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汴梁的爭論
從水滸開始:我的蛙崽給力蘇驍 作者:頓頓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快要到過年了,今年大宋北部邊境的百姓,可是能夠過一個好年。
因為以往打草穀的契丹人都不見了,因為他們都被天祚帝征召走去對付咄咄逼人的金國了,哪有功夫來打草穀,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這樣的契丹人,大宋官兵可不怕。
又過了一年,蘇驍揉了揉腦門,這日子過的還真快,隻是金國那邊還真是夠磨蹭的,早點來和大宋簽訂盟約,自己也好早日出兵不是嘛。
從東京汴梁傳來的消息,朝廷上終於有人注意到了遼金之間的戰鬥,已經不再是私下的談資,畢竟是兩個國家的征戰,而且其中一個還與大宋相鄰,不能夠再繼續忽視。
朝廷上已經開始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聯合金國一起攻擊遼國,另一種是坐山觀虎鬥,反正也沒有打到大宋。
因為兩派是勢均力敵,所以趙佶也沒有做任何偏向,隻是樂嗬嗬的看朝廷大臣相互爭執,這才是平衡之術。
蘇驍雖然很希望支持宋金聯合攻遼,但是蘇驍也不會出頭,因為朝廷上的那兩派都不是什麽好鳥,這種爭執也隻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而不是為了大宋好。
更何況真正曆史上,宋金聯合的結局可不是多美好,甚至是有了靖康之恥的事情發生,蘇驍隻能夠做一個渣男,不主動,不拒絕。
不過朝廷上也隻是爭吵一下,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付出,也許是那些官員每天上朝實在是閑著無聊沒事做,就找個事情來做一次辯論大賽,至於結果,除非是有什麽切實利益,否則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倒是趙佶,給蘇驍送來一封信,詢問蘇驍支持哪一方,問蘇驍如果對上遼國大軍,有沒有勝利的信心。
蘇驍立刻回信,自己聽趙佶的,至於遼國大軍,河北東路的大軍已經嚴陣以待,隻要遼國大軍敢來,保證一個都別想走,就算是把燕雲十六州搶回來,都是沒有任何問題。
蘇驍的回信讓趙佶內心火熱,什麽是忠臣,這就是忠臣,那和朝堂上的那些人一樣,就知道吵,拿出實際方案的一個都沒有,看看人家蘇驍,什麽方案都不說,隻說聽自己的,這就是格局,這樣的忠臣,是不是再找個機會,升個官什麽的。
而且蘇驍說的燕雲十六州,也是讓趙佶心動不已,要知道燕雲十六州一直是趙家人的一個執念,甚至是在小金庫裏可是有專門征討燕雲十六州的專款。
隻是以前大宋兵將孱弱,根本不是遼國對手,連歲貢都要時不時的增加,何談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事情。
而且朝廷上的爭論,趙佶內心是支持和金國結盟,攻擊遼國,這樣就能夠趁機收回燕雲十六州。
現在蘇驍更是有這樣的表態,趙佶心動的意向已經超過五成,如果能夠在自己做皇帝的任內收回燕雲十六州,那史書上豈不是能夠濃墨重彩的寫上一筆,自己也是可以留名萬載。
隻不過趙佶目前也隻是心動,並沒有下定主意,因為出兵征戰,可是要錢的,趙佶有點猶豫,如果花錢多了,自己豈不是要降低生活質量,這可怎麽辦呢?
而且和金國結盟,豈不是自降身份,金國隻是山野蠻人,生活在窮山惡水之間,哪有資格跟泱泱華夏聯盟。
所以趙佶依舊沒有能夠拿定主意,隻能夠繼續看著大臣們爭吵,當個樂子看,除非是有什麽重大變故發生。
回信之後,發現趙佶遲遲沒有動靜,蘇驍就知道,趙佶又選擇躺下了,所以就不能夠對趙佶抱有幻想。
虧了自己還暗戳戳的寫上燕雲十六州,本以為能夠激起趙家人一點血性,結果一個個都是沒有卵蛋的玩意。
“教習,給杜壆、卞祥傳信,派出精銳去燕雲十六州,偷襲那些小部落,多搶一些牛羊回來,不過動手要做到斬草除根,不要留下什麽後患。”
蘇驍對李助說道,雖然現在還沒有開始全麵戰爭,但是可以先搞一些小動作,也算是練兵了,還能夠發點戰爭財。
“是,大帥,屬下這就去發信。”
李助一愣,沒有明白蘇驍怎麽突然想著對付契丹人,但是既然是蘇驍下的命令,那就要嚴格執行。
“大帥,要對遼國動手了嗎?”
