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甸之二1
新年逛廠甸,在小攤子上買到兩三本破書。其一是《詩廬詩文鈔》。胡
詩廬君是我的同學前輩,辛醜年我進江南水師,管輪堂裏有兩個名人,即鉛
山胡朝梁與侯官翁曾固,我從翁君初次看到《新民叢報》,胡君處則看他所
做的古詩。民國六年我來北京。胡君正在教育部,做江西派的詩,桐城派的
文,對於這些我沒有什麽興趣,所以不大相見。十年辛酉胡君去世,十一年
王戌遺稿出板,有陳師曾小序,即是此冊,今始得一讀,相隔又已十二三年,
而陳君的墓木也已過了拱把了罷。詩稿前麵有諸名流題字,我覺得最有意思
的是嚴幾道的第二首,因為署名下有一長方印章,朱文兩行行三字,曰“天
演宗哲學家”,此為不佞從前所未知者也。
舊書之二不知應該叫作什麽名字。在書攤上標題曰《名山叢書》零種,
但是原書隻有卷末明張佳圖著《江陰節義略》一卷書口有“名山叢書”字樣,
此外《謫星說詩》一卷、《謫星筆談》三卷、《謫星詞》一卷,均題陽湖錢
振鍠著,不稱叢書。我買這本書的理由完全是為木活字所印,也還好玩。拿
回來翻閱著,見其中儀字缺筆,《節義略》跋雲癸亥九月,知係民國十二年
印本,至於全書共有幾種,是何書名,卻終不明白。讀《謫星詞》第三首,
《金縷曲·憶亡弟杏保》,忽然想起錢鶴岑的《望杏樓誌痛編補》也是紀念
其子杏保而作的,便拿來一查,果然在《求仙始末》中有雲,“丙申冬十二
月長男振鍠於其友婿卜君壽章處得扶乩術,是月二十有一日因於望杏樓試
之”,卷後詩文中亦有振鍠詩七首詞一首,唯金縷曲未收,或係後作也。去
年春節在廠甸得《誌痛編補》,得到不少資料寫成《鬼的生長》一文,今年
又得此冊,偶然會合,亦大可喜,是則於木活字之外又覺得別有意思者也。
《謫星說詩》雖隻六十餘則,卻頗有新意,不大人雲亦雲的說,大抵敢
於說話,不過有時也有欠圓處。如雲:
滄浪謂東野詩讀之使人不歡,餘謂不歡何病,滄浪不雲讀《離騷》
須涕洟滿襟乎?易為於騷則尊之,於孟則抑之也。東坡稱東野為寒,亦
不足為詩病。坡夜讀孟郊詩直是草草,如雲細字如牛毛,隻是憎其字細,
何與其詩?
王李多以惡語詈謝茂秦,令人發怒。以雙目嘲眇人,已不長者,以
軒冕仇布衣,亦不似曾飲墨水者也。盧柟被陷,茂秦為之稱冤於京師,
得白乃已。王李諸人以茂秦小不稱意便深仇之,弇州至詈其速死。論其
品概,王李與茂秦交,且辱茂秦矣,宜青藤之不入其社也。
此外非難弇州的還有好幾則,都說得有理,但如評賈島一則雖意思甚佳,實
際上恐不免有窒礙,文雲:
詩當求真,閬仙推敲一事,須問其當時光景,是推便推,是敲便敲,
奈何舍其真境而空摹一字,墮入做試帖行徑。一句如此,其他詩不真可
知,此賈詩所以不入上乘也。退之不能以此理告之,而謂敲字佳,誤矣。
我說窒礙,因為詩人有時單憑意境,未必真有這麽一回事,所以要講真假很
不容易,我怕賈上人在驢背上的也就是這一種境界罷。
《謫星筆談》與《說詩》原差不多,不過一個多少與詩有點相關,一個
未必相關而已,有許多處都是同樣地有意思,最妙的也多是批評人的文章。
1《人間世》題作《談韓退之與桐城派》。
卷二雲:
退之與時貴書,求進身,打抽豐,擺身分,賣才學,哄嚇撞騙,無
所不有,究竟是蘇張遊說習氣變而出此者也。陶淵明窮至乞食,未嚐有
一句怨憤不平之語,未嚐怪人不肯施濟而使我至於此也。以其身分較之
退之,真有霄壤之別。《釋言》一首,患得患失之心活現紙上,讒之宰
相便須作文一首,或讒之天子,要上萬言書矣。
這一節話我十分同意,真可以說是能言人所難言。我對於韓退之整個的覺得
不喜歡,器識文章都無可取,他可以算是古今讀書人的模型,而中國的事情
有許多卻就壞在這班讀書人手裏。他們隻會做文章,談道統,虛驕頑固,而
又鄙陋勢利,雖然不能成大奸雄鬧大亂子,而營營擾擾最是害事。講到韓文
我壓根兒不能懂得他的好處。我其實是很虛心地在讀“古文”,我自信如讀
到好古文,如左國司馬以及莊子韓非諸家,也能懂得。我又在讀所謂唐宋八
家和明清八家的古文,想看看這到底怎樣,不過我的時間不夠,還沒有讀出
結果來。現在隻談韓文。這個我也並未能精讀,雖然曾經將《韓昌黎文集》
拿出來擱在案頭,但是因為一則仍舊缺少時間,二則全讀或恐注意反而分散,
所以改變方針來從選本下手。我所用的是兩個態度很不相同的選本,量是金
