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又是一個金秋。我已到北京工作,帶著妻兒回家給爹賀80大壽。壽宴以後,我給爹娘留影。在他們的配合下,我又拍了兩張十分滿意的照片,回京後放大寄了回去。過了些時候,當我再回老家探望爹娘時,見這兩幅照片並排鑲在一個大鏡框裏,掛在爹娘的床頭。惹人眼目的是,在兩位老人照片下麵,爹用毛筆寫下四個字:焦波攝影。


    2000年春天,我又買了一台攝像機開始拍攝爹娘生活。對我手裏的新玩意兒,爹娘還是認為是照相機,但又覺得這個新玩意兒和其他照相機不同。一天,娘坐在我的身邊,仔細地端詳著攝像機,問:


    「你這個照相機比原來那個照相機好是不是?」


    我說:「是!」


    娘說:「我看也是!」


    我把攝像機鏡頭轉過來對著我和娘,用手摟著娘的脖子說:


    「娘,咱倆照張相!」


    娘在尋像器裏看到我和她在一起的鏡頭,樂嗬嗬地說:「還是俺兒白生啊。」


    一句話說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依偎在娘的懷抱裏,我撒嬌地說:


    「娘,我照不夠您,照不夠您啊。」


    「趕快照幾張吧,再不就沒啥照了。」娘樂嗬嗬地給我幽了一默。


    爹在一旁也樂了。也許是看到我和娘這麽親近感到高興,也許是我從來沒有與他這樣親近過他有幾分嫉妒,爹說話了:


    「『至親不過親父子,至近不過親夫妻。』這是一句老話。照我看來,親父子不如親母子近。為啥呢,兒子出世前在他娘身上已呆了大半年了,能不親嗎?」


    聽了爹的話,周圍的人也樂了。


    自從我給爹娘開始錄像後,娘就養成了愛看我的攝像機的習慣,時不時地湊到我跟前,看看尋像器裏我拍的是什麽。


    有一天,娘問:「這不是照誰就是誰嗎?」


    「當然照誰就是誰了,對著小狗還能出來小貓了?」爹又和娘幽了一默。


    「這不還是那個老漢嗎?」娘指著尋像器裏爹的影像說。


    爹聽了,拽了拽鬍子說:「不是個老漢還是一個小青年嗎?」


    我又把鏡頭對著娘,爹馬上和娘打趣:「快過去看看,裏頭有個新媳婦啊。」


    這下娘懂了,撇了撇嘴:「還新媳婦?都老成啥樣了。」


    一天晚上,我正在給爹娘錄像,娘突然問我:「你照的這些相(她還是認為我拍的是照片)是不是給那報社,他們印報紙啊?」


    「俺兒子不是照片,他是『聶影』,要得是自然。」爹說。(1998年)


    「咋還這麽『聶影』呢?怪不好意思的。」娘說。(1997年)


    「是啊,是印報紙啊。」我邊錄邊說。


    「就和這些一樣嗎?」娘指了指糊牆的幾張印著照片的報紙問。


    「是啊,就印這樣的報紙。」我說。


    「印成這樣,不是祥好(家鄉話,很好的意思)嗎?」一會兒,娘又湊到我跟前問:「他們用你的相片印報紙,不是給你錢嗎?」


    沒想到娘問我這個問題。拍照片這麽多年了,娘第一次問我這個。


    我如實回答:「給我錢。」


    「隻要給你錢就行。」娘似乎得到了一個很想得到的答案,點了點頭,不再問了。


    「那你願意照嗎?」我追問了娘一句。


    「給錢,我還不願意嗎?」娘幾分認真地說。


    「那叫稿費,你不懂!就像我給人家幹木匠活,人家給咱錢一個樣。」爹對娘說。


    歲月無情,爹娘老了。30年來,我為他們拍了12000多張照片,600多個小時的錄像。這些照片和錄像,記錄下爹娘的日常起居,接人待物,喜怒哀樂,也記錄下爹娘身邊的風土人情,世事滄桑。兒子為什麽總對著「長得不好看」的爹娘拍來拍去,他們或許不理解,這些照片會派上什麽用場,他們或許也想不到。但他們相信,兒子做的事是對的,也隻有兒子才會這樣做。爹娘對兒子是無私的,兒子對爹娘也是無私的。


    許多人問我究竟為什麽堅持這麽多年。說實話,動機很簡單:看見一天天變老的爹娘,我捨不得他們走。用什麽辦法才能留住爹娘?隻有照相機和攝像機才能留住爹娘,隻有照相機和攝像機才能留住活生生的爹娘。


    2002年12月,爹走了。2004年2月,娘也走了。我用照相機和攝像機記錄下了老人離開這個世界的瞬間,為爹娘一生的故事畫上了句號。然而,失去爹娘的痛苦使我長時間不敢麵對照相機和攝像機,不敢看給爹娘留下的照片和錄像。如今,我又在問自己,我真的把爹娘留住了嗎?我說不出答案,起碼在今天說不出來。我心裏隻有一個願望——一個想起來心裏流血的願望!那就是:


    多想再給你們照相啊,俺爹俺娘!


    2、俺爹


    爹的家譜(圖)


    我爺爺焦心銓,他活了76歲,僅留下了1950年拍的這一張照片。


    爹在世的時候,我稱他為活家譜。


    上至十祖八世,下至三輩五代,我們家族裏的事情,爹理得清清楚楚。


    太爺爺的上幾輩兄弟幾個,每個人叫什麽名字,活了多大歲數,妻室姓氏,生有幾男幾女,各叫什麽名字,包括誰無嗣,誰續弦,爹都說得明明白白。


    我們村焦姓是大戶。我的家族原有一本家譜,爹說他曾看過好幾遍。這本家譜在「文革」中被焚毀,從此紙上的東西變為老人口中的言傳。爹從小喜歡別人講這個,喜歡記這個。看了,聽了,記下了,又喜歡講給別人聽。就這樣「學而時習之」,爹把家譜記得非常完整。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俺爹俺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焦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焦波並收藏俺爹俺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