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師門檻低,所以那些資源匱乏的散修也優先選擇修習符道。
這導致符師泛濫,一階符師就業困難,低階符籙供大於求,價格縮水,隻有成為二階符師才能混口飯吃。
李修常很明確的一點就是,他將來不可能隻修習一門修仙技藝。
技藝的熟練度和長度數值息息相關,多學幾門技藝,也能讓他長度數值增長更容易。
對別人來說是“貪多嚼不爛”,對他來說則是“技多不壓身”。
因此前期先學個簡單易上手且競爭不激烈的技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等到積攢了一定的長度數值,再去選擇熱門技藝,他也有了和別人卷的資本。
李修常繼續往下翻閱:傀儡、仙釀、禦獸、禦魂、醫道、尋脈……
他很快對一門門修仙技藝都有了了解,翻到某一頁時,他突然停住了,望著這頁的標題:靈廚!
烹製靈肴的靈廚,李修常立刻感覺專業對口了,他有得自前身李常的廚藝,相當於有了基礎。
不過這門技藝也比較冷門。
靈廚烹製出的靈肴,往往有各種神奇的功效,但這些功效也基本都能找到丹藥替代。
而且丹藥一般都比靈肴便宜。
隻不過靈肴的美味,是丹藥無法擁有的。
所以靈肴基本都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質的上層修士在消費,市場不算大。
李修常對靈廚一道頗為意動,唯一的顧慮是這門技藝似乎也無法用“長度”來提供便利。
總不能給食材加點長度吧?
李修常一時間有些猶豫,是該選擇市場更大,競爭也更激烈的丹、器二道,還是選擇市場小,但自身有基礎的靈廚一道?
他沒有忘記自己這趟來就是為了聽取宋玉師兄意見的,於是將自己的考慮都說了出來,請教起宋玉師兄。
宋玉師兄思忖幾息,給出建議:
“若是不考慮外因,隻結合你自身情況,在丹、器、廚三道中,我會建議你修習靈廚一道。
“但眼下有個機緣,若你能把握住,可以考慮選擇丹道。”
“什麽機緣?”
宋玉師兄答道:“修仙百藝我仙塵宗都有傳承,不過光靠傳承,若沒有師長指點,指望著自己琢磨,進步肯定慢。
“若有名師指點,則事半功倍,能少走不少彎路。但宗門並不會為每一位外門弟子指派師父,能不能拜師成功,全看個人的造化。
“近期有一位丹道大師有意收一位弟子,師弟你若能成為這位大師的弟子,未來可期。”
李修常聞言也怦然心動,能稱為大師的,起碼是四階煉丹師!
若能拜師這樣的人物,可算是不小的機緣了。
不過李修常也有顧慮,怕拜師之後多了師父管束,不便兼修其他技藝。
“宋師兄,若是我僥幸拜師成功,將來再想轉修或兼修其他技藝,會不會不方便?”
“你多慮了,能問出這話,你是不了解我仙塵宗外門的規矩。”宋玉笑道,“外門弟子中,兼修多門技藝的大有人在,隻要你一門技藝達成一階,再兼修其他技藝,沒人能說什麽。”
“比如有個叫張萬知的,名氣頗大,據說兼修了十多門技藝。這些身兼數藝的人當中,有許多都拜了不止一個師父。”
“還能拜多個師父?”李修常詫異。
宋玉師兄解釋道:“在我仙塵宗,師父分兩種,一種是指導修行,傳授道法的傳道之師,被稱為‘道師’,道師隻能有一位,除非出師,否則不能再拜新的道師。
“另一種就是傳授修仙技藝的授業之師,這種師父被稱作‘技師’,可以拜多個,師徒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太大約束,技師無需對徒弟的技藝進展負責,徒弟若是感覺學不到東西,也隨時可以多拜幾個技師,去其他技師那裏學習。”
技師……李修常一時間有些想歪了,發現將宋玉師兄的話換個意思理解,竟也能解釋的通。
言歸正題,李修常大致明白了,這樣鬆散的師徒關係,也是為了外門弟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徒弟和師父不對付了,可以另投他人,不用被師父拿捏。
師父感覺徒弟“孺子不可教”,也可以放棄徒弟,不用投入更多精力。
這下,李修常徹底沒了顧慮,隻擔心那位丹道大師能不能看得上他。
“說起這位丹道大師,你也見過,正是外門的趙元思長老。”宋玉道。
李修常略一回憶,想起那位“文學愛好者”,恍然道:“是那位喜愛儒家文化的趙長老?”