朱武問道,朱武覺得自己加入蘇驍麾下,還沒有立下任何功勞,想要急著立功。
“還不到時候,現在隻是小規模的摩擦,就好像當初契丹人打草穀一樣,等東京汴梁那邊下定決心之後,才是真正動手的時候。”
蘇驍說道,你能打草穀,我就能夠滅族,大家各憑本事。
兩天後,杜壆和卞祥就接到了蘇驍的命令,兩個人都是欣喜不已,練兵這麽長時間,總算是能夠動動手了。
兩個人都叫了自己的親信,組織了一支騎兵隊伍,在遼闊地點,騎兵依舊是最佳選擇,然後從滄州北部和雄州北部進入到了遼國地界。
那些部落裏男丁被征走的部落可就倒黴了,才不到半個月,就有兩個部落徹底消失在草原上,留下的隻是大火燃燒過的焦黑痕跡,和被野獸啃食剩下的骨頭。
不過如今遼國人心惶惶,誰都沒有注意到這裏的情況,而且這些部落都已經有了向西遷徙的想法,這些部落的消失,隻會被人認為是遷徙走了。
隻是這種事情不會掩蓋太久,終究是會被人發現的,但是蘇驍一點都不怕,如今的遼國隻是紙老虎,恐怕已經經受不起兩麵作戰,最多是派使者去東京汴梁抗議一番,那又能怎樣,自己隻需要口頭上請個罪就行了。
再說蘇驍也不打算請罪,因為蘇驍已經讓時遷把探子都散出去,如果有遼國的使者來大宋,不管走不走河北東路,隻要發現,就會派出精騎前往處理,盡量拖延時間,拖延到朝廷準備對遼國動手,到時候就算是告自己的狀,那也不會有人說什麽,沒有人會在準備戰爭之前,對前線將領動手的。
因為以往打草穀的契丹人都不見了,因為他們都被天祚帝征召走去對付咄咄逼人的金國了,哪有功夫來打草穀,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這樣的契丹人,大宋官兵可不怕。
又過了一年,蘇驍揉了揉腦門,這日子過的還真快,隻是金國那邊還真是夠磨蹭的,早點來和大宋簽訂盟約,自己也好早日出兵不是嘛。
從東京汴梁傳來的消息,朝廷上終於有人注意到了遼金之間的戰鬥,已經不再是私下的談資,畢竟是兩個國家的征戰,而且其中一個還與大宋相鄰,不能夠再繼續忽視。
朝廷上已經開始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聯合金國一起攻擊遼國,另一種是坐山觀虎鬥,反正也沒有打到大宋。
因為兩派是勢均力敵,所以趙佶也沒有做任何偏向,隻是樂嗬嗬的看朝廷大臣相互爭執,這才是平衡之術。
蘇驍雖然很希望支持宋金聯合攻遼,但是蘇驍也不會出頭,因為朝廷上的那兩派都不是什麽好鳥,這種爭執也隻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而不是為了大宋好。
更何況真正曆史上,宋金聯合的結局可不是多美好,甚至是有了靖康之恥的事情發生,蘇驍隻能夠做一個渣男,不主動,不拒絕。
不過朝廷上也隻是爭吵一下,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付出,也許是那些官員每天上朝實在是閑著無聊沒事做,就找個事情來做一次辯論大賽,至於結果,除非是有什麽切實利益,否則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倒是趙佶,給蘇驍送來一封信,詢問蘇驍支持哪一方,問蘇驍如果對上遼國大軍,有沒有勝利的信心。
蘇驍立刻回信,自己聽趙佶的,至於遼國大軍,河北東路的大軍已經嚴陣以待,隻要遼國大軍敢來,保證一個都別想走,就算是把燕雲十六州搶回來,都是沒有任何問題。
蘇驍的回信讓趙佶內心火熱,什麽是忠臣,這就是忠臣,那和朝堂上的那些人一樣,就知道吵,拿出實際方案的一個都沒有,看看人家蘇驍,什麽方案都不說,隻說聽自己的,這就是格局,這樣的忠臣,是不是再找個機會,升個官什麽的。
而且蘇驍說的燕雲十六州,也是讓趙佶心動不已,要知道燕雲十六州一直是趙家人的一個執念,甚至是在小金庫裏可是有專門征討燕雲十六州的專款。
隻是以前大宋兵將孱弱,根本不是遼國對手,連歲貢都要時不時的增加,何談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事情。
而且朝廷上的爭論,趙佶內心是支持和金國結盟,攻擊遼國,這樣就能夠趁機收回燕雲十六州。
現在蘇驍更是有這樣的表態,趙佶心動的意向已經超過五成,如果能夠在自己做皇帝的任內收回燕雲十六州,那史書上豈不是能夠濃墨重彩的寫上一筆,自己也是可以留名萬載。
隻不過趙佶目前也隻是心動,並沒有下定主意,因為出兵征戰,可是要錢的,趙佶有點猶豫,如果花錢多了,自己豈不是要降低生活質量,這可怎麽辦呢?
