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黑暗律師:天國的階梯 作者:[韓]都振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還沒有查詢金采文的出人境記錄,但很顯然他一定 是在樸恩順死之前幾天人境,死後離境的。當然,人境的人其 實是徐恆日。”
“嗯,的確是這樣。明天我就去查金采文的出人境記錄。”
“我們再說說明信片這個難題。起初我也想得有些簡單。 我以為有親筆的明信片,就可以確認他不在犯罪現場了。因為 當時一直以為徐判昆是那個瘋狂的惡魔,所以殺人者也會是繼 承血緣的徐氏子孫中的某一個。確切地說是因為懷疑徐杜裏, 所以沒能識破徐恆日的伎倆。然而隨著徐杜裏的不在場證據得 到確認,他解除了嫌疑,後來南卦田老人告訴我們那個曾經 被歪曲的事實,這時我才開始重新研究徐恆日的不在場證據。 上次我不是給你看過關於人魚公主雕像被人潑灑豬血的報導 嗎?有意思的是,在1月29日,當地的報導稱人魚公主雕像 被潑了紅色油漆,而2月1日以後的報導中卻變成了潑豬血。
此後的報導也是如此。”
“為什麽會這樣呢?”
“1月29日的新聞有可能是誤報。大概是事件發生後急於 發布報導,而出現了失誤。編輯新聞的記者隻看見了潑灑的紅 色液體,沒有詳細考察,便以為是紅色油漆。因為此前人魚公 主雕像也有幾次被塗抹粉紅色油漆的事件發生。隨著警方發表 聲明,或者了解了詳細情況以後,才發現那不是油漆,而是豬 血。所以在兩天以後,從2月1日開始,新聞報導中的紅油漆 的部分都更正為豬血。”
“原來如此,可是這和案件有什麽關係呢?”
“當時你從徐恆日那兒拿來的明信片還在嗎?”
柳賢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明信片仔細觀察起來。當時是不 得不對徐恆日表示歉意,才把明信片拿回來,也沒有當做證據 來處理,一直放在柳賢的抽屜裏。
"你看一看寫有人色公主雕像被潑豬血事件那張明信片的 日期。”
“1月30日,有當地郵局的郵戳,啊!”
“是的,至少在1月30日的報紙或網絡新聞中,仍然是報 道的人魚公主雕像被潑紅油漆。”
“那這到底是……”
“是的,徐恆日在更正報導出現以前,就知道人魚公主雕 像身上被潑灑的不是紅油漆而是豬血,寫在明信片上。而至少 在1月30日,了解事情真相的人仍屬少數。如果不是警察的 話?…""
“那會是?”
“那就是罪犯本人。”
“在人魚公主雕像上潑豬血的人比誰都要清楚,那不是紅 油漆而是新鮮的豬血。難道是看了電影《魔女嘉莉》而產生的 靈感?”
“那麽因為徐恆日就是潑豬血的罪犯,所以他在新聞報導 中的紅油漆更正為豬血之前,就已經寫在了明信片上。”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解釋。但直接去潑豬血的人不會是 徐恆日本人,因為在那個時間,徐恆日已經殺死了樸恩順,正 在國內的某個地方藏身。徐恆日是幕後指使了犯罪,潑豬血的 人是受他指使實施犯罪的同犯。我認為那個人不是樸冠行就是 金采文。”
“如果有同犯,那傢夥的可能性的確最大。就算徐恆曰對 殺人的事很不在行,也不會找其他同犯。因為一旦他這種別出 心裁的做法被人發現,就會大大提高作案的風險。”
“是的,不管是樸冠行還是金采文,代替為殺害樸恩順使 用金采文的護照提前回國的徐恆日,在歐洲各地旅行,並在當 地將徐恆日事先寫好的明信片依次寄出。在1月29日晚上往 人魚公主雕像上潑灑豬血,第二天再把徐恆日以此為內容事先 寫好的明信片寄出。”
“那麽他是怎麽知道韓國的天氣的呢?而且的確是徐恆日 的筆跡。”
“我們已經知道徐恆日的不在場證據是偽造的,再研究其 中的細節已經不是問題。”
“也是按照網上的一周天氣預報事先寫好的嗎?”
