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女皇大人今天也在離家出走 作者:舒語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結果身還沒轉過去,卻又見有宮人匆匆忙忙地小跑進來,手中還捧著一封信紙。
這場景何其眼熟,看得五公主眼皮子突突的跳。
宮人顫顫巍巍地行禮,隨後低頭奉上書信:「殿下,這、這是陛下留給您的書信,請、請您過目……」
怕不是她皇姐又逮著機會離家出走了。
五公主內心不詳的預感成為現實,疲憊壓過了生氣的欲望,忍不住長嘆一口氣:「你是從哪裏找到的?」
宮人的頭埋得更低,咽了咽口水:「是、是陛下親手交給奴婢的,朝中諸位大人也見著了。」
這就是說這回白英是從正門走的。
五公主當即一愣,原本預現的怒火轉眼間就偃旗息鼓,隻剩下一點微涼的澀感。
白英身為百部之主,若真想走,沒有人敢攔她,也沒有人攔得住她。
就像過去那麽多次的離家出走,她完全可以大搖大擺地從正門走出去,光明正大地宣稱她要離家出走,而不是偷偷摸摸地爬牆。
因為那些「離家出走」對於白英來說都隻是小打小鬧,是閑暇時的調劑,所以要做出偷偷摸摸的模樣,也在告訴每個人她總會回來的。
所以五公主氣是氣,但也從不怎麽擔心,就算不派人去找她,她最後也會自己回來。
再不濟,京墨還在呢,白英怎麽可能真的丟下她不管?
想到宮裏還有這麽一個「人質」在,五公主還未展信便命令道:「去請京墨姐過來一趟。」
宮人沒動彈,猶豫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道:「國師大人跟著陛下一起走了。」
五公主一愣,不知道是「果然如此」的情緒占了上風還是「京墨姐竟然也開始跟著胡鬧了」的震驚多一些。
但有一點,她卻無比清晰的意識到了——
這一次,白英和京墨一走,怕是不會再回到這皇宮之中了。
五公主展信一看,信中隻有一張紙,卻有兩個人的筆跡,大半都是白英的字跡,照例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大抵是說將宮中事務和白朮託付給她、好好待鬆音、如果累了可以出來找她們玩、以後會時常給她寫信之類的家常話,五公主不用細看就能猜出她會寫什麽。
相較之下,京墨的留書要簡潔許多,總共不過數字。
「江湖路遠,勿憂,勿念。」
五公主盯著那八個字呆愣許久,原本高漲的怒火緩緩消弭,隻剩下一點茫然的酸澀。
其實自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三姐並不喜歡深宮生活,尤其是在白蘞對她做了那些事之後,她的牴觸情緒就越深,隻不過她不怎麽說話,也習慣將所有情緒壓抑在心底,所以沒有什麽人知道。
直到站到戰場上的時候,才叫她將心底壓抑的一切宣洩出來。
白英本該生於戰場,死於戰場,而不是困於朝堂。
在繼位之後,白英還曾私下問過五公主要不要接手這皇位,即便是五公主也被這大逆不道的話嚇得不清,很是心驚膽戰了一陣,往後白英大約是看出來了,便也不再提。
但身於朝堂,心卻始終朝著外處。
京墨比任何人都了解白英,自然明白她真正想要的,也難怪她總是那樣縱容白英。
話說回來,白英不喜朝堂,京墨大約也不遑多讓,若不是為了白英,以她那羸弱的身體,絕不應該出現在戰場或者朝堂的任何一處,透支著自己的生命力去助她常勝。
所以她們兩人都不應當屬於朝堂,而是屬於天下,屬於天下的山川平野,唯獨不是宮中的方寸之地。
她們隻是在使命完成之後,回到她們該回去的地方了。
五公主早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麽一天,卻沒有想到她們會走得這麽早、這麽突然,突然到連她與白朮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都要錯過。
半月後是五公主大婚之日,再半月後是白朮的繼位儀式。
五公主與鬆音小公主貓逗耗子似的你追我躲了好幾年,不諳世事的鬆音小公主最終還是被明了心意強勢出擊的五公主拿下,也算是步了她皇姐後塵。
但不同於那個婚禮都推三阻四不辦的皇姐,五公主早早就決定好要風光大辦,對天下廣而告之她白薇也是有伴的人了。
原本五公主都想好了,讓皇姐坐於上位,白英少時是長姐,後來是國之君,於情於理都該受她一禮,還恩也還情。
誰知道白英突然趕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離開,五公主一時也有些無措,但早就定好的日子也不好再改,何況她也確實不想再等下去。
好在婚禮當天她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父皇母後都到了現場,頂替了白英的位置,也算是聊以慰藉。
就連早早嫁人隱居的四姐也到了現場向五公主道賀,還在世的親人當中,竟隻缺了一個白英。
要說一點也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拜了天地,宴席開場之後,一片熱鬧的喧囂中,有近侍將五公主叫到一邊,將一個木製盒子奉上,說是外麵有人要他轉交。
五公主有些意外,為免意外,她府邸門口早有重兵看守,無關的人輕易進不來,而能進來的人大多都已經被她邀請來,這時候額外送禮的還能有誰?
