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英才、葉昭、還有我,都圍坐在阿宇位於人民醫院二層的病房中,他剛打完吊瓶,正虛弱地躺在那兒,顯得有些有氣無力,不過還好,剛才醫生說,他的燒差不多已經退了,炎症也消了,好在及時處理,沒有發成支氣管炎之類的症狀,剩下的就是好好休息了。


    “好點了嗎?”英才問。


    “好多了,你們也歇會兒吧,給你們添麻煩了。”阿宇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他沒有戴著那副很少摘下顯眼的深度黑框眼鏡,那樣子就連跟他同寢室的我看起來都有點不習慣了。


    “可憐的孩兒,”英才胡亂地幫他整了整被子,“這叫什麽話呢?出門上學來,爹媽不在身邊,也沒有姑娘照顧,生了病就隻能指望我們這些同宿舍的傢夥啦,不過我們可不擅長伺候人啊,嗬嗬。”


    “阿宇一定很累了吧,”我撓了撓頭,說,“咱們也別再打擾他了,讓他先睡會兒吧。”


    於是,我們跟他暫時告了別,走出了房間,臨走前提醒他有事直接喊我們,我們就在門外。


    “啊——”一關上門,英才就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照顧病人,我這還算是第一次呢。”


    “英才肯定是習慣於被人照顧吧?”我說。


    “就是啊,”他眨了下眼,把手插進了口袋,“家裏有保姆什麽的,一切都不用自己動手,我覺得自己有點嬌生慣養,剛開始住校的時候還不大習慣呢。但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我們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和照顧別人。啊,不像葉昭,他可相當獨立呢。”


    “成長環境會對人的塑造產生深遠的影響吧,”葉昭瘦長的身體伏在走廊邊的欄杆上,出神地望著中間一樓的大廳——大廳並沒有天花板,因此我們可以在二樓俯視一樓大廳的全貌,以及清楚地看到二樓正對麵的那些病房。葉昭沒有正視我們的方向,“因此一個人的現狀當然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成長過程,正如歷史會留下印記一樣。”


    “又是推理術麽,哼?”英才問。


    “沒有什麽複雜的,”他頭也沒轉過來,“就像走路會留下腳印一樣簡單,譬如說——”


    他伸出了細長而瘦削的手,指向醫院一樓的大廳,我們的目光也跟著移了過去。


    “現在在掛號窗口的帶著一個小女孩的中年男子一定是一位退伍軍官與單身父親,生病的就是跟著他的女兒,他應當還有另一個孩子——從診室走廊出來的年輕醫生必定有個不錯的家境,恐怕是留學回來的高材生,嗯……多半是美國吧,至於他身後黑瘦的矮個醫生應該在鄉村生活過很長時間,也可能就出生在某個山村也說不定……”


    “喂喂,”英才略顯不快地打斷了他,“別虛張聲勢啊。”


    “我當然是有根據的,不然我們可以去求證一下,而且雖然我不大願意這樣做,但我可以給出解釋,比如單身父親的說法——”


    “算了,”英才搖了搖頭,“我沒興趣,你還是不要揭穿魔術的謎底了。”


    “英才在這方麵多少缺乏一點想像力……”葉昭說。


    不過,他們的爭論沒有繼續下去,因為就在這時,位於我們的正對麵,也就是二樓另一側的病房那邊中部的一扇房門開了,從裏麵走出一老一少兩個男人,年紀大的那個可能有五十多歲,穿著一身棕色的西裝,而年輕人則穿著黑亮的皮夾克,他們兩人的神色似乎都有些陰鬱。從他們二人的肩膀之間,可以看見病房內的一部分狀況,在那張病床上躺著一位瘦弱的年輕女子,她的那張猶如床單一樣蒼白的臉此刻正朝著門的方向。不過,我們沒能多看她一眼,因為門很快被外麵的男人關上了。


    穿西裝的男人把一隻手放在了年輕人的肩上,慢慢地說了幾句話,看上去像是在安慰他,不過,那個年輕人一直低著頭,似乎並沒有認真聽對方的話。之後,那年輕人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抬起頭鄭重地說了幾句話,之後朝那位五十多歲的男人微微鞠了一躬,便迅速轉身朝樓梯的方向走去了,而在他離去之後,剛剛與他對話過的人也轉身回到了剛才的病房裏。


    “這兩個人的家境都曾經不錯,”葉昭說,“不過如今大概遇到了窘境,我覺得可能跟那女人的病有關。”


    “他們不是父子嘛?”我說。


    “現在沒有這麽客氣的父子吧,”葉昭說,“與其說是父子,不如說是嶽父和女婿的那種關係吧,當然,也可能是未來的嶽父和女婿。”


    “你是說,”英才也轉頭看了那年輕人遺言,“是他的妻子或者未婚妻患了重病?”


    不過,葉昭還沒有來得及回答他,我們的眼前就突然發生了一件十分怪異的事情:那黑衣男子在走到一樓半的時候突然站住不動了,眼睛直直地盯著醫院一樓大廳的門,而那門已經被打開,一個一襲粉衣的女孩從外麵走了進來,看樣子或許跟我們年齡相仿。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令人覺得摸不著頭腦,因為那個男子迅速從口袋裏掏出一副墨鏡並且戴上了它,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走下樓梯。不過,他並沒有走向那正打算去掛號的女孩那裏,而是朝左一轉,坐在了正對掛號窗口的一排塑料椅子上,然後,他隨手拿起了旁邊不知是誰丟在那裏的一疊晚報,並裝模作樣地讀了起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校園偵探傳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榮的嘉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榮的嘉銘並收藏校園偵探傳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