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娘離開後,他覺得自己笨嘴拙舌,也不知該如何開口和林小月提這件事,就一直拖到了現今。
正好借著裏正和村民們都在場的契機,他鼓起了勇氣請裏正幫忙從中說和。
裏正一開始是不同意的,畢竟一個好好的年青小夥,好手好腳,做什麽不行,非要頭上插草賤賣自身?
就算要自賣自身,好歹找個象樣點的地主家,或是員外家那種身家富裕,有些背景來頭的大戶人家。
賣給與他們一般的農家人,又是幾個意思?
二狗和裏正解釋,這都是他娘生前的遺願。況且,他現今之所以能從一窮二白到擁有一頭驢,也算小有家資,這些全得虧林小月的照拂。
若是沒有林小月,他不僅沒能過上如今不愁衣食的日子,就是落籍萬寶鎮也是天方夜譚。
裏正和村民們聽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沒想到,麵前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十四歲小姑娘竟有如此大能耐。
雖然,打一開始,在路上見識過小姑娘製做出能過濾髒水的那叫……濾水裝置的古怪東西,覺得小姑娘那叫一個絕頂聰明。卻不曾料想到,小姑娘不僅聰慧過人,還如此厚道。
不得不說,當裏正和村民們得知林小月的能耐和厚道後,不隻不反對二狗“自甘墮落”,與人簽長契的想法,就是他們村的裏正和其他村民也都動了相同的心思。
隻不過礙於與人家小姑娘不熟,這才沒有貿貿然提出突兀的想法,隻能借希望,以後通過二狗和小姑娘家多走動走動,待熟稔些了,看小姑娘若還有契約其他長、短工的心思,他們才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不是。
這麽想著,才有了二狗帶著裏正和村民們來跟林小月客氣攀談的一幕。
……
正午過後,去往九郡七十二縣鎮的隊伍陸續出發,萬寶鎮相對於其他縣鎮離州城最近,左不過一天左右就能抵達,路程算是相當短的了。
眾人依依不舍的和相熟之人道別,這一走,山高水遠,此生不知何日再相逢。
林小月一行懷揣著對於將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歡歡喜喜的牽著牲口,帶著滿滿當當的行囊,向著新的落籍地出發。
而一同出發,前往萬寶鎮隊伍裏的其他人家,則是在擔憂去到萬寶鎮下轄的村裏會出現何種狀況。
沒有人發現隱在人潮如織的難民群中,幾道不懷好意的目光,正緊緊鎖定在他們即將前往萬寶鎮的旗幟上,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二百多人的隊伍一路走著,聲勢頗為浩大,但因著出了州城,會有一大段路,與去往其他地方的難民共行一程。
如此看來,差不多也有大好幾百人在官道上走著,浩浩蕩蕩,聲勢頗為浩大。
這裏頭的人,除了被派來的領隊和官爺,哪一個不是動輒走了幾百上千裏,一路艱辛,披荊斬棘,頂著炎炎烈日好不容易才走到州城。
如今,落籍地都定下來了,戶籍文書也有了,就差他們過去,就能重新紮根安定下來。
九十九步都走過來了,還能差了那最後的一哆嗦?
