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和海軍在細菌戰研究方麵顯然不存在合作的問題。我們也沒有發現海軍在這一領域內進行獨自研究的證據。島田的證詞表明,日本海軍至少從防禦的立場出發對細菌戰抱有關心。陸軍和海軍的軍醫總監之間在細菌戰防禦方麵有聯繫。
島田繁太郎從1941年10月起擔任東條內閣的海軍大臣,被人暗地裏說成是“東條的副官”。戰爭結束以後,作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無期徒刑。釋放以後,他對媒體一直保持沉默。
十一、在攻擊性細菌戰開發工作上未取得進展的理由
盡管在平房設施集中地進行了攻擊性細菌武器的研究,但是,日本毫無把細菌武器作為實用武器使用的準備。石井在談到攻擊性細菌戰的開發沒有取得進展時,列舉了以下理由:
a.日本細菌戰研究的主要動機是防禦;
b.沒有進行細菌戰研究的正式指令,所以未能獲得必要的資金、人員和設備;
c.缺乏有能力的技術人員,對於細菌戰研究中的事故補償不夠充分;
d.由於缺乏有能力的人員,也就未能建立供協商用的科學諮詢委員會;
e.在日本,基本器材不足;
f.缺少最高司令部的支持,科學的重要性沒有得到承認。他們(最高司令部人員)沒有公平的判斷能力;不尊重科學家,對於科學上的問題,充滿了誤解和迷信;
g.不能進行防諜,日本擔心遭到報復。
十二、細菌戰的實用性
石井等人談及細菌戰的實用性時,得出如下結論:
a.細菌武器作為攻擊性兵器的實用性尚有待於實證;
b.由於傳染病成功發生所需的細菌武器戰劑和許多基本條件不穩定,有效地使用大規模的細菌武器,值得懷疑;
c.細菌戰作為小規模的破壞工作手段,也許有效果;
d.對細菌戰的防禦,通過開發適當的防禦措施是可能的;
e.在利用其他武器取勝的戰爭中,就沒有必要使用細菌武器,戰敗時,不可能有效地使用細菌武器;
f.細菌武器並非決定性的武器,最多也隻能是一種輔助性武器。
在這一部分之後是“機構表”以及“研究內容和範圍”,已收入本書卷尾的附錄部分。
第04章 惡魔是否已經復活
老鼠的故鄉村
這是石井四郎中將接受盟軍總司令部第二情報部反覆審問調查約4年後的1950年2月的事情。
在埼玉縣北葛飾郡川邊村誕生了一個自稱“川邊村實驗動物組合”(以下稱“實驗動物組合”)的古怪的協同組合。
川邊村就是當今埼玉縣的莊和町,位於埼玉縣東部,是由江戶川和莊內古川中間的高地和低窪地組成的地帶,這裏是該縣的穀倉。該町建製於1964年,實行町製以前,劃分為川邊、南櫻井、富多和寶珠花等幾個村子。
川邊村的在鄉農民約40名參加新成立的“實驗動物組合”。這裏有一份成立時的章程,全文由15條組成,行文很長,在這裏僅介紹其中具體顯示其性質的4條:
川邊村實驗動物飼養組合章程
第一條此組織的目的是為增殖老鼠以求改良該事業,給成員増加福利;
第二條為實現上述目的,開展下述事業:
一、共同販賣土撥鼠;二、改良品種;三、研究飼養方法;四、共同採購飼料;五、其他附帶的各種專業。
第三條本組合定名為“川達村土撥鼠飼養組合”。
第四條本組合的成員為實驗動物飼養者以及有誌支持這一事業的人士。(以下從略)
乍一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組合章程,但是,現代的恐怖,幾乎都隱藏在普通日常活動的背後,“實驗動物組合”也是如此。
製定章程、開辦事務所、吸收會員、協商選舉領導人等工作結束以後,同年5月舉行了組合成立大會。召開大會的當天,從坐落於埼玉縣南埼玉郡春日部町(當今春日部市)粕壁的“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來了一位姓小林的人致辭。小林身高1.7米左右,約40歲,其特徵是上半身有些營養過剩,總是露出一副見人自來熟的笑臉。
小林所屬的“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在建立“實驗動物組合”過程中,對於吸收會員、介紹事業內容、擬定章程一直到收購動物(土撥鼠)等,都進行了照料。綜合研究所和川邊村飼養組合,實際上是上下級組織的關係。
小林名片上印的頭銜是上述綜合研究所主任兼會計主任。
小林在出席大會的川邊村農民前致辭:“我是剛才介紹過的小林,衷心祝賀川邊村實驗動物飼養組合的成立。我認為,這種組合在任何一個村子裏都是能夠建立的。”
“戰前,在春日部周圍的村子裏,無論哪裏都盛行飼養實驗動物,每個村子都有生產組合;戰爭結束後,糧食供應一時惡化,也沒有收購土撥鼠的研究機關,由於需求的斷絕,再沒有人養了。近年來,這一需求又在不斷增加。”