想到這兒,五公主心頭一動:「是誰送來的?」
「她說是殿下的舊識。」近侍猶豫了片刻,輕聲道,「請殿下恕屬下妄自揣度,屬下覺得那位有點像是……陛下。」
</br>
這場景何其眼熟,看得五公主眼皮子突突的跳。
宮人顫顫巍巍地行禮,隨後低頭奉上書信:「殿下,這、這是陛下留給您的書信,請、請您過目……」
怕不是她皇姐又逮著機會離家出走了。
五公主內心不詳的預感成為現實,疲憊壓過了生氣的欲望,忍不住長嘆一口氣:「你是從哪裏找到的?」
宮人的頭埋得更低,咽了咽口水:「是、是陛下親手交給奴婢的,朝中諸位大人也見著了。」
這就是說這回白英是從正門走的。
五公主當即一愣,原本預現的怒火轉眼間就偃旗息鼓,隻剩下一點微涼的澀感。
白英身為百部之主,若真想走,沒有人敢攔她,也沒有人攔得住她。
就像過去那麽多次的離家出走,她完全可以大搖大擺地從正門走出去,光明正大地宣稱她要離家出走,而不是偷偷摸摸地爬牆。
因為那些「離家出走」對於白英來說都隻是小打小鬧,是閑暇時的調劑,所以要做出偷偷摸摸的模樣,也在告訴每個人她總會回來的。
所以五公主氣是氣,但也從不怎麽擔心,就算不派人去找她,她最後也會自己回來。
再不濟,京墨還在呢,白英怎麽可能真的丟下她不管?
想到宮裏還有這麽一個「人質」在,五公主還未展信便命令道:「去請京墨姐過來一趟。」
宮人沒動彈,猶豫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道:「國師大人跟著陛下一起走了。」
五公主一愣,不知道是「果然如此」的情緒占了上風還是「京墨姐竟然也開始跟著胡鬧了」的震驚多一些。
但有一點,她卻無比清晰的意識到了——
這一次,白英和京墨一走,怕是不會再回到這皇宮之中了。
五公主展信一看,信中隻有一張紙,卻有兩個人的筆跡,大半都是白英的字跡,照例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大抵是說將宮中事務和白朮託付給她、好好待鬆音、如果累了可以出來找她們玩、以後會時常給她寫信之類的家常話,五公主不用細看就能猜出她會寫什麽。
相較之下,京墨的留書要簡潔許多,總共不過數字。
「江湖路遠,勿憂,勿念。」
五公主盯著那八個字呆愣許久,原本高漲的怒火緩緩消弭,隻剩下一點茫然的酸澀。
其實自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三姐並不喜歡深宮生活,尤其是在白蘞對她做了那些事之後,她的牴觸情緒就越深,隻不過她不怎麽說話,也習慣將所有情緒壓抑在心底,所以沒有什麽人知道。
直到站到戰場上的時候,才叫她將心底壓抑的一切宣洩出來。
白英本該生於戰場,死於戰場,而不是困於朝堂。
在繼位之後,白英還曾私下問過五公主要不要接手這皇位,即便是五公主也被這大逆不道的話嚇得不清,很是心驚膽戰了一陣,往後白英大約是看出來了,便也不再提。
但身於朝堂,心卻始終朝著外處。
京墨比任何人都了解白英,自然明白她真正想要的,也難怪她總是那樣縱容白英。
話說回來,白英不喜朝堂,京墨大約也不遑多讓,若不是為了白英,以她那羸弱的身體,絕不應該出現在戰場或者朝堂的任何一處,透支著自己的生命力去助她常勝。
所以她們兩人都不應當屬於朝堂,而是屬於天下,屬於天下的山川平野,唯獨不是宮中的方寸之地。
她們隻是在使命完成之後,回到她們該回去的地方了。
五公主早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麽一天,卻沒有想到她們會走得這麽早、這麽突然,突然到連她與白朮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都要錯過。
半月後是五公主大婚之日,再半月後是白朮的繼位儀式。
五公主與鬆音小公主貓逗耗子似的你追我躲了好幾年,不諳世事的鬆音小公主最終還是被明了心意強勢出擊的五公主拿下,也算是步了她皇姐後塵。
但不同於那個婚禮都推三阻四不辦的皇姐,五公主早早就決定好要風光大辦,對天下廣而告之她白薇也是有伴的人了。
原本五公主都想好了,讓皇姐坐於上位,白英少時是長姐,後來是國之君,於情於理都該受她一禮,還恩也還情。
誰知道白英突然趕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離開,五公主一時也有些無措,但早就定好的日子也不好再改,何況她也確實不想再等下去。
好在婚禮當天她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父皇母後都到了現場,頂替了白英的位置,也算是聊以慰藉。
就連早早嫁人隱居的四姐也到了現場向五公主道賀,還在世的親人當中,竟隻缺了一個白英。
要說一點也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拜了天地,宴席開場之後,一片熱鬧的喧囂中,有近侍將五公主叫到一邊,將一個木製盒子奉上,說是外麵有人要他轉交。
五公主有些意外,為免意外,她府邸門口早有重兵看守,無關的人輕易進不來,而能進來的人大多都已經被她邀請來,這時候額外送禮的還能有誰?
想到這兒,五公主心頭一動:「是誰送來的?」
「她說是殿下的舊識。」近侍猶豫了片刻,輕聲道,「請殿下恕屬下妄自揣度,屬下覺得那位有點像是……陛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