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可能有點沒禮貌,漢米爾頓突然決定帶巴士托斯去散步,把所有人全留在屋內。當我們散步回來,管家已經走了,女人也都冷靜下來。唯有巴士托斯,這隻愚蠢的狗,還興奮地在我腳邊狂轉,並用那令人心碎的眼神牢牢凝視著我。
寒意漸漸在這個家中升起,感情則慢慢淡去,這是必然的道理。羅莎仍在替我們做事,不過現在她已安全逃進了童年時期,漢米爾頓的目光已不再在她的臉龐、她的粉紅色衣衫上遊移。這樣才是對的。現在我們可以快速把頭一點,微微一個略偏垂直線的動作,就能把視線從羅莎身上移開。我甚至連巴士托斯都不想念了,管他幾個月前被管家帶去何方?
戰爭並沒有向我們接近。戰爭並未洶湧進駐"我們的"村莊,而是我們將被安插進戰爭之中-以所謂手術式的精準。但沒有人留意這點。
告別葡萄牙對他來說並非難事。他可以不帶情感地離開這裏的哀愁音樂1、節慶聖典、海港碼頭和管家茫然的張望,也能入境隨俗,立刻融入這艘輪船的髒亂環境。的確,一路走來始終維持高尚優雅的漢米爾頓,如今已和船上這群蓬首垢麵、任人擺布的群眾幾無差別。這裏大概有二十個乘客(這艘船並不是載運旅客的交通船),我們待在一片混亂中,在船員的敵視羞辱下睡在長凳和甲板躺椅上。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行李家當,或各自的秘密,把它們當成愛人似的緊緊抱在懷中,而口中呢喃的則是歐洲各國的語言……
在漢米爾頓的喉間,哽塞著另一種語言:它在他體內翻動,正準備往外顯露……
當然,我們並沒有和任何人交談:大夥早就放棄了語言,在彼此之間傳遞的隻有嘆息、頷首和顰眉。這些人整天玩牌,他們全是社會的下層人士,與遊民流浪漢無異。他們看起來如此不堪入目,天知道這場戰爭為什麽需要他們?我們至少還擁有黃金,就藏在襯衫底下的另一條腰帶裏,沉甸甸地發出向下墜的力道。
我一直認為義大利是我精神上的故鄉,因此一開始對薩萊諾1有些失望。我們投宿在一家廉價的旅店,店主一到白天便把所有人驅趕到外,我們隻好四處閑逛,把時間花在去教堂做禮拜或和義大利警察進行對牛彈琴的爭吵。漢米爾頓這時已變了樣,盡管以前在威爾普的時候還算虔誠,現在他卻對教堂沒多大興趣。他坐在進門後最靠近自己的第一排長椅上,每隔二十秒便斜眼往大門張望,還發出不耐煩的嘆息聲。他一度也曾走向祭壇,熄掉持在胸前的蠟燭,換得一點點零錢放進口袋裏。他隻瞄了一眼十字架上的基督:那具廣受眾人崇拜的軀體姿態像樹枝般微彎,形象在惱人的燭火光影中不斷更改變換,而在我們頭上,則是一座不怎麽引人注意的觀察光線的望台。隨後我們又回到外麵的廣場,在義大利警察的窺伺之下,觀賞眼前這齣宗教啞劇。
第20節:時間箭(20)
有位啞劇團的成員被迫替我們安排前往羅馬的旅程。藉由怪物般的黑色火車頭,我們來到羅馬市反教堂式的特米尼火車站,看見這座車站染上煤灰的玻璃,感受到地窖式的寒冷,聞到地殼或地獄屋椽的氣味。我們大膽穿過這片混亂,走在這裏的街道上:男人穿著白樺樹皮製成的鞋子,女人穿著寬鬆的上衣和披巾,兒童則赤身裸體渾身髒汙。他們的臉孔看起來都一樣,人人皆像正在前往醫院的路上,仿佛生命是如此令人擔憂,卻又奇怪地極具吸引力,處處都一致呈現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別擔心,我想告訴他們,我們就要去改變一切了。不會有任何事物消失,隻會有許多新事物出現。我們來到西西裏納路上的一座修道院(聖方濟會的),在那兒等著我們的是誠摯的歡迎和一頓簡單午餐。結束後,我們就又再度外出了。外出去哪兒?還會是哪兒?當然是梵蒂岡。
