堀田證人目睹的“……到了這時,監獄裏已經恢復了平靜”。這是“馬魯太”全部遭到殺害以後的那種可怕的寂靜。
一個原部隊人員說道:
“‘馬魯太’發動叛亂是1945年6月,那正是美軍在太平洋進行蛙跳式的進攻,日本整個國土被納入329型飛機的轟炸射程之內的時候。東京等大城市幾乎都遭到空襲,在沖繩決戰中,由女學生組成的山丹部隊全部覆滅,……誰都已經看清,日本即將戰敗了。731部隊的調查班人員收聽短波廣播之後,都在悄悄地議論戰爭快要結束了。……正在這一時刻發生了‘馬魯太’暴動,對部隊人員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如果‘馬魯太’再活上兩個月,估計就能看到戰爭的結束。……不,在戰爭結束前,他們全部都會被殺掉,結果也還是一樣。”
然而,這時“馬魯太”的死和由於多次“實驗”而致死,性質是不同的。從發動暴動的瞬間起,“馬魯太”已不是“馬魯太”了。在731部隊人員看來,毆打特別班人員,巧奪萬能鑰匙的“馬魯太”已經從單純的實驗材料向著具有敵對性人格的人進行了飛躍。雖然被子彈打倒,但是俄國囚犯持續一小時的喊叫,使731部隊為之悚然,動搖了他們的絕對統治。
“珍貴的實驗材料全都失掉了……”,據說暴動被鎮壓以後,一個上級領導人惋惜地說道。然而,這種損失卻有利於他們馬上進行新的補充。
第06章 細菌戰的技術秘密
遲效性鼠蚤炸彈
731部隊內有第二部直轄的航空班、氣象班和機場。跑道同8372航空隊的跑道很近,幾乎連接在一起似的。在距“口”字樓約一公裏遠的機場的一角,設有兩個機庫,最多時擁有11架飛機。“包括經過改造的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和完全不能使用的飛機在內”(原部隊人員的證詞),11架飛機的構成如下:
吞龍轟炸機、97式重轟炸機、97式ii型重轟炸機、99式雙引擎輕轟炸機、99式單引擎輕轟炸機、轟炸教練機、運輸教練機、隼式戰鬥機、患者運輸機、at客機以及無法使用而一直放置在那裏的愛國飛機等。
航空班人員包括氣象、通信和維修人員在內共約60人。
轟炸機較多,這一點一定會引起讀者的注意。這是細菌戰實驗和作戰的需要。
731部隊有一種部隊長石井四郎發明的“宇治式陶器炸彈”。
進行細菌戰,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謀略。由深入敵方縱深的“敢死隊”把細菌撒入江河、水壩和水庫內,進行汙染。第二種是利用炮彈,把經過細菌汙染的小動物、物體和食物等裝入炮彈內,並使之在敵區內爆炸。第三種是利用飛機轟炸進行撒布。
石井軍醫中將主張擺脫過去那種把細菌戰僅僅看做是由少數“敢死隊”進行的謀略戰手段的“狹隘方法”,而將它置於現代戰爭正麵作戰之一的位置,因此,提出了利用飛機投擲細菌炸彈的設想。
“但是,這就產生了一個困難的問題……炸彈中裝滿鼠疫細菌汙染過的跳蚤以後再投擲的這一想法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投擲之前遭到高射炮的阻擊,有可能會在友軍的上空爆炸……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曾設想讓飛行超過高度,然而空氣變得稀薄以後,跳蚤又會死掉。另外,炸彈爆炸時,由火藥產生的高溫會使大部分跳蚤死掉。如何做到不使跳蚤死掉,又能使炸彈爆炸,而且把利用鼠疫菌汙染的跳蚤撒布在限定的地區內……使用‘馬魯太’多次進行研究實驗的結果,終於研究出了新型的陶器炸彈……石井這老頭子想出這種方法是在某一天的半夜,他十分興奮,大聲下命令要求731部隊幹部在夜間點名。”
這是原部隊人員做出的證詞。不是用金屬而是用陶器製成的炸彈,依靠填充在外筒導爆溝內的少量炸藥在距地麵不太高的地方發生爆炸。如果炸彈內裝滿利用鼠疫菌汙染的跳蚤,一旦跳蚤撒在地麵上就會馬上去尋找微溫的人血而開始採取“行動”——這就是宇治式陶器炸彈的秘密。
從1939年至1945年夏戰敗前為止,多次進行了使用鼠疫跳蚤和陶器炸彈的“實獫”。安達實驗場成了“實驗”的舞台。安達即今天大慶油田的所在地。
關於這一問題,前麵提到過的前軍醫少將川島作出證詞,他在有關人員中間是有名的。
