃,我無公理之可言。長此終古,何以為國?經此次交涉解決之後,凡百職司,痛定思痛,應如何劌5心神,力圖振作?!倘仍復悠忽6,事過輒忘,恐大禍轉瞬即至,天幸莫可屢邀,神州陸沉,不知死所。予老矣,救國捨身,天哀其誌,或者稍緩須臾,不致親見滅亡。顧此林林7之眾,齒少於予者8,決不能免,而子孫更無論矣。予為此奇痛之言者,萬不願予言之竟中,誠以存亡呼吸,斷非予一手足之力所可旋轉。持危扶顛,端資群策。我國官吏,積習太深,不肖者竟敢假公濟私,庸謹者亦多玩物喪誌;敵國外患,漠不動心;文恬武嬉,幾成風氣;因循敷衍,病在不仁。發墨針肓9,期有起色。所望凡百職司,日以亡國滅種四字懸諸心目,激發天良,屏除私見,各盡職守,協力程10功。同官為僚,交相勖勉,苟利於國,死生以之。其有親民之責者,尤當隨時設法勸導人民,使蚩蚩者氓11,鹹曉然於各國之大勢,國民之義務。但能治人者事事以循名責實為歸,受治者人人以視國如家為誌,能由此道,則中國可強。我人民及身與子孫可免亡國之痛。此則予所獨居深念寢饋不忘者。但堅忍始可圖成,虛驕足以害事,京外各官,當規勸僚屬,申儆人民,忍辱負重,求其在己。切勿妄逞意氣,空言謾罵,非徒無益,反自招損。務各善體此意,努力為之。今之言革命者,動稱排滿。試思滿洲以一二百萬人入主中國,國祚尚近三百年,我漢族以四萬萬人,如不能久主其國,人必視我漢族為天生受(奴)役之性質,無人類自立之資格,詎非奇辱?我漢族皆神明之胄裔,詰以斯言,能甘心忍受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12,惟知亡庶可不亡。凡百職司,其密誌之。此諭!
</br>
19崩鈄諞唬骸對世凱傳》第113頁。
20憊廷以:《中國近代史事日誌》(下)第1269頁。
21蹦武:《清末東三省綠林各幫之產生、分化及其結局》,《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第140頁。
22薄肚嗄拘純與阪西利八郎》,節譯自《土肥原密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第166頁。
23蓖上,第162頁。
24蓖上,第163頁。
25蓖上,第167頁。
26蓖上,第169頁。
27貝慫擋蝗貳V泄當時防衛力量尚且不足,哪裏還談的上參戰。日俄戰爭爆發後,兩廣總督岑春煊曾致電外務部,提出過這類冒險主義的建議,即助日抗俄,乘機收回東三省。顯然,由於這個計劃的巨大風險,而不被朝廷理睬。袁世凱所建議的“局外中立”,但可以暗中支援日本的處理方式顯然是當時風險最小、最可行的選擇,而且同樣取得了收回東北的效果。
28蓖上,第178頁。
29鋇砸剩骸督雲鵬詩贈阪西利八郎》,《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第226頁。
30鄙礁幸夫:《袁世凱與日本人》,《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37輯)第84頁。
31薄對世凱奏議》(中)第759—761頁。
32薄侗毖缶閥》(一)第497頁。
33蓖上,第499頁。
34比縹怛八著《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即持此種觀點。參見《北洋軍閥》(一)第966頁。
35薄侗毖缶閥》(一)第568頁。
送“高帽”的學問 [三]
“賣國”是一個嚴重的罪名。袁世凱之所以有了這個罪名是因為“二十一條”。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搞清楚“二十一條”的本末,以及袁世凱在有關交涉中的所作所為:他是否以國家權益與日本人作了私下交易?他是否為維護國家權益作了最大努力?日本的苛刻條件是在什麽境況下被接受的?由此又涉及到,在對抗必敗,必給國家帶來更大災難的前提下,對外交涉中的屈辱與讓步是否就是“賣國”?本章開頭所選引文是1915年5月9日中國被迫接受日本最後通牒一周之後,袁世凱向政府各級官員發布的密諭,他分析了日本的圖謀和政府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原因,但基點是要求大家不忘此奇恥大辱,以臥薪嚐膽的精神,力圖振作,以待將來。總之,史家評史論人,應講“恕道”,否則難有公正可言。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日本外交部有關“二十一條”交涉時的保密檔案逐漸解密,則歷史之真相遂大白於天下,而袁世凱戴了近九十年的“賣國”帽子,是不是也可以摘下來了呢?