“……戰爭時期,我在一個叫滿洲關東軍防疫給水本部的軍隊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這個部隊的部隊長叫石井四郎閣下中將,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我當過石井閣下的副官,後來又承擔了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採購器材的任務。我常到春日部的小澤先生這裏來。當時從附近的村子裏收購了很多老鼠和土撥鼠,用飛機送往滿洲,供研究傳染病使用……”
“……石井閣下的部隊,是根據天皇陛下的命令編成的日本陸軍唯一的敕令的部隊,所以部隊的預算很多,不受任何限製。”
小林主任的講話,走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在農民中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小林說的“春日部的小澤先生”,是戰後自由黨(當時)埼玉縣議員,是地方的大頭目,這是農民們所共知的。另外說到“收購了很多老鼠和土撥鼠”,在農民中也仍留有很深的記憶:
戰前,在埼玉縣南埼玉郡春日部町一帶農村,有過一個倒買倒賣的經紀人,到處“獎勵”人們飼養老鼠,並進行收購。不久,這個人建立了“埼玉縣醫學實驗動物生產組合”,自任組合長,並在南埼玉郡各町村建立“支部”,把這一事業擴大起來。
這個人不久就變成了向軍隊交納老鼠的禦用商人。他從軍隊弄來大量的飼料和鐵絲網,然後又在黑市上出手,從中牟取暴利。那時正是物資奇缺,生活必需品實行票證配給製,一切買賣全按黑市價格成交的時代,這個經紀人賺到很多錢,堪稱是一個小“軍火商”。戰爭結束後,仰仗他積蓄的贓款打進了地方政界,成了縣議會議員。他設立“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重操收購老鼠的買賣。這個經紀人就是小林主任在講話中談到的那個“春日部的小澤先生”。
小林沒有理會農民們的嘈雜聲,繼續說道:“……關東軍防疫給水本部真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隊,他們有專用機場。我等乘坐部隊的專機往返於(日本)內地和滿洲之間,去交納老鼠……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美軍取代了日本陸軍,正在研究傳染病。”
</br>
島田繁太郎從1941年10月起擔任東條內閣的海軍大臣,被人暗地裏說成是“東條的副官”。戰爭結束以後,作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無期徒刑。釋放以後,他對媒體一直保持沉默。
十一、在攻擊性細菌戰開發工作上未取得進展的理由
盡管在平房設施集中地進行了攻擊性細菌武器的研究,但是,日本毫無把細菌武器作為實用武器使用的準備。石井在談到攻擊性細菌戰的開發沒有取得進展時,列舉了以下理由:
a.日本細菌戰研究的主要動機是防禦;
b.沒有進行細菌戰研究的正式指令,所以未能獲得必要的資金、人員和設備;
c.缺乏有能力的技術人員,對於細菌戰研究中的事故補償不夠充分;
d.由於缺乏有能力的人員,也就未能建立供協商用的科學諮詢委員會;
e.在日本,基本器材不足;
f.缺少最高司令部的支持,科學的重要性沒有得到承認。他們(最高司令部人員)沒有公平的判斷能力;不尊重科學家,對於科學上的問題,充滿了誤解和迷信;
g.不能進行防諜,日本擔心遭到報復。
十二、細菌戰的實用性
石井等人談及細菌戰的實用性時,得出如下結論:
a.細菌武器作為攻擊性兵器的實用性尚有待於實證;
b.由於傳染病成功發生所需的細菌武器戰劑和許多基本條件不穩定,有效地使用大規模的細菌武器,值得懷疑;
c.細菌戰作為小規模的破壞工作手段,也許有效果;
d.對細菌戰的防禦,通過開發適當的防禦措施是可能的;
e.在利用其他武器取勝的戰爭中,就沒有必要使用細菌武器,戰敗時,不可能有效地使用細菌武器;
f.細菌武器並非決定性的武器,最多也隻能是一種輔助性武器。
在這一部分之後是“機構表”以及“研究內容和範圍”,已收入本書卷尾的附錄部分。
第04章 惡魔是否已經復活
老鼠的故鄉村
這是石井四郎中將接受盟軍總司令部第二情報部反覆審問調查約4年後的1950年2月的事情。
在埼玉縣北葛飾郡川邊村誕生了一個自稱“川邊村實驗動物組合”(以下稱“實驗動物組合”)的古怪的協同組合。
川邊村就是當今埼玉縣的莊和町,位於埼玉縣東部,是由江戶川和莊內古川中間的高地和低窪地組成的地帶,這裏是該縣的穀倉。該町建製於1964年,實行町製以前,劃分為川邊、南櫻井、富多和寶珠花等幾個村子。