“應該不是,我上次也說過,天氣預報隻不過是一種概率, 不可能很準確。徐恆日也不會依賴這種不確定的方法。你仔細
看一下這些明信片,其實天氣大概就分為3種情況,很冷,比 較暖和,以及下雪。冬季的天氣還會有別的嗎?就這3種已經 足夠了。徐恆日是按照寄信的日期,事先在同一日期寫好3張 明信片,上麵隻有天氣是不同的。”
“啊,原來如此。”
“‘今天韓國很冷吧’、‘韓國天氣轉暖了很多吧’或者‘聽 說今天下雪了是嗎’,適當地提及韓國的天氣,其他內容一模 一樣,寫出3個版本的明信片。至少其中一張與韓國當天的天 氣是大體一致的。當然,3種情況的說法是我隨口說的。心思 縝密的徐恆日也有可能準備了四五種天氣的版本。事先寫好很 多張相同日期的明信片,把這些交給自己的同犯,讓他在歐洲 旅行時在網上確認了韓國當天的天氣後,選出一致的明信片寄 出。如果發生氣象變化,天氣異常時,大不了那一天不寄明信 片就可以了。”
"原來這麽容易。”
“是的。隻有對不在場證據感到懷疑,才能很容易識破他 的伎倆。徐恆日為了防止不同天氣版本的明信片的辦法被揭 穿,還策劃了一起我剛才說過的潑豬血事件。是為了使自己那 天身在歐洲的不在場證據除了掌握天氣情況外,能有更豐富的 資源。1月30日是預謀殺害樸恩順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在不 在場的證據就更為重要。所以想出了攻擊人魚公主雕像的主 意。但最後還是由於媒體誤報露出了馬腳。這是老天對他的懲 罰,讓他有這樣的黴運。
</br>
“嗯,的確是這樣。明天我就去查金采文的出人境記錄。”
“我們再說說明信片這個難題。起初我也想得有些簡單。 我以為有親筆的明信片,就可以確認他不在犯罪現場了。因為 當時一直以為徐判昆是那個瘋狂的惡魔,所以殺人者也會是繼 承血緣的徐氏子孫中的某一個。確切地說是因為懷疑徐杜裏, 所以沒能識破徐恆日的伎倆。然而隨著徐杜裏的不在場證據得 到確認,他解除了嫌疑,後來南卦田老人告訴我們那個曾經 被歪曲的事實,這時我才開始重新研究徐恆日的不在場證據。 上次我不是給你看過關於人魚公主雕像被人潑灑豬血的報導 嗎?有意思的是,在1月29日,當地的報導稱人魚公主雕像 被潑了紅色油漆,而2月1日以後的報導中卻變成了潑豬血。
此後的報導也是如此。”
“為什麽會這樣呢?”
“1月29日的新聞有可能是誤報。大概是事件發生後急於 發布報導,而出現了失誤。編輯新聞的記者隻看見了潑灑的紅 色液體,沒有詳細考察,便以為是紅色油漆。因為此前人魚公 主雕像也有幾次被塗抹粉紅色油漆的事件發生。隨著警方發表 聲明,或者了解了詳細情況以後,才發現那不是油漆,而是豬 血。所以在兩天以後,從2月1日開始,新聞報導中的紅油漆 的部分都更正為豬血。”
“原來如此,可是這和案件有什麽關係呢?”
“當時你從徐恆日那兒拿來的明信片還在嗎?”
柳賢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明信片仔細觀察起來。當時是不 得不對徐恆日表示歉意,才把明信片拿回來,也沒有當做證據 來處理,一直放在柳賢的抽屜裏。
"你看一看寫有人色公主雕像被潑豬血事件那張明信片的 日期。”
“1月30日,有當地郵局的郵戳,啊!”
