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米的距離不高,我們沒有用任何繩索,在確認下麵暫時沒有危險後直接跳了下去,落地時緊接著一滾,把垂直的力改變成水平力後用手臂和後背卸掉,這一招是我們跟濤子學的,他跑酷時經常從四米高的地方這樣裸跳。


    下麵的空氣十分難聞,看來這個地方的密封性很好,我們後悔沒有多放一放空氣再跳下來。


    下麵並不是如我們想像中的地下室,而是一條細長蜿蜒的水泥走廊,外麵明亮的白光透不進來,我們隻能用手電進行觀察,可見性一下就變差了。


    我們沿著這條水泥長廊小心翼翼地走著,我不清楚日本人為什麽要在地下修這樣一個長廊,感覺十分怪異。


    “大家都小心,這裏不知道會有什麽東西,羽西你斷後。”九叔邊走邊囑咐道。


    我們走了大約三百米的距離,忽然感覺腳下的路變得陡峭起來,與此同時我的腳踩到了一段光滑的東西。


    我心中一驚,用手電照向地麵,發現我踩到的是一段帶有金屬光澤的物體,這個物體從我腳下一直延伸到很遠,我稍稍移動手電的電光,發現我另一隻腳邊也有這麽一段金屬長條。


    “你們看這是什麽?”我急忙招呼其他人道。


    九叔的手電也照了過來,光線瞬間加強,我的視野也變得更好,我往遠處看了看,心中猛然一震,我怎麽覺得這兩條鐵質的東西特別像鐵軌呢?


    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後他們都一片譁然,有點難以接受,燒麥往前走了走,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個類似鐵軌的走向,沉思片刻道:“我覺得咱們好像走在一個礦道裏,這個鐵軌應該是礦車的車軌。”


    九叔贊同了燒麥的看法,說再往前走一走沒準就知道了。


    剛才燒麥說這是礦洞後我似乎形成了思維定勢,怎麽看怎麽覺得我們走的這個長廊就是個礦洞,我用手電照著洞壁仔細搜索起來,希望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手電照在洞壁上,我們的影子也投在了洞壁上,走在最前麵拿著手電的那個瘦影子是九叔的,跟在九叔後麵邊走邊手舞足蹈的那個影子是濤子的,然後是我的、筱晴的,燒麥的,嗯?不對!


    一、二、三、四、五……六!


    我們一共隻有五個人,哪來的六個影子?


    這個突然的發現嚇得我險些叫出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調轉手電電光照向我們隊伍的最末尾,走在最末尾的是燒麥,我清楚地看到燒麥背後空空如也!


    “你照我幹什麽?嚇我一跳!”燒麥抱怨道。


    我轉而看向洞壁,發現影子變回了五個,剛才那第六個影子仿佛從未出現過。


    難道我又看走眼了?不應該啊。


    “少爺,你怎麽了?”走在我身後的林筱晴問道。


    “哦哦,沒事沒事,我就是懷疑這裏到底是不是一個礦道。”


    我不敢把我看到的說出來,怕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驚恐,尤其是林筱晴。不過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會總看走眼,而且剛才我很清楚地看到的確是多了一個影子。我看還是自己先小心起來為好,未雨綢繆嘛。


    我們一行五人又走了約四五百米,長廊沿途開始出現一些碎石廢渣,偶爾還能看到一些折斷的鐵鏟之類的工具,這些發現似乎已經驗證了這裏的確是一個礦道,是一個日本人秘密開挖的礦道。


    一個新的問題緊接著浮出水麵,日本人在這裏開礦是為了什麽?


    開礦自然是為了採礦,可是是什麽樣的礦石能讓日本人瘋狂到這種程度,或者日本人挖這個礦洞不是為了採礦,而是為了挖一些別的東西?


    礦洞越來越陡,而且開始出現滲水的痕跡,十分濕滑,正當我們打算放棄探索的時候,九叔忽然發現前麵有一條岔路,一條水泥路,看起來那裏並不是礦洞的一部分,或許是別的設施。


    我們在九叔的帶領下朝那條岔路走去。


    這條岔路比剛才的礦洞要寬一半,走起來感覺通透多了,我們走了沒多遠就發現岔路兩側出現了很多屋子,每一間屋子都是密閉氣壓門,沒有一扇窗子,乍一看這裏很像是一處機密重地。


    濤子道:“這裏怎麽會突然出現那麽多屋子,我們要不要進去看看?”


    九叔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我們自然也沒什麽意見。


    濤子走到離我們最近的一間屋子門前,雙手使勁轉動門上的圓環,不一會密閉的氣壓門便打開了。


    裏麵很黑,我們稍微等了一會兒才舉著手電走了進去,屋內三麵都是石壁,看來這間屋子是直接在石壁中掏出來的。


    屋子隻有二十平米大小,我們五個站著都覺得擠,屋子中央靠牆的地方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大大小小不等的石塊,還放著一個十分小巧的玻璃瓶,玻璃瓶外邊被一個半開的金屬盒包裹著。


    桌子下麵還擺著幾個大小各異的金屬盒,上麵寫滿了日文,我不知道日本人搞得是什麽名堂,隻是感覺這裏特別像實驗室。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屋內側的石壁上還有一個鐵門,我走過去輕輕一拉,門竟然開了,隨著手電光射入,我發現門裏的空間並不大,不過裏麵擺放著一個很奇怪的金屬機器,金屬機器上麵落滿了灰塵,上麵很多線路暴露出來,看上去像是一個需要維修的壞機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致命詛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太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太止並收藏致命詛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