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我跟爺爺去捉鬼:靈寵詭事 作者:巴陵亮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沉默了許久,終於緩緩說:“我明天就去吧。”
**********************
謝謝大家支持我的新書。大家的評論,我都一一看過。由於騰訊書城跟原創網的評論不能統一顯示,我還常特意去書城看看大家的評論。好的壞的評論我都接受,無理謾罵的直接無視。由於精力有限,我無法一一回複評論,還請鬼迷見諒。
順便解釋一下,前一本《我跟爺爺去捉鬼》其實已經完結,但是簽約在紅袖,由於協議製約,我隻能在騰訊慢慢發。其實現在發的章節在紅袖網都是收費章節,我已經力所能及的免費發在騰訊。所以請鬼迷不要誤解我。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萌生要在騰訊寫個完整的詭異故事的想法,這才有了這本書。希望大家支持!也希望大家收藏,訂閱,投票。
☆、永不還陽
後來他告訴我,親自去貓墳上道歉之後,身邊的詭異事情突然消失了。手上的傷痕很快癒合了,再也沒有痛過了,但是傷口位置留下一個白斑點,平時看不見,隻有對著燈光的時候才能看到。
他回到了學校,再次去那個醫務室。接待他的還是那個醫生。他把手伸給醫生看。醫生說,這是貓的撓傷,沒有大礙,過段時間自然就會好……
童守成的事情過去不久,我也請假回了一趟老家。請假的緣由之一是最近工作太累,需要調整休息,其二是鼻子流血的症狀復發。媽媽說要將一種名叫“絲毛筋”的野草根跟瘦肉煮在一起,然後和湯喝了。這樣對治療鼻子流血很有效。我小時候流鼻血她給我煮過,但是我記憶不深。
我下火車的時候,天還沒亮。坐了最早的一班公交車,然後走了一小段山路,就來到了村口。這時還有稀稀落落的公雞打鳴聲,太陽剛從我家對麵那座山頭露出一個怯生生的蛋黃。
剛走到我家地坪裏,我就看見一個陌生中年男子站在門口,卑躬屈膝的模樣。他手裏提著一個小布袋,裏麵鼓鼓囊囊,不知道裝了什麽東西。我正想上前詢問,就看見我媽媽手持一個茶盅走了出來。陌生男子急忙張開小布袋。
白色小顆粒從茶盅裏傾瀉出來,原來是米。
這男子是要飯的?雖然他有幾分乞討的可憐表情,但是他衣著鮮光,皮鞋鋥亮,完全不像是窮到沒飯吃的人。
“好了,好了,不要多了,一點點就夠了。”那男子製止媽媽繼續倒米,收起了小布袋。
我更疑慮了。哪有向人乞討還怕人家給多了的?
“這就夠了?”媽媽關切的問道。
今天媽媽也表現不正常。村裏偶爾有乞討的人經過,媽媽見乞討者手足健全便會很不耐煩,甚至當麵責怪人家有勞動力為什麽不自己養活自己,隻有遇到年邁或者年幼或者殘疾才會好臉色相待。
可是這男子正處壯年,也看不出哪裏殘疾。
“夠了夠了。這麽早打擾,真不好意思。”那男子道過謝,往我們鄰居家走去。他邊走邊唱一首奇怪的歌謠:
“一七天堂。
二七地堂。
三七神堂。
四七凡間走一趟。
五七閻王。
六七鬼堂。
七七永不還陽……”
他唱得並不怎樣,歌不成歌,調不成調,但我仍然聽得出了神。直到媽媽看見我,叫了一聲我的小名,我才從中回過神來。
媽媽把我拉進屋,噓寒問短,把我看了又看,好像我變化了許多,要確認我是不是她兒子似的。
我將行李箱往牆邊一擱,問道:“剛剛那個人是叫花子嗎?”
媽媽望了一眼門外,將食指立在嘴前:“噓——”
見她如此神秘兮兮,我頓時縮了縮脖子,也朝外看了一眼。那個男子自然是看不見了。
“怎麽啦?”我小聲道。
媽媽不說話,將門掩上。這時,我看見伴隨我許多年的桃木符居然就放在門後的角落裏,上方已經有了一道比較明顯的裂痕。
☆、討百家米
媽媽這才放下心來跟我說:“你聽到他唱的歌謠沒有?”媽媽把聲音壓得很低,以至於對麵的我聽起來都比較費力。加上門掩上後房間裏比較暗,而那個古怪的桃木符躲在門後的角落,像是有意蜷縮的小孩子,我頓時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詭異的氣氛。它們摸不到看不見,但是隱隱能夠聞得到。
“聽到了,但是不知道他說的什麽東西。”
“那是送人上路的白歌。”
我知道白歌的意思。我們這裏把喜事叫做紅事,亡人的事叫做白事。白歌就是唱歌死人聽的歌,有時候又稱之為“孝歌”。孝歌中多是講述亡者生前的一些主要事跡,在葬禮上由道士唱出來,主要是紀念的意義,但是歌中也夾雜很多勸慰亡者安息的話。
“白歌不是在奠堂裏唱嗎?他怎麽在路上唱?他又為什麽找你討米?”我不能理解。
媽媽又將食指放在嘴唇前“噓”了一聲,小聲道:“別這麽大聲。小心被什麽東西聽到。”
“他已經走了。”我說道。
“他是走了,我知道,但是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也許還沒走。”媽媽擔憂道。
