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頓飯吃得特別多,肚子鼓鼓的。
後來,我建立了家庭,生活好了,也能經常吃魚了。但不論吃鹹魚還是吃鮮魚,我還是喜歡油煎的吃法。並且,魚做好上桌了,不讓愛人刷鍋,還喜歡用饅頭把魚鍋擦一下。我的兒子跟我學,也養成了這一習慣。
我回家把這一習慣講給爹娘聽,爹說:
「現如今吃糧不愁了,看來咱家裏的那句古訓也該廢除了。」
我說:「不光不愁吃糧了,也不愁吃魚了,你發展的那一句訓條也得廢除。」
爹憨憨地隻是笑。
大包子(圖)
娘包大包子,葷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狀,願意吃哪一種,一看就分辨明白。(1996年)
我從記事起,就愛吃娘包的大包子,皮軟餡香,十分可口。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家來了位客人,好久沒吃大包子了,娘便包了一次。這一次是黑麵南瓜餡,但吃起來真夠香的了。出於小孩心理,還想出去諞一諞。當我剛拿著一個包子走出大門,迎麵跑來闞家的啞巴兒,他一把奪過我手中的包子就跑。我一邊喊,一邊追。眼看快追上了,啞巴直往包子上吐唾沫,我一看,噁心極了,便不再追了。啞巴吃著香噴噴的「獵物」,沖我嘿嘿直樂。回家後,我跟娘一說,娘嘆了口氣:「他家也太困難了,吃不上一頓飽飯,怪可憐的,你給他吃了就算了,還追啥?」
三年後,生活不是那麽困難了,我家又蒸了大包子。比我大幾歲的倫哥對我說,他極想吃一個嚐嚐。我跑回家去給他拿了一個,他三口兩口就吞下去了,說還想吃一個。我又要回去拿,他告訴我:「再這樣往外拿,大人就知道你是給別人吃的。最好是你一邊走,一邊吃,出來再給我。」我說:「那你不嫌髒嗎?」他忙不迭地說:「不嫌,不嫌!」
娘的「冰箱」(圖)
秋天,把成熟的葫蘆摘下來,中間鋸開成為兩半,再放到鍋裏煮一煮,葫蘆瓤是一道極好的菜,而葫蘆瓢用作盛水的勺,又經濟,又比買的鐵勺好使。(1996年)
爹曾給我講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個人最愛吃的菜就是豆腐,說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人問他,那麽要是有肉呢,你是吃肉還是吃豆腐?那人馬上說,見了肉我就不要命了。
這是以前在副食品極為匱乏時人們的選擇,我就是一個見了肉就不要命的人。
娘知道我從小愛吃肉。
那時家裏一年來吃不了幾回肉。除了逢年過節吃一點外,平時有客人來才割一點肉。
照我們那兒的吃飯風俗,客人吃飯是不能把盤子裏的菜吃光的,尤其是不能光揀肉吃,那樣做客就不儒雅,會給主人留下笑柄的。因此,我盼客人來,也盼客人走,客人一走,剩菜是屬於我的,尤其是剩在菜裏邊的肉。
等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裏的生活好了一點,除了來客人以外,也能十天半月割一次肉了。那時割肉都到鄰村的集上割,我們村沒有集市。家中割了肉,如果我不在,娘會把它炒好,放到一個花盆裏留起來,如果不是太熱天,三兩天不壞。這樣,每個周末回家,拉開抽屜,裏邊的盆裏總有一些熟肉。肉是切碎後帶湯煮的,湯都冷成了肉凍。放到嘴裏,那個香勁就甭提了。
