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莫林這麽說,同學們交頭接耳,互相討論起來。


    借助光學儀器測距?


    該怎麽做?


    極少數人腦中閃過了一些模糊的想法,更多則完全沒概念。


    管不管用暫且不論,這的確是個新奇的提議。


    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裝潢華美的階梯教室裏很快變得嘈雜。


    “安靜!”


    妲雅教授雙手下壓,艱難地維持住課堂秩序。


    隨後,她轉向莫林,明亮的深灰色瞳仁裏充滿了好奇。


    “當然可以,莫林先生,你想占用多久都可以,但請務必把思路講解地清楚一些。”


    “謝謝,沒問題……”


    莫林清清嗓子,整理思緒,繼而開口道:


    “由於光沿著直線傳播的關係,任何物體在我們眼中都遵循近大遠小的規則。而物體在我們眼中的大小,與距離之間存在明確的函數關係。”


    聽懂他這句話的同學,立刻點頭表示同意,一時沒反應過來的也先跟著點頭,避免丟人,同時默默提高大腦主頻,思考幾秒後,也都明白過來。


    凜冬的學生不笨。


    事實上,法師學徒的平均智商在125左右,遠高於普通人,屬於極度聰明的人群。


    他們需要的,隻是一點超越時代的靈感。


    不管他們聽沒聽懂,莫林決定從頭到尾解釋清楚:“從原理角度講,物體影像所占據的,都是一個以成像焦點為圓心的圓心角,物體距離越遠,占據的圓心角越小。”


    無人表示異議。


    “當物體距離不太遠時,我們可以用三角函數簡化計算。單從結果來說,距離我們400米的某樣物體,當把它拉近到200米左右時,在視野中會變大一倍。


    “換句話說,隻要事先在望遠鏡之類的光學儀器鏡片上劃分出足夠精細的刻度,對於任何已知尺寸的物體,都可以通過函數關係,反解出距離。”


    說到這裏,莫林故意做出停頓。


    原來如此!


    同學們很快理解了莫林的構思,有人驚歎於方法如此簡單,有人則感到懊悔,為什麽自己沒能先行一步想到這點。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表示認同。


    “你這個構思成立的前提,是被測距的物體尺寸已知。可是在真實的戰場上,哪來那麽多已知尺寸的物體?”有人提問道。


    這疑問引發了不少認同,很多同學都覺得,戰場上的條件,遠沒有莫林設想的那樣理想。


    “是啊,遠處的較大物體,完全可能跟近處較小的物體看上去一樣大!”


    他們齊齊看向莫林,等待後者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對於這個問題,莫林早就預料到,輕笑開口:


    “戰場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尺寸大致已知,且差距不大的‘物體’。”


    “什麽物體?”


    “人類。”


    聽到這個單詞,教室裏徹底安靜下來。


    莫林繼續道:“各國士兵都有一個平均身高,我暫時不清楚數值是多少,就先假定為175厘米。


    “我們以175厘米為標準,分別測量這個身高的人體在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處所占據的光學儀器刻度數,然後依次測量中間數值如150米、125米,當測量數據足夠多時,隻要觀察人體所占刻度數,就能很快測出距離。


    “我不否認戰場上會有特別高大或特別矮小的士兵,這將導致測量出現誤差,但按照身高的統計學數據分布狀況,絕大部分士兵的身高都與平均值接近。


    “因此,相比經驗值目測,使用特種光學儀器測距,精度要高得多。而且別忘了,望遠鏡之類的光學儀器能進行放大,這將大大提高測距上限。


    “更重要的是,這次秋季聯賽使用的標準人形靶,就是尺寸絕對已知的物體。”


    在地球上,使用帶有“刻度”的瞄準鏡進行測距,是每個現代狙擊手、每位炮手的必修課。這套方法被稱作“密位測距法”。


    除了一般軍事愛好者,許多戶外驢友、勘探員、狩獵愛好者,以及土木行業從業者,都對其比較熟悉。


    軍用狙擊鏡上之所以會有“刻度”,就是為了能讓射手進行測距。


    莫林一口氣說完,沒有人再提出質疑,教室裏隻能聽見“沙沙”的寫字聲,此起彼伏。


    他剛開始講解時,同學們並沒太放在心上,但隨著講解的逐步深入,他們先後意識到“刻度測距法”的準確性和易用性,趕忙開始做筆記。


    “圓心角和三角形……兩種方法到底分別適用於多少距離?我們要不要舉手請教一下莫林……天啊,這家夥怎麽突然懂這麽多。”


    一位女生小聲問同桌。


    “不用!我們下課後去圖書館,找幾本幾何學文獻作參考,自己動手算算就能知道!”她那位紅發同桌,一邊奮筆疾書,一邊回答道。


    就連見多識廣的妲雅教授也徹底愣住,竟站在一邊忘記了點評,大腦被光學測距所牽扯到的圖形和公式填滿。


    同學們做完筆記後,又互相討論起來,教室裏很快再度變得嘈雜。


    “我可以坐下了嗎?”


