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洞穴,無底一般深邃驚人;仿佛落了幾千米深,四人終於落地。略微失神,王斌落在一個圓形石室內,黝黑的石室,伸手不見五指,立刻展開神識查看、戒備。
先前進入的三人正在門口朝外看。等到王斌過來,四人開始朝外走去。
石室之外,一條兩米寬的黑石路伸向濃霧深處。一個火球在前開路,楊衛維道長在前,信源、田子石、王斌緊隨其後。
巨大的火球,竟然隻能照亮黑石板路,路兩旁的黑色迷霧,像一個黑色屏障一樣,將火光吸入,沒有一點點朝外反饋。黑霧之中,似乎有無數雙眼睛,在緊緊地注視著四人;就算四位金丹期修士,也感覺一陣陣毛骨悚然。
冷汗早已打濕四人道袍。快要虛脫之際,四人終於走過了黑石路。路的盡頭是一座黑色石橋。
路邊一塊黑石上刻著兩行字,神識一掃:
‘黃屍水玄玉橋’
四人站在橋邊,一邊調整身體,補充體力,一邊觀察石橋。
石橋十米寬,百米長,整個橋看起來沒有一絲縫隙,乃是由整塊黑石雕刻而成。黑橋下麵是一個百米寬的黃色水河,河中浸泡著無數屍骨,有人,有牛,有馬,有蛇,還有許許多多奇怪的動物屍骨。屍骨五顏六色,或散發著滲人的白光、或幽暗的紅光、綠光等等,無一例外,所有的屍骨全部是身體浸泡在水中、頭骨裸露在水麵,統一的麵向石橋。
在河中無數屍骨的注視下,四人慢慢朝石橋上走去。
剛一踏上石橋,王斌頓覺腳下一沉,身體仿佛比平時重了不少,隨著前行,重量逐漸增加,等艱難的走到橋頭中央時,身體仿佛重了五十倍。
一邊是身體重量在不斷增加,另一邊身體中有無數隻手撕扯著靈魂朝橋下拉去,仿佛橋下有著巨大的誘惑,引誘四人朝橋下河中跳去;似乎一但跳下去就一切解脫了一般。
楊衛維率先拔出鐵劍鎮守周身;
信源和尚的佛珠也懸浮在頭頂,一道道金光覆蓋全身;
田子石手中的道旗,散發一道道青光將身體覆蓋;
王斌一邊念動金光咒,一邊將承影劍斜抱在胸前,降龍木的功效在此時充分發揮。
一邊抵抗心神被撕裂,一邊抵抗跳橋的誘惑,一邊拖著沉重的身體艱難的前行。這種痛苦的折磨在石橋正中央達到頂峰,隨著四人過了中線,痛苦折磨也逐漸減輕,直到下了石橋,徹底消失。
短短百米石橋,四人仿佛走了幾天幾夜一般。
艱難的走過石橋,四人就地盤坐,調息身體,補充體能。
體力稍稍恢複之後,繼續前行。
前麵依然是黑石路,不過黑石路似乎比橋另一邊的路略寬。
路邊一塊石碑雕刻著三個字:
‘枯木林’
一眼望去,果然石板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樹林,全部都是一人多高的矮樹,但沒有一片樹葉,看上去仿佛都是幹枯的死樹一般。
王斌用紫瞳仔細查看枯木,看起來幹枯的矮樹,實際都有生命跡象,說明每一棵樹都是活的;並且每一棵枯木下麵都有一具屍骨,枯木都是長在屍骨之上的。
想到身後的黃屍水河中無盡的屍骨,再看看這一望無際的枯木林,王斌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這麽多屍骨,我們來地府了麽?”