裏正和領隊的官爺說著聊著,一路悠悠的走著,不經意間,將他們這邊二百多人的情況探得七七八八。
他們這邊去萬寶鎮的二百餘人裏,有兩戶是與他們一樣,都是落在萬寶鎮上。
其餘的十五戶人家則分在下邊不同的村落裏,而其中五戶,就有二狗以前村裏的裏正和鄉親們。隻不過那五戶也不是落在同一個村,而是分成了兩個村裏。
領隊的姓沈,是州城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個嘴上沒把門的,還是有意和裏正他們一行交好,倒是把他了解的信息都和裏正推心置腹抖了個幹淨。
當然,對於村裏的人,因著隔著距離,裏正等人倒也不在意,主要還是打聽了下,同樣落籍在萬寶鎮上的二戶人家。
據沈領隊所說,一戶是做生意的小商販。早年因著走南闖北,日子過得還算富裕。
原本逃荒出發時,帶著父母妻兒子女,還有家裏的小廝和婢女,以及三隻牲口和兩大車滿滿當當的糧食等物。
按說這樣的人家,路上除了缺水外,倒是應該比旁的難民好過許多。
可問題偏偏也出在兩車糧食上。
在半道上,被一夥有組織的百人難民團盯上。
怎麽說商販這一行除了自家4個男丁外,還有小廝和婢女,若大家齊心協力,豁出命去拚一把,未必不能衝破難民的包圍圈。
可問題就出在,家裏的婢女和小廝上。大難臨頭時,不僅沒能和主家同心戮力、共渡患難,反而危機關頭拋下主家,帶著小部分糧食逃之夭夭。
他們這一走,留下主家差點沒被難民踩踏至死,最後還是商販和其長子硬是咬牙,拚著一股同歸與盡,不要命的氣勢,勉強護得家人從搶糧搶瘋了的難民包圍圈中,僥幸逃了出來。
但後麵的路,因為隨身帶著的那點口糧不足,年邁的祖父母為了讓兒孫能多一撐上一日半日,愣是咬著牙,生生把自己活活餓死……。
索性,天無絕人之路,他們一家五口靠著吃樹皮,觀音土,硬是吊著一口氣撐到雍州城,而後憑著商販藏在貼身衣物裏的印鑒,去錢莊取出存銀,這才一路疏通,散了大半家財,換來落籍到靠近軍囤的萬寶鎮上安家落戶。
雖然大半身家沒了,家中老人也在中途離世,但餘下的商販兩口子和他的二子一女,倒是堅強的挺了下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而另外一戶是坐擁千畝田產以及金銀無數的員外爺。
據說,那員外爺已經年近半百,家中納了一房嬌嬌柔柔,比他小了二十多歲的填房,以及亡故發妻留給他的一對子女。
兒子入伍參了軍,如今就在萬寶鎮附近的軍囤裏當個小小的伍長,算也混了個最底層的軍官。女兒嫁進雍州城內的一大戶人家,做了第十六房姨太太。
這回逃難,員外倒是聰明的重金禮聘了十多個會武的江湖人士,出發前給了1\/3定錢,餘下的到州城才兌付。
正好借著裏正和村民們都在場的契機,他鼓起了勇氣請裏正幫忙從中說和。
裏正一開始是不同意的,畢竟一個好好的年青小夥,好手好腳,做什麽不行,非要頭上插草賤賣自身?
就算要自賣自身,好歹找個象樣點的地主家,或是員外家那種身家富裕,有些背景來頭的大戶人家。
賣給與他們一般的農家人,又是幾個意思?
二狗和裏正解釋,這都是他娘生前的遺願。況且,他現今之所以能從一窮二白到擁有一頭驢,也算小有家資,這些全得虧林小月的照拂。
若是沒有林小月,他不僅沒能過上如今不愁衣食的日子,就是落籍萬寶鎮也是天方夜譚。
裏正和村民們聽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沒想到,麵前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十四歲小姑娘竟有如此大能耐。
雖然,打一開始,在路上見識過小姑娘製做出能過濾髒水的那叫……濾水裝置的古怪東西,覺得小姑娘那叫一個絕頂聰明。卻不曾料想到,小姑娘不僅聰慧過人,還如此厚道。
不得不說,當裏正和村民們得知林小月的能耐和厚道後,不隻不反對二狗“自甘墮落”,與人簽長契的想法,就是他們村的裏正和其他村民也都動了相同的心思。
隻不過礙於與人家小姑娘不熟,這才沒有貿貿然提出突兀的想法,隻能借希望,以後通過二狗和小姑娘家多走動走動,待熟稔些了,看小姑娘若還有契約其他長、短工的心思,他們才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不是。
這麽想著,才有了二狗帶著裏正和村民們來跟林小月客氣攀談的一幕。
……
正午過後,去往九郡七十二縣鎮的隊伍陸續出發,萬寶鎮相對於其他縣鎮離州城最近,左不過一天左右就能抵達,路程算是相當短的了。
眾人依依不舍的和相熟之人道別,這一走,山高水遠,此生不知何日再相逢。
林小月一行懷揣著對於將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歡歡喜喜的牽著牲口,帶著滿滿當當的行囊,向著新的落籍地出發。
而一同出發,前往萬寶鎮隊伍裏的其他人家,則是在擔憂去到萬寶鎮下轄的村裏會出現何種狀況。
沒有人發現隱在人潮如織的難民群中,幾道不懷好意的目光,正緊緊鎖定在他們即將前往萬寶鎮的旗幟上,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二百多人的隊伍一路走著,聲勢頗為浩大,但因著出了州城,會有一大段路,與去往其他地方的難民共行一程。
如此看來,差不多也有大好幾百人在官道上走著,浩浩蕩蕩,聲勢頗為浩大。
這裏頭的人,除了被派來的領隊和官爺,哪一個不是動輒走了幾百上千裏,一路艱辛,披荊斬棘,頂著炎炎烈日好不容易才走到州城。
如今,落籍地都定下來了,戶籍文書也有了,就差他們過去,就能重新紮根安定下來。
九十九步都走過來了,還能差了那最後的一哆嗦?
