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在少年時代,接觸到不少波蘭城鄉的民間音樂,以及不少波蘭愛國人士的進步思想。正式成為音樂學院的學生後,與不少思想進步的師生交往。這些年裏,蕭邦經常去鄉間度假。他欣賞祖國的自然風光,傾聽農民的歌唱、奏樂,參加鄉村的舞會和婚禮。祖國的文化、民間的音樂,就像種子一樣,播種在蕭邦的心田裏。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的波蘭,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民族。從1772至1795年,波蘭被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個強國進行了三次瓜分。他們瓜分波蘭的領土,奴役波蘭的人民,還想扼殺波蘭人民的民族意識,以使他們能長久地統治下去。可是,波蘭人民始終堅持著不屈不撓的愛國鬥爭。當時,波蘭湧現出一批愛國的思想家和文藝家。他們主張文藝要有鮮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熱愛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內容,要有豐富的情感色彩。這些思想對蕭邦有著深遠的影響。蕭邦的老師埃爾斯納對蕭邦說:“你是天才,為人民而寫作吧,要寫得有通俗性、民族性。”這一切,給蕭邦以後的思想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它不僅打擊了歐洲反動“神聖同盟”的封建統治,也對歐洲各國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這時,波蘭的愛國力量又重新振奮起來,秘密的愛國組織也活躍起來。他們不顧反動當局的逮捕、鎮壓,醞釀著新的起義。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蕭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敦促蕭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當他還沒有走出多遠的時候,他的老師和過去的同學們攔住他的馬車並唱了一首為了向他致敬而寫的大合唱。然後他們給他一個裝滿了故鄉泥土的銀製紀念杯,希望他永遠也不要忘記故土。他雖然再也沒有回來,但是永遠也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祖國。


    蕭邦去了巴黎。為了在巴黎站穩腳跟,蕭邦和上層社會的人士交往。蕭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過自己的創作、演奏和鋼琴教學,贏得了人們高度的尊重。蕭邦從此一直定居在巴黎,隻偶爾去外地旅行。


    1835年在德國的德勒斯登,蕭邦認識了波蘭貴族出身的瑪利亞,次年向她求婚,因門戶之見而遭拒。1836年,蕭邦認識了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約一年後兩人同居,大約在1847年分手。蕭邦從30年代起就經常患病,由此也更產生出他鄉做客,舉目無親的孤獨感。蕭邦對祖國的眷戀更加執著,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囑:“我知道帕斯凱維奇決不允許我的遺體運回華沙,那麽至少把我的心髒運回去吧。”1849年10月17日蕭邦因結核病逝世於巴黎。他的葬禮在莫紮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在蕭邦的身上,母親的血統占著優勢,他是在自己的音樂中強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從此以後,斯拉夫民族因素歸入了歐洲音樂的主流。在具有戰爭氣氛的波羅涅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有力,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條。那騎士般的瑪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甜蜜的柔情和風趣的賣俏貫穿在圓舞曲之中。除了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蕭邦還寫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前奏曲、奏鳴曲。他抒發感情有時像魔鬼般地神秘莫測,有時又像水妖般地令人銷魂,但卻永遠是溫暖而慈祥的。通過他的抒情而成為一種普遍語言的靈性在他那些光輝燦爛的練習曲中慶祝著最大的勝利,而那些夜曲則是他在孤獨中的夢幻,他向靜夜傾訴著一個人的最懇切的渴望。他雖然在表麵上是幸運的寵兒,但實際上,卻和他那浪漫主義的許多同代人一樣,也是一個飽經生活苦難的人。


    蕭邦一生作品繁多,且全部為鋼琴曲,而其中的十分之九又是鋼琴獨奏曲。但是最令人感到麻煩的是,他的作品大多隻有體裁而沒有標題,很多作品,即使標上調式和體裁及體裁編號,仍然難以搞懂到底是哪一首。蕭邦自己的信條是:“讓人們去猜吧!”因此,後人查找蕭邦的作品時,往往以作品編號作為查找的主要根據,因為作品編號是不會出現重複和混亂現象的。蕭邦作曲時,基本離不開鋼琴鍵盤。據當時的人所說,蕭邦擅長在鋼琴上即興創作,而且有著一氣嗬成般的流暢,但當他落筆追思即興創作時,卻異常費力,稿紙上往往留下很多塗改痕跡。許多已成之作,每經他本人演奏一次,就會出現一種有所改動的版本。可見蕭邦對於作曲是十分情緒化的。


    蕭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藝術家中,蕭邦是惟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從一開始,他的想像就獻給了鍵盤,他在這狹窄的結構中創造出了一個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局限,蕭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局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下於任何其他音樂家的。蕭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弦持續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總是安排得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


    交響詩人柏遼茲


    作為19世紀上半葉法國音樂最偉大的代表者,柏遼茲集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於一身。


    1803年12月,柏遼茲生於法國南部的一個小城科特·聖安德列。他父親是一個醫生,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家業。柏遼茲從小對音樂就情有獨鍾,而且表現出了不錯的天賦。由於父母的反對,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1821年來到巴黎學醫。當時的巴黎是歐洲文化中心,在巴黎學習的一段時間裏,柏遼茲沒有放棄學習音樂的一切機會。他參加歌劇院的演出,在巴黎音樂學院圖書館閱讀歌譜。而當時上演的格魯克的歌劇《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裏》和貝多芬的交響曲,使他激動不已,從而堅定了從事音樂工作的決心。後來,在父親的威脅下,他以與家庭脫離關係為代價選擇了音樂道路,進入了巴黎音樂學院學習。


    柏遼茲的創作活動,早在他到巴黎之前便已開始了,但他在這時寫出的一些室內音樂作品,並未為被出版商所採用。年輕時的柏遼茲是個富於小資產階級革命精神的浪漫主義作曲家,曾寫過《希臘革命》大合唱。法國七月革命時走上巴黎街頭高歌《馬賽曲》,後又把該曲改編為大型管弦樂隊與二重合唱的樂曲。


    1830年,《幻想交響曲》的創作使他名聲大振。後來又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獨唱、合唱與樂隊)、《哈羅德在義大利》(中提琴與樂隊)、《羅馬狂歡節》(樂隊序曲)、《安魂曲》(樂隊與合唱)、《本維努托·切裏尼》(歌劇)、《浮士德的沉淪》(傳奇劇)等很多作品。但他的一生卻在貧困饑寒中度過,老年時又不幸喪妻喪子,1869年3月8日,柏遼茲在巴黎孤單地死去,他的遺體由古諾、托瑪等著名音樂家護送,在《葬禮與凱旋》大交響曲中的《葬禮進行曲》的音樂聲中入葬,結不了一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道點世界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軒並收藏知道點世界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