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式開始還有十幾分鍾,劉湧先把幾位國手帶到~室裏休息,外邊的事情還有很多需要他去安排打理,打了個抱歉,劉湧離開會客室,林枝福則留下來代他招呼眾人。


    “嗬,老林,咱們得有兩年多沒見麵了吧?”喝了一口熱茶,董彥笑著問道。他和林枝福是同一代棋手,以前沒少在比賽中打交道,隻不過一位功成名就,領袖群倫,一位則默默無聞,成為眾多基石中的一員。在勝負的世界裏,這就是現實。


    “是呀。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自上次重慶一別,好象隻是一轉眼,兩年多就過去了。”林枝福笑道,人上了年紀就容易回憶過去,想想以前自已在一線棋戰摸爬滾打的歲月,不由得感慨萬千。


    “嗬,你怎麽不再參加比賽了?說起來你比我還小兩歲呢。”董彥笑道。


    “說笑,我和你怎麽比。與其浪費參賽名額當‘林一輪’,還不如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倒是你,這麽多年一直戰鬥在第一線,叫人想不佩服也難。”林枝福歎道。


    “嗬嗬,有什麽可佩服的。我也過是在強撐罷了。現在的年輕人一個比一個厲害,過不了一兩年,這個世界就是他們幾個的天下了。”用下巴指了指曹燦,陳海鵬還有宋玉柱等人,董彥笑著說道。


    “嗬嗬,長江後浪催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圍棋想要展,就離不開這些年輕人。不過話說回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老將也有老將的長處,以你現在的狀態再撐個三五年應該沒有問題。”林枝福笑道。


    “嗬,我也想呀,問題是這些年輕人不幹啊。”看著幾位年輕棋手,董彥笑道。


    “董老師,瞧您這話說的。我們可是都很尊重您,希望您能青春永駐,永遠強大,幸好林老師也不是外人,要是讓不知真相地人聽見,還不得以為我們都是欺師滅祖,不懂人情的無恥之徒嗎?”自已也是年輕棋手中的一員,提到了自已,宋玉柱連忙反擊,表明自已地立場。


    雖然都是國手級別的人,不過聊起天兒來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麽區別。


    “哎。誰打算要欺師滅祖啊?別著急。先讓我來個立此存照。省地以後沒證據。”屋裏幾個人聊地正熱鬧。房門再開。郝誌強從外邊走了進來:今天是晚報杯地最後一天。各隊地名次以及各人地名次都是在今天決出。而且閉幕式上還有職業對業餘地對抗賽。這種熱鬧場合。怎麽能少地了他呢?


    “嗬。老。我說呢。剛剛我還奇怪。總感覺缺了點兒什麽。現在看見你。我這才算是明白了。原來就是少了你這個包打聽。”認出是誌強。董彥笑著打趣道。


    “嗬嗬。那是。你董老大都親自出馬了。我一個小小地包打聽能哪敢歇著呢。”也不用人請。誌強自已找了個位子坐下來。


    “哇。精兵猛將。董老大。看這架勢你們是打算把業餘棋們手剃成光頭吧?”環顧一圈。現坐在會客室裏地幾位棋手全是當今中國棋壇上地風雲人物。郝誌強驚訝地問道。


    “剃成光頭?想當然是想了。不過可能性不大。現在業餘棋手地實力都很強。打成平手就已經可以知足了。”董彥答道。


    “這麽謙虛?嗬。有點不象你啊。對了老林。今年地手格是什麽?”記者地職業習慣。剛剛坐下。郝誌強就開始了問。


    “前三盤讓先,後三盤讓二子。”林枝福答道。


    職業、業餘對抗賽最初的時是統一由職業讓業餘二子,那時業餘棋手的實力普遍較弱,雖然被讓二子,但還是輸多贏少,難以翻身。後來,隨著棋院改革,專業棋手變成了職業棋手,一部分原來專業隊棋手退役加入到業餘隊伍之中,促進了業餘棋手整體水平的提高,慢慢地,業餘棋手在讓二子的對抗中占到了上風,所以,為了保持比賽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以及比賽結果地懸念,便把固定的讓二子改為升降製,打個比方,比如雙方均是六人出戰,職業方取得四比二以上地勝利,則來年比賽時業餘方就要被多讓一子或增大還子數目,業餘方職果取得四比二以上的勝利,則來年要減少讓子或者還子地數目,如果三比三打平,則維持今年的比賽規則,雙方不做更改。