三人都沒有回答,似乎都默認了這裏。片刻之後,田子石悠悠的說道:
“不是,地府在酆都鬼城,入口在豐都山,我曾經去過。雖然沒進到裏麵,但感覺比這裏大得多。”
穩定心神,王斌緊追三人前行。石板路在枯木林中蜿蜒曲折,四人不知走了多久,眼見腳下的石板路越來越寬,有將近四米寬的時候,終於走到林子盡頭。
一座高山,擋住了前路。
黑石板路直接延伸向山頂,山頂隱隱有微弱的光亮。
略微遲疑之後四人便沿著石板路上山,朝著山頂幽光前進。
剛一登山,一陣陰風咆哮,瞬間將四人包圍。青色石山上,依然遍布著枯木,隻是山上的每一棵枯木都盤踞著一個或者數個怨靈。無數的怨靈緊緊的注視著登山的四人。
一邊快速登山,一邊手持武器戒備。
等到四人登到一半高度時,一隻怨靈終於忍不住朝趕路的四人撲來。信源和尚右手一轉,向前一伸,一道金光正中怨靈,怨靈瞬間化作一股黑煙消失: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和尚的舉動,激怒了整座山的怨靈;數不盡的怨靈像得到命令一般,向四人發起了進攻。
四人陷入怨靈的重重包圍之中。
鐵劍揮舞,念珠搖動,道旗青光照耀,無數的怨靈轉瞬消失。
‘叮’一聲,寶劍承影劍出鞘,切換形態為有影無形,此狀態下的承影劍天生克製怨靈。劍氣掃過,怨靈紛紛化為黑煙。
承影寶劍的神奇,也成功引起了前方三人的注意,一邊抵擋怨靈,一邊注意著王斌手裏的劍柄,隻見劍柄,不見劍身,但掃過之處,無數怨靈都被滅殺。劍柄舞動,其劍式遊走之精妙,讓三人心中暗暗歎服。
好在怨靈雖然數量眾多,但都不強大,似乎隻有本能意識,並無高級智慧。四人且戰且行,直到山頂。
山頂被一道微弱的青光籠罩,怨靈全部被隔絕在青光護罩之外。
山頂之上,青光籠罩著三個圓台,中間最高處是一個直徑約十米的五色石台;五色石台兩側不遠處分別是略小的圓形石台,石台一黑一白,仔細一看竟然是由兩塊黑白玉石雕刻而成。三個石台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著各種紋路、符號。
山頂五色圓台不時地發出兩道青光,分別照向兩側的黑白玉石圓台;隨著兩道青光攝入,黑白玉石光芒一恍,發出一道更為微弱的青光,匯入周圍的青色保護罩中;青色光罩隔絕三座石台與山下的無數怨靈。
眼看山上並無危險,四人抓緊時間休息。
“道友手中的寶劍,看起來品相極高!當今之世,還能有人得此上品至寶,真是可喜可賀啊!”
剛剛起身的楊衛維道長,看了看正在打量四周的王斌,以及背上的承影劍,有意無意的說道。
聽到此話,一旁的信源和尚以及前方正在研究五色石台的田子石,紛紛轉頭看向王斌,以及王斌背後的寶劍。
“道長謬讚了!得之偶然,隻是對怨靈之類的有些克製,並無其他特別之處。我等身處如此詭異之地,晚輩覺得這五色石台倒是頗為神奇,不知道田道長可看出一二?”
眼看王斌並不願意聊起寶劍,二人也就順勢轉向田子石。
“是有些特殊,不過不是這個石台,而是在那!~”
先前進入的三人正在門口朝外看。等到王斌過來,四人開始朝外走去。
石室之外,一條兩米寬的黑石路伸向濃霧深處。一個火球在前開路,楊衛維道長在前,信源、田子石、王斌緊隨其後。
巨大的火球,竟然隻能照亮黑石板路,路兩旁的黑色迷霧,像一個黑色屏障一樣,將火光吸入,沒有一點點朝外反饋。黑霧之中,似乎有無數雙眼睛,在緊緊地注視著四人;就算四位金丹期修士,也感覺一陣陣毛骨悚然。
冷汗早已打濕四人道袍。快要虛脫之際,四人終於走過了黑石路。路的盡頭是一座黑色石橋。
路邊一塊黑石上刻著兩行字,神識一掃:
‘黃屍水玄玉橋’
四人站在橋邊,一邊調整身體,補充體力,一邊觀察石橋。
石橋十米寬,百米長,整個橋看起來沒有一絲縫隙,乃是由整塊黑石雕刻而成。黑橋下麵是一個百米寬的黃色水河,河中浸泡著無數屍骨,有人,有牛,有馬,有蛇,還有許許多多奇怪的動物屍骨。屍骨五顏六色,或散發著滲人的白光、或幽暗的紅光、綠光等等,無一例外,所有的屍骨全部是身體浸泡在水中、頭骨裸露在水麵,統一的麵向石橋。
在河中無數屍骨的注視下,四人慢慢朝石橋上走去。
剛一踏上石橋,王斌頓覺腳下一沉,身體仿佛比平時重了不少,隨著前行,重量逐漸增加,等艱難的走到橋頭中央時,身體仿佛重了五十倍。
一邊是身體重量在不斷增加,另一邊身體中有無數隻手撕扯著靈魂朝橋下拉去,仿佛橋下有著巨大的誘惑,引誘四人朝橋下河中跳去;似乎一但跳下去就一切解脫了一般。
楊衛維率先拔出鐵劍鎮守周身;
信源和尚的佛珠也懸浮在頭頂,一道道金光覆蓋全身;
田子石手中的道旗,散發一道道青光將身體覆蓋;
王斌一邊念動金光咒,一邊將承影劍斜抱在胸前,降龍木的功效在此時充分發揮。
一邊抵抗心神被撕裂,一邊抵抗跳橋的誘惑,一邊拖著沉重的身體艱難的前行。這種痛苦的折磨在石橋正中央達到頂峰,隨著四人過了中線,痛苦折磨也逐漸減輕,直到下了石橋,徹底消失。
短短百米石橋,四人仿佛走了幾天幾夜一般。
艱難的走過石橋,四人就地盤坐,調息身體,補充體能。
體力稍稍恢複之後,繼續前行。
前麵依然是黑石路,不過黑石路似乎比橋另一邊的路略寬。
路邊一塊石碑雕刻著三個字:
‘枯木林’
一眼望去,果然石板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樹林,全部都是一人多高的矮樹,但沒有一片樹葉,看上去仿佛都是幹枯的死樹一般。
王斌用紫瞳仔細查看枯木,看起來幹枯的矮樹,實際都有生命跡象,說明每一棵樹都是活的;並且每一棵枯木下麵都有一具屍骨,枯木都是長在屍骨之上的。
想到身後的黃屍水河中無盡的屍骨,再看看這一望無際的枯木林,王斌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這麽多屍骨,我們來地府了麽?”
