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世紀中.我們也不曾知道猶太有這樣的戀愛派的神秘主義。
所以他們結說:“那些歌是民間歌謠的好例,帶著傳統的題材、形式及想像。
這歌自然不是一個人的著作,我們相信當是一部戀愛歌集,不必都是為嫁娶
的宴會而作,但都適用於這樣的情景。”這《雅歌》的性質正與希臘的催妝
詩(eplthmia)之類相近,在托爾斯泰派的嚴正批評裏,即使算不到宗教
的藝術,也不愧為普通的藝術了。我們從《雅歌》問題上,便可以看出歐洲
關於聖書研究的歷史批評如何發達與完成。中國的經學卻是怎樣?我們單以
《詩經》為例;《雅》《頌》的性質約略與《哀歌》及《詩篇》相似,現在
也暫且不論,隻就《國風》裏的戀愛詩拿來比較,覺得這一方麵的研究沒有
什麽滿足的結果。這個最大原因大抵便由於尊守古訓,沒有獨立實證的批判;
譬如近代龔橙的《詩本誼》(1889出版,但係
1840年作)反對毛傳,但一
麵又尊守三家遺說,便是一例。他說,“古者勞人思婦,怨女曠夫,貞淫邪
正,好惡是非,自達其情而已,不問他人也。”又說,“有作詩之誼,有讀
詩之誼,有太師采詩瞽矇諷誦之誼,”都很正確,但他自己的解說還不能全
然獨立。他說,“《關睢》,思得淑女配君子也”;《鄭風》裏“《女曰雞
鳴》,淫女思有家也”。實際上這兩篇詩的性質相差不很遠,大約隻是一種
戀愛詩,分不出什麽“美刺”,著者卻據了《易林》的“雞鳴同興,思配無
家”這幾句話,說他“為淫女之思明甚”,仍不免拘於“鄭聲淫”這類的成
見。我們現在並不是要非難龔氏的議論,不過說明便是他這樣大膽的人,也
還不能完全擺脫束縛;倘若離開了正經古說訓這些觀念,用純粹的歷史批評
的方法,將他當作國民文學去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更為滿足的結果。這是聖
書研究可以給予中國治理舊文學的一個極大的教訓與幫助。
說到《聖書》與中國新文學的關係,可以分作精神和形式的兩麵。近代
歐洲文明的源泉,大家都知道是起於“二希”就是希臘及希伯來的思想,實
在隻是一物的兩麵,但普通稱作“人性的二元”,將他對立起來;這個區別,
便是希臘思想是肉的,希伯來思想是靈的;希臘是現世的,希伯來是永生的。
希臘以人體為最美,所以神人同形,又同生活,神便是完全具足的人,神性
便是理想的充實的人生。希伯來以為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成,所以偏重人
類所分得的神性,要將他擴充起來,與神接近以至合一。這兩種思想當初分
立,互相撐拒,造成近代的文明,到得現代漸有融合的現象。其實希臘的現
世主義裏仍重中和(sophrosyne),希伯來也有熱烈的戀愛詩,我們所說兩
派的名稱,不過各代表其特殊的一麵,並非真是完全隔絕,所以在希臘的新
柏拉圖主義及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已有了融合的端緒,隻是在現今更為顯明罷
了。我們要知道文藝思想的變遷的情形,這《聖書》便是一種極重要的參考
書,因為希伯來思想的基本可以說都在這裏邊了。其次現代文學上的人道主
義思想,差不多也都從基督教精神出來,又是很可注意的事。《舊約》裏古
代的幾種紀事及預言書,思想還稍嚴厲;略遲的著作如《約拿書》便更明瞭
的顯出高大寬博的精神;這篇故事雖然集中於巨魚吞約拿,但篇末耶和華所
說,“這蓖麻..一夜發生,一夜幹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
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這一節才是本意的所在。謨爾說,“他不但《以西結書》中神所說‘我斷不
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的話,推廣到全人類,而且
更表明神的擁抱一切的慈悲。這神是以色列及異邦人的同一的創造者,他的
慈惠在一切所造者之上。”在《新約》裏這思想更加顯著,《馬太福音》中
登山訓眾的話,便是適切的例。耶穌說明是來成全律法和先知的道,所以他
對於古訓加以多少修正,使神的對於選民的約變成對於各個人的約了。“你
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
對。”(第五章三十八至三十九)“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
你的仇敵。’隻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同
上四三至四四)這是何等博大的精神!近代文藝上人道主義思想的源泉,一
半便在這裏,我們要想理解托爾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奇等的愛的福音之文學,
