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高士、列仙酒牌皆是。畫譜中最有名的是芥子園與十竹齋,從前都曾翻
過,卻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不大記得清楚。總之木板的山水畫很不容易刻得
好,所以看了覺得可喜的還是隻是花鳥與草蟲而已。
說也奇怪,這裏我所記得的提起來乃是兩部外國書。岡元鳳的《毛詩品
物圖考》出板於天明四年即幹隆四十九年,比徐鼎的《毛詩名物圖說》要好
的多,但他實是說經的書,不過我們拿來當作畫看也並不錯。喜多川歌麻呂
的《畫本蟲撰》乃是近來新得的,原本刊於天明八年,極為難得,我所有的
隻是複製限定板,雖然用珂羅板印,也頗精美,可惜原來的彩色不能再見了。
全書凡十五圖,每圖二蟲,配以花草,上記狂歌以蟲為題,凡三十首,作者
宿屋飯盛等皆當時有名狂歌師也。歌麻呂亦有名浮世繪師,以美女畫著名,
而或者乃獨稱賞此冊,其技工與趣味蓋均不可及。永井荷風在《日和下馱》
第八篇《空地》中雲,我對於喜多川所作《畫本蟲撰》喜愛不已之理由,蓋
即因此浮世繪師擇取南宗與四條派之畫家所決不畫的極卑俗的草花與昆蟲而
為之寫生也。《蟲撰》序言係追蹤木下長嘯子的《蟲之歌合》,其實狂歌競
詠雖是一轍,若論圖畫則相去甚遠,《蟲撰》中第八秋蟬蜘蛛與玉蜀黍,第
十三絡緯蟬與錦荔枝,第十五青蛙金蟲與荷葉,皆極可喜,《歌合》所畫乃
似出兒童手,如或古拙堪取,卻是別一路也。
(十二月三十一日燈下)
□1941年
1月
6日刊《晨報》,署名知堂
□收入《書房一角》
錢譯萬葉集跋
我平常自稱是不懂得詩的,這原是實話,但可以加上一點解說,我所說
不懂的,乃是詩的技巧,或是技巧的詩,若是詩言誌那一種東西,平常人大
抵多能了解,我當然可以說不是例外。我讀《詩經》,最喜《國風》以及《小
雅》的一部分,隨便舉出來,如“黍離”、“兔爰”、“氓之■■”、“穀
風”、“燕燕於飛”,至今都還了了記得。其憂生憫亂之情更是與年俱增的
深切感到,此正如聞神之託宣,語語打入心坎,此種真詩,人豈有不懂得者
哉。亦或有人性好到處尋求國民性,可以援引《詩經》,作種種隨意的說法
以至宣傳,唯鄙意並不如此,以為我們從文藝裏隻能於異中求同,在異時代
或異種族的文化中尋出共通的人性來,這才覺得有意義,也即是有意思。《書
經》雲“詩言誌”,《詩序》又雲“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然則誌也就是動
於中的情也。世間或曰神或曰國家,分出許多間隔來。但此隻以理論,若是
情則不但無隔而且無不可通,此不佞所以對於作詩與讀詩的人特致敬意,以
其同有通情達意之功也。
日本有《萬葉集》,猶中國之《詩經》也。雖然從我們看去,其艱深難
解或比《詩經》更甚,又其短歌言不盡意,索解尤不易。但如郵而通之,使
我們得如讀中國的古詩一樣,則其所得亦將無同,所可惜者無人肯任此勝業
耳。翻譯之事本不易言,妙手如什師,尚言有如嚼飯哺人,長行如是,倡頌
尤可知矣。往見《萬葉集》英譯,散文者全不像詩,韻文者又不像詩,成為
英詩而非復是和歌,此中蓋各有得矣,皆非譯詩良法。小泉八雲文中多先引
羅馬字對音之原詩,再附散文譯其詞意,此法似較佳。華頓等人編希臘女詩
人薩坡逸稿,於原詩及散文譯之後,依附列古今各家韻文譯本,庶幾稍近於
理想歟。
稻孫先生對於日本的文學藝術積三十年之研究,所得甚深,而向來謙退
不肯執筆,近年出其緒餘,譯述日本詩歌,少少發表於雜誌上。今將裒集付
刊,以目錄見示,則自《萬葉集》選取長短歌四十四首外,尚有古今和歌俳
句民謠共百五十篇。選擇既廣,譯又復極雅正,與原詩對照,可謂盡善矣。
日本與中國,本非同種亦非同文,唯以地理與歷史的關係,因文化交流之結
果,具有高度的東亞共通性,特別在文藝方麵為多,使中國人容易能夠了解
與接收,其阻隔隻在言語一層上,若有妙手為之溝通,此事即可成就。稻孫
先生此選,以謹嚴的漢文之筆,達日本文的情意,能使讀之如誦中國古詩,
無論文情哀樂如何,總之因此引起其感興,多得知人情之味,此正是所謂勝
業,亦復功不唐捐者也。西儒有言,文學的最高貴的是在於拭去種種的界限
與距離,豈不信哉。我不知詩,豈能談譯詩,今但於詩之上下四旁言之,寫
得數十行,聊作跋語,以表示對於譯詩者之敬意雲爾。
□1941年
4月
3日刊《新中國報》,署名知堂
