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尋常女子,是斷然不敢與這樣對待趙匡胤的,趙匡胤做出一副驚訝的表情,明知故問道:“大嫂,你挎著個包袱,這是要上哪兒去呀?”
和氏不僅美貌,且還很年輕,但因為趙普年長於趙匡胤,所以趙匡胤才討好地稱她一聲“大嫂”。
◎性急是吃不了熱豆腐
和氏即刻言道:“萬歲爺,你稱呼我大嫂我可不敢當啊!你剛才不是問我要上哪兒去嗎?我告訴你,你昨天晚上叫我家老爺走得越遠越好,還說永遠都不要再見著我家老爺了,所以,我就想陪著我家老爺走得遠遠的,永遠都不讓萬歲爺再見著我家老爺的麵了!”
趙匡胤馬上轉向趙普問道:“朕昨晚說過這樣的話嗎?”
趙匡胤問趙普是想找一個下台階。誰知,趙普卻正兒八經地回道:“稟皇上,臣記得清清楚楚,皇上昨晚是說過這樣的話。”
趙匡胤無奈地搖搖頭,立即又轉向和氏言道:“大嫂,事情是這樣的,朕昨晚也許的確對你家老爺說過這樣的話,但朕不記得了,因為朕昨晚上喝多了酒,所以朕昨晚上說的都是酒話,既然是酒話,大嫂當然就不要往心裏去了!”
趙匡胤說完,還“嘿嘿”笑了兩聲。和氏高聲道:“萬歲爺,俗語有雲:酒後吐真言。你昨晚酒後所說,乃萬歲爺的真言。既是真言,那就是聖旨,既是聖旨,我家老爺又豈敢抗旨不從?”
和氏不僅年輕美貌,還有著一副伶牙俐齒。趙匡胤隻得訕訕言道:“大嫂,朕現在向你承認,朕昨晚的確是沖你家老爺發過火,不過,朕雖為君,你家老爺雖為臣,但朕與你家老爺卻親如兄弟,再何況,一筆也寫不出兩個趙字來。既如此,銅勺還經常碰鍋沿呢,朕與你家老爺兄弟之間吵吵嘴不也是正常的嗎?再說了,朕適才來的時候就已經向你家老爺賠過不是了,現在,朕再向大嫂你賠個禮,大嫂心中的氣總該消了吧?”
趙普說話了:“夫人,把包袱放下,我們不走了,也不該走!”
趙匡胤把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如果趙普再不明確表態,那也就太不知分寸了。所以,趙普說完之後,還偷偷地對著和氏使眼色。和氏卻對著趙普言道:“老爺,萬歲爺今天是這麽說了,但明天呢?明天萬歲爺如果再攆你走,你又當如何?”
趙匡胤趕緊道:“大嫂放心,朕以後再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了!朕如果出爾反爾,大嫂你就是去大鬧皇宮,朕也聽之任之!”
和氏雖然剛直,卻也通情達理。聽了趙匡胤的話後,她不再言語,隻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趙普又道:“夫人,昨日我與皇上未能暢飲,今日就勞你做兩樣小菜,讓我與皇上暢飲一番如何?”
和氏回道:“家中無有菜餚,隻有一塊狗肉。”
趙匡胤忙道:“大嫂,這個天氣喝狗肉湯豈不賽過神仙?再說了,大嫂不僅有傾國傾城之貌,且烹飪的技藝在大宋也無人能出其右啊!”
趙匡胤明顯的是在吹捧。也許女人總喜歡別人吹捧自己吧,和氏聽了趙匡胤的吹捧後不覺莞爾一笑。俗話說,一笑泯恩仇。更何況,趙匡胤與趙普、和氏之間本來還沒有什麽恩怨情仇呢?
趙匡胤不虛此行。不僅留住了趙普,還聆聽了趙普的一番宏論。“宏論”的基本內容有兩個,一是他趙普現在為什麽不宜出任宰相,二是大宋朝現在為什麽不宜南征北伐。
趙普以為,範質、王溥和魏仁浦三位宰相雖然年邁,但畢竟是前朝老臣,留住他們,也就穩定了大宋朝廷,因為朝中大臣多半乃前朝舊臣,如果罷了三位宰相,勢必引起人心惶惶,最主要的,範質等人在朝為臣多年,對治國方針大略頗為熟悉,大宋朝要想民富國強,暫時還離不開他們。
至於現在為何不宜統一天下,趙普則著重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當時對大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北方的遼國。遼國雖然經周世宗柴榮的一陣掃蕩而多少傷了些元氣,但很快便恢復了過來。據說,在趙匡胤登基的那一年年底,遼國已擁有以騎兵為主的軍隊五十萬眾,而大宋當時全國的軍隊加在一塊也不過二十餘萬,而且還是以步兵為主。雖然,遼國內部紛爭不已,並且還要投入很大一部分兵力去同周邊的一些部族開戰,但就軍事力量而言,遼國依然是可怕的,至少,當時的大宋想要擊敗遼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趙普才以為當時的大宋還不具備南征北伐的條件。如果北伐,顯然沒多少勝算,而如果南征,又沒有足夠的兵力防禦遼國。雖然當時的大宋也能夠稱得上是地廣人多,不愁招募不到軍隊,但光有軍隊不行。如果國家不富足,軍隊再多最終也隻能吃敗仗。更主要的,大宋朝不是隻與一個或兩個國家打仗,大宋朝是要與整個天下爭鋒。這樣一來,大宋朝的當務之急,就隻能是盡快地使自己富足起來,為以後的長期戰爭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在趙普看來,當時的大宋朝已經具備了使自己富足起來的條件。條件主要有二:一、遼國雖然比較強大,但一時無意大規模南侵;二、南方諸國雖多,像南唐等國還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廣大的地盤,但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南方諸國基本上都處於一種自保狀態,誰也不想向外擴張,更不想與大宋開戰。這樣,大宋就可以在北邊設重兵以遏製遼人及北漢而置南方諸國於不顧,全力發展自己。等大宋真正地國富兵強了,再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還用玩笑的口吻對趙匡胤道:“皇上,俗語有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皇上就是耐心地等個幾年再南征北戰,好像也不遲啊!”
