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可真是闊氣啊!
不隻要下訂單買銃,買炮,還要買戰艦!
一時間,幾個洋鬼子是眉開眼笑。
甭提有多高興了。
隻見到布魯斯笑吟吟地朝朱慈烺說。
“殿下,這件事交給我們尼德蘭國就是,我們尼德蘭國,有的是船!”
“這倒是!”
朱慈烺點了點頭,尼德蘭國的船當然有的是了——眼下的荷蘭可是海上馬車夫,那船多的就跟馬車似的,不過,朱慈烺可不能隻從尼德蘭這邊買。
他笑嗬嗬地道。
“從貴國采購自然是會的,但是,還是要進行報價的,然後綜合考量後,進行采購,要知道,這戰艦可不同與火銃,本宮是不太懂的,回頭會由鄭芝龍派人過來,與爾等商量,屆時,參加招標!”
“而除了武器彈藥而言,我朝實際上,也要采購別的東西!”
“殿下,貴國還需要采買什麽?”
眾人不由一愣——除了軍火,大明還有什麽會買的東西嗎?
貌似沒有啊!
看著他們這愕然的表情,朱慈烺在心底長歎口氣,然後張口道。
“當然是糧食!”
明朝的人口太多了,雖然現在肯定沒有兩億那麽多——畢竟北方戰亂多年,死了那麽多人。
但一億幾千萬還是有的!
這麽大的國家,又因為浙江,南直,因為手工業發展,所以大片良田用來種植桑棉。
這就導致糧食不足的問題了。
而朱慈烺對於華夏人的性格還是比較了解的。
他知道,隻要老百姓能夠吃上飯。
那他的統治,就可以維持下去。
但如何讓老百姓吃飽飯?
靠在大明本土的土地上精耕細作?
不太現實,因為再精耕細作也就那樣了。
或者說,種紅薯?玉米?
或者,像某些穿越者似的,整出來個雜交水稻?
這些都不太可行,紅薯這類作用,明朝實際上已經推廣種植過了,但非但沒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激起了百姓的不滿。
因為明朝的紅薯,跟後世的紅薯,完全是兩個物種,根本不可能達到後世那般的高產。
而且,紅薯盛世,也不是朱慈烺想要的。
這玩意吃多了,那隻會弱國弱種。
而且這玩意一時半會也推廣不開——阻力很大,明朝有地方官想推廣紅薯,結果搞的地方直接出現了民變。
所以,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朱慈烺就隻能夠從海外購糧了。
這事乍一看,有些把自己的糧食安全,拱手交與別人的意思!
但實際上嘛,朱慈烺購糧的地方,實際上全在大明朝的勢力範圍之內,真要是買不到,他完全可以派兵去搶糧……
“我朝正在建立糧食儲備!”
“需要大量的稻穀,作為儲糧,而緬甸,暹羅,爪哇,亞齊,柔佛,還有印度,皆盛產稻米,所以,未來前往我大明貿易之船隻,可以攜帶糧食入關賣與我朝!”
“這倒是件好事!”
聽到這裏。
幾人不由地流露出來喜色。
這當然是好事了,糧食這玩意雖然利潤薄了些,但好歹也有些利潤,眼下從海外跑大明貿易的船隻,絕大多數都是空船來——沒什麽東西能在大明賣出去啊。
然後滿載著貨物離開。
白白的空船跑了一趟。
浪費了噸位。
如今朱慈烺既然提議,從他們手上買糧食,他們當然高興了。
要知道,一條武裝商船,其噸位至少五六百噸,至少也能夠裝個七八千石稻穀!
一石稻穀哪怕隻有一錢銀子的利,也有七八百兩了。
雖然少了些,但這是白撿的銀子,誰也不會不要。
“除了這件事外……”
朱慈烺話鋒一轉。
然後朝在場的幾人道。
“本宮還想,派遣一支,訪歐使團!”
“訪問西洋諸國,不知道沿途,可提供方便?”
“殿下,我們十分歡迎貴國的使節訪問歐洲!”
聽到這後,布魯斯率先回答道。
現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紀,這是十七世紀,大明可是猶如“燈塔”一般耀眼的存在,在來往於東西方貿易的奸商們的吹噓下(當然要吹了,要把東方吹成天堂一樣的地方,這才能夠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才能把從東方販到歐洲的貨物賣上高價)。
這是商人的必備技能!
後世華夏是喜歡高仿歐洲的奢侈品,但當下,卻是全歐洲都在高仿大明的絲綢,瓷器。
而如今,這麽一個燈塔一樣的東方帝國,竟然訪問歐洲了。
那無疑可以極大地增加他們所在國家的聲望!