□未收入自編文集
駱駝祥子日譯本序
</br>
過,卻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不大記得清楚。總之木板的山水畫很不容易刻得
好,所以看了覺得可喜的還是隻是花鳥與草蟲而已。
說也奇怪,這裏我所記得的提起來乃是兩部外國書。岡元鳳的《毛詩品
物圖考》出板於天明四年即幹隆四十九年,比徐鼎的《毛詩名物圖說》要好
的多,但他實是說經的書,不過我們拿來當作畫看也並不錯。喜多川歌麻呂
的《畫本蟲撰》乃是近來新得的,原本刊於天明八年,極為難得,我所有的
隻是複製限定板,雖然用珂羅板印,也頗精美,可惜原來的彩色不能再見了。
全書凡十五圖,每圖二蟲,配以花草,上記狂歌以蟲為題,凡三十首,作者
宿屋飯盛等皆當時有名狂歌師也。歌麻呂亦有名浮世繪師,以美女畫著名,
而或者乃獨稱賞此冊,其技工與趣味蓋均不可及。永井荷風在《日和下馱》
第八篇《空地》中雲,我對於喜多川所作《畫本蟲撰》喜愛不已之理由,蓋
即因此浮世繪師擇取南宗與四條派之畫家所決不畫的極卑俗的草花與昆蟲而
為之寫生也。《蟲撰》序言係追蹤木下長嘯子的《蟲之歌合》,其實狂歌競
詠雖是一轍,若論圖畫則相去甚遠,《蟲撰》中第八秋蟬蜘蛛與玉蜀黍,第
十三絡緯蟬與錦荔枝,第十五青蛙金蟲與荷葉,皆極可喜,《歌合》所畫乃
似出兒童手,如或古拙堪取,卻是別一路也。
(十二月三十一日燈下)
□1941年
1月
6日刊《晨報》,署名知堂
□收入《書房一角》
錢譯萬葉集跋
我平常自稱是不懂得詩的,這原是實話,但可以加上一點解說,我所說
不懂的,乃是詩的技巧,或是技巧的詩,若是詩言誌那一種東西,平常人大
抵多能了解,我當然可以說不是例外。我讀《詩經》,最喜《國風》以及《小
雅》的一部分,隨便舉出來,如“黍離”、“兔爰”、“氓之■■”、“穀
風”、“燕燕於飛”,至今都還了了記得。其憂生憫亂之情更是與年俱增的
深切感到,此正如聞神之託宣,語語打入心坎,此種真詩,人豈有不懂得者
哉。亦或有人性好到處尋求國民性,可以援引《詩經》,作種種隨意的說法
以至宣傳,唯鄙意並不如此,以為我們從文藝裏隻能於異中求同,在異時代
或異種族的文化中尋出共通的人性來,這才覺得有意義,也即是有意思。《書
經》雲“詩言誌”,《詩序》又雲“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然則誌也就是動
於中的情也。世間或曰神或曰國家,分出許多間隔來。但此隻以理論,若是
情則不但無隔而且無不可通,此不佞所以對於作詩與讀詩的人特致敬意,以
其同有通情達意之功也。
日本有《萬葉集》,猶中國之《詩經》也。雖然從我們看去,其艱深難
解或比《詩經》更甚,又其短歌言不盡意,索解尤不易。但如郵而通之,使
我們得如讀中國的古詩一樣,則其所得亦將無同,所可惜者無人肯任此勝業
耳。翻譯之事本不易言,妙手如什師,尚言有如嚼飯哺人,長行如是,倡頌
尤可知矣。往見《萬葉集》英譯,散文者全不像詩,韻文者又不像詩,成為
英詩而非復是和歌,此中蓋各有得矣,皆非譯詩良法。小泉八雲文中多先引
羅馬字對音之原詩,再附散文譯其詞意,此法似較佳。華頓等人編希臘女詩
人薩坡逸稿,於原詩及散文譯之後,依附列古今各家韻文譯本,庶幾稍近於
理想歟。
稻孫先生對於日本的文學藝術積三十年之研究,所得甚深,而向來謙退
不肯執筆,近年出其緒餘,譯述日本詩歌,少少發表於雜誌上。今將裒集付
刊,以目錄見示,則自《萬葉集》選取長短歌四十四首外,尚有古今和歌俳
句民謠共百五十篇。選擇既廣,譯又復極雅正,與原詩對照,可謂盡善矣。
日本與中國,本非同種亦非同文,唯以地理與歷史的關係,因文化交流之結
果,具有高度的東亞共通性,特別在文藝方麵為多,使中國人容易能夠了解
與接收,其阻隔隻在言語一層上,若有妙手為之溝通,此事即可成就。稻孫
先生此選,以謹嚴的漢文之筆,達日本文的情意,能使讀之如誦中國古詩,
無論文情哀樂如何,總之因此引起其感興,多得知人情之味,此正是所謂勝
業,亦復功不唐捐者也。西儒有言,文學的最高貴的是在於拭去種種的界限
與距離,豈不信哉。我不知詩,豈能談譯詩,今但於詩之上下四旁言之,寫
得數十行,聊作跋語,以表示對於譯詩者之敬意雲爾。
□1941年
4月
3日刊《新中國報》,署名知堂
□未收入自編文集
駱駝祥子日譯本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