同時他心中震動,這位的身份可不一般,不僅是丹道大師,還是外門長老!
即便是四階煉丹大師也成不了外門長老,能成為外門長老的,起碼有一門五階技藝。
宋玉點頭道:“趙長老早就是五階煉丹大師,要不是受限於修為,說不定已經成為六階丹道宗師,其曾在煉虛期前輩的輔佐下,煉製出過六階丹藥。”
李修常心生向往,道:“趙長老收徒,所有外門弟子恐怕都打破了頭去搶這一個名額,師兄覺得我有機會嗎?”
宋玉含笑道:“你說得沒錯,趙長老久不收徒,難得收一個弟子,自然是整個外門都搶破了頭,也因此,趙長老設了門檻,隻從熟人推薦的外門弟子中挑選。”
李修常眼睛一亮,宋玉話說到這份上,他哪還不明白,低聲問道:“師兄可是有門路?”
宋玉頷首道:“我師尊與趙長老相熟,平日裏我也都喚他一聲趙師伯,推薦個人自然沒問題,隻不過你仍要與其他人推薦的外門弟子競爭,能不能把握這機緣,還要看你自己。”
“這是自然,多謝宋師兄!”李修常誠懇道謝,“不知趙長老擇徒看重哪些方麵,我好回去準備。”
“似趙長老這樣的大師收徒,哪有什麽標準,就一點要求,看著順眼。”宋玉師兄道。
“順眼?”李修常略一思索,聯想到技師與徒弟之間鬆散的師徒關係,倒也能理解。
“不過,以我對趙師伯的了解,他收徒時大概會設一個考驗。”
一聽宋玉師兄要幫他押題,李修常立刻洗耳恭聽。
這導致符師泛濫,一階符師就業困難,低階符籙供大於求,價格縮水,隻有成為二階符師才能混口飯吃。
李修常很明確的一點就是,他將來不可能隻修習一門修仙技藝。
技藝的熟練度和長度數值息息相關,多學幾門技藝,也能讓他長度數值增長更容易。
對別人來說是“貪多嚼不爛”,對他來說則是“技多不壓身”。
因此前期先學個簡單易上手且競爭不激烈的技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等到積攢了一定的長度數值,再去選擇熱門技藝,他也有了和別人卷的資本。
李修常繼續往下翻閱:傀儡、仙釀、禦獸、禦魂、醫道、尋脈……
他很快對一門門修仙技藝都有了了解,翻到某一頁時,他突然停住了,望著這頁的標題:靈廚!
烹製靈肴的靈廚,李修常立刻感覺專業對口了,他有得自前身李常的廚藝,相當於有了基礎。
不過這門技藝也比較冷門。
靈廚烹製出的靈肴,往往有各種神奇的功效,但這些功效也基本都能找到丹藥替代。
而且丹藥一般都比靈肴便宜。
隻不過靈肴的美味,是丹藥無法擁有的。
所以靈肴基本都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質的上層修士在消費,市場不算大。
李修常對靈廚一道頗為意動,唯一的顧慮是這門技藝似乎也無法用“長度”來提供便利。
總不能給食材加點長度吧?
李修常一時間有些猶豫,是該選擇市場更大,競爭也更激烈的丹、器二道,還是選擇市場小,但自身有基礎的靈廚一道?
他沒有忘記自己這趟來就是為了聽取宋玉師兄意見的,於是將自己的考慮都說了出來,請教起宋玉師兄。
宋玉師兄思忖幾息,給出建議:
“若是不考慮外因,隻結合你自身情況,在丹、器、廚三道中,我會建議你修習靈廚一道。
“但眼下有個機緣,若你能把握住,可以考慮選擇丹道。”
“什麽機緣?”