——把供實驗用的15名被實驗者,從部隊院內的監獄中押出後,捆綁在進行實驗地裏特地埋下的柱子上,為了便於飛機確定方位和看清特設實驗場,在特設實驗場上還升旗、施放煙霧。
——專用飛機從平房車站起飛,飛機在實驗場地區上空盤旋,飛至實驗場上空時,投下了20枚左右炸彈,炸彈在距地麵一二百米的空中炸裂,彈內裝滿鼠疫的跳蚤從中跳出來。這些鼠疫跳蚤蔓延了整個地區。
——炸彈投擲後,為了使跳蚤能夠蔓延開來,感染被實驗者,等待了相當長的時間。爾後,對這些人進行消毒以後,利用飛機又送回平房車站附近的部隊營區內的監獄,進行觀察,研究這些人是否受到鼠疫的感染……
川島證詞中提到的“平房車站”就是731部隊的所在地。他隱瞞了航空班的存在,使用了很巧妙的措詞,使人覺得似乎就是8372航空隊。
“但是,不管有多少,那並非真正撒布鼠疫跳蚤。如果那麽幹的話,駐安達地區的731部隊人員本身也會發生危險,所以那是以裝入彈內的跳蚤作為假想鼠疫跳蚤進行的一種實驗……等了四五個小時,以便跳蚤確實找到‘馬魯太’的肉體,並開始吸吮人血。當‘馬魯太’知道無數的跳蚤從腳上爬上來時,以為是鼠疫跳蚤,掙紮著身體,一味地哭喊著,由於他們的四肢都被緊緊地捆綁在柱子上,所以無法躲開跳蚤。一個炸彈內裝有約3萬隻跳蚤”,一個原部隊人員這樣回憶道。由於多次進行陶器炸彈和跳蚤實驗,這種實驗全部都作為記錄影片被拍攝下來了。
悄悄地殘酷殺掉
731部隊的器材部裏,備有大量的棉被、毛毯和鐵甲,這些東西都是供以“馬魯太”為對象的實驗使用的。
戰時,有一種叫做“防空頭巾”的東西,是國民必備品。裝滿許多棉花的厚頭巾,是在遭遇美國飛機空襲時,用來防止炸彈碎片和保護頭部免遭因炸彈爆炸的衝擊波而導致房屋倒塌所引起的傷害的。人們上學、上班或外出時都隨身帶著頭巾。不久,美軍開始進行無區別的燃燒彈轟炸後,這種頭巾幾乎毫無作用。因為它雖可以有效地防止彈片,但是無法防止輻射熱的襲擊。
731部隊的棉被、毛毯、鐵甲之類的東西是一種有帶子的可以遮蔽全身用的“頭巾”似的東西,可以說是棒球投手和裁判所使用的鐵甲鋼盔以及棉衣和遮蔽全身的棉被相結合起來的東西。
褐色的鐵甲是鐵製的,前後各帶一個,兩個鐵盾之間夾著的是“馬魯太”。製造這些東西都是為“防護”細菌炸彈和炮彈試炸試射時使用的。
</br>
一個原部隊人員說道:
“‘馬魯太’發動叛亂是1945年6月,那正是美軍在太平洋進行蛙跳式的進攻,日本整個國土被納入329型飛機的轟炸射程之內的時候。東京等大城市幾乎都遭到空襲,在沖繩決戰中,由女學生組成的山丹部隊全部覆滅,……誰都已經看清,日本即將戰敗了。731部隊的調查班人員收聽短波廣播之後,都在悄悄地議論戰爭快要結束了。……正在這一時刻發生了‘馬魯太’暴動,對部隊人員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如果‘馬魯太’再活上兩個月,估計就能看到戰爭的結束。……不,在戰爭結束前,他們全部都會被殺掉,結果也還是一樣。”
然而,這時“馬魯太”的死和由於多次“實驗”而致死,性質是不同的。從發動暴動的瞬間起,“馬魯太”已不是“馬魯太”了。在731部隊人員看來,毆打特別班人員,巧奪萬能鑰匙的“馬魯太”已經從單純的實驗材料向著具有敵對性人格的人進行了飛躍。雖然被子彈打倒,但是俄國囚犯持續一小時的喊叫,使731部隊為之悚然,動搖了他們的絕對統治。
“珍貴的實驗材料全都失掉了……”,據說暴動被鎮壓以後,一個上級領導人惋惜地說道。然而,這種損失卻有利於他們馬上進行新的補充。
第06章 細菌戰的技術秘密
遲效性鼠蚤炸彈
731部隊內有第二部直轄的航空班、氣象班和機場。跑道同8372航空隊的跑道很近,幾乎連接在一起似的。在距“口”字樓約一公裏遠的機場的一角,設有兩個機庫,最多時擁有11架飛機。“包括經過改造的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和完全不能使用的飛機在內”(原部隊人員的證詞),11架飛機的構成如下:
吞龍轟炸機、97式重轟炸機、97式ii型重轟炸機、99式雙引擎輕轟炸機、99式單引擎輕轟炸機、轟炸教練機、運輸教練機、隼式戰鬥機、患者運輸機、at客機以及無法使用而一直放置在那裏的愛國飛機等。
航空班人員包括氣象、通信和維修人員在內共約60人。
轟炸機較多,這一點一定會引起讀者的注意。這是細菌戰實驗和作戰的需要。
731部隊有一種部隊長石井四郎發明的“宇治式陶器炸彈”。
