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離開豫章
廢土種田:文明新紀元 作者:我吃大肉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送去江州做質子,當事人沈鄲兄妹倆的意見倒也不同。
對於沈鄲來說,他是去過江州的。
江州的繁華,江州的興盛,還有江州百姓臉上看到的自信與從容,讓他對江州充滿了向往。
雖然他也想留下來幫助洪州王姑父搞發展建設。
但他卻知道,以原本的經驗去發展建設,成果肯定不如去江州學習。
所以沈鄲是想去江州的,想去學習江州的先進經驗。
雖然姑母沈玲瓏說他們是去做質子的,沈鄲覺得這依舊是個學的機會。
而且他對宋揚本人也十分佩服。
無論是膽氣還是才學,能親自帶兵征討賊寇,並且以少勝多。
定是有勇有謀之人。
對於妹妹沈小婉來說,她是想陪著姑姑沈玲瓏的。
父母不在了,天災之後對於姑姑的依賴更深一些。
不過王妃沈玲瓏私下裏和沈小婉聊了一下。
“你這次去江州可不光是做質子。姑姑還有其他事情讓你辦。”
“小婉啊。咱們沈家是商賈世家,沈家的家業不能從咱們手裏中斷。”
“你已經是大人了,要擔當起複興沈家的重任。你哥選擇了走政事之路,商賈之事就要由你來承擔。”
沈玲瓏苦口婆心,和沈小婉說了一大堆。
其實就是讓她去江州看看有什麽生意可做。
沈家在洪州經營起了偌大的家業,天災之後雖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好歹主家還留下仨人。
沈玲瓏不想家業斷送,自己身為王妃實在不方便拋頭露麵。
沈鄲又是走的從政路子。
所以這搞商業的事情就落到了沈小婉的肩頭。
商賈世家倒也沒有多少保守觀念,覺得女子不應拋頭露麵。
沈玲瓏的母親和姐姐都是當年也都是家裏的主要掌櫃。
“姑母,聽說江州現在是戰時狀態,不容許私下裏經商來著。”
“這個你放心,這次去主要是觀察,看看有什麽可做的。各方麵關係都要聯係好,為以後做準備。而且我聽阿揚說,秋收以後江州可能就要逐步放開限製了。”
“那……那好吧。小婉會盡力做好這些事情。”
最終沈小婉還是鼓起勇氣挑起了家族複興的大業。
沈家的女人能頂半邊天,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對於經商方麵,沈小婉還是有自己的天賦和認知的。
……
十月初七,洪州的煤礦正式開始運營。
江州會給洪州提供農具和兵器。
基本是等價交易,這種生意做起來才長久。
另一邊,宋同和宋營給邵州、衡州、袁州、撫州等地的信件也都派了信使送出。
過不了多久就能得到他們的答複。
至此,洪州的事情算是徹底辦妥了。
宋揚便帶著沈鄲兄妹踏上了回江州的快船。
“沈兄,此去江州希望你能學到一些東西,以後洪州的振興還要指望你。”
船艙裏,宋揚叔侄和沈鄲兄妹圍坐一圈聊著閑話。
宋揚對沈鄲語重心長道。
“王爺放心,卑職一定用心學。”沈鄲抱抱拳。
“小婉也跟著去學堂吧,左右也沒什麽事情,不如去學學文化。”宋揚點點頭,又看向沈小婉。
沈小婉今年已經二十了,比宋揚還大了將近兩歲。
說起來這個年紀還不成婚,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沈小婉原本也是許了人家的。
是洪州本地的大戶人家。
可惜,天災之下,原本今年就要舉行婚禮的,結果男方家死了個絕絕。
“王爺,民女是識字的。”
沈小婉輕聲輕氣的說道,她不怎麽敢和宋揚對視。
總覺得宋揚這人有勾人的魅力,看多了容易陷進去。
“哦。本王說的不是讀書識字,是知識,各種知識。等到了江州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宋揚微笑著說道。
“哦。”沈小婉微微點頭小聲的應了。
“小沈啊。到了江州多跟阿揚學學,不要和宋老五似的,啥也不是。”一旁的七叔宋同開口了。
