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琳菲不說話了,靠在了椅背上,抿著雙唇,秀氣的雙眉緊緊蹙起,顯然她現在心中非常的混亂。
“怎麽樣,你做好準備了嗎?”陳燊依舊平靜地問道,好像他的情緒完全不會起伏一般。
“洗耳恭聽。”
陳燊頓了頓,似乎是在醞釀,最後他嘆息一聲,開始了敘述:
“三十七年前,有這樣一批高一新生進入了帝都四中開始了他們的高中生活。這其中,有兩個姑娘非常的出色,她們長相漂亮迷人,一文一理,都是學習成績極為拔尖的孩子。善文的女孩名字叫做張小琪,溫柔可親,善理的女孩名字叫做楊玨,性格有些冷冷的。當時,她們都是高一七班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名叫莊雲生,同時也是當時咱們年級的年級組長,非常優秀的化學老師。而我,當時已經高三了,和這批剛進校的學弟學妹們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見莊琳菲忽然要插話,陳燊伸出手來阻止了她,於是莊琳菲的話尚未開口就吞進了肚子裏,而陳燊的話還在繼續:
“高一七班中,還有兩個人你是知道的,一個就是你曾經的頂頭上司孫晉。不過那時的孫晉瘦瘦的,成績平凡,一點也不引人注意。還有一個你大約隻聞其名,未見其人。這個人就是龍輝龍少將。當時的龍輝雖然尚未參軍,但是其父母皆是軍隊裏的高級軍官,他也勵誌將來要考入軍校成為一名職業軍人,他家境很好,器宇軒昂,是當時班裏最出色的男生。
命運發生改變的時候,是高一新生社團招新的時候。那個時候,帝都四中是註明的科學特色中學,科學社團非常發達,有機器人社,模型社,還有著名的,曾經獲過全國科學競賽大獎的生化社。當時,我便是生化社的社長,雖然步入高三了,但我的成績足以保送帝都國立,所以我並未隱退,一直擔任著社長一職。在召新生入社的時候,楊玨加入了社團,令人意外的是,一直都是擅文的張小琪居然也加入了生化社,這一點讓當時許多人費解。不過這是件好事,並沒有人去阻止。於是,我們幾個人便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
楊玨在社團中表現出了驚人的生化天賦,她對各種化學變化的掌握,對各種生物生態的了解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作為一個高三的學長,我都隻能承認,我不如她。不過,張小琪在社團中卻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多少建樹,不過她畢竟是優等生,雖然文科更強,但理科也不差,所以生也不至於成為社團中拖後腿的人。
當時我們生化社的顧問老師,是化學老師莊雲生和生物老師李迪。這兩個男老師都是非常出色的科研人,他們對我們生化社的指導,使我們在生化方麵的知識飛速提升,甚至能夠趕超不少大學專業研究人士。不過漸漸的,我們學生也能發現一些奇怪的端倪,那就是,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這兩個大男人之間,好像有些親密過頭了。但是當時咱們都很單純,根本沒往那方麵想,隻當是這兩個老師關係好罷了。
沒過多久,張小琪和楊玨便有了大批的追求者。這其中,張小琪最強力的追求者,就是龍輝,而楊玨最強力的追求者,大約便是我吧。”說到這裏,他自嘲般地笑了。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龍輝和張小琪,我和楊玨會成為金童玉女般的情侶。但高中整整三年,包括到了之後上大學,這兩個女孩都沒有接受我們倆,我和龍輝也算是惺惺相惜,成為了好兄弟。而張小琪和楊玨的關係,卻讓人非常費解。在外人看來,楊玨一直將張小琪視為競爭對手,欲要將其打敗。但由於楊玨在文科上的欠缺太大,而理科又無法和張小琪拉開差距,因此成績上一直輸給張小琪,所以楊玨必然和張小琪不對付。但在知情者眼中,我們看到的卻是楊玨每每見到張小琪,都會流露出羞澀的神情,那種少女懷春的反應,在我們這些一直關注著她們的男人眼裏是很容易能看出來的。
當時我和龍輝一直自欺欺人,認為這隻是女孩子之間關係好罷了,但其實我們心裏清楚,這兩個女孩子之間,哦,應該說是楊玨單方麵,對張小琪產生了超越友情的情感。
不得不提到一件事,這件事並非我親眼所見,但這是楊玨親口告訴我的,我想這是真的。楊玨和張小琪曾經在某次社團活動結束後,折返實驗室去取落下的東西,卻撞見了當時在實驗室中舉止親密的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當時的情形可想而知,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自然要求兩個女生保密,聽楊玨說,當時的張小琪反應非常鎮靜,一點都沒有表現出驚慌,而當時的楊玨自己則被這一幕點得開了竅,明白了同性之間的愛戀是怎樣的。張小琪詢問了許多有關同性之愛的事情,貌似是出於好奇和求知慾,但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大約是害怕她亂傳出去,並沒有解釋很多。
在那之後,張小琪經常會單獨去尋找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秘密詢問一些問題。後來很多年後我曾經拜訪過莊老師,莊老師說,他每日都生活在悔恨之中。當初若是沒和張小琪說那些話,大約以後的事情,也不會發生。莊老師說,張小琪在那段時間裏,經常詢問一些有關於人體基因問題,以及改造人、複製人、異能之類的古怪問題。之後,還萌生了一個非常瘋狂的念頭,就是讓同性之間能夠自然懷孕生子。這個念頭,其實莊老師和李老師一直都在秘密研究,但也隻是一些理論上的研究,他們都是男人,想要擁有一個共同的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在女性身上卻可以實現,為此,他們二人已經做出了初步的理論研究。莊老師曾經一不小心將這些研究的部分內容透漏給了張小琪,但他沒想到,竟然會導致張小琪從此步入不歸路。”