裏正和領隊的官爺說著聊著,一路悠悠的走著,不經意間,將他們這邊二百多人的情況探得七七八八。
他們這邊去萬寶鎮的二百餘人裏,有兩戶是與他們一樣,都是落在萬寶鎮上。
其餘的十五戶人家則分在下邊不同的村落裏,而其中五戶,就有二狗以前村裏的裏正和鄉親們。隻不過那五戶也不是落在同一個村,而是分成了兩個村裏。
領隊的姓沈,是州城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個嘴上沒把門的,還是有意和裏正他們一行交好,倒是把他了解的信息都和裏正推心置腹抖了個幹淨。
當然,對於村裏的人,因著隔著距離,裏正等人倒也不在意,主要還是打聽了下,同樣落籍在萬寶鎮上的二戶人家。
據沈領隊所說,一戶是做生意的小商販。早年因著走南闖北,日子過得還算富裕。
原本逃荒出發時,帶著父母妻兒子女,還有家裏的小廝和婢女,以及三隻牲口和兩大車滿滿當當的糧食等物。
按說這樣的人家,路上除了缺水外,倒是應該比旁的難民好過許多。
可問題偏偏也出在兩車糧食上。
在半道上,被一夥有組織的百人難民團盯上。
怎麽說商販這一行除了自家4個男丁外,還有小廝和婢女,若大家齊心協力,豁出命去拚一把,未必不能衝破難民的包圍圈。
可問題就出在,家裏的婢女和小廝上。大難臨頭時,不僅沒能和主家同心戮力、共渡患難,反而危機關頭拋下主家,帶著小部分糧食逃之夭夭。
他們這一走,留下主家差點沒被難民踩踏至死,最後還是商販和其長子硬是咬牙,拚著一股同歸與盡,不要命的氣勢,勉強護得家人從搶糧搶瘋了的難民包圍圈中,僥幸逃了出來。
但後麵的路,因為隨身帶著的那點口糧不足,年邁的祖父母為了讓兒孫能多一撐上一日半日,愣是咬著牙,生生把自己活活餓死……。
索性,天無絕人之路,他們一家五口靠著吃樹皮,觀音土,硬是吊著一口氣撐到雍州城,而後憑著商販藏在貼身衣物裏的印鑒,去錢莊取出存銀,這才一路疏通,散了大半家財,換來落籍到靠近軍囤的萬寶鎮上安家落戶。
雖然大半身家沒了,家中老人也在中途離世,但餘下的商販兩口子和他的二子一女,倒是堅強的挺了下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而另外一戶是坐擁千畝田產以及金銀無數的員外爺。
據說,那員外爺已經年近半百,家中納了一房嬌嬌柔柔,比他小了二十多歲的填房,以及亡故發妻留給他的一對子女。
兒子入伍參了軍,如今就在萬寶鎮附近的軍囤裏當個小小的伍長,算也混了個最底層的軍官。女兒嫁進雍州城內的一大戶人家,做了第十六房姨太太。
這回逃難,員外倒是聰明的重金禮聘了十多個會武的江湖人士,出發前給了1\/3定錢,餘下的到州城才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