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準備潛入皇宮
毀婚後,她成了全京城男人的白月光 作者:月新如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母很是擔心地拉著如月的手。
“是呀,姐姐,等寒星長大,就可以保護娘親和姐姐了。”
弟弟也很是不舍。
“臨安還有妙春堂,我不能天天在此,何況皇上都賜了玉匾,臨安的百姓都喜歡我,估計沒有誰會欺負我的。”
如月這樣一說,兩個人才放心一些。
又叮嚀如月常來看望他們,如月才離開了。
山長給顧侯稟報了情況。
安如月被請到了顧清煜麵前。
“這麽快就要離開?”顧清煜看向她。
這個女人走得毫無留戀。
“我隻是一個醫者,隻會解救病人,查刺客細作這些,本不擅長。”
“那好吧~近日臨安城周邊很不安全,聽聞有邪教橫行,專門針對年輕的女子,你能保證自己不被捕獲?”
“我一身絕學,怎能落入虎口?”安如月覺得,在這個人間,除了顧清煜防備心太強,武功太高,幾乎就沒有人能奈她何。
“那好,這些銀子,算是你的診費。”
顧清煜把眼前一盤白銀往安如月麵前挪了挪。
白花花的大元寶,安如月拿了幾顆,剩下的,她又放了回去。
“我弟弟在書院讀書,也會花費銀子,這些就充當他的學費吧。”
顧清煜也沒有堅持。
安如月轉身離開,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個~那夜是誰將我打暈了~”
“怎麽,不打暈還等著被人風花雪月?”他估計她都聽不懂這詞語的意思。
“什麽風花雪月?我有那麽蠢嗎?”
原來又是顧清煜將她打暈的,這下手也太重了,此刻,脖頸處還酸酸的呢。
“你沒有,不過那夜如果你不暈的話,估計你會看到一場獨特的風景,本侯覺得,你可能會大開眼界,但是~少女不宜~”
顧清煜遮遮掩掩地說道。
“何意?獨特風景?”
安如月不知顧清煜在說什麽亂七八糟的事,獨特風景?
夜裏有何獨特風景?
她忽然想起那日那個書生所說的風花雪月,這顧清煜,不就是變著法的說這個嗎?
這有何不能看,不就是男女一起開開心心。
賞賞風景,不好看的,估計就是摟摟抱抱吧。
她去醉亭樓的時候,那些歌女,也有跟座上的公子摟摟抱抱的。
又不是沒有見過~
“那有何不能看?”她覺得顧清煜把她打暈,就是故意欺負人。
“本侯懷疑你,從來不懂男女之事,罷了,日後若有幸入了我顧家,本侯再好好教導於你。”
顧清煜寒眸灼灼,裏外都透著一股壞水那種。
還教導她?
好馬不吃回頭草,哪有毀婚再成婚的。
“那還是不用,我安家可高攀不上。”
安如月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叫了一輛馬車,她回了臨安。
幾日沒有回來,這妙春堂的病人都快想死她了,一見到她,就紛紛傳開了。
很快,就有許多病人排著隊來看病了。
不是他們隻喜歡安大夫,而是真喜歡安大夫,問診時性格溫柔,開的藥,跟神藥一樣。
那些這幾日治病沒有治好的,都又尋了過來。
包括那些貴族大家。
安如月有一個特點,她絕不會去貴族家裏問診,在他們妙春堂,主打一個窮富一視同仁。
這也是妙春堂最令人欽佩之處。
不管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
安如月又整整忙活了數日,雖然很累,但也充實,每日累累地回到安府,一個人到也無牽無掛。
隻是這一日,府上的一個丫鬟買菜時忽然失蹤了。
其他幾個丫鬟都嚇得魂不守舍。
安如月也很意外,畢竟這些丫鬟,自從買回安家,就很是本分,沒有招惹過任何人。
還有誰會和這些丫鬟過不去呢。
她叫來幾個丫鬟詢問,大家都不知道。
平日裏跟陌生人都不怎麽說話的。
那就是說,這個搶走丫鬟的人,很可能就是安家的仇人。
而安家的仇人不是林家嗎?