布魯斯這個奸商率先開口,而一旁的桑切斯也趕緊附和道。
“殿下,日斯巴尼亞國是此時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您如果要派遣使節訪問歐洲,應該先到我們國家!”
“哈哈,此事不急,不急,本王派遣出來的使節,會挨個訪問的!”
朱慈烺笑嗬嗬地解釋道,他派遣使節訪問歐洲的政治意味並不強,也不是為讓大明的商人,為開拓歐洲的航線打前站,也不是想繪製海路,打算有朝一日,西征歐陸,為一個馬踏萊茵,劍指英倫!
朱慈烺純粹是想,與此時的世界國家,建立起來聯絡!
嗯,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明本身就是在交流與碰撞當中發展的。
封閉文明,很容易發展成孤島文明,然後一步一步地落後於時代,而在不停交流與碰撞之下的文明,卻會因為交流,獲得許多,自身未能夠發現出來的新技術。
從而發展起來。
要想讓將來的大明王朝,不至於在技術革命中落後於時代。
朱慈烺其實用不著,去搞什麽科研,或者是給那些個工匠們,下一個期限,告訴他們原理,讓他們研究出來蒸汽機,研究不出來就殺頭。
這些都是不需要的。
而且也沒有用處,因為科技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隻需要秉承開明的態度,對技術發展呈積極的態度,對外來的先進技術,也寬大包容,而不是將其視為奇淫巧技。
那麽,以華夏的體量,哪怕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麵學習,照抄西方工業革命的結果,也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了!
明朝末期,西學東漸,就在做著這些事情,開明士大夫們,將西方在數學,還有火器,築城,天文等方麵的成就學習到手,然後翻譯著書,在大明傳播開來。
隻不過,在朱慈烺看來,西學東漸做得還不夠——老是呆在家裏,等著人家上麵給你傳播知識,這怎麽行?
尤其是,等著人家上門傳播來的知識,實際上已經是落伍的了。
就這,那些個上門傳播知識的,傳教士什麽的,能耐也不怎麽樣,就拿湯若望來說吧,擱崇禎眼裏,他是難得的火器專家,可湯若望他算得上火器專家。
湯若望他的主業是傳教士。
是傳教的,火器隻是他順手學會的東西,學得還不太精通。
在北京城他是鑄成了紅夷大炮。
可這技術,算得上高明?
連澳門的卜加勞炮廠裏麵的炮匠,都比不上吧?
至少這些炮匠,能鑄出來三十六磅的重炮,而湯若望頂多也就是鑄出來十幾磅的紅夷大炮。
想要學習西方最先進的技術。
得主動地派人,派船到西方去學,聘請良匠過來教授,師夷長技。
所以,朱慈烺這一次派遣訪歐使團,就是想,與西方列強建立邦交。
想要派駐使節,觀察西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手工業。
然後從西方,聘請良匠,采購書籍,翻譯刊印!
甭管這些學來的東西有用沒有用,總能夠促進雙方文化的交流,碰撞。
而且,他在有生之年,將會盡力地,讓這些交流,變成常態化,而不至於被後世之君改掉。
隻要雙方的交流,互相學習不停止,那麽,以華夏的體量,將來絕對會世界上的第一強國——一次工業革命時的英國才多大的點體量?就成日不落帝國了?
哪怕跟著他們屁股後麵學,把他們一半能耐學會了,以大明的體量,也足夠碾壓這個日不落了。
就是技術落後些,也足夠以數量彌補差距了!
送走了這幾個高興的洋鬼子後,劉大用進來通報。
“殿下,王公公求見!”
“讓他進來!”
朱慈烺說,不多時,王之心就被帶了進來,進來行禮後,隻見到王之心滿麵笑容說。
“殿下,已經模擬會審了好些回了,眼下已經連著三回模擬會審,沒人敢翻供,奴婢以為,這公審大會可以召開了!”
“不急,不急,還有幾日,這幾日再好生的檢查檢查那些罪證,這些東西過幾日,可是要公之於眾的,絕不能讓人看出來貓膩!”
朱慈烺囑咐道。
“殿下英明!”
王之心連忙附和一聲,然後稟報道。
“除了這件事外,殿下,對那八個鹽總的抄家,還有對牽扯到這裏麵的幾個罪臣的抄家,業已經快結束了,您要不要看看清單?”
“嗯!”
