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俺的春天》裏多有很好的兒童詩,中國就很難尋到適例,我們平常記憶


    所及的詩句裏不過“閑看兒童捉柳花”或“稚子敲針作釣鉤”之類罷了:陶


    淵明的《責子詩》要算是最好,因為最是真情流露,雖然戴著一個達觀的麵


    具。高島氏說:“我想我國之缺乏西洋風的兒童文學,與支那之所以缺乏,


    其理由不同。在支那不重視兒童,又因詩歌的性質上隻以風流為主,所以歌


    詠兒童的事便很希少,但在我國則因為過於愛兒童,所以要把他從實感裏抽


    象出來也就不容易了。支那文學於我國甚有影響,因了支那風的思想及詩歌


    的性質上,缺少歌詠兒童的事當然也是有的;但是這個影響在和歌與俳句上


    覺得並不很大。”我想這一節話頗有道理,中國缺乏兒童的詩,由於對於兒


    童及文學的觀念的陳舊,非改變態度以後不會有這種文學發生,即使現在似


    乎也還不是這個時候。據何德蘭在《孺子歌圖》序上說北京歌謠中《小寶貝》


    和《小胖子》諸篇可以算是表現對於兒童之愛的佳作,但是意識的文藝作品


    就極少了。


    日本歌詠兒童的文章不但在和歌俳句中很多,便是散文的隨筆裏也不少


    這一類的東西。其中最早的是清少納言所著的《枕之草紙》,原書成於十世


    紀末,大約在中國宋太宗末年,共分一百六十餘段,列舉勝地名物及可喜可


    憎之事,略似李義山《雜纂》,但敘述較詳,又多記宮廷瑣事,而且在機警


    之中仍留存著女性的優婉纖細的情趣,所以獨具一種特色。第七十二段係記


    “可愛的事物”者,其中幾行說及兒童之美,是歌詠兒童的文學的標本,今


    將原文全譯於後:


    瓜子臉的小孩。(案此句意義依注釋本)


    人們咮咮的叫喚起來,小雀兒便一跳一跳的走來:又〔在他的嘴上〕戲塗上胭脂,


    老雀兒拿了蟲來給他放在嘴裏,看了很是可愛。


    三歲左右的小孩急急忙忙的走來,路上有極小的塵埃,被他很明敏的看見,用了可


    愛的手指撮著,拿來給大人們看,也是極可愛的。


    留著沙彌發的小孩,頭髮披在眼睛上邊來了也並不拂開,隻微微的側著頭去看東西,


    很是可愛。


    交叉繫著的裳帶的上部,白而且美麗,看了也覺得可愛。又還不很大的殿上,童裝


    束著在那裏行走,也是可愛的。


    可愛的小孩暫時抱來戲弄,卻馴習了,隨即睡著,這是極可愛的。


    雛祭的器具。


    從池中拿起極小的荷葉來看,又葵葉之極小者,也很可愛。——無論什麽,凡是細


    小的都可愛。


    肥壯的兩歲左右的小孩,白而且美麗,穿著二藍的羅衣,衣服很長,用帶子束高了,


    爬著出來,極是可愛。


    八九歲的男孩用了幼稚的聲音念書,很可愛。


    長腳,白色美麗的雞雛,仿佛穿著短衣的樣子,喈喈的很喧擾的叫著,跟在人家的


    後麵,或是同著母親走路,看了都很可愛。


    鴨蛋。(依注釋本)


    舍利瓶。


    瞿麥花。


    關於清少納言的事,《大日本史》裏有一篇簡略的列傳,今抄在後邊,


    原文係古漢文體,亦仍其舊。


    清少納言為肥後守清原元輔之女,有才學,與紫式部齊名。一條帝(987—1011)時,


    仕於皇後定子,甚受眷遇,皇後雪後顧左右曰,香爐峰之雪當如何?少納言即起搴簾,時


    人嘆其敏捷。皇後特嘉其才華,欲奏請為內侍,會藤原伊周(案即皇後之兄)等被流竄,


    不果。老而家居,屋宇甚陋,郎署年少見其貧窶而憫笑之,少納自簾中呼曰,不聞有買駿


    馬之骨者,笑者慚而去。著《枕之草紙》,行於世。


    □1923年


    2月


    11日刊《晨報副刊》,署名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俺的春天


    我在《歌詠兒童的文學》裏,最初見到小林一茶的俳文集《俺的春天》,


    但是那裏所選的文章隻是關於兒童的幾節,並非全本,後來在中村編的《一


    茶選集》裏才看見沒有缺字的全文。第一節的末尾說:


    我們埋在俗塵裏碌碌度日,卻說些吉祥話慶祝新年,大似唱發財的乞人的口吻,覺


    得很是無聊。強風吹來就會飛去的陋室還不如仍他陋室的麵目,不插門鬆,也不掃塵埃,


    一任著雪山路的曲折,今年的正月也隻信託著你去迎接新春罷。(後附俳句,下同。)


    恭喜也隻是中通罷了,俺的春天。


    本書的題名即從這裏出來的,下署文政二年,當公曆一八一九年頃,是


    年夏間所記最有名的兩節文章,都是關於他的女兒聰女的,今摘譯其一部分:


    去年夏天種竹日左右,誕生到這多憂患的浮世來的女兒,愚魯而望其聰敏,因命名


    曰聰。今年周歲以來,玩著點窩螺,打哇哇,搖頭的把戲,見了別的小孩,拿著風車,喧


    鬧著也要,拿來給她的時候,便即放在嘴裏吮過捨去,絲毫沒有顧惜,隨即去看別的東西,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