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茂才已久登鬼篆,而詩稿亦流落人間,能無人琴俱亡之感耶。”這是詩話
的很好的談資,忍不住要抄引,正可以證明中國文字之適用於遊戲與宣傳也。
試帖詩的總集還有兩種值得一提。其一是《試帖詩品鉤元》二十四卷,
道光乙巳(一八四五)江蘇學政張芾選,其二是《試律標準》二卷,道光丙
午山東學政何桂清輯也。張何皆道光乙未科翰林,刊書隻差了一年,在這方
麵的成績與工夫當然是很不錯的,在別方麵就可惜都不大行了。後來太平天
國事起,何桂清為浙江巡撫,棄城而逃,坐法死。張芾事則見於汪悔翁《乙
丙日記》,卷三記鹹豐丙辰(一八五六)六月間事雲:
張芾派兵守祁門之大洪嶺,見有賊來,不知其假道以赴東流建德也,
皆失魂而逃,賊見其逃也,故植旗於嶺。此兵等遂來告,張芾驚欲遁,
城內人皆移居。十五申刻賊從容拔旗去,張芾始有生氣,然亦幾斃矣。
既蘇,並不責逃兵,而猶從容寫小楷哦試帖,明日又官氣如故矣,必飾
言偽言擊退以冒功也。噫,欺君如此,真可惡哉,而仗馬不言,真不可
解。
悔翁快人,說得非常痛快,恐怕也不是過甚之詞。我記得了這一番話,所以
翻閱《試帖詩品鉤元》時常不禁發笑,蓋如上文所述,賊從容拔旗去,官從
容寫小楷哦試帖,這一幅景象真是好看煞人也。
我想談談試帖,不料亂寫了一陣終於不得要領,甚是抱歉。不過這其實
也是難怪的,因為我還正在搜集研究中,一點都沒有得結果,可以供獻給大
家,現在隻是說這裏很有意思,有興趣的人無妨來動手一下,有如指了一堆
核桃說這頗可以吃,總是要等人自己剝了吃了有滋味。什師有言,嚼飯哺人,
反令噦吐,關於試帖亦是如此,我就以此權作解嘲了。
(甘五年九月二十日,於北平苦茶庵)
□1936年
10月刊《宇宙風》27期,署名知堂
□收入《瓜豆集》
再談試帖
近來搜集一點試帖詩,成績不算很好,石印洋板不要,木板太壞的也不
收,到現在一總還不過一百種左右而已。偶閱楊雪滄的《孤居隨錄》,——
我有一冊誦芬堂本的《小演雅》題觀頮道人編,後來知道即是楊浚,所以找
他的筆記來翻閱,別無什麽可看,但《續錄》卷七是論試帖的,其內容如下:
一、毛西河先生《唐人試帖》序(節錄)。
二、紀文達公《唐人試律說》序(同上)。
三、李守齋試帖七法。(註:原係八法,詩品未采,所選各聯並全首見
《分類詩腋》。)
四、梁芷林中丞《試律叢話》選。(隻採緒論,其詩見原書。)
五、張薌濤學使《輶軒語》。(語試律詩四宜六忌全錄。)
這裏所引的書我都有了,那麽理論方麵的材料大抵已不愁缺乏,所應當
注意的還是在別集總集吧。又閱《越縵堂日記補》鹹豐十年九月十四日條下
雲:
夜偕叔子看陳秋舫殿撰《簡學齋試律》,頗有佳句,此雖小道,然
肇自有唐,盛於當代,其流傳當遠於製義。製義數十年來衰弱己極,不
復成文字,而試律猶有工者,故製義竊謂不久當廢,試律法度尚存,其
行未艾,即或為功令所去,人必有嗜而為之者。同人中叔子珊士孟調蓮
士皆工此體,叔子為尤勝也。
又十一月初五日讀杜登春《社事始末》條下雲:“予嚐謂時文不出二十年必
為功令所廢,即此可知也。”李君在七十餘年前能預言八股文之當廢,可謂
有識,但他思想本舊,並不是識時務,實隻是從文章上論,亦能看出興衰之
跡。所雲試律將有嗜而為之者,此語未確,唯文詩優劣卻說得很有道理,蓋
雖同是賦得體,而一說理易陳腐,一詠事物尚可稍有情味也。
陳秋舫《簡學齋詩》今在《七家試帖》中,《試律叢話》卷五極稱道之,
有雲:“殿撰試帖於詠史尤為擅長,《文姬歸漢》全首雲:
女有才如此,千金贖亦宜。存孤全友誼,忍死得歸期。
一騎東風快,雙雛朔雪飢。身如焦尾在,心豈左賢知。
大漠回看慘,陳留再到疑。經溫刊石本,笳補入關詞。
兵燹餘悲憤,門楣係孑遺。可憐書未續,無命作班姬。
直是一篇文姬小傳,而情韻隱秀,居然班範之間,此豈尋常筆墨耶。”吳穀
人的《有正味齋試帖》中詠史數詩亦均佳,如《殷浩書空》雲:
咄咄嗟何益,茫茫恨不窮。一生投熱惱,幾字畫虛空。
懸腕書防脫,看天問豈通。光陰斜日後,心緒亂雲中。
遠勢能飛白,慚顏莫洗紅。肯教遺蹟在,翻訝復函同。
高閣宜君輩,蒼生誤此公。西風回筆陣,渺渺羨煙鴻。
此詩刻畫書空,唯六七聯講到殷深源,與陳作不同,卻也寫得很精緻。《九
家詩》第一卷即《有正味齋》,鹹豐中魏滌生又有選注本,與王惕甫《芳草
