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快拿紹興(京師酒中之最佳者)來吃,大醉中又夢老兄,起來又
讀。因竊思之,人生少年時初出來涉世交友,視朋友不甚愛惜也,及至
足跡半天下,回想舊朋友,實覺其味深長。蓋升沉顯晦,聚散離合,轉
盼間恍如隔世,於極空極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剩幾個舊朋友在世,
此舊物也,能不想殺,況此舊友實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而劄雲,天上
故人猶以手翰下及,怪哉西樵而猶為此言乎。集中圈點偶有不當處,如
弟釀花小圃雲,閉門無剝啄,隻有蜜蜂喧二句,應密圈密密圈。弟嚐論
詩要一開口便吞題目,譬如吃東西,且開口先將此物一齊吞在口內,然
後嚼得粉碎,細細咀味,此之謂善吃也。奈何今人作詩,將此物放在桌
上,呆看一回,又閑閑評論其味一回,終不到口,安得成詩。弟此二句
能將釀花圃三字一齊吞完,而尚囫圇未曾嚼破,此為神來之筆,應密圈
也。近來詩之一道實在難言,隻因俱是詩皮詩渣,青黃黑白配成一副送
官禮傢夥耳。隻如一味天真四字,固已掃盡浮詞,抉開真麵矣,而無畔
岸三字更奇更確更老辣,隻此三字豈今日之名公所能下。弟平生友朋投
贈之什,無能作此語者,蓋大兄詩有真性情,故非詩皮詩渣所能及,而
弟十年來尤好為無畔岸之文,汪洋浩渺,一望無際,以寫其胸次之奇,
所存詩二千首,文七百餘篇,皆無畔岸者也,得一知己遂以三字為定
評。..倘有便羽,萬望賜之手書,且要長篇,多說些舊朋友蹤跡,近
時大兄之景況,雲間之景況,瑣事閑話,拉拉雜雜,方有趣,切不可寥
寥幾行,作通套了世情生活。專此磕頭磕頭,哀懇哀懇。翹望湘波,未
知把手何日,想煞想煞。餘不一。
王郝二君為幹嘉時經師,而均寫這樣的信劄,這是很有意思的事,並且
顯然看得出有板橋的痕跡,“哥哥書”是確實無疑的了,“亂叫亂跳”恐怕
也是吧,看其餘六封信都不是這樣寫法,可知其必然另有所本也。但是這種
新體尺牘我總懷疑是否適於實用,蓋偶一為之固然覺得很新鮮,篇篇如此不
但顯得單調,而且也不一定文情都相合,便容易有做作的毛病了。板橋的十
六通家書,我不能說他假,也不大相信他全是真的,裏邊有許多我想是他自
己寫下來,如隨筆一般,也同樣的可以看見他的文章思想,是很好的作品,
卻不見得是一封封的寄給他舍弟的罷。
其三
看《秋水軒尺牘》,在現代化的中國說起來恐怕要算是一件腐化的事,
但是這尺牘的勢力卻是不可輕視的,他或者比板橋還要有影響也未可知。他
的板本有多少種我不知道,隻看在尺牘裏有箋注的單有《秋水軒》一種,即
此可以想見其流行之廣了。朱熙芝的《芸香閣尺一書》卷一中有《致許夢花》
一篇雲:
嚐讀秋水尺一書,驂古人,甲今人,四海之內,家置一編。餘生也
晚,不獲作當風桃李,與當階蘭桂共遊,茲晤鏡人,知閣下為秋水之文
郎,與鏡人作名門之僚婿,倩其介紹,轉達積忱。培江左鄙人也,棘闈
鏖戰,不得誌於有司,迫而為幕,仍戀戀於舉業,是以未習刑錢,暫襄
筆劄,河聲嶽色,兩度名邦,劍膽琴心,八年異地,茫茫身世,感慨係
之。近繪小影,名曰航海逢春。拍天浪擁,乘槎不是逃名;大地春回,
有美非關好色。群仙廣召,妙句爭題,久慕大才,附呈圖說,如荷增輝
尺幅,則未拜尊人光霽,得求閣下琳琅,足慰向來願矣。
芸香閣之恭維秋水軒不是虛假的,他自己的尺一書也是這一路,如上文可見。
不佞近來稍買尺牘書,又因鄉曲之見也留心紹興人的著作,所以這秋水軒恰
巧落在這二重範圍之內,略略有點知道。寒齋收藏許葭村的著作有道光辛卯
刊《秋水軒尺牘》二卷,光緒甲申刊《續秋水軒尺牘》一卷,詩集《燕遊草》
一卷,其子又村所著有光緒戊寅刊《夢巢詩草》二卷。上文所雲許夢花蓋即
又村,《詩草》卷上有七言絕句一首,題曰,“同伴高鏡人襟兄卸裝平原,
邀留兩日,作詩一章以謝。”又有七言律詩一首,題曰,《題朱熙芝航海逢
春圖》。題下有小注雲:
“圖中一書生,古巾服,攜書劍,破浪乘槎,有美人掉小舟,采各種花,
順流至,遠望仙山樓閣,隱現天光雲影間。”詩不足錄,即此可以見二人的
關係,以及圖中景色耳。朱君雖瓣香秋水,其實他還比較的有才情,不過資
望淺,所以勝不過既成作家。如《尺一書》卷一《復李鬆石》(《鏡花緣》
的作者麽?)雲:
承示過嶽王祠詩,結句最得《春秋》嚴首惡之義:王構無迎二聖心,
相檜乃興三字獄。特怪武穆自量可以滅金,何不直搗黃龍,再請違旨之
罪,乃拘拘於君命不可違,使奸相得行其計,致社稷不能復,二聖不能