    莫林有些拘謹地看向妲雅。


    “當然……請坐!”妲雅像是一下子回過神來,連忙轉身回到講台,努力維持即將失控的課堂秩序。


    直到這時,莫林才察覺到,自己說太多了。


    明白原理後,同學們很快就會嚐試實踐這種測距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施法精度。


    他們的數學和物理知識足夠支撐這一舉動。


    到時候,在秋季聯賽的賽場上,自己豈不是沒有了身為穿越者的優勢?


    “同學們,安靜,請安靜!”


    講台上,妲雅見討論已然無法平息,幹脆拔高音量:


    “我認為莫林先生的提議很有價值,非常有價值!大家課後務必根據這一思路,做進一步研究。但現在,我要強調下秋季聯賽的詳細情況,請你們仔細聽好!”


    她終於再次得到了關注。


    “部分消息比較靈通的同學可能已經得知,這一屆秋季聯賽將由我校主辦,按照東道主特權和羅德裏克校長的意見,你們每人都必須上台,誰也不許退縮!


    “兩周後,比賽會在凜冬校園內的靶場上舉行,而與以往512屆秋季聯賽都不同的是,這次除了全部21所法術院校外,還有4所陸軍軍官學校參加。”


    “軍官學員?步槍射擊?”


    有人當場喊出聲來,臉上寫滿了震驚。


    作為實實在在的同齡競爭對手,法師學徒很清楚軍官學員的能耐。由於長期進行嚴格訓練,他們的射術遠好於普通新兵,大部分人能在250米外準確上靶。


    少部分精英,甚至能在橫風不大的情況下擊中400米之外的半身靶!射程超出法師學徒4到5倍之多!


    在有效射程方麵,法師的法術,跟神射手手裏的栓動式步槍根本沒有可比性,同台競技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真實的野戰場景中,也沒有一個法師會蠢到在200米外與步槍手對射!


    “這……這也是校長他提議的嗎?”校長之孫,阿爾弗雷德麵帶不解地問道。


    妲雅的語氣變得嚴肅:“不,這是大陸術法同盟要求的。”


    經她解釋,大家了解到,術法同盟,這個專注於法術教學、研發和實戰理論的跨國法師聯盟,認為當前的法師群體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軍事科技的發展過於迅猛,相比普通士兵,法師部隊當前僅在城市巷戰中還占據些許優勢,而誰也不知道這種優勢還能持續多久。


    年輕法師學徒與軍校生到底相差多少,這是術法同盟迫切希望得知的。


    隻有在明確差距的情況下,才好確定下一步課程改革方向。


    因此,同盟邀請獅心4所軍校一同參加秋季聯賽,根本沒想過法術院校一方能創造奇跡取勝,隻希望眾多關注賽事的法師學徒們,乃至整個法師界都能認清差距,從而為下一步重新討論法師在軍事係統中的定位吹風鋪墊。


    這堪稱痛定思痛後的最後一搏。


    而那四所軍校向上傳達此次邀請後,陸軍總部也很快答應下來,允許他們參賽。


    在軍方看來,完全可以借助這次機會,把那些習慣拿鼻孔看人的高傲法師徹底掃進曆史的垃圾桶!


    這次聯賽從一開始籌備就充滿了火藥味,關注度更是史無前例。


    “法師學徒和軍校生會在一起比賽,但也會單獨統計成績,各自分組的前十名都會得到獎學金。此外,總成績前三名還會額外得到一大筆特別獎勵。這些現金嘉獎都將來自術法同盟。


    “校內獎勵方麵,如同以往,聯賽成績優異的凜冬學生會獲得大量學分,還會得到羅德裏克校長向術法同盟的引薦,這對你們明年畢業後的求職,以及晉升注冊法師都很有幫助。”


    妲雅教授掏出懷表,看了眼時間,發現這堂課就快要結束。


    她最後看了眼階梯教室最後一排,道:“莫林先生,午休時間到我辦公室,我有事需要跟你單獨談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管這叫法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螳螂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螳螂蝦並收藏你管這叫法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