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根據斯米洛諾夫的報告,則不得不說美國在以往的桑德斯和湯普森進行的兩次調查中,在活體實驗問題上完全受騙了。感到十分困惑的盟軍總司令部和美國本國(華盛頓陸軍部聯合參謀總部)之間,圍繞著如何對付(蘇聯提出的)審訊石井等人的要求頻繁來往秘密電報。如上所述,美國的想法是,如果可能的話,不讓蘇聯審訊石井等人,而由他們自己再次進行審訊,以獨占活體實驗的成果,這是自不待言的。麥克阿瑟於1947年2月10日再次致電陸軍部參謀總部,要求就是否應允許蘇聯審訊石井等人問題做出判斷。盡管蘇聯連日進行催促,但是(美國)本國一直沒有復電,處於無法答覆蘇聯的狀態之中。至3月21日美國才把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發給麥克阿瑟(w94446)。同時,威洛比於3月30日發出致撒克斯頓上校的文件。4月10日約翰·b·克裏上校發出了致對日理事會蘇聯代表德爾畢揚柯的電報,通知說,不能把石井、太田交給蘇聯。
這樣,諾伯特·h·費爾於1947年4月16日抵達日本,開始進行為期約兩個月的關於“731部隊”進行活體實驗的調查。到1947年2月為止,盟軍總司令部和第二參謀部(g2)收到了主要是原731部隊人員的許多匿名信,也有人通告他們在平房進行過活體實驗。費爾抵達日本以後,同意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的看法:即認為這些信件可靠,有必要再次審訊原部隊的幹部。於是,立即開始進行調查。在四五月間,費爾在審訊中,當然包括蘇聯要求審訊的石井、ju池和太田等人,此外,還包括了龜井貫一郎、荒卷廣戶、增田知貞、金子順一、內藤良一、村上隆、碇常重、若鬆有次郎等人。在本書中,據審訊石井時擔任翻譯的u·u先生說,在1949年6月左右(無準確的月日記錄)費爾於5月8日、5月9日兩日審訊了石井,把龜井稱作是一位全麵協助調查的一位“有影響的日本政治家”。其間,讓19名細菌戰研究骨幹用英文寫出了細菌、化學方麵的人體實驗報告。這一報告共60頁,記述了利用炭疽菌、鼠疫菌、腸傷寒菌、斑疹傷寒菌、赤痢菌、霍亂菌等進行活體實驗的情況。編寫這份報告花費了1個月的時間。歷時9年之久的滅絕穀物研究問題,由八木澤和濱田提出了10頁的報告。此外,還有細菌炸彈、利用噴霧撒布細菌的報告(可能是在安達進行的實驗),對對於中國人進行的12次野外實臉、氣球炸彈,對家畜進行的細菌、化學研究也進行了調查。
費爾回國以後,於6月20日由底特律克堡向化學戰部隊長提交了一份“關於日本細菌戰活動的新情報概要(英語寫成,共11頁)”。這相當於“費爾報告”的概論部分。迄今,尚未找到這個60頁的英文報告,也未找到“費爾報告”。也有人認為,隻要未找出這一報告,就無法依靠美方的資料來弄清活體實驗的情況。但是,這種看法顯然是錯誤的。順便說一下,四次報告的形式都是有相當於總論的部分,接著是分論,包括單個調查、審訊記錄或附錄補遺。相當於總論的部分,是分論的要點或者概要,有的還包括了結論。費爾在6月20日的報告中寫道:“凡沒有加以特別說明者,本報告所列資料,全部都來自對人體的實驗。60頁英文報告的摘要,詳細地介紹了對上述炭疽菌、鼠疫菌等問題的審訊結果。對石井四郎的審訊,是在5月8日、5月9日進行的。讓石井在上述60頁英文報告之外另寫一個報告,說明石井將軍20年來在細菌、化學領域中的經驗概要,估計7月10日可以取得。”但是,這個報告實際提出與否,現在無法確認。同樣,20名原部隊人員正在寫有關駐長春的“100部隊”(關東軍軍馬防疫廠)的報告,原定8月底可以取得,但是究竟結果如何,也未得到確認。
在“費爾報告”中說,獲得了8000張顯微鏡用標本。細菌戰用的病原體是利用200多名死者製成的。這些標本秘藏在寺院或日本南部的深山裏。我們看到並巳經取得了這些標本印刷品。同時,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麥可上校已將它裝船,“在極為良好的狀態下運抵美國”(費爾6月22日信函)。在製作這些標本時,請來日本病理學專家,讓他們從事整理標本內容、實驗說明以及病歷等方麵的作業。“費爾報告”的結論是:“……恐怕在分析了各種報告之後,我們能夠進行得到解答的特定審訊。在大量生產、氣象學研究以及實戰用武器方麵等,我們顯然比日本高出好幾檔……然而,活體實驗方麵的資料,如果把它同我們及聯合國動物實驗的資料聯繫起來使用的話,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病理學研究和人類疾病方麵的其他情報,對於研製炭疽菌、鼠疫菌、馬鼻疽菌等真正有效疫苗的嚐試也許很有價值。”