朱慈烺不置可否地點頭,王之心連忙將懷裏揣著的清單給呈過來。
不隻要下訂單買銃,買炮,還要買戰艦!
一時間,幾個洋鬼子是眉開眼笑。
甭提有多高興了。
隻見到布魯斯笑吟吟地朝朱慈烺說。
“殿下,這件事交給我們尼德蘭國就是,我們尼德蘭國,有的是船!”
“這倒是!”
朱慈烺點了點頭,尼德蘭國的船當然有的是了——眼下的荷蘭可是海上馬車夫,那船多的就跟馬車似的,不過,朱慈烺可不能隻從尼德蘭這邊買。
他笑嗬嗬地道。
“從貴國采購自然是會的,但是,還是要進行報價的,然後綜合考量後,進行采購,要知道,這戰艦可不同與火銃,本宮是不太懂的,回頭會由鄭芝龍派人過來,與爾等商量,屆時,參加招標!”
“而除了武器彈藥而言,我朝實際上,也要采購別的東西!”
“殿下,貴國還需要采買什麽?”
眾人不由一愣——除了軍火,大明還有什麽會買的東西嗎?
貌似沒有啊!
看著他們這愕然的表情,朱慈烺在心底長歎口氣,然後張口道。
“當然是糧食!”
明朝的人口太多了,雖然現在肯定沒有兩億那麽多——畢竟北方戰亂多年,死了那麽多人。
但一億幾千萬還是有的!
這麽大的國家,又因為浙江,南直,因為手工業發展,所以大片良田用來種植桑棉。
這就導致糧食不足的問題了。
而朱慈烺對於華夏人的性格還是比較了解的。
他知道,隻要老百姓能夠吃上飯。
那他的統治,就可以維持下去。
但如何讓老百姓吃飽飯?
靠在大明本土的土地上精耕細作?
不太現實,因為再精耕細作也就那樣了。
或者說,種紅薯?玉米?
或者,像某些穿越者似的,整出來個雜交水稻?
這些都不太可行,紅薯這類作用,明朝實際上已經推廣種植過了,但非但沒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激起了百姓的不滿。
因為明朝的紅薯,跟後世的紅薯,完全是兩個物種,根本不可能達到後世那般的高產。
而且,紅薯盛世,也不是朱慈烺想要的。
這玩意吃多了,那隻會弱國弱種。
而且這玩意一時半會也推廣不開——阻力很大,明朝有地方官想推廣紅薯,結果搞的地方直接出現了民變。
所以,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朱慈烺就隻能夠從海外購糧了。
這事乍一看,有些把自己的糧食安全,拱手交與別人的意思!
但實際上嘛,朱慈烺購糧的地方,實際上全在大明朝的勢力範圍之內,真要是買不到,他完全可以派兵去搶糧……
“我朝正在建立糧食儲備!”
“需要大量的稻穀,作為儲糧,而緬甸,暹羅,爪哇,亞齊,柔佛,還有印度,皆盛產稻米,所以,未來前往我大明貿易之船隻,可以攜帶糧食入關賣與我朝!”
“這倒是件好事!”
聽到這裏。
幾人不由地流露出來喜色。
這當然是好事了,糧食這玩意雖然利潤薄了些,但好歹也有些利潤,眼下從海外跑大明貿易的船隻,絕大多數都是空船來——沒什麽東西能在大明賣出去啊。
然後滿載著貨物離開。
白白的空船跑了一趟。
浪費了噸位。
如今朱慈烺既然提議,從他們手上買糧食,他們當然高興了。
要知道,一條武裝商船,其噸位至少五六百噸,至少也能夠裝個七八千石稻穀!
一石稻穀哪怕隻有一錢銀子的利,也有七八百兩了。
雖然少了些,但這是白撿的銀子,誰也不會不要。
“除了這件事外……”
朱慈烺話鋒一轉。
然後朝在場的幾人道。
“本宮還想,派遣一支,訪歐使團!”
“訪問西洋諸國,不知道沿途,可提供方便?”
“殿下,我們十分歡迎貴國的使節訪問歐洲!”
聽到這後,布魯斯率先回答道。
現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紀,這是十七世紀,大明可是猶如“燈塔”一般耀眼的存在,在來往於東西方貿易的奸商們的吹噓下(當然要吹了,要把東方吹成天堂一樣的地方,這才能夠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才能把從東方販到歐洲的貨物賣上高價)。
這是商人的必備技能!
後世華夏是喜歡高仿歐洲的奢侈品,但當下,卻是全歐洲都在高仿大明的絲綢,瓷器。
而如今,這麽一個燈塔一樣的東方帝國,竟然訪問歐洲了。
那無疑可以極大地增加他們所在國家的聲望!
