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烽煙起
廢土種田:文明新紀元 作者:我吃大肉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嘖嘖。算了!不管他們要幹什麽,咱們時刻做好準備吧!正好等戰士們適應適應高反。”宋揚想了一下也沒有頭緒,便搖搖頭說道。
過了幾天,吐蕃人仍舊停留在大莫門城和大非川一線,並沒有繼續入侵大乾的打算。
宋揚這邊雖然每日都有消息傳來,但對於吐蕃人的動向依舊沒有什麽頭緒。
大莫門城與石堡城之間的山嶺上,幾個瞭望台的大乾戰士發現了對麵山頭出現了一些吐蕃人。
這做山嶺名為赤嶺。
因為這裏是高原的邊緣,所以赤嶺的東西兩側自然景觀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其西南是一片茫茫無際的草原,而東北則是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
自古以來就是前往西藏的咽喉要道,因為它的整體顏色是紅色,因此得名“赤嶺”。
這裏不僅僅有著悠久的曆史意義,還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赤嶺是整個青海內外區域的天然分界線,劃分著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因此也被稱作是“西海屏風”。
山嶺上有幾十座瞭望台,一半是吐蕃的,一半是大乾。
天災以前吐蕃雖然也臣服於大乾,但卻是以羈縻州的形式存在。
而且雙方也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所以這些瞭望台一直就保留了下來。
天災之後,因為人口減少家園毀滅,山嶺上的瞭望台之前基本上全部放棄就是個擺設了。
隻因最近吐蕃大軍調動頻繁,趙養才臨時將幾個節點瞭望台重新啟用。
這天,瞭望台上的戰士正在站崗值守,突然看到遠方的草原上出現了十幾騎快馬。
那些騎士以極快的速度往瞭望塔方向靠近。
防守的戰士立刻稟報了小隊長。
“快!你去準備好烽火!其他人準備戰鬥!”
戰士們把那些騎士當成了吐蕃探馬。
瞭望塔小隊雖然隻有八個人,但依靠瞭望塔的製高點,完全不懼對麵的十幾個人。
小隊長這邊剛吩咐完,上頭的戰士突然慌忙喊道:“隊長!不好了!來了好多吐蕃人!”
“有多少?”
“漫山遍野!最少兩千!”瞭望台上的戰士驚慌的說道。
“什麽!快!放烽火!快!”
小隊長一邊招呼人放烽火狼煙,一邊手腳並用爬上瞭望塔。
果然,從瞭望塔頂上能看到對麵的小山坡上出現了一大群吐蕃騎兵。
前頭還有十幾個也是吐蕃人的打扮。
隊長慌了,一下來好幾千,那還打個屁啊!
“烽火!烽火呢!快燒起來!馬匹也給我準備好!火起來就撤!”小隊長朝著下麵焦急的呼喊。
下麵的幾個人也是手忙腳亂。
烽火好不容易升了起來,煙塵緩緩的上升,要到一定高度下一個崗哨才能看到。
小隊長看著越來越近的吐蕃人,心中越發焦急。
“扇風!使勁扇風!”小隊長叫道。
扇了一陣,烽煙總算起來了。
再看對麵的吐蕃人,已經快到大乾地界了。
兩個山坡之間有一條穀地。
這條穀地就是大乾與吐蕃的分界線。
現在那十幾個人已經過了分界線,並且還在毫不減速的往這邊來。
而後麵的吐蕃大軍也馬上就過穀地了。
“隊長!要不要現在撤退!”戰士們有些慌張的問道。
“再等等,從山下上來得一會兒,咱們都有馬跑得掉。”
“烽火再大一些,別讓他們過來把煙滅了下一站還沒看到那就壞了!”
這小隊長還是有一定擔當的,他們沒有馬上撤,也是為了讓烽火再大一些高一些。
很快吐蕃人就全都過了山穀,他們開始往上來了。
“隊長!你看,他們怎麽放箭了?”
此時小隊長和瞭望台上的戰士都已經下來了。
站在山坡就能看到前麵的情況。
後麵那幾千吐蕃人竟然對著前麵的十幾個人放箭了!
一陣箭雨,立刻就有好幾人中箭墜馬。
後麵的吐蕃人放了一輪箭便開始大嚷大叫。
小隊長豎著耳朵聽了一陣,他也懂吐蕃語。
雖然離得還遠,亂糟糟的也聽不太清楚。
但大體明白是讓前麵那幾個還在跑的人馬上停下,停下就可以活命之類的話。
不過,那剩下的七八名騎士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依舊馬不停蹄的朝這邊奔逃,而且還不斷的朝小隊長他們招手呼喊。
“救救我!大乾上使救救我!”
