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美國“憲法號”護衛艦上響起八擊鍾時,海軍中校法拉格特發現了一艘奇怪的雙桅船正向西行駛。船體上沒有任何旗幟,船身也沒有漆上名字,因而與之有關的一切都引發了海員們的猜疑。護衛艦上的船員向其打了信號招呼,那艘船上卻升起了海盜旗幟。法拉格特下令向其開火,但為時已晚,海盜船率先向護衛艦發射了舷炮。戰鬥結束後,中校手下一位名為亨利·f.約翰斯的船員失蹤了。
iii
時值夏季,馬達加斯加島上。當地人正在摘玉米,突然有人大喊道:“那是甲板天窗!我看到了一艘船!船體上沒有任何旗幟,船身也沒有漆上名字!”而與之有關的一切都引發了大家的猜疑,於是,所有人開始四處逃散,當他們再次聚集到島嶼的另一邊時,發現一個名為達哈比的人失蹤了。
iv
最後,對比綜述報告,他們決定必須要做些什麽了。據回憶,已經發現有三例失蹤案——約翰·格裏格斯、亨利·約翰以及達哈比。最終,廣告刊登消息稱,懸賞5000英鎊緝拿船長曼紐爾·魯埃洛、那艘雙桅船和船上的水手,解救被囚禁者。這時,一則震撼性的新聞傳到了倫敦!一艘來源不明的雙桅船在美國的佛羅裏達群島失事了!
v
人們匆忙趕往佛羅裏達去看那場事故。在破損的雙桅船殘骸邊,一根紡錘形的鋼材物體平穩地矗立在海麵上。“一艘潛水艇!”一個人喊道。“是的!”另一個人回應著。一個看起來很睿智的人說道:“現在秘密都明朗了,在與護衛艦的那場戰鬥中,他們使潛水艇沒入到水中,並如希望的那樣盡可能多的帶走了,未被看見。而且……”“約翰·布朗失蹤了!”有人在甲板上喊道。果然,約翰·布朗失蹤了!
vi
潛水艇的發現與約翰·布朗的失蹤又一次在人群中掀起了轟動。至於那個新發現,很有必要聯繫地理狀況:北極地區應該存在著大麵積火山土壤構成的陸地,部分區域是對遊客和探索者開放的,但那裏極其荒涼、貧瘠,是絕對不可通行的,因此又稱“無人之地”。
vii
人們在無人之地的最南端發現了一處碼頭、一間小屋,以及前人棲息的痕跡。釘在小屋上一塊生鏽的門牌上麵刻著古英語字體的“魯埃洛先生”,這就是m.魯埃洛居住的地方。他們在房子裏發現了格裏格斯的筆記本、亨利·約翰斯的“憲法號”航行日誌,以及達哈比的馬達加斯加收割機。
viii
即將離開的時候,他們發現小屋的一側有個彈簧,便按了下去——房屋的一側便立刻展露出一個洞口,於是,他們刻不容緩地進入其中一探究竟。此刻,他們正深處一個地下洞穴中,順著海岸能夠一直下行至漆黑、陰暗的海洋邊緣。海麵上一個黯黑色的橢圓形物體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那是另一艘潛艇。他們走向船艙,發現了躺在地板上的格裏格斯、約翰斯和達哈比,全都安然無恙、未受到一絲傷害。他們返回倫敦之後便分道揚鑣了,格裏格斯回到了雷爾維勒村,約翰斯回到了護衛艦上,而達哈比則回了馬達加斯加島。
ix
但約翰·布朗的秘密還沒有解開,所以他們仍密切監視著無人之地的港口,期盼著潛水艇的歸來。最後,潛艇的確載著約翰·布朗抵達了。他們都寄希望於10月5日發動的那場襲擊——人們沿海岸線排列成行,組成多支小部隊。終於,以曼紐爾·魯埃洛為首的海盜們陸續地走下了船隻,突如其來的一場槍擊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x
海盜最終被如數擊敗,人們最終尋到了約翰·布朗。格裏格斯回到村落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約翰斯享受到了一場晚宴,達哈比成了馬達加斯加的國王,而曼紐爾·魯埃洛則在新門監獄被處死了。