為了擴大費爾對活體實驗調查,“分析各種報告之後進行特定的審訊”,埃德溫·v·希爾和約瑟夫·維克托於同年10月28日抵達日本。希爾從10月29日至11月25日進行了審訊調查。其結果於1947年12月12日向華盛頓國防部化學戰部隊長奧爾頓·c·維特提出了“關於細菌戰調查的概要報告”。正如報告中記載的那樣,先後審訊了研究噴霧的高橋正彥、金子順一和研究斑疹傷寒的笠原四郎、北野政次和石川太刀雄以及另外兩人,還就25種細菌審訊了石井四郎、太田澄和增田知貞等共22名醫生。報告中寫道:“被審訊者主動地提供情報這一點是值得注目的。在審訊中,沒有人提出免除戰犯罪責的要求。對於石井四郎同美國的交易——即如果美方用文件保證石井及部隊人員免除戰犯罪責的話,他們就詳細地供述細菌、化學戰研究計劃,圍繞著細菌戰情報是否作為戰犯的證據問題,最終美國本國於9月8日致麥克阿瑟的電報中,傳達了下述事實:‘為了安全保障,不應追究石井與有關人員的戰犯罪責,也不應留下許諾,而應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個不漏地獲取全部情報,務必繼續進行工作。’”
“希爾報告”在“各項結果”的項目中一開頭說:“在日本細菌戰報告中,我們不僅獲得了有關以前提出的主題追加情報,而且還收集到日本徹底研究過,但尚未報告的許多有關多種疾病的情報。”強調不僅獲得了費爾調查的追加情報,而且還收集到了許多費爾沒有報告過的關於利用細菌進行活體實驗的新情報。本書雖然沒有收錄在內,但在費爾的調查中,“業巳報告過的”有炭疽、噴霧(煙霧劑)、霍亂、馬鼻疽、鼠疫植物疾病、沙門氏菌、孫吳熱、破傷風、腸傷寒、副傷寒;“沒有報告過的”有肉毒桿菌、布魯(杆)菌、消除毒氣、河豚毒、瓦斯壞疽、流行性感冒、髓膜炎、粘蛋白、天花、森林壁虱腦炎、肺結核、野兔病、恙蟲病等。在總論之後,還附有相當於分論的按細菌分類的69頁審訊記錄,本書巳將其部分要點收錄進來。這些單個的審訊記錄中,有的還記錄了在活體實驗中死亡的人數。在審訊記錄中技術上的詳盡程度令人吃驚。美國究竟為什麽要做如此詳細的審訊,那就不言而喻了。
</br>
這樣,諾伯特·h·費爾於1947年4月16日抵達日本,開始進行為期約兩個月的關於“731部隊”進行活體實驗的調查。到1947年2月為止,盟軍總司令部和第二參謀部(g2)收到了主要是原731部隊人員的許多匿名信,也有人通告他們在平房進行過活體實驗。費爾抵達日本以後,同意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的看法:即認為這些信件可靠,有必要再次審訊原部隊的幹部。於是,立即開始進行調查。在四五月間,費爾在審訊中,當然包括蘇聯要求審訊的石井、ju池和太田等人,此外,還包括了龜井貫一郎、荒卷廣戶、增田知貞、金子順一、內藤良一、村上隆、碇常重、若鬆有次郎等人。在本書中,據審訊石井時擔任翻譯的u·u先生說,在1949年6月左右(無準確的月日記錄)費爾於5月8日、5月9日兩日審訊了石井,把龜井稱作是一位全麵協助調查的一位“有影響的日本政治家”。其間,讓19名細菌戰研究骨幹用英文寫出了細菌、化學方麵的人體實驗報告。這一報告共60頁,記述了利用炭疽菌、鼠疫菌、腸傷寒菌、斑疹傷寒菌、赤痢菌、霍亂菌等進行活體實驗的情況。編寫這份報告花費了1個月的時間。歷時9年之久的滅絕穀物研究問題,由八木澤和濱田提出了10頁的報告。此外,還有細菌炸彈、利用噴霧撒布細菌的報告(可能是在安達進行的實驗),對對於中國人進行的12次野外實臉、氣球炸彈,對家畜進行的細菌、化學研究也進行了調查。
