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刊《歌謠》2卷


    3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風雨談》


    苦茶庵打油詩的前言和後記*


    前言


    民國二十三年的春天,我偶然寫了兩首打油詩,被林語堂先生拿去在《人


    世間》上發表,硬說是“五十自壽”,朋友們覺得這倒好嬉子,有好些人寄


    和詩來,其手寫了直接寄在我這裏的一部分至今都還保存著。如今計算起來


    已是十個年頭荏苒的過去了,從書箱的抽屜裏把這些手跡從新拿出來看,其


    中有兒位朋友如劉半農、錢玄同、蔡孑民諸先生現今都已不在,半農就在那


    一年的秋間去世,根據十年樹木的例,墓木當已成抱了,時移世變,想起來


    真有隔生之感。有友人問,今年再來寫他兩首麽。鄙人聽了甚為惶悚,唯有


    採取作揖主義,連稱不敢。為什麽呢?當年那兩首詩發表之後,在南方引起


    了不少的是非口舌,鬧嚷嚷的一陣,不久也就過去了,似乎沒甚妨害,但是


    撥草尋蛇,自取煩惱,本已多事,況且眾口爍金,無實的毀謗看似無關重要,


    世間有些重大的事件往往可由此發生,不是可以輕看的事情。鄙人年歲徒增,


    修養不足,無菩薩投身飼狼之決心,日在戒懼,猶恐難免窺伺,更何敢妄作


    文詩,自蹈覆轍,此其一。以前所寫的詩本非自壽,唯在那時所作,亦尚不


    妨移用,此次若故意去做,不但賦得難寫得好,而且也未免肉麻了。還有一


    層,五十歲是實在的,六十歲則現在可以不是這樣算,即是沒有這麽一回事。


    寒齋有一塊壽山石印章,朱文九字雲“知堂五十五以後所作”,邊款雲庚辰


    禹民,係民國二十九年托金彝齋君所刻。大家知道和尚有所謂僧臘者,便是


    受戒出家的日子起,計算他做和尚的年歲,在家時期的一部分拋去不計,假


    如在二十一歲時出家,到了五十歲則稱曰僧臘三十。五十五歲以後也便是我


    的僧臘,從那一年即民國二十八年算起,到現在才有六年,若是六十歲,那


    豈不是該是民國八十八年麽。六十自壽詩如要做的話,也就應該等到那時候


    才對,現在還早得很呢,此其二。


    以上把現今不寫打油詩的話說完了,但是在這以前,別的打油詩也並不


    是不寫。這裏不妨抄錄一部分出來。這都是在事變以後所寫的。照年代說來,


    自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至三十二年十月,最近一年間並沒有著作。我自稱打


    油詩,表示不敢以舊詩自居,自然更不敢稱是詩人,同樣地我看自己的白話


    詩也不算是新詩,隻是別一種形式的文章,表現當時的情意,與普通散文沒


    有什麽不同。因此名稱雖然是打油詩,內容卻並不是遊戲,文字似乎詼諧,


    意思原甚正經,這正如寒山子詩,他是一種通俗的偈,其用意本與許多造作


    伽陀的尊者別無不同,隻在形式上所用乃是別一手法耳。我所寫的東西,無


    論怎麽努力想專談或多談風月,可是結果是大部分還都有道德的意義,這裏


    的打油詩也自不能免,我引寒山禪師為比,非敢攀高,亦隻取其多少相近,


    此外自然還有一位邵康節在,不過他是道學大賢,不好拉扯,故不佞寧願與


    二氏為伍,庶可稍免指摘焉。打油詩隻錄絕句,雖有三四首律詩,字數加倍,


    疵累自亦較多,不如藏拙為愈,今所錄凡二十四首。


    後記


    這些以詩論當然全不成,但裏邊的意思總是確實的,所以如隻取其述懷,


    當作文章看,亦未始不可,隻是意少隱曲而已。我的打油詩本來寫的很是拙


    直,隻要第一不當他作遊戲話,意思極容易看得出,大約就隻有憂與懼耳。


    孔子說,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吾儕小人誠不足與語仁勇,唯憂生憫亂,正


    是人情之常,而能懼思之人亦復為君子所取,然則知憂懼或與知慚愧相類,


    未始非人生入德之門乎。從前讀過《詩經》,大半都已忘記了,但是記起幾


    篇來,覺得古時詩人何其那麽哀傷,每讀一過令人不歡。如《王風》“黍離”


    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其心理狀


    態則雲中心搖搖,終乃如醉以至如噎。又“兔爰”雲,我生之初,尚無為,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小序說明原委,則雲君子不樂其生。幸哉


    我們尚得止於憂懼,這裏總還有一點希望,若到了哀傷則一切已完了矣。


    大抵憂懼的分子在我的詩文裏由來已久,最好的例是那篇《小河》,民


    國八年所作的新詩,可以與二十年後的打油詩做一個對照。這是民八的一月


    廿四日所作,登載在《新青年》上,共有五十七行,當時覺得有點別致,頗


    引起好些注意。或者在形式上可以說,擺脫了詩詞歌賦的規律,完全用語體


    散文來寫,這是一種新表現。誇獎的話隻能說到這裏為止,至於內容那實在


    是很舊的,假如說明了的時候,簡直可以說這是新詩人所大抵不屑為的,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