    通過這種增加或減少負擔的方法,職業棋手和業餘棋手在比賽中形成了相對意義上的均勢,從這些年對抗賽的結果來看,職業一流高手和業餘一流高手的


    距基本在讓先到讓二子之間,讓先,業餘棋手基本:讓二,則職業一方非常困難,近十幾年來,雙方的對抗一直是在這個範圍內搖擺。


    去年的比賽中,在受二子的情況下業餘一方揮出色,以五比一的戰績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所以今年的比賽級別調高一檔,由全部讓二子改為一半讓先,一半讓二子。如果還是取得勝利,則明年的比賽將變成全體受先。


    對職業棋手而言,讓先是對業餘者的底線,保不住這條底線對棋手而言雖沒什麽實質影響,不過麵子上總會覺的有點難看。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的對抗賽棋賽才派出了以董彥為的豪華陣容,為的就是確保勝利,把業餘一方打回到二子局。


    “董老大,那你預測結果會是幾比幾呢?”郝誌強又問。


    “我嘛,前三盤讓先棋基本問題大,後三盤二子局,我想總該能贏一盤,估計總分四比二吧。“董彥想了一下兒答道。


    “小曹,董老大覺得是四比二,你覺的呢?”郝誌強再向曹燦問道。


    “嗯,我的想法和董老師一樣,既然是三盤讓先,三盤讓二子,我們的最低目標是三比三保平,爭取四比二獲勝,最好五比一大捷,當然,如果能六比零全勝就完美了,隻是那種機會大概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曹燦笑著答道。


    棋手沒有自信是不行的,但盲目的自信就會成了狂妄,無論董彥還是曹燦都很清楚自已拳頭的力量,不過他們也同樣清楚現在業餘一流棋手的實力,所以兩個人對這次對抗賽都是謹慎的樂觀。


    “嗬嗬,董老大,看到沒?到底是年輕人,衝勁就是比你足!”誌強笑道。記者最喜歡聽的就是那種充滿刺激性的宣言,因為這樣才能讓他有更多的空間揮自已的文筆。


    “嗬,人不輕狂枉年少,年輕人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對了,老林,比賽應該已經結束了吧?這次的前六名都是誰?”所謂知已知彼,方勝百戰不殆,職業棋手這一方的情況自已都了如指掌,但業餘一方的情況卻還並不清楚,董彥於是向林枝福問道。


    “噢,都已經出來了。”從上衣口袋內掏出一張報表,林枝福開始向眾人介紹。


    “這次比賽的前六名大多是常打交道的老對手,第六名是上海的張建兵,第五名是杭州的段天德,第四名是成都的譚嘯天,第三名是浙江的陶國才,亞軍是上海的沈榮基,冠軍是北京的王一飛。”


    <a href="http:///"></a>


    “王一飛?林老師,您再說一遍,冠軍是誰?”別人的反應到不是很大。陳海鵬心裏卻是一驚。


    一線職業棋手通常不會對業餘比賽有興趣,因為他們一年到頭有的是比賽要下,忙自已的事還忙不過來呢,所以,晚報杯的比賽再熱鬧,消息到他們那裏大概也就是掃上一眼了事。


    “王一飛呀?怎麽了?”看了一眼報表,林枝福不解地問道,其實不必去看報表,十六連勝,出第二名六分的王一飛在昨天上午的比賽結束後就已經是事實上的冠軍,林枝福就算閉著眼著也不會搞錯。


    “這個王一飛多大歲數?”北京市有一千六百多萬,其中有同名同姓者也未可知,陳海鵬接著問道。


    “十二歲。”林枝福答道。


    “果然是他”十二歲,又叫王一飛,這下肯定錯不了了。


    “十二歲?這麽小就拿了冠軍?”董彥也是頗為驚訝。職業業餘對抗賽他以前也曾經參加過幾回,對現在業餘一流高手實力的認識還是比較了解的,以十二歲之齡能在眾多高手之中奪到冠軍,這個成績不敢說是絕後,至少也是空前了。


    “哎,海鵬,這個王一飛該不會是忘憂清樂道場的那個小不點兒吧?”宋玉柱曾經和王一飛以道場棋社對抗賽中見過一麵,當時王一飛的棋才給宋玉柱留下了相當深的印象,此時見陳海鵬聽到這個名字表情很驚訝,六七年前的回憶突然間便在腦海裏跳了出來。


    “應該是他,錯不了。”陳海鵬點了點頭。他相信,如果是王一飛,取得這樣的成績完全有可能。


    “海鵬,別光自已說的帶勁兒。你認識王一飛?”曹燦好奇問道。


    “嗬,當然認識,其實他你也見過一次。”陳海鵬笑著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棋魔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樓主並收藏棋魔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