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巴赫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樂教育。在父親的教導下,他能熟練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還在他就學的當地學校的唱詩班中嶄露頭角。巴赫雖說沒有像後來的莫紮特那樣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卻也在平實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紮實的音樂功底。
巴赫10歲時便父母雙亡,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奧爾德魯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這位當管風琴師的兄長指導下,掌握了鍵盤樂器的演奏技巧,為日後成為鍵盤樂器演奏大師奠定了基礎。由於家庭和經濟的原因,巴赫沒能像亨德爾那樣去接受大學教育,在15歲時就遠行到呂內堡求學。在三年多艱苦的求學歷程中,巴赫廣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豐富營養,親自拜訪了附近的一些音樂名師,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18歲時,巴赫的音樂生涯開始了。在當時的保護人製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後來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風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樣大紅大紫,而是以僕人的身份,在保護人的蔭庇下生活和創作。這雖然讓巴赫有了穩定的收入,卻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保護人發生衝突,乃至蒙受屈辱。巴赫最初於1703年和1707年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米爾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風琴師,創作也以宗教音樂為主。隨著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藝的日趨成熟,巴赫隨之聲名鵲起,成為了一名宮廷樂師。從1708年到1723年的15年間,巴赫先後在魏瑪和科滕的宮廷中供職。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個黃金時代。此間他創作了被譽為“鍵盤樂的舊約聖經”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樂發展史上堪稱裏程碑的《布蘭登堡協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樂。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親王對音樂的興趣似乎淡漠了,於是他辭去了宮廷中的職務,來到萊比錫出任聖托馬斯教堂學校的音樂指導,在那裏他度過了一生中餘下的27年時間。
萊比錫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創作最多的時期。此時的巴赫無論演奏技巧還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在萊比錫譜寫的傑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調彌撒》和《馬太受難樂》,《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卷和體現他高深作曲造詣的《賦格的藝術》等。1747年,這位無冕音樂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時被另一位國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召見,並表演了即興演奏,在座的觀眾無不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這次演奏的主題加以發展,寫成了另一部總結他作曲和演奏藝術的作品——《音樂的奉獻》。
由於他長期用眼過度,巴赫視力減退(也許正因為如此,畫像上的巴赫總是眯著眼睛),晚年患白內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堅持創作。在逝世的前幾天,他還在口授一首眾讚歌《走向主的神壇》。樂曲每一個音符都表達出老人生前最後的虔誠祈禱,最後在第26小節處嘎然而止,成了大師的絕筆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畫上了最後一個休止符,安然地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壇。三天後,巴赫在萊比錫聖約翰教堂墓地下葬。此時,維瓦爾第已入土9年,他另一位偉大的同行亨德爾也因失明,創作漸少。可以說,隨著巴赫的逝世,音樂的巴羅克時代也就結束了。
交響樂之父海頓
1791年的一個晚上,在維也納的一座貴族府邸裏,一曲《g大調第94交響曲》正在演出。在快速、激昂的第一樂章結束後,按照交響曲的一般格式,徐緩寧靜的第二樂章開始響起。那些對音樂並不真正理解的貴婦人們,於是像往常一樣昏昏欲睡,漫不經心。然而正在這時,樂隊突然爆發出了巨雷般的強奏,使得那些女士們嚇了一跳,一下子睡意全無,又專注於台上的演奏了。
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海頓,西方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交響樂之父”。《g大調第94交響曲》是海頓的新作,據說,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教訓一下那些在演奏中打瞌睡、不尊重藝術家的貴婦人們。由於這首樂曲的慢板樂章具有如此與眾不同的特點,被人們稱它為《“驚愕”交響曲》。
1732年,海頓出生於奧地利的一個車匠家庭。因為嗓音甜美,8歲時被維也納聖斯蒂大教堂接納為唱詩班歌童。從1761年開始,海頓在埃斯特哈齊公爵家裏當樂長,工作極繁重,地位卻很低下。但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了大量作品,至90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1791至1795年間,海頓兩次去了英國倫敦,寫了12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這使他從此名震全歐。在英國,他的音樂備受歡迎。他出席了威斯敏斯特的亨德爾音樂節,成為牛津大學名譽音樂博士。
