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四合院啟航


    第二天,王剛去莊學究那裏上課時,顧廷燁和齊衡齊齊向他表示,家裏已經同意合作。


    顧廷燁更打算用他外公白家的渠道,幫王剛銷售琉璃瓶和花露水。


    白家是江南有名的鹽商,家財萬貫,白老太爺去世後,把家裏所有財產都給了顧廷燁。


    那不僅是田鋪現銀,還有白家販鹽的銷售渠道和人脈。


    王剛得知後,心裏很高興,他與顧廷燁之間牽扯越深,也就與永寧侯府牽絆越深。


    顧廷燁早晚有一天會繼承永寧侯的爵位。


    雖然他上麵還有一個大哥,下麵有個弟弟,可那個大哥身體孱弱,生不出兒子,弟弟又年幼。


    而且老侯爺顧偃開最疼愛的兒子其實是顧廷燁,這與顧廷燁的娘有關係。


    永寧侯在與顧廷燁的娘成婚前,有一個原配夫人大秦氏。


    大秦氏給顧偃開生了大兒子後,身體就一直不好。


    後來侯府遭遇危機,需要大筆銀子度過難關,顧偃開就有意娶白氏過門,也就是顧廷燁的娘。


    結果大秦氏知道後,氣的一病不起,徹底給白氏挪了位置。


    白氏過門後,帶來幾十萬兩的嫁妝,幫侯府度過難關,顧偃開對白氏是有感激之情的。


    後來白氏聽聞大秦氏的事,知道自己被利用,情緒激動導致難產,雖然生下顧廷燁,自己卻沒熬過來。


    白氏的死,顧偃開非常愧疚,所有自小對顧廷燁要求嚴格,希望他能成才。


    顧偃開是個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把對顧廷燁的愛全都藏在心裏,搞的父子不和。


    顧廷燁以為父親偏愛大哥,顧偃開又氣兒子放浪形骸,所以父子倆總是見麵就吵架。


    知否裏,顧廷燁前半生的坎坷,多半也與父子不和有關。


    王剛想著,顧廷燁這麽幫他,有機會讓他們父子和好,解開誤會。


    下課後,老太太那邊也傳來好消息,她主動聯係了勇毅候府還有盛家大房,可以給王剛的生意提供幫助。


    現在有了兩家侯府和一個國公府,再加上盛家支持,王剛終於可以安心做生意,不怕別人惦記他的錢。


    生產玻璃瓶和花露水的工藝,王剛已經寫給了林噙霜,以後由她來負責生產,白家和盛家負責銷售,兩個侯府和一個國公府保駕護航,沒人再敢強要秘方。


    盛紘找過王剛一次,勸他將生意交給下人,自己安心讀書,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同時盛紘也感激了兒子一下,因為盛家與兩個侯府一個國公府有利益往來後,盛紘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官場上越來越順風順水。


