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但其寫法卻全是獨創的。而且在這裏,安徒生又很無心的總結起他對於異性的經
驗:“於是那掃煙囪的便獨自跳舞,可是這倒也跳得不壞。”
關於安徒生的文體還須加以說明,因為正是這個,很招了他早期批評家的怒,可是
未後卻在丹麥散文的將來上發生一種強有力的影響。他在那封給印該曼的信上說,“我寫
童話,正如我對小孩講一樣。”這就是說,他拋棄了那種所謂文章體,改用口語上的自然
的談話的形式。後年他又寫道,“那文體應該使人能夠聽出講話的人的口氣,所以文字應
當努力去與口語相合。”這好像是一篇論廣播的英文的話,安徒生實在也可以說是一個最
初的廣播者。他在幾乎一百年前早已實行了那種言語的簡單化的技術。這據說正是不列顛
廣播會(b.b.o)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在敘述上邊加以種種談話的筆法,如幹脆活潑的開場,一下子抓住了聽者的注意,
又如常用背躬獨白或插句,零碎的丹麥京城俗語,好些文法上的自由,還有那些語助辭—
—言語裏的點頭和撐時,這在丹麥文裏是與希臘文同樣的很豐富的。安徒生在他的童話裏
那樣的保持著談話的調子,所以偶然碰見一點真的文章筆調的時候你就會大吃一驚的。他
又說道,“那些童話是對兒童講的,但大人們也可以聽。”所以其言語也並不以兒童的言
語為限,不過是用那一種為兒童所能理解與享受的罷了。(這是很奇異的,安徒生的言語
與格林所用的相差有多麽遠,且不說他的詼諧趣味,這在丹麥人看來是他最為人所愛的一
種特色。在英國普通以為他太是感傷的印象,也大抵都是錯誤的。)
現在隻筒略的說明安徒生的言語的技術,但是可惜,這常被湮沒了,因為譯者的想
要修飾,於是在原著者的散文上加了好些東西,而這在原本卻正是很光榮地沒有的。至於
其餘的話可以不說了,這裏是他最初的四篇童話,自己會得表明,雖然這總使人絕望,不
能把真的丹麥風味搬到英文上來。安徒生,丹麥的兒童的發見者,也是各國家的和各國語
的兒童的恩人。真是幸福了,如不久以前一個法國人所說,幸福的是他們,自己以為是給
兒童寫作,卻是一般地貢獻於人類,蓋他們乃是地上的君王也。
上麵引用安徒生晚年所寫的話,原見丹麥全集第二十七冊,美國本亦譯
載之,係一八六八年所記,說明其寫童話的先後經過者也。自敘傳《我一生
的童話》之第七章中也說及此事,但不詳細。一九三二年英國出板《安徒生
傳》,托克斯微格女士(sioksvig)著,蓋是丹麥人而用英文著述者,
第十三章關於童話第一輯敘說頗多,今不重述,但有兩點可以補充。其一,
《豌豆上的公主》本是民間傳說,與《火絨箱》等都是從紡紗的女人和采訶
布花的人聽來的,但這裏有一點對於伍爾夫小姐的諷刺,因為她遇見無論什
麽小事總是太敏感的。其二,掃煙囪的獨自跳舞,因為洋娃娃蘇菲拒絕了他,
不肯同安徒生跳舞的據說也有其人,即是珂林家的路易絲小姐。可是這傳裏
最有益的資料並不是這些,乃是他講人家批評安徒生的地方。這輯童話出去
之後,大雜誌自然毫不理會,卻有兩家很加以嚴正的教訓。傳中雲:
這是很怪的,安徒生平常總是那麽苦痛的想,覺得自己老是惡意的誤解與可怕的不
公平的受害者,對於這兩個批評卻似乎不曾流過眼淚。但是我們不妨說,在全世界的文學
史上,實在再也沒有東西比這更是傲慢而且驢似地蠢的了。
這很值得引用。第一個批評說:“雖然批評者並不反對給成人們看的童話,可是他
覺得這種文學作品全然不適宜於兒童。他自然也知道兒童容易對於奇異事情感受興趣,但
是他們的讀物,即使是在校外,可以單給他們娛樂的麽?凡是要給兒童什麽東西去讀的,
應該在單去娛樂他們之上有一個較高的目的。但就事實來說,童話裏不能夠把自然與人類
的有用知識傳授給兒童們,至多隻有幾句格言罷了,所以這是一個問題,是否太是利少害
多,因為這會把他們心裏都灌滿了空想了。”
批評者又列舉各篇童話,承認說這的確可以使兒童聽了喜歡,可是這不但不能改進
他們的心,反而會有很大的害處:
“有人承認這可以改進兒童的禮儀觀念麽?他看這童話裏說一個熟睡的公主騎在狗
背上跑到兵那裏,兵親了她的嘴,後來她完全清醒了的時候告訴父母這件妙事,說是一個
怪夢!”
又,“兒童的羞恥意識可以改進麽?他看童話裏說一個女人在她丈夫出門的時候獨
自同那管廟的吃酒飯?”
又,“兒童的人命價值觀念可以改進麽?他看那《大克勞斯與小克勞斯》裏的那些
殺人事件?”