海頓的一生中有幾十年的時間在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齊的宮廷中擔任樂隊長。有一年,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宮廷樂隊,這意味著幾十位樂師將失去生計。出於對樂師們的同情,同時也為了自己不被解僱,海頓寫了一首交響曲,由他自己指揮在樂隊解散前的最後一次音樂會上演奏。這首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不像通常的交響曲那樣一起結束演奏,根據總譜上的指示,樂隊的各種樂器聲部都是按照先後順序依次結束的,樂師們在演奏完自己的聲部後熄滅自己麵前譜架上用以照明的蠟燭,默默地離開樂隊,先是圓號,然後是雙簧管、大管、低音提琴。到最後,隻剩下兩位小提琴師在僅有兩支蠟燭照明的昏暗的舞台上演奏著纖細哀婉的旋律。終於,他們也結束了演奏,吹滅蠟燭離去......這種充滿傷感的結尾使埃斯特哈齊公爵大為感動,但他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當他明白了蘊含在其中的樂師們惜別的淒涼之情時,當即做出決定,不再解散宮廷樂隊。這部樂曲最後被定名為《告別交響曲》。
又有一次,海頓的新作《第96交響曲》舉行首演,大廳裏坐滿了聽眾。正當演出進行時,突然,一盞大吊燈從屋頂上落下來,摔得粉碎,然而竟未砸傷一人。聽眾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感嘆:“奇蹟!奇蹟!”於是,這首交響曲就被後人稱為《“奇蹟”交響曲》。
海頓還是德國國歌的作者。海頓受英國國歌《神佑我王》的啟發,很想寫一首奧地利國歌,以表達他對王室和祖國的忠心。1796年奧地利對法作戰,更激發了他寫作國歌的豪情。海頓的朋友斯維吞把他的想法告訴了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沙勞,沙勞命詩人豪什卡寫了“上帝保佑法蘭茨皇帝”的歌詞。海頓在1797年1月把它譜成了四部合唱的歌曲,其旋律是以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為基礎的。1797年2月12日是奧地利國王法蘭茨的生日,這首國歌在維也納國家劇院和各地的大劇院同時演唱。海頓在這一年晚些時候所作的《c大調弦樂四重奏》中,又把這首國歌的曲調,用作第二樂章變奏曲的主題,這部作品因此被稱為《皇帝四重奏》。海頓在他的垂暮之年,特別是在法國軍隊炮轟維也納城的日子裏,常常滿懷深情地在鋼琴上演奏這首歌曲,從中得到安慰,可見他對這首國歌的摯愛。如今,這首莊嚴的國歌已不再屬於奧地利了,而成為德國的國歌。
音樂神童莫紮特
在西方音樂史上,天才並不少見,但作曲能夠做到像吃飯和呼吸那樣隨意的人卻不多見,尤其是從小就如此。但莫紮特就是這樣的人。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準確無誤地辨明任何樂器上奏出的單音、雙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輕易地說出杯子、鈴鐺等器皿碰撞時所發出的音高。如此過硬的絕對音準觀念是絕大多數職業樂師一輩子都達不到的。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正因為如此,莫紮特在當時就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莫紮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麽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紮特。”
</br>
巴赫10歲時便父母雙亡,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奧爾德魯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這位當管風琴師的兄長指導下,掌握了鍵盤樂器的演奏技巧,為日後成為鍵盤樂器演奏大師奠定了基礎。由於家庭和經濟的原因,巴赫沒能像亨德爾那樣去接受大學教育,在15歲時就遠行到呂內堡求學。在三年多艱苦的求學歷程中,巴赫廣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豐富營養,親自拜訪了附近的一些音樂名師,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18歲時,巴赫的音樂生涯開始了。在當時的保護人製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後來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風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樣大紅大紫,而是以僕人的身份,在保護人的蔭庇下生活和創作。這雖然讓巴赫有了穩定的收入,卻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保護人發生衝突,乃至蒙受屈辱。巴赫最初於1703年和1707年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米爾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風琴師,創作也以宗教音樂為主。隨著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藝的日趨成熟,巴赫隨之聲名鵲起,成為了一名宮廷樂師。從1708年到1723年的15年間,巴赫先後在魏瑪和科滕的宮廷中供職。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個黃金時代。此間他創作了被譽為“鍵盤樂的舊約聖經”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樂發展史上堪稱裏程碑的《布蘭登堡協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樂。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親王對音樂的興趣似乎淡漠了,於是他辭去了宮廷中的職務,來到萊比錫出任聖托馬斯教堂學校的音樂指導,在那裏他度過了一生中餘下的27年時間。