沈鄲兄妹能說啥,隻能尷尬的笑笑。
從豫章回江州府城,隻需要兩天時間。
早上乘船出發,當年下午就到了德安。
贛水流速很快,行船那叫一個迅速。
馬成將船隊停在了德安,晚上要在這裏休息。
“恭喜王爺旗開得勝。”
喬景龍已經在碼頭等這宋揚了,一見麵就開口恭喜。
洪州的戰事各方麵都關注著呢,喬景龍這種緊挨著洪州的也是第一波得到消息的。
更何況還有已經回來的五百德安複興軍,帶回來了更加詳細的情報。
對於自家王爺能打敗賊寇,喬景龍覺得實屬正常。
複興軍的戰鬥力他還是非常相信。
客氣了一番就到了屬衙,喬景龍立刻匯報起了德安的秋收。
上次宋揚急著出征,匆匆來紮了一頭就走。
這次卻有時間稍作停留。
“王爺,德安秋收進展順利,已完成收割麵積超過六成。”
“昨天劉懷仁給我來了信兒,說是他那邊馬上就幹完了,能給我送一千流民過來。”
“這樣的話德安這邊也能在十月中旬左右大體完成秋收。”
今年的秋收麵積雖然大,但畝產很低,農作物稀稀疏疏單位麵積收獲較快。
再加上提前開始秋收,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天。
“不錯。如今看來,各地的秋糧收獲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水力機械準備的如何了?糧倉可還夠用?”
宋揚先是表揚了工作進度,然後又問起配套糧儲和加工方麵的事情。
“水力機械有十幾台,能帶幾十個舂米臼。”
“不過,糧倉可能不太夠用了,現有糧倉已經占了超過八成,再有三五天可能就要裝滿了。”
“要不下官往府城送一些糧過去?”
糧食多了也有難處,糧倉準備的不充分,糧食竟然快裝不下了。
倒也不是喬景龍沒有提前預料到。
隻不過之前的畝產估算隻有一百二十斤,結果實際收貨卻超過了一百五十斤,多出來的糧食可就不容易存放了。
“府城那邊糧庫也是未必夠用,看看其他各縣吧。”
“對了,運去彭澤一些,跟他們換點兒雞鴨鵝之類的肉食。”
彭澤今年幾乎絕產,所以張恒才大力發展養殖業。
現在秋糧收獲了,正好可以支援彭澤了。
對於沈鄲來說,他是去過江州的。
江州的繁華,江州的興盛,還有江州百姓臉上看到的自信與從容,讓他對江州充滿了向往。
雖然他也想留下來幫助洪州王姑父搞發展建設。
但他卻知道,以原本的經驗去發展建設,成果肯定不如去江州學習。
所以沈鄲是想去江州的,想去學習江州的先進經驗。
雖然姑母沈玲瓏說他們是去做質子的,沈鄲覺得這依舊是個學的機會。
而且他對宋揚本人也十分佩服。
無論是膽氣還是才學,能親自帶兵征討賊寇,並且以少勝多。
定是有勇有謀之人。
對於妹妹沈小婉來說,她是想陪著姑姑沈玲瓏的。
父母不在了,天災之後對於姑姑的依賴更深一些。
不過王妃沈玲瓏私下裏和沈小婉聊了一下。
“你這次去江州可不光是做質子。姑姑還有其他事情讓你辦。”
“小婉啊。咱們沈家是商賈世家,沈家的家業不能從咱們手裏中斷。”
“你已經是大人了,要擔當起複興沈家的重任。你哥選擇了走政事之路,商賈之事就要由你來承擔。”
沈玲瓏苦口婆心,和沈小婉說了一大堆。
其實就是讓她去江州看看有什麽生意可做。
沈家在洪州經營起了偌大的家業,天災之後雖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好歹主家還留下仨人。
沈玲瓏不想家業斷送,自己身為王妃實在不方便拋頭露麵。
沈鄲又是走的從政路子。
所以這搞商業的事情就落到了沈小婉的肩頭。
商賈世家倒也沒有多少保守觀念,覺得女子不應拋頭露麵。
沈玲瓏的母親和姐姐都是當年也都是家裏的主要掌櫃。
“姑母,聽說江州現在是戰時狀態,不容許私下裏經商來著。”
“這個你放心,這次去主要是觀察,看看有什麽可做的。各方麵關係都要聯係好,為以後做準備。而且我聽阿揚說,秋收以後江州可能就要逐步放開限製了。”
“那……那好吧。小婉會盡力做好這些事情。”
最終沈小婉還是鼓起勇氣挑起了家族複興的大業。
