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邦戰國帶領右路軍到達雪山路口,而後一路北上,來到丹宗縣。
丹宗縣之內的僧兵也是早已集結在一起,約有5000人之多。
以前三關軍作戰,都是雲生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實施。
這一次,乃是邦戰國第一次帶領大軍單獨作戰。
“雖然說對方的僧兵僅有5000人,而我軍卻有4萬多大軍。但是雲生都統愛兵如子。
若是雲生都統帶領大軍討伐梵陀寺,一人未損。我若帶軍打仗,犧牲過千人,即使取勝,也猶如戰敗一般。”
邦邦國這樣想著,腦海裏浮現出雲生帶兵打仗的一幕一幕。
這一日,邦戰國飛在空中前出偵察,隻見距離丹宗縣城東北方向三十裏外,有一處穀口。
頓時之間,邦戰國一計湧上心頭。
邦戰國令大軍轉而向西,不斷地穿行於穀道之間,在穀道之中來回轉折,至第三日的黃昏時分,終於來到了丹守縣城東北方向三十裏外的穀口處。
邦戰國將1萬新兵盡皆埋伏於穀口兩側的山坡之上,而後留下5000騎兵在穀道後方負責阻擊。
同時另有5000名騎兵在邦戰國的帶領下,繞過一道道山溝,翻過一座小山,到達了丹宗縣城南側的另一道穀口之處。
丹宗縣城雖然地處高原,但是四周的山地並不是特大高大,更多地則是丘陵地形。
一切部署完畢,而後邦戰國令燁新橋帶領1000名騎兵前出誘敵。
燁新橋帶領1000騎兵,猶如斥候一般,四處散開,偵察著位於丹宗縣城之外的一處寺院。
在那處寺院之中,聚集著5000名僧軍。
燁新橋命令一營千人將帶領100名將士前住寺院偵察,100名將士還沒有到達距離寺院兩裏地,便看見有無數的僧軍騎馬揮刀追來。
一營千人將假裝大驚,連忙吹動口哨,帶領100名騎兵倉惶逃竄。
一營千人將來到一條小河旁,與燁新橋帶領的其它騎兵匯合,而後1000名騎兵集結在一起,拒守小河抗擊。
過不多時,對方衝來約800名騎兵,燁新橋一聲令下,1000將士紛紛開弓射箭。
800名僧兵手無盾牌,在箭矢之下,紛紛中箭倒地。
僧兵的將領看到對方人多勢眾,於是大喊一聲,在丟下100多具屍體之後,命令僧兵後撤。
燁新橋也不追趕,而後沿著小河一路向西,直奔丹宗縣城而去。
到了下午時分,隻見約有5000名騎兵從前方的山頭突然冒出,漫天遍野猶如黑色的甲殼蟲一般,揮動著刀槍,向燁新橋等人殺來。
燁新橋等人裝作大驚,一時大呼小叫,而後沿著小河開始瘋狂地向東側跑去。
5000名僧兵越過小河,成包圍之勢,向燁新橋等人瘋狂追趕。
燁新橋帶領1000名將士又繞過一個彎道,慌不擇路,向東北方向的山穀口跑去。
1000名騎兵在前逃跑,5000名僧兵在後呈半圓之勢追擊。
過不多時,1000名騎兵湧進山穀,而後5000名僧兵在後繼續追擊。
待到5000名僧軍的前頭部隊到達穀口的出口之時,邦戰國突然飛抵空中,大聲喊道:
“放箭!”
