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說得合情合理。於理:統一大業自然比立皇後重要。於情:王皇後屍骨還未寒呢,怎能急著立什麽新皇後?


    範質等人還想對趙匡胤論述一些立皇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趙匡胤有些不耐煩地打斷了:“你們不要再囉嗦了,什麽時候該立皇後,朕自然會考慮的!”


    範質等人隻得作罷。不過,他們很納悶:皇上為什麽不願新立一位皇後呢?


    其實,範質等人的納悶,連趙匡胤自己都說不清楚。趙匡胤似乎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沒有了皇後,自己在宮中的生活好像變得自由了。因為有了皇後,他就必須隔三岔五地去皇後處走上一遭或過上一夜,不然,宮中各色人等就會在私下裏紛紛議論。現在好了,沒有皇後了,趙匡胤在後宮也就無所約束了。


    有一天早晨,趙光義入宮求見趙匡胤。趙匡胤傳旨叫弟弟到寢殿去見他。趙光義見過趙匡胤後,言道:“臣弟來此,是想告訴皇兄一件事情。先前臣弟在大街上走動的時候,發現一個老者臥死在街頭,他的女兒正伏在他的屍體上痛哭。”


    趙匡胤雙眉一緊:“卻是為何?”


    趙光義回道:“臣弟問過那小女子,那小女子說,她是導江縣人,與她父親一起來京城告狀的。”


    “告狀?”趙匡胤頓了一下,“光義,既是告狀,為何不去你的開封府?那老者又為何會臥死街頭?”


    趙光義也停頓了一下,然後道:“皇兄,有些事情臣弟說不清楚,如果皇兄想過問此事,臣弟就把那小女子喚來麵見皇兄……”


    趙匡胤思忖道:“這事本該你開封府過問的,不過,既是告狀,又死了人,朕就過問一下也無妨!”


    趙光義退出。工夫不大,他便將一個小女子領到了趙匡胤的麵前。小女子的臉上,淚痕依然清晰可見。


    小女子約摸十五六歲,雖然蓬頭垢麵,卻也掩不住她天生的麗質。尤其是當時,她悲悲戚戚地跪在趙匡胤的麵前,更加地惹人憐愛。趙匡胤看著她的臉,差一點就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兩句詩來。


    經詢問,趙匡胤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小女子姓馬,其兄馬仁奇乃導江縣衙一名書記,因導江縣令源銑和主簿郭徹合夥貪汙百姓交納的稅銀、稅糧,欲到州府告發,被源銑和郭徹打入了死牢。馬父氣憤不過,就帶著女兒馬氏徑來汴梁告狀。馬父本來是想去開封府的,可剛進汴梁城,就遇到了一位朝中大臣。那大臣自稱是當朝的宰相,說一定會為馬父和馬氏伸冤的,並叫馬父和馬氏在一家客棧裏安心地等候消息。然而,好幾天過去了,馬父和馬氏什麽消息也沒有等到,因盤纏用盡,被客棧老闆無情地趕出了門外。馬父和馬氏隻好露宿街頭,以乞討度日。昨天晚上,馬父決定,還是應去開封府告狀,可半夜裏,他一口氣沒喘上來,就那麽活活憋死了。可憐的馬氏,從父親咽氣的時候起,一直哭到天明,最後都哭不出聲音來了,這時,趙光義發現了她……


    趙匡胤大驚道:“竟有這等事?”


    趙光義言道:“臣弟以為,如果沒有那個自稱是當朝宰相的大臣的梗阻,那馬氏的父親就不會喪身街頭,馬仁奇的冤屈也早就伸了!”


    趙匡胤問道:“光義,你說,這馬氏和她父親所遇到的那位大臣,真的會是當朝的宰相?”


    趙光義答道:“臣弟不敢肯定。不過,正因為此事牽涉到宰相,所以臣弟才不敢擅自處理!”


    趙匡胤點了點頭道:“如果真是當朝的宰相,事情也就不難處理了!”


    ◎一起到京城來告狀


    趙匡胤立即傳旨:著宰相範質、王溥和魏仁浦速速進宮見駕!很快地範質、王溥和魏仁浦三個人就弓腰駝背地跑到了趙匡胤的麵前。他們見皇上的身邊站著趙光義,而趙光義的身邊又站著一個可憐兮兮的小女人,一時不知發生了何事,隻滿臉茫然地望著趙匡胤。


    趙匡胤哼了一聲,算是和範質等人打了招呼。接著,他就和顏悅色地問那馬氏道:“你好好看看,你遇見的那位朝中大臣,可是他們三位中的一個?”


    馬氏隻掃了範質、王溥和魏仁浦一眼,便馬上指著範質言道:“皇上,就是他!”


    趙匡胤道:“你沒有認錯?”馬氏搖搖頭,表示沒有認錯,又點點頭,表示就是範質。


    趙光義一旁低低言道:“果然是當朝的宰相!”


    趙匡胤的目光“刷”地就罩在了範質的臉上,且沉聲問道:“範大人,你可認識這位小女子?”


    範質端詳了一會兒馬氏,然後言道:“回皇上,老臣並不認識這小女子,不過,確又有點眼熟……”


    趙匡胤明白了,馬氏沒有記錯:“範大人,你真是好記性啊!七八天前,這小女子與她的父親一起到京城來告狀,不是恰好遇見範大人你了嗎?”


    範質想起來了,倒也誠實:“皇上說的是,老臣確曾遇見過他們父女……但不知那位老父親現在何處?”


    “死了!”趙光義重重地道,“他們父女苦苦等待你範大人的消息,可等到的隻是失望!昨天晚上,她的父親一氣之下,暴死在街頭!”


    “這……”範質睜大了眼,“這真是可惜!”


    “可惜?”趙匡胤冷冷地盯著範質:“範大人,你既然親口答應為他們父女作主、為她的兄長伸冤,又為何言而無信?”


    範質回道:“啟稟皇上,老臣並非言而無信,隻是老臣事多且雜,一時淡忘了此事……”


    “範質!”趙匡胤的語氣嚴厲了起來,“這等事情,你也能忘記嗎?”


    “皇上,”範質趕緊道,“老臣的確是一時疏忽忘了此事,老臣也的確是想幫他們父女的忙,不然,老臣就不會向王大人和魏大人提及此事了……”


    趙匡胤的目光“嗖”地就射到了王溥和魏仁浦的臉上,“這麽說,你們二位也知道此事?”


    王溥哈腰道:“回皇上,幾天前,範大人確曾向臣等提及過此事……”


    魏仁浦言道:“隻是,臣等也淡忘了此事……”


    “住口!”趙匡胤大喝一聲,目光逼得範質等人一陣地哆嗦,“朕且問你們,如果你們言而有信,這小女子的父親還會橫屍街頭嗎?”


    範質連忙道:“皇上,這實屬意外,並非臣等故意啊!”


    王溥和魏仁浦也忙著為自己辯解。趙匡胤冷冷一笑道:“看來,朕過去說的一點沒錯,爾等真是庸庸碌碌、老邁昏聵,於國於民都毫無益處啊!”


    趙匡胤此話是何意?範質等人不禁麵麵相覷起來。趙匡胤又看著範質等人道:“朕記得,爾等過去曾向朕提出過辭呈,現在,朕準奏,爾等都回家養老去吧!”


    範質暗自嘆息一聲,王溥和魏仁浦也暗自嘆息一聲。接著,仨人就沒精打采地退走了。他們不僅走出了大宋皇宮,也從此走出了大宋的政治舞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