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派?什麽學派,麻煩請遞給我一本會刊。”


    “先生,我們也來一本。”


    “我們也需要。”


    “好的,好的!大家都能分到一本。”年輕法師把新鮮出爐的會刊分了出去,如同這是自己的一項使命。


    看來這白金島上的學術氛圍確實濃厚啊……


    莫林心中有了很深的感觸,隨即舉起右手,看向正在分發會刊的年輕注冊法師。


    “先生,我們也想要一份,可以嗎?”


    “你們?”餐館裏所有的法師都回過了頭,眼神中透露出輕蔑。


    對魔法懷有興趣的年輕凡人很多,但極少有人敢在真正的法師麵前,如此直白地表達出這種興趣。


    當今的法師雖然不再那麽高高在上,但對凡人們而言,過去時代遺留下來的敬畏還在。


    尤其是在白金城。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座城市裏的普通市民,都可以看做法師階層的“傭人”。


    “我們是訪問學者。”


    莫林察覺到了這種輕蔑,他沒說什麽,右手打了個響指。


    啪!


    青藍色光點隨之出現於指尖。


    “啊……好的,請稍等!”


    驗證身份後,分發會刊的年輕法師立刻變得相當熱情。


    會在這個時間來島上的“訪問學者”,就隻有上個月的論文入圍的受邀法師,這些人無疑都是法術研究領域的先鋒。


    他把會刊遞到了莫林手上,發現這一桌人都隻有20歲左右。


    “你們……都是法師學徒嗎?哪個學院的?”


    “凜……聖殿學院。”阿爾弗雷德反應及時,沒說出凜冬的校名,避免周圍其他人意識到“北方巫師”就坐在自己身邊。


    待年輕法師離開後,莫林移動餐盤,把會刊擺到了桌麵上。


    “一起看看吧。”


    “莫林……”芝尼雅還是有些擔心,“你……真的沒去研究那些魔鬼崇拜的儀式吧?”


    莫林苦笑一聲,搖著頭道:“如果你們發現這種跡象的話,請務必對我采取行動,並直接舉報給同盟,就像我們在船上處理‘深海’學派成員那樣。”


    他拍了拍一旁伊森的肩膀,翻開了有著漂亮淺藍色封麵的盛會會刊。


    會刊收錄了全部1500多篇入選論文中的70篇,相當於又進行了一輪遴選。


    70篇最終獲選論文中,前麵30篇來自同盟那些“重量級人物”,包括各國6級以上的注冊法師,以及當世的7位賢者。


    來自冬風群島,現年88歲的賢者阿爾瓦·古斯塔夫森,雖然至今一個法印都沒學會,但還是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激情展望了未來學術發展的大好前景,放在了學刊開篇的位置,算是對他地位和貢獻的肯定。


    後半段的40篇文章,才是留給真正有想法、有創意,且天賦卓絕的年輕學者們的。


    總人數不到法師群體百分之三的“大佬”們,卻占據了近一半的會刊篇幅,讓人哭笑不得。


    其中的問題在於,他們以往積累的那些學術經驗,在法印施法的時代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


    很顯然,這並不公平。


    但莫林現在來不及關心學術公平的問題,他迅速在目錄裏找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那篇文章。