就在這時,隻見兩側山坡之上,突然湧起無數人來,個個手持弓箭,向山穀之中射去。
一時之間,兩側夾擊,箭矢如雨而下,僧軍紛紛中箭倒地。
僧軍見兩側山坡之上,滿山遍野盡是敵軍。也不知伏軍到底有多少人馬。
僧兵個個倉皇失措,隊形大亂,瘋狂向後逃竄。
但是,兩側山坡之上,箭雨如蝗,過不多時,進入山穀的僧軍皆被射成了刺蝟。
但是,由於穀道較短,此時尚有2000名僧軍還沒有進入到穀道之中。
後方的2000名僧兵見前軍中了敵軍的埋伏,於是連忙後撤,向寺院方向回撤。
但是,當他們到達小河旁之時,忽聽天空一聲炮響,從山坡之後突然湧出無數騎兵來,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盡是。
2000名僧軍大驚,連忙後退,此時隻見從後麵山穀之中又衝出5000名騎兵來。
1萬騎兵前後夾擊,迅速地向兩側延伸拓展,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將2000名僧兵緊緊地包圍其中。
“向西側衝擊!”一名僧兵將領大聲地喊道。
2000名僧兵紛紛驅動戰馬,揮動戰刀,向西側殺來。
“嗖!”“嗖!”“嗖!”無數箭矢射來;
“啊!”“啊!”“啊!”不少僧兵中箭倒地。
箭雨太過密集,一番衝擊無效,僧軍再次聚集在一起。
“向西北方向衝擊!”一名僧兵將領見西北方向是前後兩軍的結合部,人馬稀少,遂大聲地喊道。
1700名僧軍再次前衝,豈料三關軍大軍也是迅速移動。
“嗖!”“嗖!”“嗖!”又是無數箭矢射來;
“啊!”“啊!”“啊!”又有不少僧兵中箭倒地。
箭雨太過密集,又是一番衝擊無效,僧軍再次聚集在一起。
“放下武器,離開戰馬,我饒你們不死。”邦戰國懸立空中,大聲地喊道。
“我們放下戰刀,你們能保證不殺我們嗎?”一位僧兵大聲地問道。
邦戰國哈哈大笑道:“放下戰刀,你們還有一線存活的希望;若是殊死抵抗,唯有死路一條。你們自己選擇吧!”
眾僧兵聽後,想了又想,“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搏一線生機。”
1500餘名僧兵見無處可逃,隻好紛紛扔掉戰刀,跳下戰馬。
“沿著小河向東集合!”邦戰國大聲地說道。
1500餘名僧兵垂頭喪氣地向東側走去。
三關軍將士收繳戰刀和馬匹,將1500餘名僧兵帶至寺院之外。
“解散僧軍,歸還田地,不得收租,否則我便放火燒了你們的寺院。”
邦戰國大聲說道,聲若雷鳴,不含半點商量的餘地。
寺院的主持見大勢已去,連連答應邦戰國提出的條件。
至此,三關軍完全占領雲西三縣。
雲生集合包括梵陀寺在內的所有寺院的主持,開會說道:
“諸位大師,我三關軍此次前來雲西三縣,是本著和平共處的原則而來。
不過,為了和平,為了百姓,我有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立刻歸還所有的土地於百姓;
第二,寺院之內不得擁有僧兵;
第三,從此之後,不得向百姓收糧。
這三個條件很簡單,如若不從,我便燒毀所有的寺院。”
眾主持聽說燒毀寺院,莫之不從。
雲生督促雲西三縣推行《均田地令》,許多百姓竟然不敢執行。
這日,哈日縣縣令來到,拜訪雲生,說道:
“雲西三縣,居民讀書甚少。九成九都沒有讀過書,極難管理。但是阿喻教深入人心,個個都是信徒。想要保證雲西三縣平安興旺,非阿喻教不可。”
雲生聽後,這才明白原因。
雲生說道:“我觀雲西三縣地勢較高,青稞僅一年一熟,不如所有賦稅二十取一,主要用於養活僧人。
如此,賦稅較輕,再也不向寺院捐糧,老百姓的日子便應好過一些。”
哈日縣令聽後,卻是愁眉道:“雲生都統是有所不知啊,即使我們不讓百姓向寺院捐助,百姓也會將糧食賣掉,寧願餓著肚子,也要作為香火錢,捐給寺院。”
雲生聽後,沉思片刻,說道:“以後,雲西三縣不得設立私人糧倉和糧庫,百姓的餘糧隻允許賣給官府。
另外,官府要定期組織視察百姓家中的餘糧,如有不足,可以以賑災的方式,幫助當地百姓渡過難關。
無論怎麽說,我們唯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讓百姓吃飽肚子。”
哈日縣令聽後,深受感動,跪拜道:“雲生都統真是仁者之心,時刻為民著想,屬下代哈日縣的百姓向雲生都統叩謝!”
