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方麵,後世的夜視儀並不複雜。


    夜晚並非完全無光。月光,星光,這些都是夜間的可見光源,而除了可見光外,由於熱輻射效應,幾乎所有物體都會持續發出不可見紅外線。


    隻要想辦法收集到這些微弱的可見光和紅外線,通過某種手段將其放大,最後傳達進人的瞳孔裏,就可以實現夜視。


    這一步驟的關鍵是“光電轉化”。


    首先要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然後將電信號放大,再把放大過的“電信號”轉化回“光信號”。


    當前時代,技術壁壘主要集中在光電轉化原件上,即使明確了技術目標和技術路線,材料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製備。


    而使用法印,在莫林看來,極有可能直接越過這一壁壘。


    這也就是他之前答複雨果·德拉庫爾時,所提到過的法術“優越性”和“先鋒性”!


    莫林停止回憶,起身找了個距離篝火更遠、更暗些的地方重新坐下。


    第一步:


    虛無之中,他施展“以太”,創造了一個直徑約5厘米的極度透明的圓薄片。


    之後,他施展了“感知”。


    通過之前的幾次嚐試,莫林已經確認,這個新法印的感知對象可以是一切形式的物理能量,其中自然包括可見光和紅外線。


    而對於這二者,“感知”法印都可以將其轉化為“光元素”,也就是“光”法印的直接產物。


    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莫林發現,“感知”法印可以附著在“以太”造物表麵。


    作為穿越者,他將“感知”作為一種感光塗層理解,很快就推導出了這樣的用法。


    而這,很可能是古書原作者想不到的部分。


    第二步:


    此時的“光元素”由物理學意義上的光子轉化而來,缺少法術層麵上的活性,無法直接進行參數調整,否則問題在這一步就可以完全解決。


    但它可以立即接入“映射”法印,之後通過類似物理學光電轉化的過程,轉化為重獲“活性”的“雷元素”。


    這是“映射”法印的真正價值所在。


    第三步:


    具備“活性”,就意味著可以通過“雷電”法印的介入,重新獲得施法層麵上的掌控。


    而“雷電”可以模擬出電學特性,換句話說,可以通過模仿放大電路的方式,注入法力,將微弱雷元素的能量大幅放大!


    這是“夜視法術”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步:


    將“雷元素”接入第二個“映射”法印,將它重新轉化為光元素。


    相比之前直接從外界感知到的微弱光元素,這些光元素的能量密度已經提升至原來的數十萬倍。


    第五步:


    以“光”法印介入光元素,支付法力,將其激發為可見光。


    這一步的原理已經無限接近照明法術“輝光術”,所以還能進一步提亮,但因為亮度已經足夠,所以並無必要,除非想閃瞎自己。


    整個法術框架結構可以簡寫為:


    自然光——“感知”@“以太”——光元素——“映射”——雷元素(“雷電”執掌,放大)——“映射”——光元素(“光”執掌,激發)——放大後的自然光


    簡單明了。


    明確方案後,莫林立刻開始嚐試,僅僅十幾分鍾後就獲得了成功!


    期間遭遇的最大障礙,居然是回憶那些已經快要完全還給老師的電學知識。


    法術的最終效果,就是在“以太玻璃片”的後表麵,生成了具有夜視效果的圖像!


    通過調節“感知”法印所接收的光波長度,法術甚至可以在“可見光”、“紅外線”和“混合”模式下任意切換。


    此時,對莫林來說,夜晚已經徹底失去了壓迫感,周圍的所有事物都清晰可見。


    他發現其實幾百米外就趴著一個小型狼群,它們以為有夜幕做掩護,正在開心地酣睡,全然不知已被會擺弄些法術的恐怖直立猿重點關注。


    但莫林沒有停下來,因為法術還有缺陷。


    視野中的景物是單色,光波的波長信息在某個過程中被濾掉了。


    顯然,如果能將雷元素轉化為類似模擬信號的存在,波長信息就很有可能得到保留,這個問題就可以順利得到解決!