如今弟弟和母親走了,他們為何還不放過一個丫鬟。
“小姐,你們離開後,我們有一日出去街上買菜,倒是遇到過一個人,一直尾隨我們,當時我們嚇得不輕,後來也沒有發生何事,我們就沒有在意。”
這時,一個大一點的丫鬟似乎想起什麽,她給安如月說道。
“尾隨你們?”安如月似乎明白了,這個尾隨不就是想跟蹤丫鬟們,看看她們一家去往何處嗎。
除了林家還有誰會如此卑鄙。
可她就是去林家,對方也不會承認。
果然兩日後,丫鬟們驚叫著跑了進來,安如月出去一看,看到了那個丫鬟的屍首~
那一刻,她握緊拳頭,握了很久。
她讓人好生安葬了丫鬟,又安撫了一下其他丫鬟的情緒。最後,拿出家裏的銀子,把剩下的幾個奴仆都叫到跟前。
“你們拿著這些銀子,先去外麵躲一陣子,想回老家的,我也不阻攔。”
她又把他們的賣身契也拿了出來,發給他們。
這些丫鬟小廝各個都舍不得這麽好的主子,可若是不走,估計連小命也保不住。
於是都感激涕零地給安如月磕了幾個響頭。
最後拿著包袱走人了。
安如月這天傍晚,她自己一個人坐在涼亭內,看著遠處的風景,青山隱約,黍苗青青,藍天白雲,本該歲月靜好的日子,卻總是有人不讓她好過~
本想不與人結仇,可到了這裏,隻能不自覺地加入各種鬥爭的漩渦。
所以,她準備去皇宮,潛伏裏麵,在太醫院,打聽一下當年的恩怨,一個如此惡毒的人,估計當年先皇的事,一定是林家動的手腳。
君子坦蕩蕩,似乎自古而然。
此事再不解決,似乎還會牽連妙春堂的人。
去皇宮何談容易,她必須有門路。
可這門路從何而來?
她揉了很久的腦袋,才想起了二皇子胤王。
他和宮裏的人最熟悉,找他,估計是沒有錯的。
不過那個家夥和她的交往,似乎帶了目的,這目的還有些不純。
但事已至此,該想的辦法,總需要想的。
這一日,她來到胤王府,可那些守衛大門的,沒有刺帖,根本不讓她進去。
“是呀,姐姐,等寒星長大,就可以保護娘親和姐姐了。”
弟弟也很是不舍。
“臨安還有妙春堂,我不能天天在此,何況皇上都賜了玉匾,臨安的百姓都喜歡我,估計沒有誰會欺負我的。”
如月這樣一說,兩個人才放心一些。
又叮嚀如月常來看望他們,如月才離開了。
山長給顧侯稟報了情況。
安如月被請到了顧清煜麵前。
“這麽快就要離開?”顧清煜看向她。
這個女人走得毫無留戀。
“我隻是一個醫者,隻會解救病人,查刺客細作這些,本不擅長。”
“那好吧~近日臨安城周邊很不安全,聽聞有邪教橫行,專門針對年輕的女子,你能保證自己不被捕獲?”
“我一身絕學,怎能落入虎口?”安如月覺得,在這個人間,除了顧清煜防備心太強,武功太高,幾乎就沒有人能奈她何。
“那好,這些銀子,算是你的診費。”
顧清煜把眼前一盤白銀往安如月麵前挪了挪。
白花花的大元寶,安如月拿了幾顆,剩下的,她又放了回去。
“我弟弟在書院讀書,也會花費銀子,這些就充當他的學費吧。”
顧清煜也沒有堅持。
安如月轉身離開,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個~那夜是誰將我打暈了~”
“怎麽,不打暈還等著被人風花雪月?”他估計她都聽不懂這詞語的意思。
“什麽風花雪月?我有那麽蠢嗎?”
原來又是顧清煜將她打暈的,這下手也太重了,此刻,脖頸處還酸酸的呢。
“你沒有,不過那夜如果你不暈的話,估計你會看到一場獨特的風景,本侯覺得,你可能會大開眼界,但是~少女不宜~”
顧清煜遮遮掩掩地說道。
“何意?獨特風景?”
安如月不知顧清煜在說什麽亂七八糟的事,獨特風景?
夜裏有何獨特風景?
她忽然想起那日那個書生所說的風花雪月,這顧清煜,不就是變著法的說這個嗎?