三人都沒有回答,似乎都默認了這裏。片刻之後,田子石悠悠的說道:
“不是,地府在酆都鬼城,入口在豐都山,我曾經去過。雖然沒進到裏麵,但感覺比這裏大得多。”
穩定心神,王斌緊追三人前行。石板路在枯木林中蜿蜒曲折,四人不知走了多久,眼見腳下的石板路越來越寬,有將近四米寬的時候,終於走到林子盡頭。
一座高山,擋住了前路。
黑石板路直接延伸向山頂,山頂隱隱有微弱的光亮。
略微遲疑之後四人便沿著石板路上山,朝著山頂幽光前進。
剛一登山,一陣陰風咆哮,瞬間將四人包圍。青色石山上,依然遍布著枯木,隻是山上的每一棵枯木都盤踞著一個或者數個怨靈。無數的怨靈緊緊的注視著登山的四人。
一邊快速登山,一邊手持武器戒備。
等到四人登到一半高度時,一隻怨靈終於忍不住朝趕路的四人撲來。信源和尚右手一轉,向前一伸,一道金光正中怨靈,怨靈瞬間化作一股黑煙消失: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和尚的舉動,激怒了整座山的怨靈;數不盡的怨靈像得到命令一般,向四人發起了進攻。
四人陷入怨靈的重重包圍之中。
鐵劍揮舞,念珠搖動,道旗青光照耀,無數的怨靈轉瞬消失。
‘叮’一聲,寶劍承影劍出鞘,切換形態為有影無形,此狀態下的承影劍天生克製怨靈。劍氣掃過,怨靈紛紛化為黑煙。
承影寶劍的神奇,也成功引起了前方三人的注意,一邊抵擋怨靈,一邊注意著王斌手裏的劍柄,隻見劍柄,不見劍身,但掃過之處,無數怨靈都被滅殺。劍柄舞動,其劍式遊走之精妙,讓三人心中暗暗歎服。
好在怨靈雖然數量眾多,但都不強大,似乎隻有本能意識,並無高級智慧。四人且戰且行,直到山頂。
山頂被一道微弱的青光籠罩,怨靈全部被隔絕在青光護罩之外。
山頂之上,青光籠罩著三個圓台,中間最高處是一個直徑約十米的五色石台;五色石台兩側不遠處分別是略小的圓形石台,石台一黑一白,仔細一看竟然是由兩塊黑白玉石雕刻而成。三個石台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著各種紋路、符號。
山頂五色圓台不時地發出兩道青光,分別照向兩側的黑白玉石圓台;隨著兩道青光攝入,黑白玉石光芒一恍,發出一道更為微弱的青光,匯入周圍的青色保護罩中;青色光罩隔絕三座石台與山下的無數怨靈。
眼看山上並無危險,四人抓緊時間休息。
“道友手中的寶劍,看起來品相極高!當今之世,還能有人得此上品至寶,真是可喜可賀啊!”
剛剛起身的楊衛維道長,看了看正在打量四周的王斌,以及背上的承影劍,有意無意的說道。
聽到此話,一旁的信源和尚以及前方正在研究五色石台的田子石,紛紛轉頭看向王斌,以及王斌背後的寶劍。
“道長謬讚了!得之偶然,隻是對怨靈之類的有些克製,並無其他特別之處。我等身處如此詭異之地,晚輩覺得這五色石台倒是頗為神奇,不知道田道長可看出一二?”
眼看王斌並不願意聊起寶劍,二人也就順勢轉向田子石。
“是有些特殊,不過不是這個石台,而是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