</br>
“怎麽樣,你做好準備了嗎?”陳燊依舊平靜地問道,好像他的情緒完全不會起伏一般。
“洗耳恭聽。”
陳燊頓了頓,似乎是在醞釀,最後他嘆息一聲,開始了敘述:
“三十七年前,有這樣一批高一新生進入了帝都四中開始了他們的高中生活。這其中,有兩個姑娘非常的出色,她們長相漂亮迷人,一文一理,都是學習成績極為拔尖的孩子。善文的女孩名字叫做張小琪,溫柔可親,善理的女孩名字叫做楊玨,性格有些冷冷的。當時,她們都是高一七班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名叫莊雲生,同時也是當時咱們年級的年級組長,非常優秀的化學老師。而我,當時已經高三了,和這批剛進校的學弟學妹們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見莊琳菲忽然要插話,陳燊伸出手來阻止了她,於是莊琳菲的話尚未開口就吞進了肚子裏,而陳燊的話還在繼續:
“高一七班中,還有兩個人你是知道的,一個就是你曾經的頂頭上司孫晉。不過那時的孫晉瘦瘦的,成績平凡,一點也不引人注意。還有一個你大約隻聞其名,未見其人。這個人就是龍輝龍少將。當時的龍輝雖然尚未參軍,但是其父母皆是軍隊裏的高級軍官,他也勵誌將來要考入軍校成為一名職業軍人,他家境很好,器宇軒昂,是當時班裏最出色的男生。
命運發生改變的時候,是高一新生社團招新的時候。那個時候,帝都四中是註明的科學特色中學,科學社團非常發達,有機器人社,模型社,還有著名的,曾經獲過全國科學競賽大獎的生化社。當時,我便是生化社的社長,雖然步入高三了,但我的成績足以保送帝都國立,所以我並未隱退,一直擔任著社長一職。在召新生入社的時候,楊玨加入了社團,令人意外的是,一直都是擅文的張小琪居然也加入了生化社,這一點讓當時許多人費解。不過這是件好事,並沒有人去阻止。於是,我們幾個人便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
楊玨在社團中表現出了驚人的生化天賦,她對各種化學變化的掌握,對各種生物生態的了解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作為一個高三的學長,我都隻能承認,我不如她。不過,張小琪在社團中卻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多少建樹,不過她畢竟是優等生,雖然文科更強,但理科也不差,所以生也不至於成為社團中拖後腿的人。
當時我們生化社的顧問老師,是化學老師莊雲生和生物老師李迪。這兩個男老師都是非常出色的科研人,他們對我們生化社的指導,使我們在生化方麵的知識飛速提升,甚至能夠趕超不少大學專業研究人士。不過漸漸的,我們學生也能發現一些奇怪的端倪,那就是,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這兩個大男人之間,好像有些親密過頭了。但是當時咱們都很單純,根本沒往那方麵想,隻當是這兩個老師關係好罷了。
沒過多久,張小琪和楊玨便有了大批的追求者。這其中,張小琪最強力的追求者,就是龍輝,而楊玨最強力的追求者,大約便是我吧。”說到這裏,他自嘲般地笑了。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龍輝和張小琪,我和楊玨會成為金童玉女般的情侶。但高中整整三年,包括到了之後上大學,這兩個女孩都沒有接受我們倆,我和龍輝也算是惺惺相惜,成為了好兄弟。而張小琪和楊玨的關係,卻讓人非常費解。在外人看來,楊玨一直將張小琪視為競爭對手,欲要將其打敗。但由於楊玨在文科上的欠缺太大,而理科又無法和張小琪拉開差距,因此成績上一直輸給張小琪,所以楊玨必然和張小琪不對付。但在知情者眼中,我們看到的卻是楊玨每每見到張小琪,都會流露出羞澀的神情,那種少女懷春的反應,在我們這些一直關注著她們的男人眼裏是很容易能看出來的。
當時我和龍輝一直自欺欺人,認為這隻是女孩子之間關係好罷了,但其實我們心裏清楚,這兩個女孩子之間,哦,應該說是楊玨單方麵,對張小琪產生了超越友情的情感。
不得不提到一件事,這件事並非我親眼所見,但這是楊玨親口告訴我的,我想這是真的。楊玨和張小琪曾經在某次社團活動結束後,折返實驗室去取落下的東西,卻撞見了當時在實驗室中舉止親密的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當時的情形可想而知,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自然要求兩個女生保密,聽楊玨說,當時的張小琪反應非常鎮靜,一點都沒有表現出驚慌,而當時的楊玨自己則被這一幕點得開了竅,明白了同性之間的愛戀是怎樣的。張小琪詢問了許多有關同性之愛的事情,貌似是出於好奇和求知慾,但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大約是害怕她亂傳出去,並沒有解釋很多。
在那之後,張小琪經常會單獨去尋找莊雲生老師和李迪老師,秘密詢問一些問題。後來很多年後我曾經拜訪過莊老師,莊老師說,他每日都生活在悔恨之中。當初若是沒和張小琪說那些話,大約以後的事情,也不會發生。莊老師說,張小琪在那段時間裏,經常詢問一些有關於人體基因問題,以及改造人、複製人、異能之類的古怪問題。之後,還萌生了一個非常瘋狂的念頭,就是讓同性之間能夠自然懷孕生子。這個念頭,其實莊老師和李老師一直都在秘密研究,但也隻是一些理論上的研究,他們都是男人,想要擁有一個共同的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在女性身上卻可以實現,為此,他們二人已經做出了初步的理論研究。莊老師曾經一不小心將這些研究的部分內容透漏給了張小琪,但他沒想到,竟然會導致張小琪從此步入不歸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