再往後,上了師範,離家遠了,一般兩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在學校每天都是可以吃到肉的,但家裏割了肉,爹娘還是捨不得吃,還是給我留。時間長了我不回去,娘便過幾天就把肉回回鍋。回幾次鍋,肉就不新鮮了,回鍋多了再放久了,肉還會變味的。於是娘想了一個辦法,她把盛肉的盆放到一個籃子裏,拴上根繩子,把籃子吊到外院的一口水池裏,水池有幾人深,如同水井一樣,隻是比水井肚子大。從前,我村打不出井來,村民隻好在天井裏修水池,等下雨蓄水,以此飲用和供其他用水。1974年,我村用上了自來水,這些水池也廢掉了。水池裏夏天特別涼,也就是零上幾c吧,小時候天旱缺水。池水要見底了,打不上水來,爹還用繩子拴著我的腰,讓我的兩腿坐在一根小木棍上,下到水池底刮水呢。記得那時正是盛夏,我穿著一件長袖衣服,還冷得渾身打顫呢。
大概娘想到這,才想出了把肉放到水池底下保鮮的方法。娘把盛肉的籃子放到離水麵幾尺的高度,把繩子結在池口上的一根長木棍上,木棍上再蓋一塊大石板,將池口蓋住。這樣等我回家來,娘便取出來,我就能吃到新鮮的熟肉了。
爹稱這口水池是娘的天然冰箱。什麽是冰箱,是什麽樣子?我連見也沒見過,爹是聽收音機裏說,像北京這樣的大城裏的大戶人家才有這個貯存保鮮食品的物件的。
一次我回家,娘見到我便去做飯,當她把肉盆從水池裏取出來時,盆裏躺著一隻死老鼠,肉一點都沒有了。我和娘斷定,是老鼠順著繩子爬下去,吃完了肉上不來,餓死在盆子裏了。
「我大意了,沒想到這一點,我應該在盆子上蒙一塊塑料布呀,把塑料布牢牢捆住,老鼠也夠不著肉吃了。」娘說。
於是再往後,娘每次都用塑料布把肉盆密封好,再放下去,末了,還要把水池口用石塊堵得嚴嚴實實,這樣兩道「防線」老鼠就再也不會偷吃到肉了。
一天傍晚,天下起瓢潑大雨,又是雷又是閃的把人震得心驚肉跳。娘突然站起身對爹說,她要去把吊在水池裏的肉盆提上來,看天這個下法,院子裏的水會漫過池口,水會從石縫裏往水池裏灌,肉會泡湯的。爹攔不住娘,說:
</br>
後來,我建立了家庭,生活好了,也能經常吃魚了。但不論吃鹹魚還是吃鮮魚,我還是喜歡油煎的吃法。並且,魚做好上桌了,不讓愛人刷鍋,還喜歡用饅頭把魚鍋擦一下。我的兒子跟我學,也養成了這一習慣。
我回家把這一習慣講給爹娘聽,爹說:
「現如今吃糧不愁了,看來咱家裏的那句古訓也該廢除了。」
我說:「不光不愁吃糧了,也不愁吃魚了,你發展的那一句訓條也得廢除。」
爹憨憨地隻是笑。
大包子(圖)
娘包大包子,葷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狀,願意吃哪一種,一看就分辨明白。(1996年)
我從記事起,就愛吃娘包的大包子,皮軟餡香,十分可口。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家來了位客人,好久沒吃大包子了,娘便包了一次。這一次是黑麵南瓜餡,但吃起來真夠香的了。出於小孩心理,還想出去諞一諞。當我剛拿著一個包子走出大門,迎麵跑來闞家的啞巴兒,他一把奪過我手中的包子就跑。我一邊喊,一邊追。眼看快追上了,啞巴直往包子上吐唾沫,我一看,噁心極了,便不再追了。啞巴吃著香噴噴的「獵物」,沖我嘿嘿直樂。回家後,我跟娘一說,娘嘆了口氣:「他家也太困難了,吃不上一頓飽飯,怪可憐的,你給他吃了就算了,還追啥?」
三年後,生活不是那麽困難了,我家又蒸了大包子。比我大幾歲的倫哥對我說,他極想吃一個嚐嚐。我跑回家去給他拿了一個,他三口兩口就吞下去了,說還想吃一個。我又要回去拿,他告訴我:「再這樣往外拿,大人就知道你是給別人吃的。最好是你一邊走,一邊吃,出來再給我。」我說:「那你不嫌髒嗎?」他忙不迭地說:「不嫌,不嫌!」
娘的「冰箱」(圖)