(張琦 譯)
《印斯茅斯的陰霾》的棄稿
discarded draft of“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
[pp.1—6:]
1927年夏季,由於神經極度緊張,我突然中斷了在新英格蘭的觀光旅程,並即刻返回了克利夫蘭。我很少提起這次旅程的細節,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但近期的一份剪報內容竟莫名其妙地緩和了我之前存在的焦慮狀態。看來,一場大麵積的火災蔓延到了印斯茅斯廢棄的海濱沿岸大部分無人居住的老房子,以及遠處島嶼上一定數量的建築物;然而與火災同時發生的還有那場怪異的爆炸——波及到距離海岸1.5英裏遠的深海之中,巨大的黑色暗礁被炸毀,與此同時,海底突然坍塌並形成了一個不可估測的巨大深淵;方圓幾英裏都聽到了那響徹雲霄的聲響。出於某種原因,我對這些發生的事件頗感欣慰,甚至那場火災於我而言似乎更像是一種賜福而非災難。我尤為欣喜的是,那座老舊的磚砌珠寶廠以及支撐著大袞教會禮堂的支柱同原有的殘垣斷瓦都消失殆盡了。有傳言說此次事故是一次縱火,我想如果伊萬涅克奇老神父願意說,他肯定知道得更多;但我對事件的了解讓我的觀點大不相同。
親眼目睹印斯茅斯之前,我從沒聽說過這地方——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它,也是最後一次。任何現代地圖上似乎都沒有提及過那裏,而我計劃直接從紐伯裏波特去往阿卡姆,若是能夠找到什麽運輸工具的話,再從那裏去往格洛斯特。我沒有汽車,旅途中一直都是乘坐長途公共汽車、火車以及有軌電車,總之就是尋求價格盡可能低廉的路徑。紐伯裏波特的人們告訴我需要乘坐蒸汽火車去往阿卡姆;而正是在售票站——我對高昂的票價有所顧慮的時候,聽聞了印斯茅斯。售票員的話表明他不是個當地人,也諒解我極力想省錢的想法,於是便提出了其他人從未給過我的建議。
</br>
美國“憲法號”護衛艦上響起八擊鍾時,海軍中校法拉格特發現了一艘奇怪的雙桅船正向西行駛。船體上沒有任何旗幟,船身也沒有漆上名字,因而與之有關的一切都引發了海員們的猜疑。護衛艦上的船員向其打了信號招呼,那艘船上卻升起了海盜旗幟。法拉格特下令向其開火,但為時已晚,海盜船率先向護衛艦發射了舷炮。戰鬥結束後,中校手下一位名為亨利·f.約翰斯的船員失蹤了。
iii
時值夏季,馬達加斯加島上。當地人正在摘玉米,突然有人大喊道:“那是甲板天窗!我看到了一艘船!船體上沒有任何旗幟,船身也沒有漆上名字!”而與之有關的一切都引發了大家的猜疑,於是,所有人開始四處逃散,當他們再次聚集到島嶼的另一邊時,發現一個名為達哈比的人失蹤了。
iv
最後,對比綜述報告,他們決定必須要做些什麽了。據回憶,已經發現有三例失蹤案——約翰·格裏格斯、亨利·約翰以及達哈比。最終,廣告刊登消息稱,懸賞5000英鎊緝拿船長曼紐爾·魯埃洛、那艘雙桅船和船上的水手,解救被囚禁者。這時,一則震撼性的新聞傳到了倫敦!一艘來源不明的雙桅船在美國的佛羅裏達群島失事了!
v
人們匆忙趕往佛羅裏達去看那場事故。在破損的雙桅船殘骸邊,一根紡錘形的鋼材物體平穩地矗立在海麵上。“一艘潛水艇!”一個人喊道。“是的!”另一個人回應著。一個看起來很睿智的人說道:“現在秘密都明朗了,在與護衛艦的那場戰鬥中,他們使潛水艇沒入到水中,並如希望的那樣盡可能多的帶走了,未被看見。而且……”“約翰·布朗失蹤了!”有人在甲板上喊道。果然,約翰·布朗失蹤了!