趙匡胤笑道:“趙普啊,不瞞你說,你剛才分析的這些道理,朕多少也都考慮過,隻是,朕有些性急,恨不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也笑道:“皇上,臣心中也急啊,可性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呀!”
“是呀,是呀!”趙匡胤連連點頭。“想當年,那勾踐臥薪嚐膽,才終於滅了夫差、了卻雪恥之願!比起勾踐來,朕的確不該如此著急啊!”
恰好那和氏端著狗肉湯走過來,聽到了“著急”二字,便笑嘻嘻地問道:“萬歲爺,你有酒喝、有肉吃,還著什麽急啊?”
趙匡胤大笑道:“大嫂說得沒錯,朕喝著大嫂燙的酒,吃著大嫂煮的狗肉,就是天塌將下來,朕也不會著急的!”
不著急打仗,就要想方設法地去發展大宋朝的經濟了。在趙普及範質、王溥、魏仁浦等一幹文臣的策劃和建議下,趙匡胤在登基後的第二年,頒布了一係列的法規法令,的確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發展,並使得宋朝的國庫大大地殷實起來。
◎誰也無力挽留住杜氏的性命
這一年的二月份,趙匡胤重申周世宗柴榮曾經下達過的詔令,並作了具體的規定:按勞力把各縣百姓分為五等,第一等種雜樹一百棵,以下每等減去二十棵,如果不種雜樹隻種桑棗,數量可減少一半。還規定缺水的地方每五戶共鑿一口井,令有關官吏負責督查。
</br>
和氏不僅美貌,且還很年輕,但因為趙普年長於趙匡胤,所以趙匡胤才討好地稱她一聲“大嫂”。
◎性急是吃不了熱豆腐
和氏即刻言道:“萬歲爺,你稱呼我大嫂我可不敢當啊!你剛才不是問我要上哪兒去嗎?我告訴你,你昨天晚上叫我家老爺走得越遠越好,還說永遠都不要再見著我家老爺了,所以,我就想陪著我家老爺走得遠遠的,永遠都不讓萬歲爺再見著我家老爺的麵了!”
趙匡胤馬上轉向趙普問道:“朕昨晚說過這樣的話嗎?”
趙匡胤問趙普是想找一個下台階。誰知,趙普卻正兒八經地回道:“稟皇上,臣記得清清楚楚,皇上昨晚是說過這樣的話。”
趙匡胤無奈地搖搖頭,立即又轉向和氏言道:“大嫂,事情是這樣的,朕昨晚也許的確對你家老爺說過這樣的話,但朕不記得了,因為朕昨晚上喝多了酒,所以朕昨晚上說的都是酒話,既然是酒話,大嫂當然就不要往心裏去了!”
趙匡胤說完,還“嘿嘿”笑了兩聲。和氏高聲道:“萬歲爺,俗語有雲:酒後吐真言。你昨晚酒後所說,乃萬歲爺的真言。既是真言,那就是聖旨,既是聖旨,我家老爺又豈敢抗旨不從?”
和氏不僅年輕美貌,還有著一副伶牙俐齒。趙匡胤隻得訕訕言道:“大嫂,朕現在向你承認,朕昨晚的確是沖你家老爺發過火,不過,朕雖為君,你家老爺雖為臣,但朕與你家老爺卻親如兄弟,再何況,一筆也寫不出兩個趙字來。既如此,銅勺還經常碰鍋沿呢,朕與你家老爺兄弟之間吵吵嘴不也是正常的嗎?再說了,朕適才來的時候就已經向你家老爺賠過不是了,現在,朕再向大嫂你賠個禮,大嫂心中的氣總該消了吧?”
趙普說話了:“夫人,把包袱放下,我們不走了,也不該走!”
趙匡胤把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如果趙普再不明確表態,那也就太不知分寸了。所以,趙普說完之後,還偷偷地對著和氏使眼色。和氏卻對著趙普言道:“老爺,萬歲爺今天是這麽說了,但明天呢?明天萬歲爺如果再攆你走,你又當如何?”