小隊長看到那剩下的騎士中有一人不斷衝他招手,同時呼喊救命。
叫他大乾上使,說明他們還是吐蕃人。
小隊長眉頭緊皺。
這些吐蕃人不是來進攻大乾?
“他們多半是為了那個少年!”戰士們也都看明白了。
吐蕃人的箭放的雖然頻繁,但瞄準的都是少年身邊的人。
他們的馬湊的很緊了,後麵的匈奴人便也沒在開弓。
“隊長?咱們咋辦?”有戰士問道。
小隊長看看頭頂的濃煙已經非常高了,再看看身後,遠方的第二瞭望台也隱隱有烽煙升起。
他們的信號傳遞到了。
“撤!不管他們到底要幹啥,先撤了再說!”小隊長當機立斷。
就這他們這八個人,救不了少年那五個人,也擋不住他們身後的兩三千騎兵,撤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此時吐蕃人已經到了半山腰了。
小隊長也不在耽誤,直接帶著戰士們翻身上馬直接往二號哨塔退去。
他們剛退走沒多久少年五人也過了瞭望台,緊接著身後的兩三千吐蕃騎兵也來了。
這些吐蕃騎兵連烽火都沒有去滅,直接追著少年而去。
小隊長一路策馬,很快就到了第二哨塔。
兩隻小隊匯合之後,互通了消息又往後繼續撤。
此時的烽火已經升的老高。
連石堡城裏的高台能看到烽煙。
趙養急匆匆的過來稟報,說邊關烽煙四起,怕是吐蕃人來了。
宋揚正在研究吐蕃地圖,一聽吐蕃人來了,頓時來了精神。
“於明!魏南!複興軍立刻出發!走!咱們去會會他們!”
“得令!”
宋揚帶領五千複興軍騎兵一路快馬加鞭趕往烽煙之地。
臨近黃昏抵達了第五烽煙瞭望台。
此時隴右軍先鋒已經抵達,趙養在赤嶺上布置了七道烽煙瞭望台,最後一道瞭望台那裏是一個五百人的騎兵先鋒營。
剛才騎兵先鋒營快速反應,已經在第五烽煙台附近建立了簡易的防線。
“王爺!將軍!吐蕃人在追擊一個少年,馬上就到了。”先鋒營百戶稟報。
聽了稟報,宋揚一愣:
“追一個少年?他們大動幹戈二十萬大軍就為了這個少年?”
過了幾天,吐蕃人仍舊停留在大莫門城和大非川一線,並沒有繼續入侵大乾的打算。
宋揚這邊雖然每日都有消息傳來,但對於吐蕃人的動向依舊沒有什麽頭緒。
大莫門城與石堡城之間的山嶺上,幾個瞭望台的大乾戰士發現了對麵山頭出現了一些吐蕃人。
這做山嶺名為赤嶺。
因為這裏是高原的邊緣,所以赤嶺的東西兩側自然景觀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其西南是一片茫茫無際的草原,而東北則是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
自古以來就是前往西藏的咽喉要道,因為它的整體顏色是紅色,因此得名“赤嶺”。
這裏不僅僅有著悠久的曆史意義,還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赤嶺是整個青海內外區域的天然分界線,劃分著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因此也被稱作是“西海屏風”。
山嶺上有幾十座瞭望台,一半是吐蕃的,一半是大乾。
天災以前吐蕃雖然也臣服於大乾,但卻是以羈縻州的形式存在。
而且雙方也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所以這些瞭望台一直就保留了下來。
天災之後,因為人口減少家園毀滅,山嶺上的瞭望台之前基本上全部放棄就是個擺設了。
隻因最近吐蕃大軍調動頻繁,趙養才臨時將幾個節點瞭望台重新啟用。
這天,瞭望台上的戰士正在站崗值守,突然看到遠方的草原上出現了十幾騎快馬。
那些騎士以極快的速度往瞭望塔方向靠近。
防守的戰士立刻稟報了小隊長。
“快!你去準備好烽火!其他人準備戰鬥!”
戰士們把那些騎士當成了吐蕃探馬。
瞭望塔小隊雖然隻有八個人,但依靠瞭望塔的製高點,完全不懼對麵的十幾個人。
小隊長這邊剛吩咐完,上頭的戰士突然慌忙喊道:“隊長!不好了!來了好多吐蕃人!”
“有多少?”
“漫山遍野!最少兩千!”瞭望台上的戰士驚慌的說道。
“什麽!快!放烽火!快!”