至於《豌豆上的公主》,“這在批評者看去似乎不但是粗俗而且還很荒唐,因為兒
</br>
驗:“於是那掃煙囪的便獨自跳舞,可是這倒也跳得不壞。”
關於安徒生的文體還須加以說明,因為正是這個,很招了他早期批評家的怒,可是
未後卻在丹麥散文的將來上發生一種強有力的影響。他在那封給印該曼的信上說,“我寫
童話,正如我對小孩講一樣。”這就是說,他拋棄了那種所謂文章體,改用口語上的自然
的談話的形式。後年他又寫道,“那文體應該使人能夠聽出講話的人的口氣,所以文字應
當努力去與口語相合。”這好像是一篇論廣播的英文的話,安徒生實在也可以說是一個最
初的廣播者。他在幾乎一百年前早已實行了那種言語的簡單化的技術。這據說正是不列顛
廣播會(b.b.o)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在敘述上邊加以種種談話的筆法,如幹脆活潑的開場,一下子抓住了聽者的注意,
又如常用背躬獨白或插句,零碎的丹麥京城俗語,好些文法上的自由,還有那些語助辭—
—言語裏的點頭和撐時,這在丹麥文裏是與希臘文同樣的很豐富的。安徒生在他的童話裏
那樣的保持著談話的調子,所以偶然碰見一點真的文章筆調的時候你就會大吃一驚的。他
又說道,“那些童話是對兒童講的,但大人們也可以聽。”所以其言語也並不以兒童的言
語為限,不過是用那一種為兒童所能理解與享受的罷了。(這是很奇異的,安徒生的言語
與格林所用的相差有多麽遠,且不說他的詼諧趣味,這在丹麥人看來是他最為人所愛的一
種特色。在英國普通以為他太是感傷的印象,也大抵都是錯誤的。)
現在隻筒略的說明安徒生的言語的技術,但是可惜,這常被湮沒了,因為譯者的想
要修飾,於是在原著者的散文上加了好些東西,而這在原本卻正是很光榮地沒有的。至於
其餘的話可以不說了,這裏是他最初的四篇童話,自己會得表明,雖然這總使人絕望,不
能把真的丹麥風味搬到英文上來。安徒生,丹麥的兒童的發見者,也是各國家的和各國語
的兒童的恩人。真是幸福了,如不久以前一個法國人所說,幸福的是他們,自己以為是給
兒童寫作,卻是一般地貢獻於人類,蓋他們乃是地上的君王也。
上麵引用安徒生晚年所寫的話,原見丹麥全集第二十七冊,美國本亦譯
載之,係一八六八年所記,說明其寫童話的先後經過者也。自敘傳《我一生
的童話》之第七章中也說及此事,但不詳細。一九三二年英國出板《安徒生
傳》,托克斯微格女士(sioksvig)著,蓋是丹麥人而用英文著述者,
第十三章關於童話第一輯敘說頗多,今不重述,但有兩點可以補充。其一,
《豌豆上的公主》本是民間傳說,與《火絨箱》等都是從紡紗的女人和采訶
布花的人聽來的,但這裏有一點對於伍爾夫小姐的諷刺,因為她遇見無論什
麽小事總是太敏感的。其二,掃煙囪的獨自跳舞,因為洋娃娃蘇菲拒絕了他,
不肯同安徒生跳舞的據說也有其人,即是珂林家的路易絲小姐。可是這傳裏
最有益的資料並不是這些,乃是他講人家批評安徒生的地方。這輯童話出去
之後,大雜誌自然毫不理會,卻有兩家很加以嚴正的教訓。傳中雲:
這是很怪的,安徒生平常總是那麽苦痛的想,覺得自己老是惡意的誤解與可怕的不
公平的受害者,對於這兩個批評卻似乎不曾流過眼淚。但是我們不妨說,在全世界的文學
史上,實在再也沒有東西比這更是傲慢而且驢似地蠢的了。
這很值得引用。第一個批評說:“雖然批評者並不反對給成人們看的童話,可是他
覺得這種文學作品全然不適宜於兒童。他自然也知道兒童容易對於奇異事情感受興趣,但
是他們的讀物,即使是在校外,可以單給他們娛樂的麽?凡是要給兒童什麽東西去讀的,
應該在單去娛樂他們之上有一個較高的目的。但就事實來說,童話裏不能夠把自然與人類
的有用知識傳授給兒童們,至多隻有幾句格言罷了,所以這是一個問題,是否太是利少害
多,因為這會把他們心裏都灌滿了空想了。”
批評者又列舉各篇童話,承認說這的確可以使兒童聽了喜歡,可是這不但不能改進
他們的心,反而會有很大的害處:
“有人承認這可以改進兒童的禮儀觀念麽?他看這童話裏說一個熟睡的公主騎在狗
背上跑到兵那裏,兵親了她的嘴,後來她完全清醒了的時候告訴父母這件妙事,說是一個
怪夢!”
又,“兒童的羞恥意識可以改進麽?他看童話裏說一個女人在她丈夫出門的時候獨
自同那管廟的吃酒飯?”
又,“兒童的人命價值觀念可以改進麽?他看那《大克勞斯與小克勞斯》裏的那些
殺人事件?”
至於《豌豆上的公主》,“這在批評者看去似乎不但是粗俗而且還很荒唐,因為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