而且和金國結盟,豈不是自降身份,金國隻是山野蠻人,生活在窮山惡水之間,哪有資格跟泱泱華夏聯盟。
所以趙佶依舊沒有能夠拿定主意,隻能夠繼續看著大臣們爭吵,當個樂子看,除非是有什麽重大變故發生。
回信之後,發現趙佶遲遲沒有動靜,蘇驍就知道,趙佶又選擇躺下了,所以就不能夠對趙佶抱有幻想。
虧了自己還暗戳戳的寫上燕雲十六州,本以為能夠激起趙家人一點血性,結果一個個都是沒有卵蛋的玩意。
“教習,給杜壆、卞祥傳信,派出精銳去燕雲十六州,偷襲那些小部落,多搶一些牛羊回來,不過動手要做到斬草除根,不要留下什麽後患。”
蘇驍對李助說道,雖然現在還沒有開始全麵戰爭,但是可以先搞一些小動作,也算是練兵了,還能夠發點戰爭財。
“是,大帥,屬下這就去發信。”
李助一愣,沒有明白蘇驍怎麽突然想著對付契丹人,但是既然是蘇驍下的命令,那就要嚴格執行。
“大帥,要對遼國動手了嗎?”
朱武問道,朱武覺得自己加入蘇驍麾下,還沒有立下任何功勞,想要急著立功。
“還不到時候,現在隻是小規模的摩擦,就好像當初契丹人打草穀一樣,等東京汴梁那邊下定決心之後,才是真正動手的時候。”
蘇驍說道,你能打草穀,我就能夠滅族,大家各憑本事。
兩天後,杜壆和卞祥就接到了蘇驍的命令,兩個人都是欣喜不已,練兵這麽長時間,總算是能夠動動手了。
兩個人都叫了自己的親信,組織了一支騎兵隊伍,在遼闊地點,騎兵依舊是最佳選擇,然後從滄州北部和雄州北部進入到了遼國地界。
那些部落裏男丁被征走的部落可就倒黴了,才不到半個月,就有兩個部落徹底消失在草原上,留下的隻是大火燃燒過的焦黑痕跡,和被野獸啃食剩下的骨頭。
不過如今遼國人心惶惶,誰都沒有注意到這裏的情況,而且這些部落都已經有了向西遷徙的想法,這些部落的消失,隻會被人認為是遷徙走了。
隻是這種事情不會掩蓋太久,終究是會被人發現的,但是蘇驍一點都不怕,如今的遼國隻是紙老虎,恐怕已經經受不起兩麵作戰,最多是派使者去東京汴梁抗議一番,那又能怎樣,自己隻需要口頭上請個罪就行了。
再說蘇驍也不打算請罪,因為蘇驍已經讓時遷把探子都散出去,如果有遼國的使者來大宋,不管走不走河北東路,隻要發現,就會派出精騎前往處理,盡量拖延時間,拖延到朝廷準備對遼國動手,到時候就算是告自己的狀,那也不會有人說什麽,沒有人會在準備戰爭之前,對前線將領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