</br>
的很好的談資,忍不住要抄引,正可以證明中國文字之適用於遊戲與宣傳也。
試帖詩的總集還有兩種值得一提。其一是《試帖詩品鉤元》二十四卷,
道光乙巳(一八四五)江蘇學政張芾選,其二是《試律標準》二卷,道光丙
午山東學政何桂清輯也。張何皆道光乙未科翰林,刊書隻差了一年,在這方
麵的成績與工夫當然是很不錯的,在別方麵就可惜都不大行了。後來太平天
國事起,何桂清為浙江巡撫,棄城而逃,坐法死。張芾事則見於汪悔翁《乙
丙日記》,卷三記鹹豐丙辰(一八五六)六月間事雲:
張芾派兵守祁門之大洪嶺,見有賊來,不知其假道以赴東流建德也,
皆失魂而逃,賊見其逃也,故植旗於嶺。此兵等遂來告,張芾驚欲遁,
城內人皆移居。十五申刻賊從容拔旗去,張芾始有生氣,然亦幾斃矣。
既蘇,並不責逃兵,而猶從容寫小楷哦試帖,明日又官氣如故矣,必飾
言偽言擊退以冒功也。噫,欺君如此,真可惡哉,而仗馬不言,真不可
解。
悔翁快人,說得非常痛快,恐怕也不是過甚之詞。我記得了這一番話,所以
翻閱《試帖詩品鉤元》時常不禁發笑,蓋如上文所述,賊從容拔旗去,官從
容寫小楷哦試帖,這一幅景象真是好看煞人也。
我想談談試帖,不料亂寫了一陣終於不得要領,甚是抱歉。不過這其實
也是難怪的,因為我還正在搜集研究中,一點都沒有得結果,可以供獻給大
家,現在隻是說這裏很有意思,有興趣的人無妨來動手一下,有如指了一堆
核桃說這頗可以吃,總是要等人自己剝了吃了有滋味。什師有言,嚼飯哺人,
反令噦吐,關於試帖亦是如此,我就以此權作解嘲了。
(甘五年九月二十日,於北平苦茶庵)
□1936年
10月刊《宇宙風》27期,署名知堂
□收入《瓜豆集》
再談試帖
近來搜集一點試帖詩,成績不算很好,石印洋板不要,木板太壞的也不
收,到現在一總還不過一百種左右而已。偶閱楊雪滄的《孤居隨錄》,——
我有一冊誦芬堂本的《小演雅》題觀頮道人編,後來知道即是楊浚,所以找
他的筆記來翻閱,別無什麽可看,但《續錄》卷七是論試帖的,其內容如下:
一、毛西河先生《唐人試帖》序(節錄)。
二、紀文達公《唐人試律說》序(同上)。
三、李守齋試帖七法。(註:原係八法,詩品未采,所選各聯並全首見
《分類詩腋》。)
四、梁芷林中丞《試律叢話》選。(隻採緒論,其詩見原書。)
五、張薌濤學使《輶軒語》。(語試律詩四宜六忌全錄。)
這裏所引的書我都有了,那麽理論方麵的材料大抵已不愁缺乏,所應當
注意的還是在別集總集吧。又閱《越縵堂日記補》鹹豐十年九月十四日條下
雲:
夜偕叔子看陳秋舫殿撰《簡學齋試律》,頗有佳句,此雖小道,然
肇自有唐,盛於當代,其流傳當遠於製義。製義數十年來衰弱己極,不
復成文字,而試律猶有工者,故製義竊謂不久當廢,試律法度尚存,其
行未艾,即或為功令所去,人必有嗜而為之者。同人中叔子珊士孟調蓮
士皆工此體,叔子為尤勝也。
又十一月初五日讀杜登春《社事始末》條下雲:“予嚐謂時文不出二十年必
為功令所廢,即此可知也。”李君在七十餘年前能預言八股文之當廢,可謂
有識,但他思想本舊,並不是識時務,實隻是從文章上論,亦能看出興衰之
跡。所雲試律將有嗜而為之者,此語未確,唯文詩優劣卻說得很有道理,蓋
雖同是賦得體,而一說理易陳腐,一詠事物尚可稍有情味也。
陳秋舫《簡學齋詩》今在《七家試帖》中,《試律叢話》卷五極稱道之,
有雲:“殿撰試帖於詠史尤為擅長,《文姬歸漢》全首雲:
女有才如此,千金贖亦宜。存孤全友誼,忍死得歸期。
一騎東風快,雙雛朔雪飢。身如焦尾在,心豈左賢知。
大漠回看慘,陳留再到疑。經溫刊石本,笳補入關詞。
兵燹餘悲憤,門楣係孑遺。可憐書未續,無命作班姬。
直是一篇文姬小傳,而情韻隱秀,居然班範之間,此豈尋常筆墨耶。”吳穀
人的《有正味齋試帖》中詠史數詩亦均佳,如《殷浩書空》雲:
咄咄嗟何益,茫茫恨不窮。一生投熱惱,幾字畫虛空。
懸腕書防脫,看天問豈通。光陰斜日後,心緒亂雲中。
遠勢能飛白,慚顏莫洗紅。肯教遺蹟在,翻訝復函同。
高閣宜君輩,蒼生誤此公。西風回筆陣,渺渺羨煙鴻。
此詩刻畫書空,唯六七聯講到殷深源,與陳作不同,卻也寫得很精緻。《九
家詩》第一卷即《有正味齋》,鹹豐中魏滌生又有選注本,與王惕甫《芳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