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楊玉的問話,錢誌文顯得非常平和:“當年幽州半府之地淪陷,涉及雜事太多,雖然六官壓下消息的傳播,卻也沒有過多的隱瞞。隻要有心,還是能夠在流傳下來的諸多信息中,推測出一二的。”


    “據我所知,當年六官雖然沒有過分隱瞞,但也將相關信息封存起來。你想要找到這些消息,便需要從五百年前各地相關記錄中,逐字逐句的尋找。在沒有對應信息作為目標的情況下,那可是一個大工程!便是專研史學的修士,也很少會這麽做,你怎麽會想著去找那段曆史。”


    楊玉說完,雲安有些驚訝的看著錢誌文。


    “找這段曆史也是偶然,當年我在浩然府學習的時候,我的史學教授在第一堂課上,提到幾句話,讓我和幾位同學大受到震撼,進而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將這件事情找了出來。”


    聽到錢誌文的話,雲安有些好奇道:“什麽話讓你那麽震撼?”


    “我等儒道學子代代追求的事情,便是你們手上書籍的寥寥幾筆。”


    “但我希望你們記住,史學存在的意義,並非單純為了記錄下某人的高光時刻,而是為了將客觀的事實記錄下來,傳承下去,這是我等史學存在的第一要務。”


    “其次,青史未曾留名,但我等不該忘記,如果忘記,那麽將其找回,便是我等史學的責任。”


    錢誌文說出這話的時候,語氣有些複雜,他長歎一聲後,繼續道:“調查相關信息,也沒有你想的那麽麻煩,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隻是稍微找尋了一下五百年前,各地軍隊調動的信息。”


    “畢竟,浩然府是函夏第一學府,內裏有著函夏最全的圖書館,以及各地人文曆史記錄。而邊防司、護帝司和禁空司的調動,在當年算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我們根據軍隊前往的方向,推測出是幽州後,而後根據這條線索,我們又查看當年北方各地的信息,就會發現各郡城都拉響了相關的警報,甚至一度出現臨時征兵的現象……”


    “停停停……”


    錢誌文說到一半,就被雲安打斷:“誌文,我知道對於你們浩然府的學生來講,找到這些東西不難,但你能否回答我一個問題。”


    “你說。”


    錢誌文點頭後,雲安卻沒有立刻開口,而是先和彌羅、楊玉表示自己會和錢誌文單獨交流後,便取出官印,借著著內裏法禁,詢問錢誌文。


    ‘我記得你當初去浩然府學的是地方執政吧,為什麽你找曆史會想著去找幽州的東西。還有,邊防司、護帝司和禁空司的調動,按道理上來講,應該是不會對一般學子開放的,所以你當初在浩然府,學的到底是什麽?或者輔修了什麽專業?’


    說到這裏,雲安有些無奈。


    ‘我記得,當初你父母是希望你能輔修經濟和商業內容,但你當時是以地方執政需要背的東西太多,而拒絕了你父母的提議。你輔修其他專業的事情,你的父親知道嗎?’


    錢誌文聞言,沉默了下來,顯然輔修這件事情,錢誌文當初是瞞著家裏進行。


    雲安見狀,搖了搖頭,邊上的楊玉和彌羅在二人交流的時候,則是探討起一些料理的想法。


    他們兩個,一個是百味樓海雲天內門弟子,基本功紮實,手段非凡。一個有著前世記憶打底,雖然手藝不怎麽樣,但奇思妙想不斷,不少建議更是讓楊玉嚐試烹飪的欲望暴漲。


    一來二去,二者倒是聊得非常開心,同錢誌文那邊的對視和沉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又過了一會兒,錢誌文和雲安的交流結束,彌羅看著有些沉悶的氣憤,隨口問了一句道觀的建設情況。


    錢誌文道:“道觀的修建已經完成,隻是一些細微之處,以及供奉的神像,還需要調整一二,正好今天我和雲安都有空,我等不如餐後去看看?”


    彌羅點頭答應,三人迅速將餐桌上的飯菜解決,而後便來到六安縣東邊的一座小山下。


    山腳處,已經鋪好了一個小廣場,中間用黑白二色碎石,拚成一個太極圖案。


    廣場盡頭,佇立著一塊一人高的石碑,上書“普明山”三個大字。


    在石碑的邊上,一條大約半丈寬的小路,蜿蜒向上,直通山頂。


    山路修建的時候,顯然顧忌到兩邊植被,草木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依舊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向上走了一盞茶的時間,便見到了道觀山門。


    函夏的道觀格局,同彌羅前世記憶中的道觀格局,相似又有所不同。


    道觀整體坐北朝南,山門前有六層台階,左右兩邊立著鍾鼓樓,觀門上懸掛匾額的地方,此時空無一物,下方矮一些,向內的位置,已經掛上了伏魔殿的匾額。


    顯然,六安縣建立的道觀屬於山門和伏魔殿結合的類型。


    走入其中,就見到立在中間的十方伏魔真君神像。


    這位真君,乃是伴隨金虹帝君身邊的四大真君之一。


    立在這裏,也是所有仙門道觀的慣例。


    往裏走,便是一處法壇,其上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香爐,供人奉香祈福。


    法壇左右兩邊,為配殿,殿前有三道台階,內裏暫無神像。


    後方為主殿,殿前有三層九道台階,正中央供奉的乃是金虹帝君,左右兩邊供奉的是本土神祇,一位是六安縣城的城隍神,一位是普明山的山神。


    當然,六安縣和普明山都無正式入職的城隍神和山神,此時供奉這兩位的神像,隻是為了方便日後對接六安縣的氣數,以及方便彌羅調動香火願力。


    而以山門和主殿為中軸線,正後方向,便是祖師殿,日後這裏要供奉的是妙有宗諸位祖師。


    因此,這個地方除去簡單的裝潢外,沒有任何布置和擺件,按照錢誌文的說法,交給彌羅自己處理。


    最後,祖師殿左右兩側,便是日後道觀內修士居住的地方。


    在東側的位置,還有一條小道,通向山頂東邊的一處小平台,那是彌羅特別要求搭建的采氣台。


    新書求收藏、月票、追讀、推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彌羅青卷雲長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炁化三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炁化三清並收藏彌羅青卷雲長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