在這裏,我們的生活變得相當規律。一連九個早上,包括兩個星期天,我們都會經過城垛,穿過花園,然後走進那幾條擺滿戰利品的通道(擺滿玻璃箱盛裝的飾物和藝術品,吊有一張張長方形油畫、掛氈和精心描繪的地圖),抵達等待室。我們的聯絡人是杜伊爾神甫,他算是自己人,而且總是立刻接見我們,但即便如此仍無法避免讓漢米爾頓在等待室裏一連閑晃好幾個小時。連續幾個小時情緒緊張、沉默無語地坐在桌邊,看著桌上花瓶裏的花束,看著桌上盤子裏腐爛的蘋果。杜伊爾神甫是愛爾蘭人,臉上總散發著熱氣活力,而熱氣活力的來源則集中於他的鼻頭:以此為核心,如鬈須般的血絲向外延伸,似乎一路滲漏進他那看似充滿悔悟的灰眼睛。他的嘴巴也一樣,可憐兮兮,同樣是個痛苦的場景。在我們剛進來的時候,漢米爾頓以充滿感激的情緒迎接杜伊爾神甫,並立刻交出我們的文件:我們那本小小的內森護照1、我們的葡萄牙籤證,甚至包括我們在薩萊諾港口拿到的那張車票。盡管杜伊爾神甫的態度看似充滿希望和關懷,但這些事還是很花時間。時間在等待室裏過去,就在注視那個受損蘋果的敞開果肉中流逝。
在我們待在西西裏納路修道院的這段時間,漢米爾頓似乎發下誓言要保持緘默。從我弄髒在盤子上的食物,可看出這個機構的特質:菜品簡單,但營養相當均衡。我們各有自己的小房間,修道院充滿像我這樣的旅人,擠滿一群以姓或名稱呼的人(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置身於一堆名字之中)。梵蒂岡到處都是像我一樣的懇求者,口中呼喊著"神甫、神甫";歐洲各地或許皆有像我一樣的人,正在調整自己的姿態,準備蹣跚步向戰場。因此,雖然寂寞,我卻並不孤獨,如同其他地方的眾人一樣。慚愧之心加熱了我們的房間,還有伏地挺身,還有祈禱。沒錯,祈禱。他的祈禱像一陣噪音,發出的目的隻是為了蓋過一個你無法忍受的思緒。要不是它太過單調,我差點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忍耐天分打動感化。單調的是恐懼,唯有恐懼,除了恐懼之外別無他物。為什麽會這樣?我們不是正準備去開始創造嗎?然而,他卻雙手緊握,雙膝跪地,在絕望情緒下嗚嗚咽咽、不清不楚地說著一些禱辭,祈求自己能獲得保護。為了證明他的信仰,或為了證明某種信念,他甚至想嚐試……
</br>
寒意漸漸在這個家中升起,感情則慢慢淡去,這是必然的道理。羅莎仍在替我們做事,不過現在她已安全逃進了童年時期,漢米爾頓的目光已不再在她的臉龐、她的粉紅色衣衫上遊移。這樣才是對的。現在我們可以快速把頭一點,微微一個略偏垂直線的動作,就能把視線從羅莎身上移開。我甚至連巴士托斯都不想念了,管他幾個月前被管家帶去何方?
戰爭並沒有向我們接近。戰爭並未洶湧進駐"我們的"村莊,而是我們將被安插進戰爭之中-以所謂手術式的精準。但沒有人留意這點。
告別葡萄牙對他來說並非難事。他可以不帶情感地離開這裏的哀愁音樂1、節慶聖典、海港碼頭和管家茫然的張望,也能入境隨俗,立刻融入這艘輪船的髒亂環境。的確,一路走來始終維持高尚優雅的漢米爾頓,如今已和船上這群蓬首垢麵、任人擺布的群眾幾無差別。這裏大概有二十個乘客(這艘船並不是載運旅客的交通船),我們待在一片混亂中,在船員的敵視羞辱下睡在長凳和甲板躺椅上。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行李家當,或各自的秘密,把它們當成愛人似的緊緊抱在懷中,而口中呢喃的則是歐洲各國的語言……
在漢米爾頓的喉間,哽塞著另一種語言:它在他體內翻動,正準備往外顯露……
當然,我們並沒有和任何人交談:大夥早就放棄了語言,在彼此之間傳遞的隻有嘆息、頷首和顰眉。這些人整天玩牌,他們全是社會的下層人士,與遊民流浪漢無異。他們看起來如此不堪入目,天知道這場戰爭為什麽需要他們?我們至少還擁有黃金,就藏在襯衫底下的另一條腰帶裏,沉甸甸地發出向下墜的力道。
