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如此,趙匡胤又為何要拿這樣的詩句來與孔宜作對?箇中道理,趙普立刻就明白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二句,本是杜甫用來表達對朋友崔明府的深厚情誼的。兩句詩的大意是:我家中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從來沒有因為客人的到來而打掃過(實謂杜甫不輕易地接待客人),但今日,你崔明府來了,我家的“蓬門”才第一次打開,詩中除了表達杜甫與崔明府之間的深厚友情外,還明顯的含有杜甫對崔明府的無比敬重。這就不難看出,趙匡胤是以杜甫自喻的,同時把孔宜比做了崔明府。趙匡胤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想含蓄地告訴孔宜:我之所以這樣待你,是因為我是一個仁義之君。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二句詩,本是杜甫的憤激之辭。“紈袴”者,貴胄子弟也。“儒冠”者,讀書之人也。杜甫用這兩句詩是在告訴朋友和後人:在他所處的時代裏,那些紈袴子弟,不學無術,卻偏偏過著腦滿腸肥的生活,根本沒有“餓死”之虞,而像他那樣的讀書人,雖然滿腹經綸,卻隻能掙紮在“餓死”的邊緣,竟至“誤身”(主要指耽誤了事業和前程,同時也包含著耽誤了性命之意)。趙匡胤借與孔宜答對引出這兩句詩,當然是想反其意來告訴孔宜:我所統治的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的現象發生,你孔宜不就是個鮮明的例證嗎?所以,我趙匡胤就不僅是個仁義之君,還是個聖明之君。
故而,待那孔宜被一個太監領走之後,趙普就一邊眨著眼睛一邊衝著趙匡胤言道:“吾皇陛下真是個至仁至義、至聖至明又聰明絕頂的君王啊!”
趙匡胤眼皮一抬道:“趙普,隻許你聰明一世,就不許朕聰明一時?”
趙普忙道:“皇上是聰明一世,臣隻能聰明一時!”
“是嗎?”趙匡胤的表情認真起來:“趙普,朕且問你,朕即刻便要回殿與那花蕊夫人一起玩樂,你說,朕此舉是不是有好色之嫌?”
趙普趕緊賠笑道:“皇上好像還在生臣的氣啊!”
趙匡胤卻道:“朕豈敢生你的氣?”說完,便拂袖而去。剩著趙普,站在趙匡胤的寢殿外,好長時間都沒有動身。
趙普便以為,皇上是真的生氣了,不然,天色將晚,皇上為何不留他趙普一起用膳呢?這麽想著,趙普就有點惴惴不安起來。不管怎麽說,惹皇上生氣總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趙普就又這麽想:我怎麽老惹皇上不高興呢?
但沒多久,趙普就發現,他那種惴惴不安似乎是多餘的。因為,有一天晚上,趙匡胤又跑到他趙普家裏來吃狗肉了。
那天晚上,趙普覺得腰有點不舒服,所以吃過晚飯後不久就上床休息了。妻子和氏很解風情,騎在趙普的雙腿上,為他溫柔地揉腰。她隻揉了那麽一小會兒,就不僅將他的腰部揉得舒舒服服,還將他的欲望給揉得升騰了起來。
於是趙普就仰過身來,將她摟入自己的懷中……
就在這節骨眼上,門外傳來一聲吆喝:“皇上駕到!”
“皇上駕到”之音尚未完全落,趙匡胤就已經破門而入了。這似乎也不能全怪趙匡胤:趙普的房門應該是拴上的。
破門而入之後,趙匡胤不覺怔住了:“趙普,你這麽早就上床休息了?”
待瞥見趙普身後的和氏正在匆忙穿衣時,趙匡胤又忙著改口道:“哦,朕明白了!朕現在來的不是時候!”
跪在趙普身後的和氏,雖然衣衫零亂,麵上卻也從容:“萬歲爺,你是一國之君,你什麽時候來豈能由別人決定?”
趙匡胤笑道:“聽大嫂的話音,大嫂像是生氣了!這樣吧大嫂,朕下次再來,先叫你的僕人通報一聲,如何?”
趙普忙道:“皇上萬萬不可!皇上乃國之至尊,哪有事先通報臣子的道理?”
“好,好!”趙匡胤一邊找了個凳子坐下一邊言道,“趙普,你和尊夫人快下床吧!你們那麽跪在床上,朕也不好同你們說話啊?”
趙普及和氏依次下了床。趙匡胤忽然道:“趙普,你手腳很麻利啊!朕從屋外走到屋內,這麽短的時間,你連朝服都穿上了?”
趙普尚未開口,和氏接道:“萬歲爺,我家老爺哪有這麽快的手腳?隻因你經常突然而至,我家老爺怕有失君臣之禮,所以連晚上睡覺都不敢脫去朝服!”
前文中說過,臣子見了皇上是要穿著朝服的。而和氏所言也並非虛妄,史書中確有這般記載。從此可以看出,趙匡胤是趙普家的常客,而且往往不打招呼。隻是趙匡胤沒有去注意什麽朝服不朝服的問題。
趙匡胤盯著趙普問道:“尊夫人所言當真?”