雲生獨自一人來到梵陀寺,與梵陀寺大師商議:
大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500人,中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300人,小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100人。
所有僧人的吃穿住行全部由三關軍來保障,但寺院不允許再設立軍隊。
阿喻教大師聽後,滿口答應,並同意派出僧人,挨家挨戶解釋說明,推行《均田地令》。
雲生準備留下3000名將士負責雲西三縣的社會秩序,可是就在此時,又一個驚天的消息傳來。
丹宗縣之內的僧兵也是早已集結在一起,約有5000人之多。
以前三關軍作戰,都是雲生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實施。
這一次,乃是邦戰國第一次帶領大軍單獨作戰。
“雖然說對方的僧兵僅有5000人,而我軍卻有4萬多大軍。但是雲生都統愛兵如子。
若是雲生都統帶領大軍討伐梵陀寺,一人未損。我若帶軍打仗,犧牲過千人,即使取勝,也猶如戰敗一般。”
邦邦國這樣想著,腦海裏浮現出雲生帶兵打仗的一幕一幕。
這一日,邦戰國飛在空中前出偵察,隻見距離丹宗縣城東北方向三十裏外,有一處穀口。
頓時之間,邦戰國一計湧上心頭。
邦戰國令大軍轉而向西,不斷地穿行於穀道之間,在穀道之中來回轉折,至第三日的黃昏時分,終於來到了丹守縣城東北方向三十裏外的穀口處。
邦戰國將1萬新兵盡皆埋伏於穀口兩側的山坡之上,而後留下5000騎兵在穀道後方負責阻擊。
同時另有5000名騎兵在邦戰國的帶領下,繞過一道道山溝,翻過一座小山,到達了丹宗縣城南側的另一道穀口之處。
丹宗縣城雖然地處高原,但是四周的山地並不是特大高大,更多地則是丘陵地形。
一切部署完畢,而後邦戰國令燁新橋帶領1000名騎兵前出誘敵。
燁新橋帶領1000騎兵,猶如斥候一般,四處散開,偵察著位於丹宗縣城之外的一處寺院。
在那處寺院之中,聚集著5000名僧軍。
燁新橋命令一營千人將帶領100名將士前住寺院偵察,100名將士還沒有到達距離寺院兩裏地,便看見有無數的僧軍騎馬揮刀追來。
一營千人將假裝大驚,連忙吹動口哨,帶領100名騎兵倉惶逃竄。
一營千人將來到一條小河旁,與燁新橋帶領的其它騎兵匯合,而後1000名騎兵集結在一起,拒守小河抗擊。
過不多時,對方衝來約800名騎兵,燁新橋一聲令下,1000將士紛紛開弓射箭。
800名僧兵手無盾牌,在箭矢之下,紛紛中箭倒地。
僧兵的將領看到對方人多勢眾,於是大喊一聲,在丟下100多具屍體之後,命令僧兵後撤。
燁新橋也不追趕,而後沿著小河一路向西,直奔丹宗縣城而去。
到了下午時分,隻見約有5000名騎兵從前方的山頭突然冒出,漫天遍野猶如黑色的甲殼蟲一般,揮動著刀槍,向燁新橋等人殺來。
燁新橋等人裝作大驚,一時大呼小叫,而後沿著小河開始瘋狂地向東側跑去。
5000名僧兵越過小河,成包圍之勢,向燁新橋等人瘋狂追趕。
燁新橋帶領1000名將士又繞過一個彎道,慌不擇路,向東北方向的山穀口跑去。
1000名騎兵在前逃跑,5000名僧兵在後呈半圓之勢追擊。
過不多時,1000名騎兵湧進山穀,而後5000名僧兵在後繼續追擊。
待到5000名僧軍的前頭部隊到達穀口的出口之時,邦戰國突然飛抵空中,大聲喊道:
“放箭!”
