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日本移民們”說:“從大客車的窗口向外望去,川崎、大森一帶已被燒成連一糙一木都沒有的荒野,真慘啊!……如果早知道會搞得這種慘景,倒不如在日美開戰之前,招待那些頑固的日本軍官到美國去參觀一下……如果他們親眼看到美國這個國家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國力強大,很容易就會知道,他們以美國為對手發動戰爭,就等於自取滅亡。”


    翻譯們的工作地點在東京丸之內的郵船大廈。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的總部就設在該大廈裏。第二參謀部長就是威洛比少將。


    翻譯們當初的工作是把日本的報刊翻譯成英語,然後提供給第二參謀部司令部。他們住在東京的八重洲大廈。1946年夏,第二參謀部開始同許多舊日軍軍官進行“接觸”。“第一代日本移民”翻譯的工作驟然間繁忙起來。u·u先生也是其中一人。


    大約是1947年6月間,u·u先生巳記不清準確的日期了。那一天外邊下著雨,一個滿臉鬍子的高個男子,被叫到郵船大廈。這位男子臉色很壞,他說:“我很冷,請允許我帶著圍巾吧!”他就是石井四郎中將。


    “美方的審問者是誰,我巳忘記了,但是記得是在郵船大廈六層的一個房間作為審訊室。石井反覆地表示:‘關於在滿洲研究細菌武器一事,正如我已提出的報告所說的那樣。’……他得意洋洋地說:‘讓患鼠疫的成年男子背著沉重的沙袋走路,看他能走多少米。’這些話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一般來說,翻譯是記不住雙方談話的內容的。可是,石井的談話充滿著不同常人的感覺,所以我記住了。”據u·u先生的證詞,對石井四郎的審問是“很客氣的”。


    “聽了石井的談話,我感到日軍的確幹了非常殘忍的事,唯有我是個井底之蛙,獨善其身,自以為並不像日本陸軍那樣,幹出利用活人做細菌實驗,用於戰爭的無恥勾當……可是在審訊中,我作為一個日本人,也同樣感到非常可恥。”


    u·u先生說:“石井四郎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郵船大廈,他巳多次被美軍當局傳訊,看樣子巳向美軍當局提供了詳細的報告。石井四郎很早就同盟軍總司令部有了接觸,盟軍總司令部也多次派人到石井家裏,對他進行審訊……我隻當過石井一次翻譯,也就隻知道這些情況。”


    轉入地下的731部隊


    在這裏,再敘述一下731部隊從平房撤退以後不久的石井四郎中將的情況。戰後,石井四郎的行動一直是個謎。


    據原部隊人員講,在731部隊撤退前夕,石井部隊長曾向運輸班下達命令說:“要去吉林省通化!立即準備一輛性能最好的卡車供部隊長使用。”運輸班接受命令後,立即準備了一輛福特牌的卡車,裝上了10桶汽油,做好了出車的準備。


    可是,石井部隊長又撤銷了這道命令。運輸班準備的這輛卡車還沒有使用就被炸毀了。


    從那以後,原部隊人員說,在好幾個地方都見過石井四郎軍醫中將:有的說在新京(今長春)車站前,有的說在奉天(今瀋陽),有許多隊員和有關人員還說在通化、在朝鮮釜山和台灣見過“石井部隊長的身影”。


    綜合u·u先生的證詞和731部隊有關人員回憶的情況,戰爭結束前後,石井四郎軍醫中將的活動大致推測如下:


    1蘇軍開始進攻的1945年8月9日,石井部隊長乘飛機飛往新京(今長春),利用關東軍司令部的電話,指示牡丹江、林口、孫吳和海拉爾等支隊銷毀構成細菌戰犯罪的證據。


    2除上述支隊外,731部隊在大連還有一個叫滿鐵衛生研究所的秘密支隊。另外,在吉林省通化幾個月前還保存著根據“口(ro)號作戰”而運去的龐大的資料和器材。石井四郎下令燒毀這些物資,再行撤退。之後,他又返回731部隊。