進行細菌戰,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謀略。由深入敵方縱深的“敢死隊”把細菌撒入江河、水壩和水庫內,進行汙染。第二種是利用炮彈,把經過細菌汙染的小動物、物體和食物等裝入炮彈內,並使之在敵區內爆炸。第三種是利用飛機轟炸進行撒布。
石井軍醫中將主張擺脫過去那種把細菌戰僅僅看做是由少數“敢死隊”進行的謀略戰手段的“狹隘方法”,而將它置於現代戰爭正麵作戰之一的位置,因此,提出了利用飛機投擲細菌炸彈的設想。
“但是,這就產生了一個困難的問題……炸彈中裝滿鼠疫細菌汙染過的跳蚤以後再投擲的這一想法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投擲之前遭到高射炮的阻擊,有可能會在友軍的上空爆炸……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曾設想讓飛行超過高度,然而空氣變得稀薄以後,跳蚤又會死掉。另外,炸彈爆炸時,由火藥產生的高溫會使大部分跳蚤死掉。如何做到不使跳蚤死掉,又能使炸彈爆炸,而且把利用鼠疫菌汙染的跳蚤撒布在限定的地區內……使用‘馬魯太’多次進行研究實驗的結果,終於研究出了新型的陶器炸彈……石井這老頭子想出這種方法是在某一天的半夜,他十分興奮,大聲下命令要求731部隊幹部在夜間點名。”
這是原部隊人員做出的證詞。不是用金屬而是用陶器製成的炸彈,依靠填充在外筒導爆溝內的少量炸藥在距地麵不太高的地方發生爆炸。如果炸彈內裝滿利用鼠疫菌汙染的跳蚤,一旦跳蚤撒在地麵上就會馬上去尋找微溫的人血而開始採取“行動”——這就是宇治式陶器炸彈的秘密。
從1939年至1945年夏戰敗前為止,多次進行了使用鼠疫跳蚤和陶器炸彈的“實獫”。安達實驗場成了“實驗”的舞台。安達即今天大慶油田的所在地。
關於這一問題,前麵提到過的前軍醫少將川島作出證詞,他在有關人員中間是有名的。
——把供實驗用的15名被實驗者,從部隊院內的監獄中押出後,捆綁在進行實驗地裏特地埋下的柱子上,為了便於飛機確定方位和看清特設實驗場,在特設實驗場上還升旗、施放煙霧。
——專用飛機從平房車站起飛,飛機在實驗場地區上空盤旋,飛至實驗場上空時,投下了20枚左右炸彈,炸彈在距地麵一二百米的空中炸裂,彈內裝滿鼠疫的跳蚤從中跳出來。這些鼠疫跳蚤蔓延了整個地區。
——炸彈投擲後,為了使跳蚤能夠蔓延開來,感染被實驗者,等待了相當長的時間。爾後,對這些人進行消毒以後,利用飛機又送回平房車站附近的部隊營區內的監獄,進行觀察,研究這些人是否受到鼠疫的感染……
川島證詞中提到的“平房車站”就是731部隊的所在地。他隱瞞了航空班的存在,使用了很巧妙的措詞,使人覺得似乎就是8372航空隊。
“但是,不管有多少,那並非真正撒布鼠疫跳蚤。如果那麽幹的話,駐安達地區的731部隊人員本身也會發生危險,所以那是以裝入彈內的跳蚤作為假想鼠疫跳蚤進行的一種實驗……等了四五個小時,以便跳蚤確實找到‘馬魯太’的肉體,並開始吸吮人血。當‘馬魯太’知道無數的跳蚤從腳上爬上來時,以為是鼠疫跳蚤,掙紮著身體,一味地哭喊著,由於他們的四肢都被緊緊地捆綁在柱子上,所以無法躲開跳蚤。一個炸彈內裝有約3萬隻跳蚤”,一個原部隊人員這樣回憶道。由於多次進行陶器炸彈和跳蚤實驗,這種實驗全部都作為記錄影片被拍攝下來了。
悄悄地殘酷殺掉
731部隊的器材部裏,備有大量的棉被、毛毯和鐵甲,這些東西都是供以“馬魯太”為對象的實驗使用的。
戰時,有一種叫做“防空頭巾”的東西,是國民必備品。裝滿許多棉花的厚頭巾,是在遭遇美國飛機空襲時,用來防止炸彈碎片和保護頭部免遭因炸彈爆炸的衝擊波而導致房屋倒塌所引起的傷害的。人們上學、上班或外出時都隨身帶著頭巾。不久,美軍開始進行無區別的燃燒彈轟炸後,這種頭巾幾乎毫無作用。因為它雖可以有效地防止彈片,但是無法防止輻射熱的襲擊。
731部隊的棉被、毛毯、鐵甲之類的東西是一種有帶子的可以遮蔽全身用的“頭巾”似的東西,可以說是棒球投手和裁判所使用的鐵甲鋼盔以及棉衣和遮蔽全身的棉被相結合起來的東西。
褐色的鐵甲是鐵製的,前後各帶一個,兩個鐵盾之間夾著的是“馬魯太”。製造這些東西都是為“防護”細菌炸彈和炮彈試炸試射時使用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