    《關於源法者十大學派的考古研究進展》


    作者來自金鳶尾共和國,名字一點也不眼熟。


    此時,芝尼雅和阿爾弗雷德也都坐到了莫林和伊森這一側,四人一道,充滿好奇地汲取著來源相當可疑的知識。


    文章結構簡潔,甚至都有些過於簡潔,開篇沒講任何廢話,直接點明在金鳶尾首都帕魯爾的某=一條地下河中發現了大量石碑雕刻,翻譯後發現其上記載著大量源法者通識。


    遠古法師帝國時期,源法者學派共有十個。


    按照固定的環狀位序,其中的八個學派分別是“至高權座”、“因果之樹”、“彼岸之湖”、“暗月”、“星空”、“深淵”、“暗影靈柩”和“深海”。


    有兩個特殊學派不在這環狀位序中,它們是“虛空鏡麵”和“大吞噬者”。


    學派都有固定的晉升道途,道途內容雖不明確,但可以肯定,與學派本身的“信條”高度相關。


    此外,學派有自身所執掌的法印領域,並與鄰近學派的法印領域產生親和。施展本學派和鄰近學派的法印時,法力消耗降低,施法速度提升,源法者位階越高越明顯。


    最後,每個學派都有獨特的施法天賦,每次獲得晉升,上一位階所獲得的天賦得到強化,同時得到新天賦。


    文章後半段,論文作者還按照自己的理解,依據各個學派的專長領域,將它們與當代各學科做了對應連線。


    “至高權座”,學派信條為“絕對理性”,天賦集中在自體和盟友強化方麵,專長領域為“全知全能”。


    對應的當代學科包括數學、理學、哲學和神學。


    “因果之樹”,學派信條為“知識、邏輯”,天賦為各種形式的施法增益,專長領域為物質和能量的投射。


    對應的當代學科為工程學。


    “彼岸之湖”,學派信條為“想象、創作”,天賦令成員可以像創造藝術品那樣,暫時改寫自己和敵人所掌握的某些法印特性。


    專長領域為扭曲現實,以想象力拓展現實邊界。也包含一部分夢境領域。


    作者認為,其對應的當代學科相當廣泛,包含了美學、藝術、文學、生理學、博物學,以及心理學。


    “暗月”學派,學派信條為“安寧、沉浸”。專長領域集中在夢境、精神和潛意識層麵。


    天賦為“夢境庇護所”。該學派成員可以建立穩定的夢境半位麵,在其中構築庇護所,並在入睡甚乃至清醒的狀態下造訪此庇護所,尋求物理和精神層麵的防護。


    隨著源法者位階的提高,“夢境庇護所”的規模和穩定性會不斷強化。


    受時代所限,作者沒有給出“暗月”學派對應的學科,但與其打過交道的莫林十分清楚,其對應的分明就是網絡工程和虛擬現實技術。


    “星空”學派,信條為“探索最遙遠的未知,承受最極致的恐懼”。專長領域為占卜、位麵穿行及部分靈界法術。


    學派天賦聽上去有點令人毛骨悚然,與不可名狀的星界生物在同一副皮囊下和諧共生,獲得隱秘的星界形態,隨著晉升的不斷進行,逐步改變自身的生命屬性。


    對應學科為神秘學。


    “深淵”學派,法師帝國時期最被世人憎恨,同時也最令世人著迷的學派。


    學派信條為“契約和審判”,專長領域為對因果邏輯的扭曲、破壞、重新定義和雙重標準。


    天賦相當特殊,被稱作“靈魂貨幣”係統。學派成員可以通過自身知識感知到其他人類的強烈欲望,與他們訂立契約,想方設法獲取他們的靈魂。進而可以將這些靈魂作為重要的資源使用,強行“租借”,甚至“收購”其他學派成員的知識、記憶、能力、天賦,乃至生命本身。


    對應學科為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曆史學。


    “暗影靈柩”,相當神秘的學派,即使在法師帝國全盛時期也奉行避世原則,行事極為低調。


    學派信條出人意料,居然是“和諧與平衡”。


    專長領域為死亡、詛咒和靈界法術。天賦給予了學派成員跨越冥河、穿梭於被稱為冥府的特殊位麵的能力,同時另不死及亡魂生物對其產生親和或臣服,具體取決於源法者本人的實力。


    沒有在生者世界中對應的學科。


    “深海”學派,又一個較為神秘的學派,信條為“深邃如海的思想,黑暗中的瘋狂”。


    天賦為構建一條特殊的思維隧道,這條隧道通往幽深的原初思維之海,其中漂浮著大量或正常或遭受嚴重汙染的思維片段,以及純粹由思維構成的不可名狀生命體。隻要學派成員足夠強大,就可以自由提取這思維之海中的一切,納為己用。


    作者沒有給出對應學科,莫林理解為軟件學、信息工程和計算機科學,但又覺得不夠準確,因為無法解釋學派成員的那種瘋狂。


    “虛空鏡麵”,資料甚少的學派,成員數量稀少。


    學派信條為“將不得不揭露的謊言揭露為現實,將不得不隱藏的現實隱藏為謊言。”


    天賦未知,無對應學科。


    有傳言說,這個學派的高階成員能夠玩弄時間。


    “大吞噬者”,資料比“虛空鏡麵”更少。


    學派信條為“混沌和縱欲”,成員們堅信這便是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宇宙將在熱寂中走向終結,智慧生命理應完全臣服於自身欲望,其他一切行為都毫無意義。


    天賦未知。


    學派的存在,便是對“學科”這一概念的強烈否定。


    四人安靜地看完了全篇文章。


    “這……可行度有多少?”作為一名資深曆史愛好者,伊森根本沒在曆史文獻中看到過關於這十大學派的記載,哪怕隻是捕風捉影的那種。


    莫林沒有說話,他知道文章的可信度相當高。


    這些學派知識中的相當一部分,他之前已經有過了解,二者相比之下幾乎沒有出入,可相互印證真實度。


    他意識到,這篇文章的內容,絕無可能來自於什麽“地下河裏的石碑”,應該就是某個隱秘組織有意釋放出來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接下來的某些交流活動鋪路。


    文章署名作者百分之百隻是個傳話筒,但幕後真正的隱秘組織成員,肯定隱藏在了受邀參加盛會的1500餘名學者中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管這叫法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螳螂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螳螂蝦並收藏你管這叫法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