沈家的女人能頂半邊天,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對於經商方麵,沈小婉還是有自己的天賦和認知的。
……
十月初七,洪州的煤礦正式開始運營。
江州會給洪州提供農具和兵器。
基本是等價交易,這種生意做起來才長久。
另一邊,宋同和宋營給邵州、衡州、袁州、撫州等地的信件也都派了信使送出。
過不了多久就能得到他們的答複。
至此,洪州的事情算是徹底辦妥了。
宋揚便帶著沈鄲兄妹踏上了回江州的快船。
“沈兄,此去江州希望你能學到一些東西,以後洪州的振興還要指望你。”
船艙裏,宋揚叔侄和沈鄲兄妹圍坐一圈聊著閑話。
宋揚對沈鄲語重心長道。
“王爺放心,卑職一定用心學。”沈鄲抱抱拳。
“小婉也跟著去學堂吧,左右也沒什麽事情,不如去學學文化。”宋揚點點頭,又看向沈小婉。
沈小婉今年已經二十了,比宋揚還大了將近兩歲。
說起來這個年紀還不成婚,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沈小婉原本也是許了人家的。
是洪州本地的大戶人家。
可惜,天災之下,原本今年就要舉行婚禮的,結果男方家死了個絕絕。
“王爺,民女是識字的。”
沈小婉輕聲輕氣的說道,她不怎麽敢和宋揚對視。
總覺得宋揚這人有勾人的魅力,看多了容易陷進去。
“哦。本王說的不是讀書識字,是知識,各種知識。等到了江州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宋揚微笑著說道。
“哦。”沈小婉微微點頭小聲的應了。
“小沈啊。到了江州多跟阿揚學學,不要和宋老五似的,啥也不是。”一旁的七叔宋同開口了。
沈鄲兄妹能說啥,隻能尷尬的笑笑。
從豫章回江州府城,隻需要兩天時間。
早上乘船出發,當年下午就到了德安。
贛水流速很快,行船那叫一個迅速。
馬成將船隊停在了德安,晚上要在這裏休息。
“恭喜王爺旗開得勝。”
喬景龍已經在碼頭等這宋揚了,一見麵就開口恭喜。
洪州的戰事各方麵都關注著呢,喬景龍這種緊挨著洪州的也是第一波得到消息的。
更何況還有已經回來的五百德安複興軍,帶回來了更加詳細的情報。
對於自家王爺能打敗賊寇,喬景龍覺得實屬正常。
複興軍的戰鬥力他還是非常相信。
客氣了一番就到了屬衙,喬景龍立刻匯報起了德安的秋收。
上次宋揚急著出征,匆匆來紮了一頭就走。
這次卻有時間稍作停留。
“王爺,德安秋收進展順利,已完成收割麵積超過六成。”
“昨天劉懷仁給我來了信兒,說是他那邊馬上就幹完了,能給我送一千流民過來。”
“這樣的話德安這邊也能在十月中旬左右大體完成秋收。”
今年的秋收麵積雖然大,但畝產很低,農作物稀稀疏疏單位麵積收獲較快。
再加上提前開始秋收,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天。
“不錯。如今看來,各地的秋糧收獲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水力機械準備的如何了?糧倉可還夠用?”
宋揚先是表揚了工作進度,然後又問起配套糧儲和加工方麵的事情。
“水力機械有十幾台,能帶幾十個舂米臼。”
“不過,糧倉可能不太夠用了,現有糧倉已經占了超過八成,再有三五天可能就要裝滿了。”
“要不下官往府城送一些糧過去?”
糧食多了也有難處,糧倉準備的不充分,糧食竟然快裝不下了。
倒也不是喬景龍沒有提前預料到。
隻不過之前的畝產估算隻有一百二十斤,結果實際收貨卻超過了一百五十斤,多出來的糧食可就不容易存放了。
“府城那邊糧庫也是未必夠用,看看其他各縣吧。”
“對了,運去彭澤一些,跟他們換點兒雞鴨鵝之類的肉食。”
彭澤今年幾乎絕產,所以張恒才大力發展養殖業。
現在秋糧收獲了,正好可以支援彭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