就在這時,隻見兩側山坡之上,突然湧起無數人來,個個手持弓箭,向山穀之中射去。
一時之間,兩側夾擊,箭矢如雨而下,僧軍紛紛中箭倒地。
僧軍見兩側山坡之上,滿山遍野盡是敵軍。也不知伏軍到底有多少人馬。
僧兵個個倉皇失措,隊形大亂,瘋狂向後逃竄。
但是,兩側山坡之上,箭雨如蝗,過不多時,進入山穀的僧軍皆被射成了刺蝟。
但是,由於穀道較短,此時尚有2000名僧軍還沒有進入到穀道之中。
後方的2000名僧兵見前軍中了敵軍的埋伏,於是連忙後撤,向寺院方向回撤。
但是,當他們到達小河旁之時,忽聽天空一聲炮響,從山坡之後突然湧出無數騎兵來,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盡是。
2000名僧軍大驚,連忙後退,此時隻見從後麵山穀之中又衝出5000名騎兵來。
1萬騎兵前後夾擊,迅速地向兩側延伸拓展,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將2000名僧兵緊緊地包圍其中。
“向西側衝擊!”一名僧兵將領大聲地喊道。
2000名僧兵紛紛驅動戰馬,揮動戰刀,向西側殺來。
“嗖!”“嗖!”“嗖!”無數箭矢射來;
“啊!”“啊!”“啊!”不少僧兵中箭倒地。
箭雨太過密集,一番衝擊無效,僧軍再次聚集在一起。
“向西北方向衝擊!”一名僧兵將領見西北方向是前後兩軍的結合部,人馬稀少,遂大聲地喊道。
1700名僧軍再次前衝,豈料三關軍大軍也是迅速移動。
“嗖!”“嗖!”“嗖!”又是無數箭矢射來;
“啊!”“啊!”“啊!”又有不少僧兵中箭倒地。
箭雨太過密集,又是一番衝擊無效,僧軍再次聚集在一起。
“放下武器,離開戰馬,我饒你們不死。”邦戰國懸立空中,大聲地喊道。
“我們放下戰刀,你們能保證不殺我們嗎?”一位僧兵大聲地問道。
邦戰國哈哈大笑道:“放下戰刀,你們還有一線存活的希望;若是殊死抵抗,唯有死路一條。你們自己選擇吧!”
眾僧兵聽後,想了又想,“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搏一線生機。”
1500餘名僧兵見無處可逃,隻好紛紛扔掉戰刀,跳下戰馬。
“沿著小河向東集合!”邦戰國大聲地說道。
1500餘名僧兵垂頭喪氣地向東側走去。
三關軍將士收繳戰刀和馬匹,將1500餘名僧兵帶至寺院之外。
“解散僧軍,歸還田地,不得收租,否則我便放火燒了你們的寺院。”
邦戰國大聲說道,聲若雷鳴,不含半點商量的餘地。
寺院的主持見大勢已去,連連答應邦戰國提出的條件。
至此,三關軍完全占領雲西三縣。
雲生集合包括梵陀寺在內的所有寺院的主持,開會說道:
“諸位大師,我三關軍此次前來雲西三縣,是本著和平共處的原則而來。
不過,為了和平,為了百姓,我有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立刻歸還所有的土地於百姓;
第二,寺院之內不得擁有僧兵;
第三,從此之後,不得向百姓收糧。
這三個條件很簡單,如若不從,我便燒毀所有的寺院。”
眾主持聽說燒毀寺院,莫之不從。
雲生督促雲西三縣推行《均田地令》,許多百姓竟然不敢執行。
這日,哈日縣縣令來到,拜訪雲生,說道:
“雲西三縣,居民讀書甚少。九成九都沒有讀過書,極難管理。但是阿喻教深入人心,個個都是信徒。想要保證雲西三縣平安興旺,非阿喻教不可。”
雲生聽後,這才明白原因。
雲生說道:“我觀雲西三縣地勢較高,青稞僅一年一熟,不如所有賦稅二十取一,主要用於養活僧人。
如此,賦稅較輕,再也不向寺院捐糧,老百姓的日子便應好過一些。”
哈日縣令聽後,卻是愁眉道:“雲生都統是有所不知啊,即使我們不讓百姓向寺院捐助,百姓也會將糧食賣掉,寧願餓著肚子,也要作為香火錢,捐給寺院。”
雲生聽後,沉思片刻,說道:“以後,雲西三縣不得設立私人糧倉和糧庫,百姓的餘糧隻允許賣給官府。
另外,官府要定期組織視察百姓家中的餘糧,如有不足,可以以賑災的方式,幫助當地百姓渡過難關。
無論怎麽說,我們唯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讓百姓吃飽肚子。”
哈日縣令聽後,深受感動,跪拜道:“雲生都統真是仁者之心,時刻為民著想,屬下代哈日縣的百姓向雲生都統叩謝!”
雲生獨自一人來到梵陀寺,與梵陀寺大師商議:
大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500人,中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300人,小型寺院僧人不得超過100人。
所有僧人的吃穿住行全部由三關軍來保障,但寺院不允許再設立軍隊。
阿喻教大師聽後,滿口答應,並同意派出僧人,挨家挨戶解釋說明,推行《均田地令》。
雲生準備留下3000名將士負責雲西三縣的社會秩序,可是就在此時,又一個驚天的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