趙普回道:“臣不敢在皇上麵前說謊,拙荊也是如此!”
“此乃朕之過也!”趙匡胤搖了搖頭,不無自責之意,“趙普,從今往後,不論在何時何地,你都可以穿任何衣裳見朕!”
趙普躬身道:“臣不敢也!”
和氏卻道:“有什麽不敢的?萬歲爺的話就是聖旨,老爺莫非想抗旨嗎?”
趙匡胤笑道:“嫂夫人所言極是!”
趙普也笑道:“那臣就遵旨了!臣今日黃昏剛剛殺了一條狗,不知皇上可有興致就著狗肉喝上幾杯淡酒?”
趙匡胤立即言道:“趙普,你真是越來越了解朕了!朕此時來此,就是想吃大嫂煮的狗肉的,但又擔心你這裏沒有……”
和氏言道:“萬歲爺,你恐怕小看我家老爺了!我家老爺隔三岔五地派人去買狗在家裏養著,萬歲爺你什麽時候來,都有現成的狗肉吃!”
趙匡胤高興地道:“趙普,你真是用心良苦啊!”又轉向和氏道:“也有勞大嫂了!”
◎此次出行是微服私訪
待和氏走後,趙普言道:“皇上,如果臣所料不差,你是因為今日傍晚得知那叛首全師雄又被光義兄弟大敗了一次,心中一高興,才想起到臣這裏來吃狗肉的吧?”
趙匡胤言道:“你隻說對了一半。光義近日來連連大敗叛軍,朕的心裏的確十分高興。但高興之餘,朕又在想,待蜀人叛亂被徹底平定之後,朕究竟該如何處置王全斌等人?”
趙普言道:“臣記得,皇上曾在朝廷上說過,如果蜀人叛亂確由王全斌等人所引起,那麽,縱然王全斌等人有滅蜀之大功,皇上也要嚴懲他們!”
“是呀,是呀。”趙匡胤點頭道,“朕說過的話,朕豈能輕易忘記?隻不過,王全斌等人一舉滅蜀,這功勞也的確是非同小可啊!”
趙普馬上道:“皇上,如果蜀人叛亂確由王全斌等人引起,那王全斌等人的罪過也同樣非同小可啊!”
“你說得沒錯,”趙匡胤接著道,“這樣看來,即使蜀人叛亂真的是由王全斌等人引起,王全斌等人的功過好像也可以互相抵消啊!”
</br>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二句,本是杜甫用來表達對朋友崔明府的深厚情誼的。兩句詩的大意是:我家中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從來沒有因為客人的到來而打掃過(實謂杜甫不輕易地接待客人),但今日,你崔明府來了,我家的“蓬門”才第一次打開,詩中除了表達杜甫與崔明府之間的深厚友情外,還明顯的含有杜甫對崔明府的無比敬重。這就不難看出,趙匡胤是以杜甫自喻的,同時把孔宜比做了崔明府。趙匡胤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想含蓄地告訴孔宜:我之所以這樣待你,是因為我是一個仁義之君。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二句詩,本是杜甫的憤激之辭。“紈袴”者,貴胄子弟也。“儒冠”者,讀書之人也。杜甫用這兩句詩是在告訴朋友和後人:在他所處的時代裏,那些紈袴子弟,不學無術,卻偏偏過著腦滿腸肥的生活,根本沒有“餓死”之虞,而像他那樣的讀書人,雖然滿腹經綸,卻隻能掙紮在“餓死”的邊緣,竟至“誤身”(主要指耽誤了事業和前程,同時也包含著耽誤了性命之意)。趙匡胤借與孔宜答對引出這兩句詩,當然是想反其意來告訴孔宜:我所統治的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的現象發生,你孔宜不就是個鮮明的例證嗎?所以,我趙匡胤就不僅是個仁義之君,還是個聖明之君。
故而,待那孔宜被一個太監領走之後,趙普就一邊眨著眼睛一邊衝著趙匡胤言道:“吾皇陛下真是個至仁至義、至聖至明又聰明絕頂的君王啊!”
趙匡胤眼皮一抬道:“趙普,隻許你聰明一世,就不許朕聰明一時?”
趙普忙道:“皇上是聰明一世,臣隻能聰明一時!”
“是嗎?”趙匡胤的表情認真起來:“趙普,朕且問你,朕即刻便要回殿與那花蕊夫人一起玩樂,你說,朕此舉是不是有好色之嫌?”
趙普趕緊賠笑道:“皇上好像還在生臣的氣啊!”
趙匡胤卻道:“朕豈敢生你的氣?”說完,便拂袖而去。剩著趙普,站在趙匡胤的寢殿外,好長時間都沒有動身。
趙普便以為,皇上是真的生氣了,不然,天色將晚,皇上為何不留他趙普一起用膳呢?這麽想著,趙普就有點惴惴不安起來。不管怎麽說,惹皇上生氣總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趙普就又這麽想:我怎麽老惹皇上不高興呢?