不得不從這源泉上來注意考察。“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
</br>
所以他們結說:“那些歌是民間歌謠的好例,帶著傳統的題材、形式及想像。
這歌自然不是一個人的著作,我們相信當是一部戀愛歌集,不必都是為嫁娶
的宴會而作,但都適用於這樣的情景。”這《雅歌》的性質正與希臘的催妝
詩(eplthmia)之類相近,在托爾斯泰派的嚴正批評裏,即使算不到宗教
的藝術,也不愧為普通的藝術了。我們從《雅歌》問題上,便可以看出歐洲
關於聖書研究的歷史批評如何發達與完成。中國的經學卻是怎樣?我們單以
《詩經》為例;《雅》《頌》的性質約略與《哀歌》及《詩篇》相似,現在
也暫且不論,隻就《國風》裏的戀愛詩拿來比較,覺得這一方麵的研究沒有
什麽滿足的結果。這個最大原因大抵便由於尊守古訓,沒有獨立實證的批判;
譬如近代龔橙的《詩本誼》(1889出版,但係
1840年作)反對毛傳,但一
麵又尊守三家遺說,便是一例。他說,“古者勞人思婦,怨女曠夫,貞淫邪
正,好惡是非,自達其情而已,不問他人也。”又說,“有作詩之誼,有讀
詩之誼,有太師采詩瞽矇諷誦之誼,”都很正確,但他自己的解說還不能全
然獨立。他說,“《關睢》,思得淑女配君子也”;《鄭風》裏“《女曰雞
鳴》,淫女思有家也”。實際上這兩篇詩的性質相差不很遠,大約隻是一種
戀愛詩,分不出什麽“美刺”,著者卻據了《易林》的“雞鳴同興,思配無
家”這幾句話,說他“為淫女之思明甚”,仍不免拘於“鄭聲淫”這類的成
見。我們現在並不是要非難龔氏的議論,不過說明便是他這樣大膽的人,也
還不能完全擺脫束縛;倘若離開了正經古說訓這些觀念,用純粹的歷史批評
的方法,將他當作國民文學去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更為滿足的結果。這是聖
書研究可以給予中國治理舊文學的一個極大的教訓與幫助。
說到《聖書》與中國新文學的關係,可以分作精神和形式的兩麵。近代
歐洲文明的源泉,大家都知道是起於“二希”就是希臘及希伯來的思想,實
在隻是一物的兩麵,但普通稱作“人性的二元”,將他對立起來;這個區別,
便是希臘思想是肉的,希伯來思想是靈的;希臘是現世的,希伯來是永生的。
希臘以人體為最美,所以神人同形,又同生活,神便是完全具足的人,神性
便是理想的充實的人生。希伯來以為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成,所以偏重人
類所分得的神性,要將他擴充起來,與神接近以至合一。這兩種思想當初分
立,互相撐拒,造成近代的文明,到得現代漸有融合的現象。其實希臘的現
世主義裏仍重中和(sophrosyne),希伯來也有熱烈的戀愛詩,我們所說兩
派的名稱,不過各代表其特殊的一麵,並非真是完全隔絕,所以在希臘的新
柏拉圖主義及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已有了融合的端緒,隻是在現今更為顯明罷
了。我們要知道文藝思想的變遷的情形,這《聖書》便是一種極重要的參考
書,因為希伯來思想的基本可以說都在這裏邊了。其次現代文學上的人道主
義思想,差不多也都從基督教精神出來,又是很可注意的事。《舊約》裏古
代的幾種紀事及預言書,思想還稍嚴厲;略遲的著作如《約拿書》便更明瞭
的顯出高大寬博的精神;這篇故事雖然集中於巨魚吞約拿,但篇末耶和華所
說,“這蓖麻..一夜發生,一夜幹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
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這一節才是本意的所在。謨爾說,“他不但《以西結書》中神所說‘我斷不
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的話,推廣到全人類,而且
更表明神的擁抱一切的慈悲。這神是以色列及異邦人的同一的創造者,他的
慈惠在一切所造者之上。”在《新約》裏這思想更加顯著,《馬太福音》中
登山訓眾的話,便是適切的例。耶穌說明是來成全律法和先知的道,所以他
對於古訓加以多少修正,使神的對於選民的約變成對於各個人的約了。“你
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
對。”(第五章三十八至三十九)“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
你的仇敵。’隻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同
上四三至四四)這是何等博大的精神!近代文藝上人道主義思想的源泉,一
半便在這裏,我們要想理解托爾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奇等的愛的福音之文學,
不得不從這源泉上來注意考察。“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