    母以子貴,王剛越出色,連帶林噙霜也更受寵,盛紘留宿林棲閣的時間越來越多。


    王大娘子一看不幹了,可她又沒本事留住男人,最後她聽從婢女的意見,竟然給盛紘塞了幾個小妾。


    盛紘本就好色,麵對送上門的女人,他是來者不拒,林噙霜吃了好幾天醋。


    最後還是王剛出麵,勸說林噙霜,讓她不要表現出妒忌之心,相反還要表現的大度一點,與那些小妾和平相處。


    隻要生意上了軌道,給盛家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林噙霜就不可能失寵。


    林噙霜聽了王剛的話,把心思放在生意上,第一批玻璃瓶和花露水已經出現在汴京城。


    這個時代沒有玻璃製造技術,王剛的玻璃瓶一麵世,立刻受到追捧,反倒是花露水成了副產品。


    物以稀為貴,王剛給玻璃瓶和花露水的定價極高,每個月的產量很少,但也是供不應求。


    汴京有錢有勢的人太多,誰不想弄個稀世珍寶顯擺一下。


    很快王剛錢賺的自己都有些害怕。


    年底的時候一算賬,扣除各方利益的分賬,光是賣琉璃瓶,王剛就賺了三十萬兩銀子。


    期間不是沒人打琉璃瓶的主意,不過被兩大侯府和國公府擋了回去。


    三家單獨一家或許不算什麽,可三個聯合起來,就算皇帝也要給點麵子。


    兩大侯府和國公府看在每年最少五萬兩的進賬份上,也樂意幫王剛擋住一些人。


    後來隨著琉璃瓶的銷路在南方打開,侯府和國公府每年的分賬都在十萬兩以上。


    麵對這筆巨款,侯府和國公府也不樂意再有勢力進來分賬。


    生意上了軌道後,王剛的主要精力就放到書本上。


    莊學究不愧是當世大儒,在他的教導下,盛家幾個兒女學問進步極快,不過進步最快的卻不是盛家人,而是顧廷燁。


    顧廷燁雖然為人放浪,常年流連風花雪月之所,但是人是真聰明,文章寫的也極為漂亮。


    莊學究不僅一次表示過,顧廷燁若是能專心書本,考個狀元不在話下。


    相對的,齊衡就差很多,他的資質沒有顧廷燁高,但是勝在為人刻苦。


    隻是自從王剛介紹盛明蘭與齊衡認識後,這個小公爺,心思就有些不在書本,整天送一些小禮物給明蘭。


    明蘭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緊記衛小娘臨終的話,在盛府一直很低調,麵對齊衡的示愛,多次回絕,收到的小禮物全轉送給姐姐如蘭和墨蘭。


    齊衡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哪受得了這些,明蘭越是拒絕他,他越是主動,有時候王剛都覺得他就是個舔狗。


    至於盛長柏的功課,那隻能用一個穩字來形容,穩中進步,後來居上。


    盛長柏不愧是最像王老太師的人,不僅為人周正,讀書也很刻苦,與顧廷燁和齊衡不同,盛長柏的專注力很驚人,王剛都比不了。


    至於說王剛自己,因為分心學武的關係,課本上比顧廷燁要差一點,不過強於盛長柏和齊衡。


    考狀元不敢說,但是考中進士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連中三元,王剛已經不敢想了!


    因為難度實在太大,用顧廷燁的話說,那根本就不是人能辦成的事。


    科舉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三元及第,又稱連中三元。


    也就是說,你先要在全省考試中得第一,然後全國考試再得第一。


    最後的殿試,就是皇帝親自考核,除了考驗才學,還要看皇帝的眼緣,他看你順眼才能得第一,也就是狀元。


    如此一來,連中三元者,不僅要有天下第一的才學,還得長的順眼。


    好看或者太醜都不行,太醜被皇帝嫌棄,太帥說不定引起皇帝嫉妒。


    所以連中三元自古罕有,大宋立國至今隻有五人。


    王剛之前說大話,想要連中三元,後來打聽清楚後,才知道自己這大話說的有多大,也就不再奢望了。


    朝廷鄉試每次都在秋天,又稱為秋闈。


    鄉試之前有三場,縣試,府試和院試。


    王剛和盛長柏在揚州考過縣試和府試,獲得童生資格。


    後來在汴京考過院試,成為秀才。


    如今隻要再考過鄉試就是舉人大老爺。


    範進中舉,中的就是舉人。


    舉人是有資格當官的,不過隻能做七品以下的小官,極限就是七品的縣令。


    不要覺得縣令官小,七品縣令實際上要管理一縣十幾萬百姓,說句土皇帝都不為過。


    盛家搬到汴京後,鄉試自然要在汴京考,顧廷燁和齊衡一起參加。


    這次考試連考三天,王剛被分到一個單獨的小房間裏,寬不過一米,隻有一張椅子和隔板。


    隔板既是書桌也是床,吃喝拉撒全在小隔間裏。


    林噙霜本來想給兒子準備點糕點帶進考場,結果在前門驗身的時候,全給搜走,隻留下一些幹糧帶進考場。


    其他人的待遇也差不多。


    科舉作弊是別想了,冒名頂替更是不可能。


    等王剛三天考完,感覺自己全身上下都快散了架,他偏偏還不能提前交卷。


    盛紘和莊學究提醒過,科舉提前交卷,容易引起考官反感,認為你對待科考不上心,是減分項,絕不能做。


    這時候就體現官宦家庭的優勢,有父輩的經驗和耳提麵命,與一般考生相比,太占優勢。


    更別說盛紘一早就打聽好考官的脾性,讓兒子寫文章時,迎合閱卷考官文風,勝算更大一點。


    閱卷後三天就是放榜的日子,一早盛家門前就響起了鞭炮聲,道喜的人絡繹不絕。


    “恭喜盛家公子高中解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四合院啟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經第三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經第三刀並收藏諸天從四合院啟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