川邊村的在鄉農民約40名參加新成立的“實驗動物組合”。這裏有一份成立時的章程,全文由15條組成,行文很長,在這裏僅介紹其中具體顯示其性質的4條:
川邊村實驗動物飼養組合章程
第一條此組織的目的是為增殖老鼠以求改良該事業,給成員増加福利;
第二條為實現上述目的,開展下述事業:
一、共同販賣土撥鼠;二、改良品種;三、研究飼養方法;四、共同採購飼料;五、其他附帶的各種專業。
第三條本組合定名為“川達村土撥鼠飼養組合”。
第四條本組合的成員為實驗動物飼養者以及有誌支持這一事業的人士。(以下從略)
乍一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組合章程,但是,現代的恐怖,幾乎都隱藏在普通日常活動的背後,“實驗動物組合”也是如此。
製定章程、開辦事務所、吸收會員、協商選舉領導人等工作結束以後,同年5月舉行了組合成立大會。召開大會的當天,從坐落於埼玉縣南埼玉郡春日部町(當今春日部市)粕壁的“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來了一位姓小林的人致辭。小林身高1.7米左右,約40歲,其特徵是上半身有些營養過剩,總是露出一副見人自來熟的笑臉。
小林所屬的“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在建立“實驗動物組合”過程中,對於吸收會員、介紹事業內容、擬定章程一直到收購動物(土撥鼠)等,都進行了照料。綜合研究所和川邊村飼養組合,實際上是上下級組織的關係。
小林名片上印的頭銜是上述綜合研究所主任兼會計主任。
小林在出席大會的川邊村農民前致辭:“我是剛才介紹過的小林,衷心祝賀川邊村實驗動物飼養組合的成立。我認為,這種組合在任何一個村子裏都是能夠建立的。”
“戰前,在春日部周圍的村子裏,無論哪裏都盛行飼養實驗動物,每個村子都有生產組合;戰爭結束後,糧食供應一時惡化,也沒有收購土撥鼠的研究機關,由於需求的斷絕,再沒有人養了。近年來,這一需求又在不斷增加。”
“……戰爭時期,我在一個叫滿洲關東軍防疫給水本部的軍隊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這個部隊的部隊長叫石井四郎閣下中將,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我當過石井閣下的副官,後來又承擔了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採購器材的任務。我常到春日部的小澤先生這裏來。當時從附近的村子裏收購了很多老鼠和土撥鼠,用飛機送往滿洲,供研究傳染病使用……”
“……石井閣下的部隊,是根據天皇陛下的命令編成的日本陸軍唯一的敕令的部隊,所以部隊的預算很多,不受任何限製。”
小林主任的講話,走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在農民中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小林說的“春日部的小澤先生”,是戰後自由黨(當時)埼玉縣議員,是地方的大頭目,這是農民們所共知的。另外說到“收購了很多老鼠和土撥鼠”,在農民中也仍留有很深的記憶:
戰前,在埼玉縣南埼玉郡春日部町一帶農村,有過一個倒買倒賣的經紀人,到處“獎勵”人們飼養老鼠,並進行收購。不久,這個人建立了“埼玉縣醫學實驗動物生產組合”,自任組合長,並在南埼玉郡各町村建立“支部”,把這一事業擴大起來。
這個人不久就變成了向軍隊交納老鼠的禦用商人。他從軍隊弄來大量的飼料和鐵絲網,然後又在黑市上出手,從中牟取暴利。那時正是物資奇缺,生活必需品實行票證配給製,一切買賣全按黑市價格成交的時代,這個經紀人賺到很多錢,堪稱是一個小“軍火商”。戰爭結束後,仰仗他積蓄的贓款打進了地方政界,成了縣議會議員。他設立“日本實驗動物綜合研究所”,重操收購老鼠的買賣。這個經紀人就是小林主任在講話中談到的那個“春日部的小澤先生”。
小林沒有理會農民們的嘈雜聲,繼續說道:“……關東軍防疫給水本部真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隊,他們有專用機場。我等乘坐部隊的專機往返於(日本)內地和滿洲之間,去交納老鼠……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美軍取代了日本陸軍,正在研究傳染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