</br>
新年逛廠甸,在小攤子上買到兩三本破書。其一是《詩廬詩文鈔》。胡
詩廬君是我的同學前輩,辛醜年我進江南水師,管輪堂裏有兩個名人,即鉛
山胡朝梁與侯官翁曾固,我從翁君初次看到《新民叢報》,胡君處則看他所
做的古詩。民國六年我來北京。胡君正在教育部,做江西派的詩,桐城派的
文,對於這些我沒有什麽興趣,所以不大相見。十年辛酉胡君去世,十一年
王戌遺稿出板,有陳師曾小序,即是此冊,今始得一讀,相隔又已十二三年,
而陳君的墓木也已過了拱把了罷。詩稿前麵有諸名流題字,我覺得最有意思
的是嚴幾道的第二首,因為署名下有一長方印章,朱文兩行行三字,曰“天
演宗哲學家”,此為不佞從前所未知者也。
舊書之二不知應該叫作什麽名字。在書攤上標題曰《名山叢書》零種,
但是原書隻有卷末明張佳圖著《江陰節義略》一卷書口有“名山叢書”字樣,
此外《謫星說詩》一卷、《謫星筆談》三卷、《謫星詞》一卷,均題陽湖錢
振鍠著,不稱叢書。我買這本書的理由完全是為木活字所印,也還好玩。拿
回來翻閱著,見其中儀字缺筆,《節義略》跋雲癸亥九月,知係民國十二年
印本,至於全書共有幾種,是何書名,卻終不明白。讀《謫星詞》第三首,
《金縷曲·憶亡弟杏保》,忽然想起錢鶴岑的《望杏樓誌痛編補》也是紀念
其子杏保而作的,便拿來一查,果然在《求仙始末》中有雲,“丙申冬十二
月長男振鍠於其友婿卜君壽章處得扶乩術,是月二十有一日因於望杏樓試
之”,卷後詩文中亦有振鍠詩七首詞一首,唯金縷曲未收,或係後作也。去
年春節在廠甸得《誌痛編補》,得到不少資料寫成《鬼的生長》一文,今年
又得此冊,偶然會合,亦大可喜,是則於木活字之外又覺得別有意思者也。
《謫星說詩》雖隻六十餘則,卻頗有新意,不大人雲亦雲的說,大抵敢
於說話,不過有時也有欠圓處。如雲:
滄浪謂東野詩讀之使人不歡,餘謂不歡何病,滄浪不雲讀《離騷》
須涕洟滿襟乎?易為於騷則尊之,於孟則抑之也。東坡稱東野為寒,亦
不足為詩病。坡夜讀孟郊詩直是草草,如雲細字如牛毛,隻是憎其字細,
何與其詩?
王李多以惡語詈謝茂秦,令人發怒。以雙目嘲眇人,已不長者,以
軒冕仇布衣,亦不似曾飲墨水者也。盧柟被陷,茂秦為之稱冤於京師,
得白乃已。王李諸人以茂秦小不稱意便深仇之,弇州至詈其速死。論其
品概,王李與茂秦交,且辱茂秦矣,宜青藤之不入其社也。
此外非難弇州的還有好幾則,都說得有理,但如評賈島一則雖意思甚佳,實
際上恐不免有窒礙,文雲:
詩當求真,閬仙推敲一事,須問其當時光景,是推便推,是敲便敲,
奈何舍其真境而空摹一字,墮入做試帖行徑。一句如此,其他詩不真可
知,此賈詩所以不入上乘也。退之不能以此理告之,而謂敲字佳,誤矣。
我說窒礙,因為詩人有時單憑意境,未必真有這麽一回事,所以要講真假很
不容易,我怕賈上人在驢背上的也就是這一種境界罷。
《謫星筆談》與《說詩》原差不多,不過一個多少與詩有點相關,一個
未必相關而已,有許多處都是同樣地有意思,最妙的也多是批評人的文章。
1《人間世》題作《談韓退之與桐城派》。
卷二雲:
退之與時貴書,求進身,打抽豐,擺身分,賣才學,哄嚇撞騙,無
所不有,究竟是蘇張遊說習氣變而出此者也。陶淵明窮至乞食,未嚐有
一句怨憤不平之語,未嚐怪人不肯施濟而使我至於此也。以其身分較之
退之,真有霄壤之別。《釋言》一首,患得患失之心活現紙上,讒之宰
相便須作文一首,或讒之天子,要上萬言書矣。
這一節話我十分同意,真可以說是能言人所難言。我對於韓退之整個的覺得
不喜歡,器識文章都無可取,他可以算是古今讀書人的模型,而中國的事情
有許多卻就壞在這班讀書人手裏。他們隻會做文章,談道統,虛驕頑固,而
又鄙陋勢利,雖然不能成大奸雄鬧大亂子,而營營擾擾最是害事。講到韓文
我壓根兒不能懂得他的好處。我其實是很虛心地在讀“古文”,我自信如讀
到好古文,如左國司馬以及莊子韓非諸家,也能懂得。我又在讀所謂唐宋八
家和明清八家的古文,想看看這到底怎樣,不過我的時間不夠,還沒有讀出
結果來。現在隻談韓文。這個我也並未能精讀,雖然曾經將《韓昌黎文集》
拿出來擱在案頭,但是因為一則仍舊缺少時間,二則全讀或恐注意反而分散,
所以改變方針來從選本下手。我所用的是兩個態度很不相同的選本,量是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