布魯斯這個奸商率先開口,而一旁的桑切斯也趕緊附和道。
“殿下,日斯巴尼亞國是此時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您如果要派遣使節訪問歐洲,應該先到我們國家!”
“哈哈,此事不急,不急,本王派遣出來的使節,會挨個訪問的!”
朱慈烺笑嗬嗬地解釋道,他派遣使節訪問歐洲的政治意味並不強,也不是為讓大明的商人,為開拓歐洲的航線打前站,也不是想繪製海路,打算有朝一日,西征歐陸,為一個馬踏萊茵,劍指英倫!
朱慈烺純粹是想,與此時的世界國家,建立起來聯絡!
嗯,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明本身就是在交流與碰撞當中發展的。
封閉文明,很容易發展成孤島文明,然後一步一步地落後於時代,而在不停交流與碰撞之下的文明,卻會因為交流,獲得許多,自身未能夠發現出來的新技術。
從而發展起來。
要想讓將來的大明王朝,不至於在技術革命中落後於時代。
朱慈烺其實用不著,去搞什麽科研,或者是給那些個工匠們,下一個期限,告訴他們原理,讓他們研究出來蒸汽機,研究不出來就殺頭。
這些都是不需要的。
而且也沒有用處,因為科技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隻需要秉承開明的態度,對技術發展呈積極的態度,對外來的先進技術,也寬大包容,而不是將其視為奇淫巧技。
那麽,以華夏的體量,哪怕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麵學習,照抄西方工業革命的結果,也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了!
明朝末期,西學東漸,就在做著這些事情,開明士大夫們,將西方在數學,還有火器,築城,天文等方麵的成就學習到手,然後翻譯著書,在大明傳播開來。
隻不過,在朱慈烺看來,西學東漸做得還不夠——老是呆在家裏,等著人家上麵給你傳播知識,這怎麽行?
尤其是,等著人家上門傳播來的知識,實際上已經是落伍的了。
就這,那些個上門傳播知識的,傳教士什麽的,能耐也不怎麽樣,就拿湯若望來說吧,擱崇禎眼裏,他是難得的火器專家,可湯若望他算得上火器專家。
湯若望他的主業是傳教士。
是傳教的,火器隻是他順手學會的東西,學得還不太精通。
在北京城他是鑄成了紅夷大炮。
可這技術,算得上高明?
連澳門的卜加勞炮廠裏麵的炮匠,都比不上吧?
至少這些炮匠,能鑄出來三十六磅的重炮,而湯若望頂多也就是鑄出來十幾磅的紅夷大炮。
想要學習西方最先進的技術。
得主動地派人,派船到西方去學,聘請良匠過來教授,師夷長技。
所以,朱慈烺這一次派遣訪歐使團,就是想,與西方列強建立邦交。
想要派駐使節,觀察西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手工業。
然後從西方,聘請良匠,采購書籍,翻譯刊印!
甭管這些學來的東西有用沒有用,總能夠促進雙方文化的交流,碰撞。
而且,他在有生之年,將會盡力地,讓這些交流,變成常態化,而不至於被後世之君改掉。
隻要雙方的交流,互相學習不停止,那麽,以華夏的體量,將來絕對會世界上的第一強國——一次工業革命時的英國才多大的點體量?就成日不落帝國了?
哪怕跟著他們屁股後麵學,把他們一半能耐學會了,以大明的體量,也足夠碾壓這個日不落了。
就是技術落後些,也足夠以數量彌補差距了!
送走了這幾個高興的洋鬼子後,劉大用進來通報。
“殿下,王公公求見!”
“讓他進來!”
朱慈烺說,不多時,王之心就被帶了進來,進來行禮後,隻見到王之心滿麵笑容說。
“殿下,已經模擬會審了好些回了,眼下已經連著三回模擬會審,沒人敢翻供,奴婢以為,這公審大會可以召開了!”
“不急,不急,還有幾日,這幾日再好生的檢查檢查那些罪證,這些東西過幾日,可是要公之於眾的,絕不能讓人看出來貓膩!”
朱慈烺囑咐道。
“殿下英明!”
王之心連忙附和一聲,然後稟報道。
“除了這件事外,殿下,對那八個鹽總的抄家,還有對牽扯到這裏麵的幾個罪臣的抄家,業已經快結束了,您要不要看看清單?”
“嗯!”
朱慈烺不置可否地點頭,王之心連忙將懷裏揣著的清單給呈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