萊比錫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創作最多的時期。此時的巴赫無論演奏技巧還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在萊比錫譜寫的傑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調彌撒》和《馬太受難樂》,《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卷和體現他高深作曲造詣的《賦格的藝術》等。1747年,這位無冕音樂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時被另一位國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召見,並表演了即興演奏,在座的觀眾無不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這次演奏的主題加以發展,寫成了另一部總結他作曲和演奏藝術的作品——《音樂的奉獻》。
由於他長期用眼過度,巴赫視力減退(也許正因為如此,畫像上的巴赫總是眯著眼睛),晚年患白內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堅持創作。在逝世的前幾天,他還在口授一首眾讚歌《走向主的神壇》。樂曲每一個音符都表達出老人生前最後的虔誠祈禱,最後在第26小節處嘎然而止,成了大師的絕筆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畫上了最後一個休止符,安然地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壇。三天後,巴赫在萊比錫聖約翰教堂墓地下葬。此時,維瓦爾第已入土9年,他另一位偉大的同行亨德爾也因失明,創作漸少。可以說,隨著巴赫的逝世,音樂的巴羅克時代也就結束了。
交響樂之父海頓
1791年的一個晚上,在維也納的一座貴族府邸裏,一曲《g大調第94交響曲》正在演出。在快速、激昂的第一樂章結束後,按照交響曲的一般格式,徐緩寧靜的第二樂章開始響起。那些對音樂並不真正理解的貴婦人們,於是像往常一樣昏昏欲睡,漫不經心。然而正在這時,樂隊突然爆發出了巨雷般的強奏,使得那些女士們嚇了一跳,一下子睡意全無,又專注於台上的演奏了。
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海頓,西方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交響樂之父”。《g大調第94交響曲》是海頓的新作,據說,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教訓一下那些在演奏中打瞌睡、不尊重藝術家的貴婦人們。由於這首樂曲的慢板樂章具有如此與眾不同的特點,被人們稱它為《“驚愕”交響曲》。
1732年,海頓出生於奧地利的一個車匠家庭。因為嗓音甜美,8歲時被維也納聖斯蒂大教堂接納為唱詩班歌童。從1761年開始,海頓在埃斯特哈齊公爵家裏當樂長,工作極繁重,地位卻很低下。但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了大量作品,至90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1791至1795年間,海頓兩次去了英國倫敦,寫了12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這使他從此名震全歐。在英國,他的音樂備受歡迎。他出席了威斯敏斯特的亨德爾音樂節,成為牛津大學名譽音樂博士。
海頓的一生中有幾十年的時間在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齊的宮廷中擔任樂隊長。有一年,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宮廷樂隊,這意味著幾十位樂師將失去生計。出於對樂師們的同情,同時也為了自己不被解僱,海頓寫了一首交響曲,由他自己指揮在樂隊解散前的最後一次音樂會上演奏。這首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不像通常的交響曲那樣一起結束演奏,根據總譜上的指示,樂隊的各種樂器聲部都是按照先後順序依次結束的,樂師們在演奏完自己的聲部後熄滅自己麵前譜架上用以照明的蠟燭,默默地離開樂隊,先是圓號,然後是雙簧管、大管、低音提琴。到最後,隻剩下兩位小提琴師在僅有兩支蠟燭照明的昏暗的舞台上演奏著纖細哀婉的旋律。終於,他們也結束了演奏,吹滅蠟燭離去......這種充滿傷感的結尾使埃斯特哈齊公爵大為感動,但他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當他明白了蘊含在其中的樂師們惜別的淒涼之情時,當即做出決定,不再解散宮廷樂隊。這部樂曲最後被定名為《告別交響曲》。
又有一次,海頓的新作《第96交響曲》舉行首演,大廳裏坐滿了聽眾。正當演出進行時,突然,一盞大吊燈從屋頂上落下來,摔得粉碎,然而竟未砸傷一人。聽眾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感嘆:“奇蹟!奇蹟!”於是,這首交響曲就被後人稱為《“奇蹟”交響曲》。
海頓還是德國國歌的作者。海頓受英國國歌《神佑我王》的啟發,很想寫一首奧地利國歌,以表達他對王室和祖國的忠心。1796年奧地利對法作戰,更激發了他寫作國歌的豪情。海頓的朋友斯維吞把他的想法告訴了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沙勞,沙勞命詩人豪什卡寫了“上帝保佑法蘭茨皇帝”的歌詞。海頓在1797年1月把它譜成了四部合唱的歌曲,其旋律是以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為基礎的。1797年2月12日是奧地利國王法蘭茨的生日,這首國歌在維也納國家劇院和各地的大劇院同時演唱。海頓在這一年晚些時候所作的《c大調弦樂四重奏》中,又把這首國歌的曲調,用作第二樂章變奏曲的主題,這部作品因此被稱為《皇帝四重奏》。海頓在他的垂暮之年,特別是在法國軍隊炮轟維也納城的日子裏,常常滿懷深情地在鋼琴上演奏這首歌曲,從中得到安慰,可見他對這首國歌的摯愛。如今,這首莊嚴的國歌已不再屬於奧地利了,而成為德國的國歌。
音樂神童莫紮特
在西方音樂史上,天才並不少見,但作曲能夠做到像吃飯和呼吸那樣隨意的人卻不多見,尤其是從小就如此。但莫紮特就是這樣的人。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準確無誤地辨明任何樂器上奏出的單音、雙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輕易地說出杯子、鈴鐺等器皿碰撞時所發出的音高。如此過硬的絕對音準觀念是絕大多數職業樂師一輩子都達不到的。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正因為如此,莫紮特在當時就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莫紮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麽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紮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