</br>
讀。因竊思之,人生少年時初出來涉世交友,視朋友不甚愛惜也,及至
足跡半天下,回想舊朋友,實覺其味深長。蓋升沉顯晦,聚散離合,轉
盼間恍如隔世,於極空極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剩幾個舊朋友在世,
此舊物也,能不想殺,況此舊友實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而劄雲,天上
故人猶以手翰下及,怪哉西樵而猶為此言乎。集中圈點偶有不當處,如
弟釀花小圃雲,閉門無剝啄,隻有蜜蜂喧二句,應密圈密密圈。弟嚐論
詩要一開口便吞題目,譬如吃東西,且開口先將此物一齊吞在口內,然
後嚼得粉碎,細細咀味,此之謂善吃也。奈何今人作詩,將此物放在桌
上,呆看一回,又閑閑評論其味一回,終不到口,安得成詩。弟此二句
能將釀花圃三字一齊吞完,而尚囫圇未曾嚼破,此為神來之筆,應密圈
也。近來詩之一道實在難言,隻因俱是詩皮詩渣,青黃黑白配成一副送
官禮傢夥耳。隻如一味天真四字,固已掃盡浮詞,抉開真麵矣,而無畔
岸三字更奇更確更老辣,隻此三字豈今日之名公所能下。弟平生友朋投
贈之什,無能作此語者,蓋大兄詩有真性情,故非詩皮詩渣所能及,而
弟十年來尤好為無畔岸之文,汪洋浩渺,一望無際,以寫其胸次之奇,
所存詩二千首,文七百餘篇,皆無畔岸者也,得一知己遂以三字為定
評。..倘有便羽,萬望賜之手書,且要長篇,多說些舊朋友蹤跡,近
時大兄之景況,雲間之景況,瑣事閑話,拉拉雜雜,方有趣,切不可寥
寥幾行,作通套了世情生活。專此磕頭磕頭,哀懇哀懇。翹望湘波,未
知把手何日,想煞想煞。餘不一。
王郝二君為幹嘉時經師,而均寫這樣的信劄,這是很有意思的事,並且
顯然看得出有板橋的痕跡,“哥哥書”是確實無疑的了,“亂叫亂跳”恐怕
也是吧,看其餘六封信都不是這樣寫法,可知其必然另有所本也。但是這種
新體尺牘我總懷疑是否適於實用,蓋偶一為之固然覺得很新鮮,篇篇如此不
但顯得單調,而且也不一定文情都相合,便容易有做作的毛病了。板橋的十
六通家書,我不能說他假,也不大相信他全是真的,裏邊有許多我想是他自
己寫下來,如隨筆一般,也同樣的可以看見他的文章思想,是很好的作品,
卻不見得是一封封的寄給他舍弟的罷。
其三
看《秋水軒尺牘》,在現代化的中國說起來恐怕要算是一件腐化的事,
但是這尺牘的勢力卻是不可輕視的,他或者比板橋還要有影響也未可知。他
的板本有多少種我不知道,隻看在尺牘裏有箋注的單有《秋水軒》一種,即
此可以想見其流行之廣了。朱熙芝的《芸香閣尺一書》卷一中有《致許夢花》
一篇雲:
嚐讀秋水尺一書,驂古人,甲今人,四海之內,家置一編。餘生也
晚,不獲作當風桃李,與當階蘭桂共遊,茲晤鏡人,知閣下為秋水之文
郎,與鏡人作名門之僚婿,倩其介紹,轉達積忱。培江左鄙人也,棘闈
鏖戰,不得誌於有司,迫而為幕,仍戀戀於舉業,是以未習刑錢,暫襄
筆劄,河聲嶽色,兩度名邦,劍膽琴心,八年異地,茫茫身世,感慨係
之。近繪小影,名曰航海逢春。拍天浪擁,乘槎不是逃名;大地春回,
有美非關好色。群仙廣召,妙句爭題,久慕大才,附呈圖說,如荷增輝
尺幅,則未拜尊人光霽,得求閣下琳琅,足慰向來願矣。
芸香閣之恭維秋水軒不是虛假的,他自己的尺一書也是這一路,如上文可見。
不佞近來稍買尺牘書,又因鄉曲之見也留心紹興人的著作,所以這秋水軒恰
巧落在這二重範圍之內,略略有點知道。寒齋收藏許葭村的著作有道光辛卯
刊《秋水軒尺牘》二卷,光緒甲申刊《續秋水軒尺牘》一卷,詩集《燕遊草》
一卷,其子又村所著有光緒戊寅刊《夢巢詩草》二卷。上文所雲許夢花蓋即
又村,《詩草》卷上有七言絕句一首,題曰,“同伴高鏡人襟兄卸裝平原,
邀留兩日,作詩一章以謝。”又有七言律詩一首,題曰,《題朱熙芝航海逢
春圖》。題下有小注雲:
“圖中一書生,古巾服,攜書劍,破浪乘槎,有美人掉小舟,采各種花,
順流至,遠望仙山樓閣,隱現天光雲影間。”詩不足錄,即此可以見二人的
關係,以及圖中景色耳。朱君雖瓣香秋水,其實他還比較的有才情,不過資
望淺,所以勝不過既成作家。如《尺一書》卷一《復李鬆石》(《鏡花緣》
的作者麽?)雲:
承示過嶽王祠詩,結句最得《春秋》嚴首惡之義:王構無迎二聖心,
相檜乃興三字獄。特怪武穆自量可以滅金,何不直搗黃龍,再請違旨之
罪,乃拘拘於君命不可違,使奸相得行其計,致社稷不能復,二聖不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