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仙境


    (十)仙境


    主講人簡介:


    馬瑞芳,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散文創作委員會主任、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著有:學術專著《蒲鬆齡評傳》、《聊齋誌異創作論》、《幽冥人生》、《神鬼狐妖的世界——聊齋人物論》、《從〈聊齋誌異〉到〈紅樓夢〉》、《馬瑞芳講聊齋》等;長篇小說《藍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隨筆集《學海見聞錄》、《假如我很有錢》、《野狐禪》、《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條》。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紀實散文獎、全國電視星光獎一等獎、全國長篇小說獎、首屆全國女性文學創作、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散文一等獎等。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誌怪小說有三界,就是神仙所在的天界,鬼魂所在的幽冥界,又叫陰司,妖精所在的妖界。而中國道家認為,宇宙分為三界,“上則仙,中則人,下則鬼。人善者得為仙,仙謫之者更為人,人惡者更為鬼,鬼福者更為人。”什麽意思?就是宇宙萬物分三個層次,最高的一個層次是仙,中間是凡人,等而下之的是鬼。


    人行善積德可以成為神仙,神仙貶謫到人間就成為了凡人,凡人作惡就成了鬼,而鬼積德行善就可以復生為人。所以仙是道家認為的最高的境界,也是我們老百姓民間傳說的最高的境界。而聊齋的三界故事,它在意蘊上有所分工,它寫陰司主要是負載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它寫妖類的故事,主要是負載作者對我們芸芸眾生的思考,而它寫仙界的故事,主要是負載了作者真善美的理想。而遇仙是中國古代小說家的重要題材。


    很多前輩作家寫了很多遇仙故事,跟這些人相比,蒲鬆齡後來居上。他寫的仙境使得聊齋的人物即得到長生不老,永恆的享樂,又受到道德的淨化。聊齋遇仙題材的小說有一種“幻由人生”的哲學。大家就要問了,什麽叫“幻由人生”,簡單地說隻要你對生活當中美好的事物執著地追求,熱切地的盼望,你所希望的一切,它就會在你的麵前出現。


    “幻由人生”是整個聊齋小說,不僅是遇仙小說的哲學意蘊,蒲鬆齡寫仙界意味著永久的享樂,永恆的生命,他頭腦裏麵的仙界是貧困潦倒者享樂的海市蜃樓。世世代代的人求仙,世世代代的作家寫仙,而聊齋的遇仙故事,它做到了“幻由人生”的哲學,它寫出了這種新內涵,它寫出了一批具有平民色彩的神仙,寫出了一組耐人尋味的、美麗的遇仙故事,這是蒲鬆齡對中國古代的重要貢獻。


    全文:


    (在《聊齋誌異》狐鬼神妖的世界裏,蒲鬆齡創造了許多神仙的故事。在古代小說家的筆下,神仙存在於天宮、存在於龍宮、存在於深山洞府,他們不但可以騰雲駕霧,還可以長生不老,所以人們都嚮往神仙。古時候人們求仙,是為了擺脫人世間的苦難;今天人們求仙,是為了祈求一生的平安。“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相戀的故事,至今還讓我們記憶猶新。那麽什麽樣的人才能成為仙?蒲鬆齡在《聊齋誌異》中,為什麽要寫這麽多遇仙的故事呢?這些故事體現蒲鬆齡什麽樣的思想?讓我們一起走進狐鬼神妖的世界,聆聽馬瑞芳教授(山東大學)《說聊齋》。)


    中國古代的誌怪小說有三界:就是神仙所在的天界、鬼魂所在的幽冥界(又叫陰司)、妖精所在的妖界;而中國道家認為,宇宙分為三界:上則仙、中則人、下則鬼。人善者得為仙,仙謫之者更為人,人惡者更為鬼,鬼福者更為人。什麽意思?就是宇宙萬物分三個層次,最高的一個層次是仙,中間是凡人,等而下之的是鬼。人行善積德可以成為神仙,神仙貶謫到人間就成了凡人,凡人作惡就成了鬼,而鬼積德行善就可以復生為人。所以仙是道家認為的最高的境界,也是我們老百姓民間傳說的最高的境界;而聊齋的三界故事,它在意蘊上有所分工,它寫陰司,主要是負載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它寫妖魅的故事,主要是負載作者對芸芸眾生的觀察和思考;而它寫仙界的故事,主要是負載了作者對真善美的理想。而遇仙是中國古代小說家的重要題材,很多前輩作家寫了很多的遇仙故事,跟這些人相比,蒲鬆齡後來居上。他寫的仙境使得聊齋的人物,既得到長生不老、永恆的享樂,又受到道德的淨化。


    (《聊齋誌異》中所描寫的仙境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一個虛幻的世界。我們在自己的潛意識當中,把一個個幻想的世界當成了現實世界;我們可以為裏麵人物的遭遇而擔憂,也可以為裏麵人物的喜悅而高興。那麽蒲鬆齡為什麽要這麽寫?這體現出他什麽樣的哲學思想呢?)


    我們先看一下,聊齋遇仙題材的小說那種“幻由人生”的哲學,大家就要問了,什麽叫“幻由人生”?簡單地說隻要你對生活當中美好的事物執著地追求、熱切地盼望,你所希望的一切,它就會在你的麵前出現。“幻由人生”是整個聊齋小說不僅是遇仙小說的哲學意蘊。這個意蘊是在聊齋開篇不久的一個著名的故事叫做《畫壁》當中提出來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瑞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瑞芳並收藏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