但沒多久,趙普就發現,他那種惴惴不安似乎是多餘的。因為,有一天晚上,趙匡胤又跑到他趙普家裏來吃狗肉了。
那天晚上,趙普覺得腰有點不舒服,所以吃過晚飯後不久就上床休息了。妻子和氏很解風情,騎在趙普的雙腿上,為他溫柔地揉腰。她隻揉了那麽一小會兒,就不僅將他的腰部揉得舒舒服服,還將他的欲望給揉得升騰了起來。
於是趙普就仰過身來,將她摟入自己的懷中……
就在這節骨眼上,門外傳來一聲吆喝:“皇上駕到!”
“皇上駕到”之音尚未完全落,趙匡胤就已經破門而入了。這似乎也不能全怪趙匡胤:趙普的房門應該是拴上的。
破門而入之後,趙匡胤不覺怔住了:“趙普,你這麽早就上床休息了?”
待瞥見趙普身後的和氏正在匆忙穿衣時,趙匡胤又忙著改口道:“哦,朕明白了!朕現在來的不是時候!”
跪在趙普身後的和氏,雖然衣衫零亂,麵上卻也從容:“萬歲爺,你是一國之君,你什麽時候來豈能由別人決定?”
趙匡胤笑道:“聽大嫂的話音,大嫂像是生氣了!這樣吧大嫂,朕下次再來,先叫你的僕人通報一聲,如何?”
趙普忙道:“皇上萬萬不可!皇上乃國之至尊,哪有事先通報臣子的道理?”
“好,好!”趙匡胤一邊找了個凳子坐下一邊言道,“趙普,你和尊夫人快下床吧!你們那麽跪在床上,朕也不好同你們說話啊?”
趙普及和氏依次下了床。趙匡胤忽然道:“趙普,你手腳很麻利啊!朕從屋外走到屋內,這麽短的時間,你連朝服都穿上了?”
趙普尚未開口,和氏接道:“萬歲爺,我家老爺哪有這麽快的手腳?隻因你經常突然而至,我家老爺怕有失君臣之禮,所以連晚上睡覺都不敢脫去朝服!”
前文中說過,臣子見了皇上是要穿著朝服的。而和氏所言也並非虛妄,史書中確有這般記載。從此可以看出,趙匡胤是趙普家的常客,而且往往不打招呼。隻是趙匡胤沒有去注意什麽朝服不朝服的問題。
趙匡胤盯著趙普問道:“尊夫人所言當真?”
趙普回道:“臣不敢在皇上麵前說謊,拙荊也是如此!”
“此乃朕之過也!”趙匡胤搖了搖頭,不無自責之意,“趙普,從今往後,不論在何時何地,你都可以穿任何衣裳見朕!”
趙普躬身道:“臣不敢也!”
和氏卻道:“有什麽不敢的?萬歲爺的話就是聖旨,老爺莫非想抗旨嗎?”
趙匡胤笑道:“嫂夫人所言極是!”
趙普也笑道:“那臣就遵旨了!臣今日黃昏剛剛殺了一條狗,不知皇上可有興致就著狗肉喝上幾杯淡酒?”
趙匡胤立即言道:“趙普,你真是越來越了解朕了!朕此時來此,就是想吃大嫂煮的狗肉的,但又擔心你這裏沒有……”
和氏言道:“萬歲爺,你恐怕小看我家老爺了!我家老爺隔三岔五地派人去買狗在家裏養著,萬歲爺你什麽時候來,都有現成的狗肉吃!”
趙匡胤高興地道:“趙普,你真是用心良苦啊!”又轉向和氏道:“也有勞大嫂了!”
◎此次出行是微服私訪
待和氏走後,趙普言道:“皇上,如果臣所料不差,你是因為今日傍晚得知那叛首全師雄又被光義兄弟大敗了一次,心中一高興,才想起到臣這裏來吃狗肉的吧?”
趙匡胤言道:“你隻說對了一半。光義近日來連連大敗叛軍,朕的心裏的確十分高興。但高興之餘,朕又在想,待蜀人叛亂被徹底平定之後,朕究竟該如何處置王全斌等人?”
趙普言道:“臣記得,皇上曾在朝廷上說過,如果蜀人叛亂確由王全斌等人所引起,那麽,縱然王全斌等人有滅蜀之大功,皇上也要嚴懲他們!”
“是呀,是呀。”趙匡胤點頭道,“朕說過的話,朕豈能輕易忘記?隻不過,王全斌等人一舉滅蜀,這功勞也的確是非同小可啊!”
趙普馬上道:“皇上,如果蜀人叛亂確由王全斌等人引起,那王全斌等人的罪過也同樣非同小可啊!”
“你說得沒錯,”趙匡胤接著道,“這樣看來,即使蜀人叛亂真的是由王全斌等人引起,王全斌等人的功過好像也可以互相抵消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