    大約一個半小時的嚐試後,他再次獲得了成功,鏡片中出現了彩色的景物,但色彩有些失真,局部有過曝,需要進行校色和降噪處理。


    對於真實的高端夜視儀來說,這一步工作是由cpu完成的。


    莫林沒有cpu,但他有一顆大腦。


    截至他穿越的那一刻,處理視覺圖像時,人腦還是要比ai靠譜的。


    通過調整位於法術模型輸出端的“光”法印,他得到了色彩逼真可信、效果幾乎和白天沒兩樣的夜視圖像。


    最後,莫林給鏡片稍微賦予質量,使其實體化,然後添加“推力”法印,使其始終懸浮於右眼前。


    之後再添加前置的“神啟通路”法印,稍微借助一下光之主的力量,無法力消耗地維持住這一法術。


    最後的最後,莫林將法術命名為“貓眼術”,並進行記憶。


    就這樣,他僅用一枚“單片眼鏡”,就實現了與後世動輒幾公斤重的高端夜視儀幾乎一樣的功能。


    隻要光之主不隕落,甚至不用裝電池。


    此外,“貓眼術”還可以與“鷹眼術”串聯使用,達成望遠測距加夜視的複合效果。


    …………


    手表指針指向淩晨一點,艾米達拉前來替下他。


    “心情不錯啊。”她注意到了莫林微微上翹的嘴角,“發生什麽好事了嗎?”


    “沒什麽。”莫林含笑道。


    他突然很想知道,在黑夜環境下,自己的“貓眼術”和星術師的占卜到底哪個更實用,便對艾米達拉開口道:


    “艾米達拉小姐,能麻煩你占卜下,那個方向是否有潛在危險嗎?”


    他指向了狼群酣睡的位置。


    “為什麽?”艾米達拉很困惑地揚起半邊眉毛。


    “之前聽到有聲響。”


    艾米達拉失笑:“莫林,占卜的機理,跟你想象的可不太一樣。如果你已經通過某種方式,初步獲知那個方向的確存在危險,又把這件事告訴了我,這種情況下我再進行占卜的話,成功率反而會降低。特別是當你站在我身邊的時候。占卜需要有一定的‘神秘’和‘未知’概念作為前提。”


    “原來是這樣嗎……”莫林感歎今晚又學到了知識。


    “不過,我可以試試。”艾米達拉眨了下眼角有星星紋身的那隻眼睛。


    隨後,她緩緩搖動腦袋,口中念念有詞。


    帽簷下的六枚觸媒,也隨之一起擺動。


    片刻之後,艾米達拉停止了動作,觸媒在慣性作用下又搖晃了幾秒,之後歸於平靜。


    “看來是失敗了。”她語氣很平靜,“觸媒停擺的速度……等一下!!”


    她的音調陡然提高。


    也正是在這時,莫林看到,她帽簷下的那枚黑曜石觸媒像眼鏡蛇一樣向上揚起,底部的尖角直直指向正前方。


    “有複數形式的惡意!而且,黑曜石觸媒代表惡意來源不是人類!”


    有點厲害啊,還能占卜出是動物……莫林先是在心裏感到佩服,隨即注意到話語中潛藏的問題。


    “不對!那群狼不在睡覺嗎,怎麽有惡意?難道……”


    他趕緊上前幾步,背對艾米達拉,施展了剛剛發明的“貓眼術”,並讓其與“鷹眼術”串聯。


    宛如白晝的放大視野中,之前的狼群已經不知所蹤,遠處的山坡上,出現了一位身穿黃銅重甲、肩扛巨劍的騎士。


    血紅色的荊棘從重甲的縫隙和開口處生長出來,纏繞在騎士的身軀和四肢上。


    下一秒,從他身後的地平線之下,湧出了一個又一個黑色的活物。


    它們有著修長的四肢和細長尖銳的尾巴,正朝著營地方向衝刺,乍一看,竟像是某種巨型四足昆蟲。


    “我們……有大麻煩了……”


    身後,艾米達拉微閉雙目,聲音顫抖。


    “敵襲!!”莫林往回奔跑的同時用盡全力高聲嘶吼,幾秒之內就喊醒了所有人。


    他衝進自己的帳篷,一把拿起了青金石法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管這叫法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螳螂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螳螂蝦並收藏你管這叫法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