“看不見的東西?”雖然媽媽說看不見,我仍舊朝房間各個角落瞄來瞄去。
</br>
**********************
謝謝大家支持我的新書。大家的評論,我都一一看過。由於騰訊書城跟原創網的評論不能統一顯示,我還常特意去書城看看大家的評論。好的壞的評論我都接受,無理謾罵的直接無視。由於精力有限,我無法一一回複評論,還請鬼迷見諒。
順便解釋一下,前一本《我跟爺爺去捉鬼》其實已經完結,但是簽約在紅袖,由於協議製約,我隻能在騰訊慢慢發。其實現在發的章節在紅袖網都是收費章節,我已經力所能及的免費發在騰訊。所以請鬼迷不要誤解我。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萌生要在騰訊寫個完整的詭異故事的想法,這才有了這本書。希望大家支持!也希望大家收藏,訂閱,投票。
☆、永不還陽
後來他告訴我,親自去貓墳上道歉之後,身邊的詭異事情突然消失了。手上的傷痕很快癒合了,再也沒有痛過了,但是傷口位置留下一個白斑點,平時看不見,隻有對著燈光的時候才能看到。
他回到了學校,再次去那個醫務室。接待他的還是那個醫生。他把手伸給醫生看。醫生說,這是貓的撓傷,沒有大礙,過段時間自然就會好……
童守成的事情過去不久,我也請假回了一趟老家。請假的緣由之一是最近工作太累,需要調整休息,其二是鼻子流血的症狀復發。媽媽說要將一種名叫“絲毛筋”的野草根跟瘦肉煮在一起,然後和湯喝了。這樣對治療鼻子流血很有效。我小時候流鼻血她給我煮過,但是我記憶不深。
我下火車的時候,天還沒亮。坐了最早的一班公交車,然後走了一小段山路,就來到了村口。這時還有稀稀落落的公雞打鳴聲,太陽剛從我家對麵那座山頭露出一個怯生生的蛋黃。
剛走到我家地坪裏,我就看見一個陌生中年男子站在門口,卑躬屈膝的模樣。他手裏提著一個小布袋,裏麵鼓鼓囊囊,不知道裝了什麽東西。我正想上前詢問,就看見我媽媽手持一個茶盅走了出來。陌生男子急忙張開小布袋。
白色小顆粒從茶盅裏傾瀉出來,原來是米。
這男子是要飯的?雖然他有幾分乞討的可憐表情,但是他衣著鮮光,皮鞋鋥亮,完全不像是窮到沒飯吃的人。
“好了,好了,不要多了,一點點就夠了。”那男子製止媽媽繼續倒米,收起了小布袋。
我更疑慮了。哪有向人乞討還怕人家給多了的?
“這就夠了?”媽媽關切的問道。
今天媽媽也表現不正常。村裏偶爾有乞討的人經過,媽媽見乞討者手足健全便會很不耐煩,甚至當麵責怪人家有勞動力為什麽不自己養活自己,隻有遇到年邁或者年幼或者殘疾才會好臉色相待。
可是這男子正處壯年,也看不出哪裏殘疾。
“夠了夠了。這麽早打擾,真不好意思。”那男子道過謝,往我們鄰居家走去。他邊走邊唱一首奇怪的歌謠:
“一七天堂。
二七地堂。
三七神堂。
四七凡間走一趟。
五七閻王。
六七鬼堂。
七七永不還陽……”
他唱得並不怎樣,歌不成歌,調不成調,但我仍然聽得出了神。直到媽媽看見我,叫了一聲我的小名,我才從中回過神來。
媽媽把我拉進屋,噓寒問短,把我看了又看,好像我變化了許多,要確認我是不是她兒子似的。
我將行李箱往牆邊一擱,問道:“剛剛那個人是叫花子嗎?”
媽媽望了一眼門外,將食指立在嘴前:“噓——”
見她如此神秘兮兮,我頓時縮了縮脖子,也朝外看了一眼。那個男子自然是看不見了。
“怎麽啦?”我小聲道。
媽媽不說話,將門掩上。這時,我看見伴隨我許多年的桃木符居然就放在門後的角落裏,上方已經有了一道比較明顯的裂痕。
☆、討百家米
媽媽這才放下心來跟我說:“你聽到他唱的歌謠沒有?”媽媽把聲音壓得很低,以至於對麵的我聽起來都比較費力。加上門掩上後房間裏比較暗,而那個古怪的桃木符躲在門後的角落,像是有意蜷縮的小孩子,我頓時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詭異的氣氛。它們摸不到看不見,但是隱隱能夠聞得到。
“聽到了,但是不知道他說的什麽東西。”
“那是送人上路的白歌。”
我知道白歌的意思。我們這裏把喜事叫做紅事,亡人的事叫做白事。白歌就是唱歌死人聽的歌,有時候又稱之為“孝歌”。孝歌中多是講述亡者生前的一些主要事跡,在葬禮上由道士唱出來,主要是紀念的意義,但是歌中也夾雜很多勸慰亡者安息的話。
“白歌不是在奠堂裏唱嗎?他怎麽在路上唱?他又為什麽找你討米?”我不能理解。
媽媽又將食指放在嘴唇前“噓”了一聲,小聲道:“別這麽大聲。小心被什麽東西聽到。”
“他已經走了。”我說道。
“他是走了,我知道,但是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也許還沒走。”媽媽擔憂道。
“看不見的東西?”雖然媽媽說看不見,我仍舊朝房間各個角落瞄來瞄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