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靈二誌若依據此例論其短長,可以說正與閱微五記相同。不佞通讀一


    過,喜其記述大方,又多涉及近人,故頗有興味,若其鬼神設教之趣旨,與


    不佞乃全是隔教也。有數處寫鬼趣,本於人情,覺得頗妙,如《續誌》卷四


    記許潤齋客死廣西,魂附家中傭媼,逕入廳事,觀陳設喪具,搖首曰,何必


    乃爾。又卷五記李檗子之喪,受吊日黃桐生見李魂方於喪棚下周覽挽章,均


    是。


    此外所記雖出於今人見聞,實乃陳陳相因,讀之殊覺單調,蓋此等作料


    已是甘蔗渣,即使不是吝嗇人所嚼過,亦已毫無滋味,做不出什麽好點心來


    也。


    □1939年


    11月


    1日刊《中國文藝》1卷


    3期,署名知堂


    □收入《藥堂語錄》


    金陵遊記


    得《金陵遊記》一卷,漁洋山人著,板心下端刻“阮亭古文”四字。考


    其時當是康熙三年甲辰也。卷中凡遊記八篇,題名記七篇,大抵均見於《漁


    洋文略》卷四、而文字稍有異同。第六篇《六朝鬆石記》《文略》不收,餘


    亦多所刪削。《文略》刻於康熙三十四年,漁洋年已六十有二,故文益簡勁,


    但遊記得存其少作,又兩本異同處有如原稿上改竄之跡,閱之亦極有意思。


    卷首有小序六,為杜茶村、陸麗京、施愚山、冒辟疆、尤西堂、陳其年


    之作,王西樵題詩一章,在合集中便不可得見矣。此數文在諸人集中不知收


    存否,即有之亦極不易見到,因此更感覺原刻單行本之可貴,蓋與合集允宜


    並重者也。


    阮亭文雅潔,少嫌其欠腴,茶村序稱欲撰《金陵景物略》非阮亭不可,


    恐是過譽。此事須得有見識魄力,阮亭於此殆未能勝。如多寫此類遊記數十


    篇,固亦可喜,但仍是文集中物,未必能自成一部著作耳。


    □1939年


    12月


    14日刊《實報》,署名藥堂


    □收入《書房一角》


    旗人著述


    想一看金息侯的著作,承友人借給《瓜圃述異》等三四種,也就滿足了。


    這些書鉛印尚無妨,卻都用洋粉連印,售高價,故不想收藏一份,其所說雖


    不免多誇飾,亦殊有可取處,值得讀一過也。


    不知怎的我覺得讀旗下人的文章常比漢族文人高明,而平常大官的說話


    也比卑陋的讀書人大方,這恐怕是同一的道理。如博明之《西齋偶得》,震


    鈞之《天咫偶聞》,錫縝之《退復軒隨筆》,遐齡之《醉夢錄》,敦崇之《芸


    窗瑣記》,奭良之《野棠軒摭言》,或見識明達,或態度大雅,文詞之巧拙


    在其次,似反無甚關係矣。


    《瓜圃叢刊敘錄》中有金氏的《滿洲老檔秘錄敘》,又徐世昌序,都還


    說得過去,惟有一跋,中雲“臣紓以犬馬餘生”雲雲,末署“宣統庚申舉人


    臣林紓謹跋”,比較起來便顯得很是寒傖。故家縱出了紈袴子弟,仍有點大


    方氣象,不至與跟班混同,此總是實情。鄙人對於旗人何必雪中送炭,亦隻


    是說實話而已。


    □1939年


    12月


    22日刊《實報》,署名藥堂


    □收入《書房一角》


    野園詩稿


    偶從書肆估得《野園詩稿》抄本,四冊三種,稿紙中縫上刻野園二字,


    存題簽三,曰《西清載筆錄》、《野園詩集》、《留都集》,各鈴三印,一


    壺盧形,朱文曰“佟雅”,一方形白文曰“濠濮間想”。


    卷首無書名,惟《野園詩集》首行下有印,白文雲“臣介福”,朱文雲


    “珥筆承恩”,末尾二大印,朱文雲“景庵”,白文雲“一片冰心在玉壺”。


    全書末空白半葉,有題識曰:


    右稿三種為滿洲介福所著,案《熙朝雅頌集》,介福字受茲,一字


    景庵,雍正癸醜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官至侍郎,有《西清載


    筆錄》,《退思齋詩》,《野園詩集》,《留都集》,《關中紀行集》,


    《采江小草》,《採茶歌》。今讀其詩,頗多秀句,且有見道之言,在


    滿洲人中可謂難能足貴者矣。張芝圃送閱屬題,因識數語歸之。戊寅九


    月,退翁周肇祥。


    查《雅頌集》,介福詩在卷四十六,所注正同,惟其著作實隻六種,蓋


    《採茶歌》乃是集中所錄第一首之詩題耳。《天咫偶聞》卷五列記八旗人著


    述目錄,集部中有介福之《野園詩集》等五種,而《西清載筆錄》則收入史


    部,在《槐廳載筆》之前,此亦有誤,今據抄本乃是古今體詩九十六首,大


    都是應製和韻之作,並非散文記錄也。


    《偶聞》卷三雲,佟府有野園,介受茲先生福自號野園,即此,至今尚


    在。佟雅蓋即是野園之姓,佟府後為貝滿女學校,園不知如何,距震在廷著


    書時不及四十年,爾時僅存之舊邸第皆已易主矣。


    □1939年作,1944年刊“新民”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