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了。14歲時,安徒生隻身遠離家鄉,來到首都哥本哈根,進了歌唱學校。但貧寒的生活使他得了病,嗓子受到極大的損害,沒有希望繼續唱歌了。後來安徒生進了文法學校,但常常受到輕視和嘲弄。幸虧學校裏有個小圖書館,成了他精神上惟一的慰藉,同時也激起他生活和寫作的熱情。1829年他的《從霍爾曼運河到阿瑪東部步行記》一書出版。不久,他寫的一部喜劇《尼古拉塔下的愛情》也在皇家劇院上演了。但是因為安徒生出身“低賤”,他在文學上初步取得的成就受到一批無聊文人的妒忌和攻擊。他難以忍受這種環境,於1830年夏天離開了空氣沉悶的哥本哈根,到他的故鄉菲英島和同德蘭半島去旅行。


    安徒生有句名言:“旅行就是生活。”從1831年,安徒生開始了他第一次國外漫遊。他一生中共出國旅行29次,直到1873年,68歲的安徒生還遊興未衰,精神矍鑠地去瑞士旅行;他攜著一把雨傘、一根手杖和簡單的行囊訪問了歐洲的所有國家,先後完成了《阿馬格島漫遊記》、《幻想速寫》、《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帶有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出版,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並為他贏得了國際性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安徒生是詩人、劇作家、遊記作者,他多才多藝,還剪得一手好剪紙。在紀念他的博物館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種圖案,有掛在聖誕樹上的舞蹈者,有各種花卉和動物,甚至大門上的門徽,也是他的人頭剪紙。


    但童話是安徒生一切創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寫信給女友說:“我要為下一代創作了。”從自己的童年體驗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窮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認為,在詩歌的領域中,沒有哪一樣能像童話那樣無限包容。童話,會給孩子們一點快樂、希望和教益吧?他開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來創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話集問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四篇童話。這些童話來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它們像‘種子’一樣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細流、一束陽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們破土而出。”


    從這一年起,每一個聖誕節都有一本新童話來到孩子們身邊。他整整寫了43年,直到生命結束共創作了168篇作品。那詩一般的語言、婉轉曲折的情節,使他的童話在他生前就已成為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讀物。《醜小鴨》、《堅定的錫兵》、《野天鵝》、《夜鶯》……他賦予一切事物鮮活的靈魂,讓它們歌唱。他把它們獻給一切人——孩子們為那奇異動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則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間,流連不去。


    安徒生的童話中不僅充滿了奇異的夢幻般的火花,而且這位從苦難中生長起來的作家對勞動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劃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著聖誕夜的歡樂:桌上鋪著雪白的台布、身上插著刀叉的烤鵝冒著熱氣蹣跚走來……可幻景一閃即逝,元旦的清晨,人們發現她已凍死街頭。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同樣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沒有辦法解決這深刻的社會問題,隻好帶著深深的悲哀寄希望於天國。


    安徒生生命的最後幾年體弱多病,幸運的是,他一生都生活在朋友的熱愛之下。有一個大學生,寄給他一棵幹枯了的四片葉子的三葉草。據民間傳說,這種草會給人帶來幸福。年輕人在信中說,這棵草是他小時候找到的,他曾聽母親說過,安徒生曾受過很多苦。但母親並沒有把這件禮物寄出去,而是把它夾到了一本書裏,現在他遵囑把它寄來了。


    當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大街上走過,一些行人懷著崇敬的心情向作家致意,還有許多人則目送著他,他們之中許多人就是在他的童話薰陶下長大的,他們知道他走過艱辛的道路,為他在世界上取得的聲譽而感到驕傲。


    英國小說之王狄更斯


    在英國文學史上,伊莉莎白女王時代以戲劇的成就為最大;在18、19世紀之交詩歌的成就為最大;而在維多利亞時代則以小說的成就為最大。查爾斯·狄更斯、薩克雷、喬治·艾略特、夏洛特·勃朗特、愛米利·勃朗特、蓋斯凱爾夫人等人形成了一個群星燦爛的小說鼎盛時代。而狄更斯則是在眾星之中最為耀眼的一顆。


    狄更斯於1812年2月出生於英國普茨茅斯的波特西地區。他父親是海軍會計處的一個小職員。狄更斯幼時就常常溜到家裏的閣樓上,津津有味地閱讀一本又一本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天方夜談》、《唐吉訶德》都是他喜愛的作品。以後他的家境日漸窮困,債台高築,一家人不得不離鄉背井,遷居到倫敦。但移居未久,家裏舊債未清,新債又來,他父親終於被投入債務監獄。11歲時,狄更斯就到一家皮鞋油廠當學徒。為了節省開支,他母親帶著弟妹們到監獄裏和父親住在一起,狄更斯單獨留在外麵,每星期領到薪水之後,就帶著錢和食物去探監,和父母弟妹團聚。這些艱苦的日子在幼小的狄更斯的心靈中遺留下永不消失的印象,使他對貧苦無告的兒童、對窮人、對被迫害者充滿同情,對英國當時的統治階級和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了莫大的仇恨。後來,他父親獲得一筆小小的遺產出了監獄,把狄更斯送到威林頓高等學校去讀書。校長瓊斯先生是一個又愚昧又野蠻的人,對學生任意鞭打、辱罵。後來,這個人物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曾經出現過很多次。不久,家裏財政又入不敷出了,狄更斯不得不停學就業,為餬口而奔忙。他時而作律師的書記,時而為事務所送信,時而到法院當速記員,時而為報紙作採訪。艱難的生活使狄更斯獲得了非常豐富的生活知識,為他以後的寫作積累了寶貴的素材。


    狄更斯是歐洲19世紀少數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之一。他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深刻地暴露了英國各個社會階層的生活實況,而且也在於他掀起了真正的文學革命。在他以前的英國文學中,普通人民是沒有地位的;狄更斯雖不是第一個改變這種現象,卻是最有效地改變了這種現象的人。他用生動而熱情的筆觸描繪了下層階級的人們和他們的悲慘生活。他把貧民窟、小客棧、貧民收容所、債務監獄等等悲慘的生活景象寫入了文學作品,而且對那些窮人,那些正直的勞動者給予最大的同情。另外一方麵,他以諷刺的筆法,對新興的工廠主、銀行家等資產階級以及資產階級社會,資產階級虛偽的“民主政治”和“黨派活動”,資本主義製度下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現象,資產階級法律的非人道本質,都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抨擊。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他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和生動的細節描寫,反映了英國19世紀初葉的社會真實麵貌。他的作品裏充滿了光輝四射、妙趣橫生的幽默和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這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有許多能使人一讀之後,就長久地活在心中。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道點世界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軒並收藏知道點世界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