這有何不能看,不就是男女一起開開心心。
賞賞風景,不好看的,估計就是摟摟抱抱吧。
她去醉亭樓的時候,那些歌女,也有跟座上的公子摟摟抱抱的。
又不是沒有見過~
“那有何不能看?”她覺得顧清煜把她打暈,就是故意欺負人。
“本侯懷疑你,從來不懂男女之事,罷了,日後若有幸入了我顧家,本侯再好好教導於你。”
顧清煜寒眸灼灼,裏外都透著一股壞水那種。
還教導她?
好馬不吃回頭草,哪有毀婚再成婚的。
“那還是不用,我安家可高攀不上。”
安如月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叫了一輛馬車,她回了臨安。
幾日沒有回來,這妙春堂的病人都快想死她了,一見到她,就紛紛傳開了。
很快,就有許多病人排著隊來看病了。
不是他們隻喜歡安大夫,而是真喜歡安大夫,問診時性格溫柔,開的藥,跟神藥一樣。
那些這幾日治病沒有治好的,都又尋了過來。
包括那些貴族大家。
安如月有一個特點,她絕不會去貴族家裏問診,在他們妙春堂,主打一個窮富一視同仁。
這也是妙春堂最令人欽佩之處。
不管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
安如月又整整忙活了數日,雖然很累,但也充實,每日累累地回到安府,一個人到也無牽無掛。
隻是這一日,府上的一個丫鬟買菜時忽然失蹤了。
其他幾個丫鬟都嚇得魂不守舍。
安如月也很意外,畢竟這些丫鬟,自從買回安家,就很是本分,沒有招惹過任何人。
還有誰會和這些丫鬟過不去呢。
她叫來幾個丫鬟詢問,大家都不知道。
平日裏跟陌生人都不怎麽說話的。
那就是說,這個搶走丫鬟的人,很可能就是安家的仇人。
而安家的仇人不是林家嗎?
如今弟弟和母親走了,他們為何還不放過一個丫鬟。
“小姐,你們離開後,我們有一日出去街上買菜,倒是遇到過一個人,一直尾隨我們,當時我們嚇得不輕,後來也沒有發生何事,我們就沒有在意。”
這時,一個大一點的丫鬟似乎想起什麽,她給安如月說道。
“尾隨你們?”安如月似乎明白了,這個尾隨不就是想跟蹤丫鬟們,看看她們一家去往何處嗎。
除了林家還有誰會如此卑鄙。
可她就是去林家,對方也不會承認。
果然兩日後,丫鬟們驚叫著跑了進來,安如月出去一看,看到了那個丫鬟的屍首~
那一刻,她握緊拳頭,握了很久。
她讓人好生安葬了丫鬟,又安撫了一下其他丫鬟的情緒。最後,拿出家裏的銀子,把剩下的幾個奴仆都叫到跟前。
“你們拿著這些銀子,先去外麵躲一陣子,想回老家的,我也不阻攔。”
她又把他們的賣身契也拿了出來,發給他們。
這些丫鬟小廝各個都舍不得這麽好的主子,可若是不走,估計連小命也保不住。
於是都感激涕零地給安如月磕了幾個響頭。
最後拿著包袱走人了。
安如月這天傍晚,她自己一個人坐在涼亭內,看著遠處的風景,青山隱約,黍苗青青,藍天白雲,本該歲月靜好的日子,卻總是有人不讓她好過~
本想不與人結仇,可到了這裏,隻能不自覺地加入各種鬥爭的漩渦。
所以,她準備去皇宮,潛伏裏麵,在太醫院,打聽一下當年的恩怨,一個如此惡毒的人,估計當年先皇的事,一定是林家動的手腳。
君子坦蕩蕩,似乎自古而然。
此事再不解決,似乎還會牽連妙春堂的人。
去皇宮何談容易,她必須有門路。
可這門路從何而來?
她揉了很久的腦袋,才想起了二皇子胤王。
他和宮裏的人最熟悉,找他,估計是沒有錯的。
不過那個家夥和她的交往,似乎帶了目的,這目的還有些不純。
但事已至此,該想的辦法,總需要想的。
這一日,她來到胤王府,可那些守衛大門的,沒有刺帖,根本不讓她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