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大部分差不多是無用之地似的,一任市民或村民之蹂躪。騎馬的兵士在大久保柏木


    的小路上列隊弛驟,那是很討厭的事,不,不是討厭,是叫人生氣的。把天下的公路像是


    他所有似的霸占了,還顯出意氣軒昂的樣子,這是吾輩平民所甚感覺不愉快的。可是這給


    予不愉快的大機關卻又在戶山之原把古昔的武藏野給我們保留著。想起來時覺得世上真是


    不思議的互相補償,一利一害,不覺更是深切的有感於應報之說了。


    這裏雖然也仍說到軍人,不過重要的還是在於談戶山之原,可以算作他


    這類文章的樣本。永井原書成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此文的著作當在其


    前,《依然之記》我未曾見,大約是在《文鳥》集中吧,但《戶山之原》一


    篇也收在《樂天地獄》中。秋骨的書我隻有這幾冊:


    一、《凡人崇拜》,一九二六。


    二、《樂天地獄》,一九二九。


    三、《英文學筆錄》,一九三一。


    四、《自然、多心、旅行》,同上。


    五、《都會情景》,一九三三。


    六、《自畫像》,一九三五。


    這裏所介紹的隻是一點,俟有機會當再來談,或是選擇一二小文,不過此事


    大難耳。(廿六年二月廿三日於北平)


    □1937年.. 4月刊《青年界》11卷.. 4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秉燭談》


    老年的書


    穀崎潤一郎的文章是我所喜歡讀的,但這大抵隻是隨筆,小說除最近的


    《春琴抄》,《蘆刈》,《武州公秘話》這幾篇外,也就沒有多讀。昭和八


    年(一九三三)出版的《青春物語》凡八章,是穀崎前半生的自敘傳,後邊


    附有一篇《藝談》,把文藝與演藝相提並論,覺得很有意思。其一節雲:


    我覺得自己的意見與現代的藝術觀根本的不相容,對於一天一天向這邊傾過去的自


    己,略有點覺得可怕。我想這不是動脈硬化的一種證據麽,實在也不能確信其不如此。但


    是轉側的一想,在現代的日本幾乎全無大人所讀的或是老人所讀的文學。日本的政治家大


    抵被說為缺乏文藝的素養,暗於文壇的情勢,但是這在文壇方麵豈不是也有幾分責任麽。


    因為就是他們政治家也未必真是對文藝冷淡,如犬養木堂翁可以不必說了,像濱口雄幸那


    樣無趣味似的人,據說也愛誦《碧岩錄》,若■前首相那些人則喜歡玩拙劣的漢詩,此外


    現居閑地的老政治家裏麵在讀書三昧中度日的人一定也還不很少吧。不過他們所喜歡的多


    是漢文學,否則是日本的古典類,毫不及於現代的文學。讀日本的現代文學,特別是讀所


    謂純文學的人,都是從十八九至三十前後的文學青年,極端的說來隻是作家誌望的人們而


    已。


    我看見評論家諸君的月評或文藝論使得報紙很熱鬧的時候,心裏總是奇怪,到底除


    了我們同行以外的讀者有幾個人去讀這些東西呢?在現在文壇占著高位的創作與評論,實


    在也單是我們同行中人做了互相讀互相批評,此外還有誰來注意。目前日本國內充滿著不


    能得到地位感覺不平的青年,因此文學誌願者的人數勢必很多,有些大報也原有登載那些


    作品的,但是無論如何,文壇這物事是完全以年青人為對手的特別世界,從自然主義的昔


    日以至現在,這種情形毫無變化。雖是應該對於政治組織社會狀態特殊關心的普羅作家,


    一旦成為文士而加入文壇,被批評家的月評所收容,那麽他們的讀者也與純文學的相差不


    遠,限於狹小的範圍內,能夠廣大的從天下的工人農人中獲得愛讀者的作家真是絕少。在


    日本的藝術裏,這也隻是文學才跼蹐於這樣侷促的天地,演劇不必說了,就是繪畫音樂也


    更有廣泛的愛好者,這是大家所知覺的事情。隻是大眾文學雖為文壇的月評所疏外,卻在


    社會各方麵似乎更有廣大的讀者層,可是這些愛讀者的大部分恐怕也都是三十歲內的男女


    吧。


    的確,大眾文學裏沒有文學青年的臭味,又多立腳於日本的歷史與傳統,其中優秀


    的作品未始沒有可以作為大人所讀的文學之感,但是對於過了老境的人,能給與以精神的


    糧食之文學,說是能夠從這裏生出來,卻又未能如此想。要之現時的文學是以年青人為對


    手的讀物,便是在作者方麵,他當初也就沒有把四十歲以上的大人們算在他的計劃中的。


    老實說,像我這樣雖然也是在文壇的角落裏占一席地的同行中人,可是看每月雜誌即使別


    欄翻閱一下,創作欄大概總是不讀,這是沒有虛假的事實。蓋無論在那一時代那一國土,


    愛好文學的多是青春期的人們,所以得他們來做讀者實是文藝作家的本懷,那些老人們便


    隨他去,或者本來也不要緊,但是像我這樣年紀將近五十了,想起自己所寫的東西除年青


    人以外找不到人讀,未始不感到寂寞。又或者把我自己放在讀者方麵來看,覺得古典之外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