費爾回國以後,於6月20日由底特律克堡向化學戰部隊長提交了一份“關於日本細菌戰活動的新情報概要(英語寫成,共11頁)”。這相當於“費爾報告”的概論部分。迄今,尚未找到這個60頁的英文報告,也未找到“費爾報告”。也有人認為,隻要未找出這一報告,就無法依靠美方的資料來弄清活體實驗的情況。但是,這種看法顯然是錯誤的。順便說一下,四次報告的形式都是有相當於總論的部分,接著是分論,包括單個調查、審訊記錄或附錄補遺。相當於總論的部分,是分論的要點或者概要,有的還包括了結論。費爾在6月20日的報告中寫道:“凡沒有加以特別說明者,本報告所列資料,全部都來自對人體的實驗。60頁英文報告的摘要,詳細地介紹了對上述炭疽菌、鼠疫菌等問題的審訊結果。對石井四郎的審訊,是在5月8日、5月9日進行的。讓石井在上述60頁英文報告之外另寫一個報告,說明石井將軍20年來在細菌、化學領域中的經驗概要,估計7月10日可以取得。”但是,這個報告實際提出與否,現在無法確認。同樣,20名原部隊人員正在寫有關駐長春的“100部隊”(關東軍軍馬防疫廠)的報告,原定8月底可以取得,但是究竟結果如何,也未得到確認。
在“費爾報告”中說,獲得了8000張顯微鏡用標本。細菌戰用的病原體是利用200多名死者製成的。這些標本秘藏在寺院或日本南部的深山裏。我們看到並巳經取得了這些標本印刷品。同時,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麥可上校已將它裝船,“在極為良好的狀態下運抵美國”(費爾6月22日信函)。在製作這些標本時,請來日本病理學專家,讓他們從事整理標本內容、實驗說明以及病歷等方麵的作業。“費爾報告”的結論是:“……恐怕在分析了各種報告之後,我們能夠進行得到解答的特定審訊。在大量生產、氣象學研究以及實戰用武器方麵等,我們顯然比日本高出好幾檔……然而,活體實驗方麵的資料,如果把它同我們及聯合國動物實驗的資料聯繫起來使用的話,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病理學研究和人類疾病方麵的其他情報,對於研製炭疽菌、鼠疫菌、馬鼻疽菌等真正有效疫苗的嚐試也許很有價值。”
為了擴大費爾對活體實驗調查,“分析各種報告之後進行特定的審訊”,埃德溫·v·希爾和約瑟夫·維克托於同年10月28日抵達日本。希爾從10月29日至11月25日進行了審訊調查。其結果於1947年12月12日向華盛頓國防部化學戰部隊長奧爾頓·c·維特提出了“關於細菌戰調查的概要報告”。正如報告中記載的那樣,先後審訊了研究噴霧的高橋正彥、金子順一和研究斑疹傷寒的笠原四郎、北野政次和石川太刀雄以及另外兩人,還就25種細菌審訊了石井四郎、太田澄和增田知貞等共22名醫生。報告中寫道:“被審訊者主動地提供情報這一點是值得注目的。在審訊中,沒有人提出免除戰犯罪責的要求。對於石井四郎同美國的交易——即如果美方用文件保證石井及部隊人員免除戰犯罪責的話,他們就詳細地供述細菌、化學戰研究計劃,圍繞著細菌戰情報是否作為戰犯的證據問題,最終美國本國於9月8日致麥克阿瑟的電報中,傳達了下述事實:‘為了安全保障,不應追究石井與有關人員的戰犯罪責,也不應留下許諾,而應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個不漏地獲取全部情報,務必繼續進行工作。’”
“希爾報告”在“各項結果”的項目中一開頭說:“在日本細菌戰報告中,我們不僅獲得了有關以前提出的主題追加情報,而且還收集到日本徹底研究過,但尚未報告的許多有關多種疾病的情報。”強調不僅獲得了費爾調查的追加情報,而且還收集到了許多費爾沒有報告過的關於利用細菌進行活體實驗的新情報。本書雖然沒有收錄在內,但在費爾的調查中,“業巳報告過的”有炭疽、噴霧(煙霧劑)、霍亂、馬鼻疽、鼠疫植物疾病、沙門氏菌、孫吳熱、破傷風、腸傷寒、副傷寒;“沒有報告過的”有肉毒桿菌、布魯(杆)菌、消除毒氣、河豚毒、瓦斯壞疽、流行性感冒、髓膜炎、粘蛋白、天花、森林壁虱腦炎、肺結核、野兔病、恙蟲病等。在總論之後,還附有相當於分論的按細菌分類的69頁審訊記錄,本書巳將其部分要點收錄進來。這些單個的審訊記錄中,有的還記錄了在活體實驗中死亡的人數。在審訊記錄中技術上的詳盡程度令人吃驚。美國究竟為什麽要做如此詳細的審訊,那就不言而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