小隊長一邊招呼人放烽火狼煙,一邊手腳並用爬上瞭望塔。
果然,從瞭望塔頂上能看到對麵的小山坡上出現了一大群吐蕃騎兵。
前頭還有十幾個也是吐蕃人的打扮。
隊長慌了,一下來好幾千,那還打個屁啊!
“烽火!烽火呢!快燒起來!馬匹也給我準備好!火起來就撤!”小隊長朝著下麵焦急的呼喊。
下麵的幾個人也是手忙腳亂。
烽火好不容易升了起來,煙塵緩緩的上升,要到一定高度下一個崗哨才能看到。
小隊長看著越來越近的吐蕃人,心中越發焦急。
“扇風!使勁扇風!”小隊長叫道。
扇了一陣,烽煙總算起來了。
再看對麵的吐蕃人,已經快到大乾地界了。
兩個山坡之間有一條穀地。
這條穀地就是大乾與吐蕃的分界線。
現在那十幾個人已經過了分界線,並且還在毫不減速的往這邊來。
而後麵的吐蕃大軍也馬上就過穀地了。
“隊長!要不要現在撤退!”戰士們有些慌張的問道。
“再等等,從山下上來得一會兒,咱們都有馬跑得掉。”
“烽火再大一些,別讓他們過來把煙滅了下一站還沒看到那就壞了!”
這小隊長還是有一定擔當的,他們沒有馬上撤,也是為了讓烽火再大一些高一些。
很快吐蕃人就全都過了山穀,他們開始往上來了。
“隊長!你看,他們怎麽放箭了?”
此時小隊長和瞭望台上的戰士都已經下來了。
站在山坡就能看到前麵的情況。
後麵那幾千吐蕃人竟然對著前麵的十幾個人放箭了!
一陣箭雨,立刻就有好幾人中箭墜馬。
後麵的吐蕃人放了一輪箭便開始大嚷大叫。
小隊長豎著耳朵聽了一陣,他也懂吐蕃語。
雖然離得還遠,亂糟糟的也聽不太清楚。
但大體明白是讓前麵那幾個還在跑的人馬上停下,停下就可以活命之類的話。
不過,那剩下的七八名騎士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依舊馬不停蹄的朝這邊奔逃,而且還不斷的朝小隊長他們招手呼喊。
“救救我!大乾上使救救我!”
小隊長看到那剩下的騎士中有一人不斷衝他招手,同時呼喊救命。
叫他大乾上使,說明他們還是吐蕃人。
小隊長眉頭緊皺。
這些吐蕃人不是來進攻大乾?
“他們多半是為了那個少年!”戰士們也都看明白了。
吐蕃人的箭放的雖然頻繁,但瞄準的都是少年身邊的人。
他們的馬湊的很緊了,後麵的匈奴人便也沒在開弓。
“隊長?咱們咋辦?”有戰士問道。
小隊長看看頭頂的濃煙已經非常高了,再看看身後,遠方的第二瞭望台也隱隱有烽煙升起。
他們的信號傳遞到了。
“撤!不管他們到底要幹啥,先撤了再說!”小隊長當機立斷。
就這他們這八個人,救不了少年那五個人,也擋不住他們身後的兩三千騎兵,撤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此時吐蕃人已經到了半山腰了。
小隊長也不在耽誤,直接帶著戰士們翻身上馬直接往二號哨塔退去。
他們剛退走沒多久少年五人也過了瞭望台,緊接著身後的兩三千吐蕃騎兵也來了。
這些吐蕃騎兵連烽火都沒有去滅,直接追著少年而去。
小隊長一路策馬,很快就到了第二哨塔。
兩隻小隊匯合之後,互通了消息又往後繼續撤。
此時的烽火已經升的老高。
連石堡城裏的高台能看到烽煙。
趙養急匆匆的過來稟報,說邊關烽煙四起,怕是吐蕃人來了。
宋揚正在研究吐蕃地圖,一聽吐蕃人來了,頓時來了精神。
“於明!魏南!複興軍立刻出發!走!咱們去會會他們!”
“得令!”
宋揚帶領五千複興軍騎兵一路快馬加鞭趕往烽煙之地。
臨近黃昏抵達了第五烽煙瞭望台。
此時隴右軍先鋒已經抵達,趙養在赤嶺上布置了七道烽煙瞭望台,最後一道瞭望台那裏是一個五百人的騎兵先鋒營。
剛才騎兵先鋒營快速反應,已經在第五烽煙台附近建立了簡易的防線。
“王爺!將軍!吐蕃人在追擊一個少年,馬上就到了。”先鋒營百戶稟報。
聽了稟報,宋揚一愣:
“追一個少年?他們大動幹戈二十萬大軍就為了這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