趙匡胤趕緊道:“大嫂放心,朕以後再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了!朕如果出爾反爾,大嫂你就是去大鬧皇宮,朕也聽之任之!”
和氏雖然剛直,卻也通情達理。聽了趙匡胤的話後,她不再言語,隻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趙普又道:“夫人,昨日我與皇上未能暢飲,今日就勞你做兩樣小菜,讓我與皇上暢飲一番如何?”
和氏回道:“家中無有菜餚,隻有一塊狗肉。”
趙匡胤忙道:“大嫂,這個天氣喝狗肉湯豈不賽過神仙?再說了,大嫂不僅有傾國傾城之貌,且烹飪的技藝在大宋也無人能出其右啊!”
趙匡胤明顯的是在吹捧。也許女人總喜歡別人吹捧自己吧,和氏聽了趙匡胤的吹捧後不覺莞爾一笑。俗話說,一笑泯恩仇。更何況,趙匡胤與趙普、和氏之間本來還沒有什麽恩怨情仇呢?
趙匡胤不虛此行。不僅留住了趙普,還聆聽了趙普的一番宏論。“宏論”的基本內容有兩個,一是他趙普現在為什麽不宜出任宰相,二是大宋朝現在為什麽不宜南征北伐。
趙普以為,範質、王溥和魏仁浦三位宰相雖然年邁,但畢竟是前朝老臣,留住他們,也就穩定了大宋朝廷,因為朝中大臣多半乃前朝舊臣,如果罷了三位宰相,勢必引起人心惶惶,最主要的,範質等人在朝為臣多年,對治國方針大略頗為熟悉,大宋朝要想民富國強,暫時還離不開他們。
至於現在為何不宜統一天下,趙普則著重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當時對大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北方的遼國。遼國雖然經周世宗柴榮的一陣掃蕩而多少傷了些元氣,但很快便恢復了過來。據說,在趙匡胤登基的那一年年底,遼國已擁有以騎兵為主的軍隊五十萬眾,而大宋當時全國的軍隊加在一塊也不過二十餘萬,而且還是以步兵為主。雖然,遼國內部紛爭不已,並且還要投入很大一部分兵力去同周邊的一些部族開戰,但就軍事力量而言,遼國依然是可怕的,至少,當時的大宋想要擊敗遼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趙普才以為當時的大宋還不具備南征北伐的條件。如果北伐,顯然沒多少勝算,而如果南征,又沒有足夠的兵力防禦遼國。雖然當時的大宋也能夠稱得上是地廣人多,不愁招募不到軍隊,但光有軍隊不行。如果國家不富足,軍隊再多最終也隻能吃敗仗。更主要的,大宋朝不是隻與一個或兩個國家打仗,大宋朝是要與整個天下爭鋒。這樣一來,大宋朝的當務之急,就隻能是盡快地使自己富足起來,為以後的長期戰爭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在趙普看來,當時的大宋朝已經具備了使自己富足起來的條件。條件主要有二:一、遼國雖然比較強大,但一時無意大規模南侵;二、南方諸國雖多,像南唐等國還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廣大的地盤,但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南方諸國基本上都處於一種自保狀態,誰也不想向外擴張,更不想與大宋開戰。這樣,大宋就可以在北邊設重兵以遏製遼人及北漢而置南方諸國於不顧,全力發展自己。等大宋真正地國富兵強了,再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還用玩笑的口吻對趙匡胤道:“皇上,俗語有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皇上就是耐心地等個幾年再南征北戰,好像也不遲啊!”
趙匡胤笑道:“趙普啊,不瞞你說,你剛才分析的這些道理,朕多少也都考慮過,隻是,朕有些性急,恨不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也笑道:“皇上,臣心中也急啊,可性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呀!”
“是呀,是呀!”趙匡胤連連點頭。“想當年,那勾踐臥薪嚐膽,才終於滅了夫差、了卻雪恥之願!比起勾踐來,朕的確不該如此著急啊!”
恰好那和氏端著狗肉湯走過來,聽到了“著急”二字,便笑嘻嘻地問道:“萬歲爺,你有酒喝、有肉吃,還著什麽急啊?”
趙匡胤大笑道:“大嫂說得沒錯,朕喝著大嫂燙的酒,吃著大嫂煮的狗肉,就是天塌將下來,朕也不會著急的!”
不著急打仗,就要想方設法地去發展大宋朝的經濟了。在趙普及範質、王溥、魏仁浦等一幹文臣的策劃和建議下,趙匡胤在登基後的第二年,頒布了一係列的法規法令,的確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發展,並使得宋朝的國庫大大地殷實起來。
◎誰也無力挽留住杜氏的性命
這一年的二月份,趙匡胤重申周世宗柴榮曾經下達過的詔令,並作了具體的規定:按勞力把各縣百姓分為五等,第一等種雜樹一百棵,以下每等減去二十棵,如果不種雜樹隻種桑棗,數量可減少一半。還規定缺水的地方每五戶共鑿一口井,令有關官吏負責督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