    3731部隊官兵、文職人員和家屬乘坐的專列火車駛離哈爾濱以後,石井四郎乘軍用飛機追趕火車,提前一步抵達釜山機場。


    4石井四郎在釜山換乘日本海軍事先準備的驅逐艦返回日本內地,指揮處理掉分散在東京新宿區若鬆町的陸軍防疫研究所、京都帝國大學、金澤醫科大學的“馬魯太”標本。


    5同時,在金澤醫科大學附近,“設立”了“731部隊內地總部”。


    731部隊的戰後本部


    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8月19日那天,數名身著軍隊文職人員製服的人來到坐落在金澤市小阪町東一番地的野間神社。他們對出麵接待的宮司(神社的最高神官)說道:“我們是撤退到舞鶴港的陸軍部隊的人員,來到金澤市後,找不到住處,十分困難。我們帶著大量的糧食等,不會給你們增添麻煩,隻想借責神社的一角暫住,請幫個忙吧!”


    野間神社是金澤市河北一郡的總社(鄉社),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社。穿過高大的石牌坊,院內可以看到高高聳立的鬆柏,長滿青苔的石燈籠,露出青銅屋簷的洗手處……沿陡峭的石階而上,來到白木結構的正殿和一座朱紅漆的小祠堂的跟前。


    來訪的幾位身著文職人員製服的人,來到正殿一側的神社辦公室兼宮司的宿舍。


    據宮司的回憶,這些人的舉止言談都很穩重,沒有一點軍人的架子,看上去很像一支撤回內地的“無處棲身的部隊”。當時,金澤市內駐有陸軍第七聯隊。據宮司判斷說,由於指揮係統和隸屬關係不同,也許有什麽無法幫助的原因。


    金澤市是為數很少的幾個免於戰爭災難的城市之一,它離復員基地舞鶴很近,所以,市內求宿的人很多。戰爭剛結束,沒有一個旅館能容下一支部隊。


    遇到困難,應互相幫助。神社成為戰敗“皇軍”的臨時住處也是由於戰爭結束所造成的混亂。盡管他們沒有說出部隊的番號,宮司還是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騰出了神社辦公室的二樓讓這二十幾個人住宿。


    得到宮司同意留宿後,部隊的行動非常迅速。當天傍晚,載著部隊人員的卡車到達了野間神社,不隻是一輛卡車,還有許多車輛和隊員相繼抵達神社大牌坊的旁邊。一支部隊突然開到神社來,使附近的百姓大吃一驚。


    看到從卡車上卸下來的物資,百姓們更是瞠目而視。先卸下來的是幾十袋大米,接著是麵粉、大豆和食鹽,大桶裝的黃醬,瓷缸盛的醬油,這些物資多得不是十袋二十袋,而是堆成了山。平時正為缺糧而發愁的百姓,雖一直聽說軍隊裏的物資很豐富,但是,這次親眼看到路旁堆起的糧山,誰能不羨慕呢!


    其中最讓百姓看得眼紅的是袋裝的砂糖和葡萄糖粉。這些很久沒吃甜食的百姓們,一看到成堆的葡萄糖都瞪大了眼睛。


    曾經目睹過當時情景的百姓們作證說:“卸完卡車上的物資,立即用苫布蓋了起來,車就開走了。幾小時以後,那輛卡車又回來了。……我們看這趟卸下來是什麽呢?從車上搬下來幾台嶄新的‘勝家’牌fèng紉機……幾十捆用馬尼拉麻編成的新繩索堆在路旁……布料也堆積如山。還有用油紙包著,不知裏麵是什麽,好像金屬似的東西,也有蒸汽鍋直徑約有一米左右,還卸下大的鐵拒。”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惡魔的飽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森村誠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森村誠一並收藏惡魔的飽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