我一直認為義大利是我精神上的故鄉,因此一開始對薩萊諾1有些失望。我們投宿在一家廉價的旅店,店主一到白天便把所有人驅趕到外,我們隻好四處閑逛,把時間花在去教堂做禮拜或和義大利警察進行對牛彈琴的爭吵。漢米爾頓這時已變了樣,盡管以前在威爾普的時候還算虔誠,現在他卻對教堂沒多大興趣。他坐在進門後最靠近自己的第一排長椅上,每隔二十秒便斜眼往大門張望,還發出不耐煩的嘆息聲。他一度也曾走向祭壇,熄掉持在胸前的蠟燭,換得一點點零錢放進口袋裏。他隻瞄了一眼十字架上的基督:那具廣受眾人崇拜的軀體姿態像樹枝般微彎,形象在惱人的燭火光影中不斷更改變換,而在我們頭上,則是一座不怎麽引人注意的觀察光線的望台。隨後我們又回到外麵的廣場,在義大利警察的窺伺之下,觀賞眼前這齣宗教啞劇。
第20節:時間箭(20)
有位啞劇團的成員被迫替我們安排前往羅馬的旅程。藉由怪物般的黑色火車頭,我們來到羅馬市反教堂式的特米尼火車站,看見這座車站染上煤灰的玻璃,感受到地窖式的寒冷,聞到地殼或地獄屋椽的氣味。我們大膽穿過這片混亂,走在這裏的街道上:男人穿著白樺樹皮製成的鞋子,女人穿著寬鬆的上衣和披巾,兒童則赤身裸體渾身髒汙。他們的臉孔看起來都一樣,人人皆像正在前往醫院的路上,仿佛生命是如此令人擔憂,卻又奇怪地極具吸引力,處處都一致呈現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別擔心,我想告訴他們,我們就要去改變一切了。不會有任何事物消失,隻會有許多新事物出現。我們來到西西裏納路上的一座修道院(聖方濟會的),在那兒等著我們的是誠摯的歡迎和一頓簡單午餐。結束後,我們就又再度外出了。外出去哪兒?還會是哪兒?當然是梵蒂岡。
在這裏,我們的生活變得相當規律。一連九個早上,包括兩個星期天,我們都會經過城垛,穿過花園,然後走進那幾條擺滿戰利品的通道(擺滿玻璃箱盛裝的飾物和藝術品,吊有一張張長方形油畫、掛氈和精心描繪的地圖),抵達等待室。我們的聯絡人是杜伊爾神甫,他算是自己人,而且總是立刻接見我們,但即便如此仍無法避免讓漢米爾頓在等待室裏一連閑晃好幾個小時。連續幾個小時情緒緊張、沉默無語地坐在桌邊,看著桌上花瓶裏的花束,看著桌上盤子裏腐爛的蘋果。杜伊爾神甫是愛爾蘭人,臉上總散發著熱氣活力,而熱氣活力的來源則集中於他的鼻頭:以此為核心,如鬈須般的血絲向外延伸,似乎一路滲漏進他那看似充滿悔悟的灰眼睛。他的嘴巴也一樣,可憐兮兮,同樣是個痛苦的場景。在我們剛進來的時候,漢米爾頓以充滿感激的情緒迎接杜伊爾神甫,並立刻交出我們的文件:我們那本小小的內森護照1、我們的葡萄牙籤證,甚至包括我們在薩萊諾港口拿到的那張車票。盡管杜伊爾神甫的態度看似充滿希望和關懷,但這些事還是很花時間。時間在等待室裏過去,就在注視那個受損蘋果的敞開果肉中流逝。
在我們待在西西裏納路修道院的這段時間,漢米爾頓似乎發下誓言要保持緘默。從我弄髒在盤子上的食物,可看出這個機構的特質:菜品簡單,但營養相當均衡。我們各有自己的小房間,修道院充滿像我這樣的旅人,擠滿一群以姓或名稱呼的人(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置身於一堆名字之中)。梵蒂岡到處都是像我一樣的懇求者,口中呼喊著"神甫、神甫";歐洲各地或許皆有像我一樣的人,正在調整自己的姿態,準備蹣跚步向戰場。因此,雖然寂寞,我卻並不孤獨,如同其他地方的眾人一樣。慚愧之心加熱了我們的房間,還有伏地挺身,還有祈禱。沒錯,祈禱。他的祈禱像一陣噪音,發出的目的隻是為了蓋過一個你無法忍受的思緒。要不是它太過單調,我差點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忍耐天分打動感化。單調的是恐懼,唯有恐懼,除了恐懼之外別無他物。為什麽會這樣?我們不是正準備去開始創造嗎?然而,他卻雙手緊握,雙膝跪地,在絕望情緒下嗚嗚咽咽、不清不楚地說著一些禱辭,祈求自己能獲得保護。為了證明他的信仰,或為了證明某種信念,他甚至想嚐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