“是的,至少在1月30日的報紙或網絡新聞中,仍然是報 道的人魚公主雕像被潑紅油漆。”
“那這到底是……”
“是的,徐恆日在更正報導出現以前,就知道人魚公主雕 像身上被潑灑的不是紅油漆而是豬血,寫在明信片上。而至少 在1月30日,了解事情真相的人仍屬少數。如果不是警察的 話?…""
“那會是?”
“那就是罪犯本人。”
“在人魚公主雕像上潑豬血的人比誰都要清楚,那不是紅 油漆而是新鮮的豬血。難道是看了電影《魔女嘉莉》而產生的 靈感?”
“那麽因為徐恆日就是潑豬血的罪犯,所以他在新聞報導 中的紅油漆更正為豬血之前,就已經寫在了明信片上。”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解釋。但直接去潑豬血的人不會是 徐恆日本人,因為在那個時間,徐恆日已經殺死了樸恩順,正 在國內的某個地方藏身。徐恆日是幕後指使了犯罪,潑豬血的 人是受他指使實施犯罪的同犯。我認為那個人不是樸冠行就是 金采文。”
“如果有同犯,那傢夥的可能性的確最大。就算徐恆曰對 殺人的事很不在行,也不會找其他同犯。因為一旦他這種別出 心裁的做法被人發現,就會大大提高作案的風險。”
“是的,不管是樸冠行還是金采文,代替為殺害樸恩順使 用金采文的護照提前回國的徐恆日,在歐洲各地旅行,並在當 地將徐恆日事先寫好的明信片依次寄出。在1月29日晚上往 人魚公主雕像上潑灑豬血,第二天再把徐恆日以此為內容事先 寫好的明信片寄出。”
“那麽他是怎麽知道韓國的天氣的呢?而且的確是徐恆日 的筆跡。”
“我們已經知道徐恆日的不在場證據是偽造的,再研究其 中的細節已經不是問題。”
“也是按照網上的一周天氣預報事先寫好的嗎?”
“應該不是,我上次也說過,天氣預報隻不過是一種概率, 不可能很準確。徐恆日也不會依賴這種不確定的方法。你仔細
看一下這些明信片,其實天氣大概就分為3種情況,很冷,比 較暖和,以及下雪。冬季的天氣還會有別的嗎?就這3種已經 足夠了。徐恆日是按照寄信的日期,事先在同一日期寫好3張 明信片,上麵隻有天氣是不同的。”
“啊,原來如此。”
“‘今天韓國很冷吧’、‘韓國天氣轉暖了很多吧’或者‘聽 說今天下雪了是嗎’,適當地提及韓國的天氣,其他內容一模 一樣,寫出3個版本的明信片。至少其中一張與韓國當天的天 氣是大體一致的。當然,3種情況的說法是我隨口說的。心思 縝密的徐恆日也有可能準備了四五種天氣的版本。事先寫好很 多張相同日期的明信片,把這些交給自己的同犯,讓他在歐洲 旅行時在網上確認了韓國當天的天氣後,選出一致的明信片寄 出。如果發生氣象變化,天氣異常時,大不了那一天不寄明信 片就可以了。”
"原來這麽容易。”
“是的。隻有對不在場證據感到懷疑,才能很容易識破他 的伎倆。徐恆日為了防止不同天氣版本的明信片的辦法被揭 穿,還策劃了一起我剛才說過的潑豬血事件。是為了使自己那 天身在歐洲的不在場證據除了掌握天氣情況外,能有更豐富的 資源。1月30日是預謀殺害樸恩順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在不 在場的證據就更為重要。所以想出了攻擊人魚公主雕像的主 意。但最後還是由於媒體誤報露出了馬腳。這是老天對他的懲 罰,讓他有這樣的黴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