vi
潛水艇的發現與約翰·布朗的失蹤又一次在人群中掀起了轟動。至於那個新發現,很有必要聯繫地理狀況:北極地區應該存在著大麵積火山土壤構成的陸地,部分區域是對遊客和探索者開放的,但那裏極其荒涼、貧瘠,是絕對不可通行的,因此又稱“無人之地”。
vii
人們在無人之地的最南端發現了一處碼頭、一間小屋,以及前人棲息的痕跡。釘在小屋上一塊生鏽的門牌上麵刻著古英語字體的“魯埃洛先生”,這就是m.魯埃洛居住的地方。他們在房子裏發現了格裏格斯的筆記本、亨利·約翰斯的“憲法號”航行日誌,以及達哈比的馬達加斯加收割機。
viii
即將離開的時候,他們發現小屋的一側有個彈簧,便按了下去——房屋的一側便立刻展露出一個洞口,於是,他們刻不容緩地進入其中一探究竟。此刻,他們正深處一個地下洞穴中,順著海岸能夠一直下行至漆黑、陰暗的海洋邊緣。海麵上一個黯黑色的橢圓形物體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那是另一艘潛艇。他們走向船艙,發現了躺在地板上的格裏格斯、約翰斯和達哈比,全都安然無恙、未受到一絲傷害。他們返回倫敦之後便分道揚鑣了,格裏格斯回到了雷爾維勒村,約翰斯回到了護衛艦上,而達哈比則回了馬達加斯加島。
ix
但約翰·布朗的秘密還沒有解開,所以他們仍密切監視著無人之地的港口,期盼著潛水艇的歸來。最後,潛艇的確載著約翰·布朗抵達了。他們都寄希望於10月5日發動的那場襲擊——人們沿海岸線排列成行,組成多支小部隊。終於,以曼紐爾·魯埃洛為首的海盜們陸續地走下了船隻,突如其來的一場槍擊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x
海盜最終被如數擊敗,人們最終尋到了約翰·布朗。格裏格斯回到村落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約翰斯享受到了一場晚宴,達哈比成了馬達加斯加的國王,而曼紐爾·魯埃洛則在新門監獄被處死了。
(張琦 譯)
《印斯茅斯的陰霾》的棄稿
discarded draft of“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
[pp.1—6:]
1927年夏季,由於神經極度緊張,我突然中斷了在新英格蘭的觀光旅程,並即刻返回了克利夫蘭。我很少提起這次旅程的細節,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但近期的一份剪報內容竟莫名其妙地緩和了我之前存在的焦慮狀態。看來,一場大麵積的火災蔓延到了印斯茅斯廢棄的海濱沿岸大部分無人居住的老房子,以及遠處島嶼上一定數量的建築物;然而與火災同時發生的還有那場怪異的爆炸——波及到距離海岸1.5英裏遠的深海之中,巨大的黑色暗礁被炸毀,與此同時,海底突然坍塌並形成了一個不可估測的巨大深淵;方圓幾英裏都聽到了那響徹雲霄的聲響。出於某種原因,我對這些發生的事件頗感欣慰,甚至那場火災於我而言似乎更像是一種賜福而非災難。我尤為欣喜的是,那座老舊的磚砌珠寶廠以及支撐著大袞教會禮堂的支柱同原有的殘垣斷瓦都消失殆盡了。有傳言說此次事故是一次縱火,我想如果伊萬涅克奇老神父願意說,他肯定知道得更多;但我對事件的了解讓我的觀點大不相同。
親眼目睹印斯茅斯之前,我從沒聽說過這地方——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它,也是最後一次。任何現代地圖上似乎都沒有提及過那裏,而我計劃直接從紐伯裏波特去往阿卡姆,若是能夠找到什麽運輸工具的話,再從那裏去往格洛斯特。我沒有汽車,旅途中一直都是乘坐長途公共汽車、火車以及有軌電車,總之就是尋求價格盡可能低廉的路徑。紐伯裏波特的人們告訴我需要乘坐蒸汽火車去往阿卡姆;而正是在售票站——我對高昂的票價有所顧慮的時候,聽聞了印斯茅斯。售票員的話表明他不是個當地人,也諒解我極力想省錢的想法,於是便提出了其他人從未給過我的建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