關於二十一條的大總統密諭1
(1915年5月14日)
立國今日,非自強無以圖存;而強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閉關時代,其學術政治與中國無殊;自明治維新以來,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時而動,發憤為雄。四十餘年所慘澹經營者,無非求達其東亞大帝國之政略。當合併朝鮮之時,現在首相大隈重信已自命為將來中國之統監2。蓋其兼營並進之圖,遠交近攻之策,處心積慮,殆非一朝。究其致強之由,則以國民教育為根本,而明恥教戰即寓於教育之中。故人人以當兵為義務,以戰死為殊榮。就其近年軍事言之,徵發陸軍,可達百萬,海軍戰艦,已逾六十萬噸。席其方張之勢,日思拓地殖民。彼為刀俎,我為魚肉,實逼處此,岌岌可危,厝火積薪,早成險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綱,泄遝成風,人無遠慮。加以親貴用事,賄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為國?迨至武昌事起,舉朝失措,列強響應,瓦解土崩。日本浪人,利用此機,秘計陰謀,無所不至。我人民之生命財產,間接直接而受損失者,不可勝計。蒼赤3何辜,言之流涕。幸而天佑中國,禍亂削平,予得以衰病餘生,底定全局,殊出強鄰預料之外。回憶當日,萬險環生,至今心悸。國事粗定,歐戰發生,關係於均勢者甚大。日本利歐洲列強之相持,乘中國新邦之初建,不顧公法,破壞我山東之中立。軍隊所至,四境騷然;官吏見侮之橫,居民被禍之慘,筆不能罄,耳不忍聞。我國受茲痛苦,方以退兵為抗議,彼不之省,又提出酷烈要求之條款。其中最為難堪者,曰切實保全中國領土,曰各項要政聘用日人為有力顧問,曰必要地方合辦警察,曰軍械定數向日本採買,併合辦(軍)械廠,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韓4視我。如允其一,國即不國,牛馬奴隸,萬劫不復。予見此四條,曾向在京文武重要各員,誓以予一息尚存,決不承諾;即不幸交涉決裂,予但有一槍一彈,亦斷無聽從之理。具此決心,飭外交部人員堅持磋商。此外凡損失權利較重者,均須逐字斟酌,竭力挽回。乃(於是)日人利用我國亂黨,各處滋擾,而又散布謠言,鼓惑各國,分遣大枝陸軍,直趨奉天之瀋陽、山東之濟南,海軍亦時在渤海出沒遊弋。因之舉國恐惶,全球震動,不知其用意之所在。予以保全國家為責任,對外則力持定見,始終不移;對內則撫輯人民,勿令自擾。將及四月,持之益堅。彼遂以最後通牒迫我承認,然卒將最烈四端,或全行消滅,或脫離此案;其他較重之損失,亦因再三討論得以減免,而統計已經損失權利頗多。疾首痛心,憤慚交集。往者已矣,來日方長。日本既有極大政略,謀定已久,此後但有進行,斷無中止。兼弱攻昧,古有明訓。我豈可以弱昧自居,甘為亡韓之續?處此競爭世界,公理強權,勢相對待。人有強權之可恃,我無公理之可言。長此終古,何以為國?經此次交涉解決之後,凡百職司,痛定思痛,應如何劌5心神,力圖振作?!倘仍復悠忽6,事過輒忘,恐大禍轉瞬即至,天幸莫可屢邀,神州陸沉,不知死所。予老矣,救國捨身,天哀其誌,或者稍緩須臾,不致親見滅亡。顧此林林7之眾,齒少於予者8,決不能免,而子孫更無論矣。予為此奇痛之言者,萬不願予言之竟中,誠以存亡呼吸,斷非予一手足之力所可旋轉。持危扶顛,端資群策。我國官吏,積習太深,不肖者竟敢假公濟私,庸謹者亦多玩物喪誌;敵國外患,漠不動心;文恬武嬉,幾成風氣;因循敷衍,病在不仁。發墨針肓9,期有起色。所望凡百職司,日以亡國滅種四字懸諸心目,激發天良,屏除私見,各盡職守,協力程10功。同官為僚,交相勖勉,苟利於國,死生以之。其有親民之責者,尤當隨時設法勸導人民,使蚩蚩者氓11,鹹曉然於各國之大勢,國民之義務。但能治人者事事以循名責實為歸,受治者人人以視國如家為誌,能由此道,則中國可強。我人民及身與子孫可免亡國之痛。此則予所獨居深念寢饋不忘者。但堅忍始可圖成,虛驕足以害事,京外各官,當規勸僚屬,申儆人民,忍辱負重,求其在己。切勿妄逞意氣,空言謾罵,非徒無益,反自招損。務各善體此意,努力為之。今之言革命者,動稱排滿。試思滿洲以一二百萬人入主中國,國祚尚近三百年,我漢族以四萬萬人,如不能久主其國,人必視我漢族為天生受(奴)役之性質,無人類自立之資格,詎非奇辱?我漢族皆神明之胄裔,詰以斯言,能甘心忍受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12,惟知亡庶可不亡。凡百職司,其密誌之。此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