秋天,把成熟的葫蘆摘下來,中間鋸開成為兩半,再放到鍋裏煮一煮,葫蘆瓤是一道極好的菜,而葫蘆瓢用作盛水的勺,又經濟,又比買的鐵勺好使。(1996年)
爹曾給我講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個人最愛吃的菜就是豆腐,說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人問他,那麽要是有肉呢,你是吃肉還是吃豆腐?那人馬上說,見了肉我就不要命了。
這是以前在副食品極為匱乏時人們的選擇,我就是一個見了肉就不要命的人。
娘知道我從小愛吃肉。
那時家裏一年來吃不了幾回肉。除了逢年過節吃一點外,平時有客人來才割一點肉。
照我們那兒的吃飯風俗,客人吃飯是不能把盤子裏的菜吃光的,尤其是不能光揀肉吃,那樣做客就不儒雅,會給主人留下笑柄的。因此,我盼客人來,也盼客人走,客人一走,剩菜是屬於我的,尤其是剩在菜裏邊的肉。
等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裏的生活好了一點,除了來客人以外,也能十天半月割一次肉了。那時割肉都到鄰村的集上割,我們村沒有集市。家中割了肉,如果我不在,娘會把它炒好,放到一個花盆裏留起來,如果不是太熱天,三兩天不壞。這樣,每個周末回家,拉開抽屜,裏邊的盆裏總有一些熟肉。肉是切碎後帶湯煮的,湯都冷成了肉凍。放到嘴裏,那個香勁就甭提了。
再往後,上了師範,離家遠了,一般兩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在學校每天都是可以吃到肉的,但家裏割了肉,爹娘還是捨不得吃,還是給我留。時間長了我不回去,娘便過幾天就把肉回回鍋。回幾次鍋,肉就不新鮮了,回鍋多了再放久了,肉還會變味的。於是娘想了一個辦法,她把盛肉的盆放到一個籃子裏,拴上根繩子,把籃子吊到外院的一口水池裏,水池有幾人深,如同水井一樣,隻是比水井肚子大。從前,我村打不出井來,村民隻好在天井裏修水池,等下雨蓄水,以此飲用和供其他用水。1974年,我村用上了自來水,這些水池也廢掉了。水池裏夏天特別涼,也就是零上幾c吧,小時候天旱缺水。池水要見底了,打不上水來,爹還用繩子拴著我的腰,讓我的兩腿坐在一根小木棍上,下到水池底刮水呢。記得那時正是盛夏,我穿著一件長袖衣服,還冷得渾身打顫呢。
大概娘想到這,才想出了把肉放到水池底下保鮮的方法。娘把盛肉的籃子放到離水麵幾尺的高度,把繩子結在池口上的一根長木棍上,木棍上再蓋一塊大石板,將池口蓋住。這樣等我回家來,娘便取出來,我就能吃到新鮮的熟肉了。
爹稱這口水池是娘的天然冰箱。什麽是冰箱,是什麽樣子?我連見也沒見過,爹是聽收音機裏說,像北京這樣的大城裏的大戶人家才有這個貯存保鮮食品的物件的。
一次我回家,娘見到我便去做飯,當她把肉盆從水池裏取出來時,盆裏躺著一隻死老鼠,肉一點都沒有了。我和娘斷定,是老鼠順著繩子爬下去,吃完了肉上不來,餓死在盆子裏了。
「我大意了,沒想到這一點,我應該在盆子上蒙一塊塑料布呀,把塑料布牢牢捆住,老鼠也夠不著肉吃了。」娘說。
於是再往後,娘每次都用塑料布把肉盆密封好,再放下去,末了,還要把水池口用石塊堵得嚴嚴實實,這樣兩道「防線」老鼠就再也不會偷吃到肉了。
一天傍晚,天下起瓢潑大雨,又是雷又是閃的把人震得心驚肉跳。娘突然站起身對爹說,她要去把吊在水池裏的肉盆提上來,看天這個下法,院子裏的水會漫過池口,水會從石縫裏往水池裏灌,肉會泡湯的。爹攔不住娘,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