宋玉師兄答道:“修仙百藝我仙塵宗都有傳承,不過光靠傳承,若沒有師長指點,指望著自己琢磨,進步肯定慢。
“若有名師指點,則事半功倍,能少走不少彎路。但宗門並不會為每一位外門弟子指派師父,能不能拜師成功,全看個人的造化。
“近期有一位丹道大師有意收一位弟子,師弟你若能成為這位大師的弟子,未來可期。”
李修常聞言也怦然心動,能稱為大師的,起碼是四階煉丹師!
若能拜師這樣的人物,可算是不小的機緣了。
不過李修常也有顧慮,怕拜師之後多了師父管束,不便兼修其他技藝。
“宋師兄,若是我僥幸拜師成功,將來再想轉修或兼修其他技藝,會不會不方便?”
“你多慮了,能問出這話,你是不了解我仙塵宗外門的規矩。”宋玉笑道,“外門弟子中,兼修多門技藝的大有人在,隻要你一門技藝達成一階,再兼修其他技藝,沒人能說什麽。”
“比如有個叫張萬知的,名氣頗大,據說兼修了十多門技藝。這些身兼數藝的人當中,有許多都拜了不止一個師父。”
“還能拜多個師父?”李修常詫異。
宋玉師兄解釋道:“在我仙塵宗,師父分兩種,一種是指導修行,傳授道法的傳道之師,被稱為‘道師’,道師隻能有一位,除非出師,否則不能再拜新的道師。
“另一種就是傳授修仙技藝的授業之師,這種師父被稱作‘技師’,可以拜多個,師徒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太大約束,技師無需對徒弟的技藝進展負責,徒弟若是感覺學不到東西,也隨時可以多拜幾個技師,去其他技師那裏學習。”
技師……李修常一時間有些想歪了,發現將宋玉師兄的話換個意思理解,竟也能解釋的通。
言歸正題,李修常大致明白了,這樣鬆散的師徒關係,也是為了外門弟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徒弟和師父不對付了,可以另投他人,不用被師父拿捏。
師父感覺徒弟“孺子不可教”,也可以放棄徒弟,不用投入更多精力。
這下,李修常徹底沒了顧慮,隻擔心那位丹道大師能不能看得上他。
“說起這位丹道大師,你也見過,正是外門的趙元思長老。”宋玉道。
李修常略一回憶,想起那位“文學愛好者”,恍然道:“是那位喜愛儒家文化的趙長老?”
同時他心中震動,這位的身份可不一般,不僅是丹道大師,還是外門長老!
即便是四階煉丹大師也成不了外門長老,能成為外門長老的,起碼有一門五階技藝。
宋玉點頭道:“趙長老早就是五階煉丹大師,要不是受限於修為,說不定已經成為六階丹道宗師,其曾在煉虛期前輩的輔佐下,煉製出過六階丹藥。”
李修常心生向往,道:“趙長老收徒,所有外門弟子恐怕都打破了頭去搶這一個名額,師兄覺得我有機會嗎?”
宋玉含笑道:“你說得沒錯,趙長老久不收徒,難得收一個弟子,自然是整個外門都搶破了頭,也因此,趙長老設了門檻,隻從熟人推薦的外門弟子中挑選。”
李修常眼睛一亮,宋玉話說到這份上,他哪還不明白,低聲問道:“師兄可是有門路?”
宋玉頷首道:“我師尊與趙長老相熟,平日裏我也都喚他一聲趙師伯,推薦個人自然沒問題,隻不過你仍要與其他人推薦的外門弟子競爭,能不能把握這機緣,還要看你自己。”
“這是自然,多謝宋師兄!”李修常誠懇道謝,“不知趙長老擇徒看重哪些方麵,我好回去準備。”
“似趙長老這樣的大師收徒,哪有什麽標準,就一點要求,看著順眼。”宋玉師兄道。
“順眼?”李修常略一思索,聯想到技師與徒弟之間鬆散的師徒關係,倒也能理解。
“不過,以我對趙師伯的了解,他收徒時大概會設一個考驗。”
一聽宋玉師兄要幫他押題,李修常立刻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