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十七點頭:“段氏,我知道。”
段無癡道:“菩提堂原來名為天英堂,本是段氏的近身護衛。因段氏歷代篤信佛教,內功又以陽剛為主,在前幾代首座皈依佛門後,逐漸成了佛門的附庸。首座向來在大理地位尊崇,備受器重,時間久了經常在朝政中攪弄風雲。”
南詔離中原太遠,雖已經稱臣納貢,但仍舊與天家各自為政。這事柳十七知道,他向來不關心政局,這時聽段無癡談論,不由得鄭重起來。
“我父王死得早,如今即位皇帝的是叔父,他與我所想一致,不能任由僧人幹政。佛門講求出世,但他們在大理幾乎能一手遮天!”段無癡說到此處有些激動,“於是我少時便自請入了菩提堂,苦修數年功法大成,想與叔父一道革除佛門對朝政的幹涉。”
“但此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我拜在師父門下,他向來不拘禮法。因這一點,我尚不知他其實站在叔父一邊,對他頗有成見,卻也通過與他相處,注意到菩提堂隱隱有了兩派對立之勢……”
柳十七接口道:“是慧慈師父和想要他死的人麽?”
段無癡毫不訝異柳十七猜到,頷首道:“對,另一邊就是首座師伯。他父輩是段氏的沒落貴族,因犯了大罪被廢爵位。段氏從來沒有等閑之輩,他想東山再起。”
從未知道佛門之中也能有爭鬥的柳十七驚訝了,他能想到這些對立帶來的後果是什麽:一派主張出世再不涉足紅塵,另一派卻暗藏野心企圖篡位,這樣下去當然非你死我活不能解決。
想必後來無非是段無癡韜光養晦數年除掉首座,清理內外威脅鞏固叔父皇位。之後他想起被迫遠走中原的師父,下令尋找卻為時已晚。
段無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師伯的人終日在暗處監視,我隻好裝作醉心武學,來中原耽擱數年,與各位高手比試,讓他放鬆警惕。回去之後,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師父不忍同門相殘,含恨離開大理,走時送我前往蒼山深處。但我知道他……他一心隻想皈依佛祖,渡眾生於苦難,把自在無相功光大……”
柳十七疑惑道:“你的師兄弟們呢?”
“嗬,”段無癡自嘲般笑了一聲,“全被師伯趕盡殺絕了,我師父離開大理時,他這一脈就剩我一個徒弟。”
柳十七經不住思念慧慈當日樣子,他最後的時日一定極為痛苦,卻還忍著傳完功法口訣才圓寂——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卻對柳十七傾囊相授。
是為大義任俠,不過如此。
“你是他最後一個弟子,我不會對你如何,也不勉強你做什麽。”段無癡道,“隻希望今日之事你不要告訴那些中原人,菩提堂雖然壞了麵子,也不能任人說道!”
原來菩提堂因僧俗之爭已經四分五裂,留著的首座不過是個殼子?
慧慈當日說“亂世將至”,何嚐不是預見了結局。
南詔的事他管不上,二人相對而坐,共飲一壺茶後,柳十七才得有機會問他溺水始末:“段大俠,你……你為何會在餘杭救了我?”
段無癡瞥他一眼,似乎很看不上他憋了這麽久才問這事,無奈道:“我和門人追查師父足跡到了餘杭,昨夜我在渡口附近徘徊,聽見爭執,躲在暗處看了看,就是你和那個……你師兄想乘船逃走,但你被推下水。待到那些人走了,我手下的人把你撈了起來,還好時間不長,你還有一口氣在。”
柳十七搖頭道:“我不信巧合,段大俠,你說實話。”
竟就被這個少年人看破了,段無癡失笑道:“不好騙!其實是我內心煩悶,忽見一女子從門外路過,她走之後地上多了一塊手帕,上有幾行墨字。‘楊柳岸,子時三更,機緣不曾斷絕’。我見了,自然以為這有關恩師的遺願,踩著點來,就見到了你。”
應該是綠山閣的人,封聽雲說過他們知天下之秘辛,再加上靈犀白天出現過……
柳十七不疑有他,略一行禮:“多謝相救。”
段無癡耿直道:“也多謝你告知了恩師遺言,他沒叫我不爭,我就要去爭了。”
他莫名覺得這是段無癡的際遇,於是不再就此事多言。柳十七再喝了一口熱茶,起身道:“我這就走了。”
段無癡忽然道:“按理說你要走,我不該留。但昨日救你回來後府上大夫診脈,你體內有寒毒淤積,想來不是新傷了,若不調養痊癒就行走江湖,恐有後患。”
“是早年的舊病。”柳十七自行搭脈,他久病成醫,知道頑疾還未大好,“最近半年都在折騰,起先又在……在北方寒冷的山中待了許久。”
小蓬萊裏有溫泉,暖得讓人錯覺已到初春是不假,西秀山的冰雪仍舊滲入他的血脈。他有日子沒服藥,反覆發作也在情理之中。
他重在榻邊坐下,屋內燒著暖爐,江南的春寒與冰山上的溪水都沒法比。
“我包袱中本來有藥的,但……”柳十七皺眉,欲言又止。
“救你回來時你就帶著一把刀。”段無癡道,寬他的心,“此處是菩提堂的別莊,大夫也是從大理來的,不如住些日子?——恩師留下無相功的口訣給你,定不希望你年紀輕輕就落一身傷病。”
</br>
段無癡道:“菩提堂原來名為天英堂,本是段氏的近身護衛。因段氏歷代篤信佛教,內功又以陽剛為主,在前幾代首座皈依佛門後,逐漸成了佛門的附庸。首座向來在大理地位尊崇,備受器重,時間久了經常在朝政中攪弄風雲。”
南詔離中原太遠,雖已經稱臣納貢,但仍舊與天家各自為政。這事柳十七知道,他向來不關心政局,這時聽段無癡談論,不由得鄭重起來。
“我父王死得早,如今即位皇帝的是叔父,他與我所想一致,不能任由僧人幹政。佛門講求出世,但他們在大理幾乎能一手遮天!”段無癡說到此處有些激動,“於是我少時便自請入了菩提堂,苦修數年功法大成,想與叔父一道革除佛門對朝政的幹涉。”
“但此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我拜在師父門下,他向來不拘禮法。因這一點,我尚不知他其實站在叔父一邊,對他頗有成見,卻也通過與他相處,注意到菩提堂隱隱有了兩派對立之勢……”
柳十七接口道:“是慧慈師父和想要他死的人麽?”
段無癡毫不訝異柳十七猜到,頷首道:“對,另一邊就是首座師伯。他父輩是段氏的沒落貴族,因犯了大罪被廢爵位。段氏從來沒有等閑之輩,他想東山再起。”
從未知道佛門之中也能有爭鬥的柳十七驚訝了,他能想到這些對立帶來的後果是什麽:一派主張出世再不涉足紅塵,另一派卻暗藏野心企圖篡位,這樣下去當然非你死我活不能解決。
想必後來無非是段無癡韜光養晦數年除掉首座,清理內外威脅鞏固叔父皇位。之後他想起被迫遠走中原的師父,下令尋找卻為時已晚。
段無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師伯的人終日在暗處監視,我隻好裝作醉心武學,來中原耽擱數年,與各位高手比試,讓他放鬆警惕。回去之後,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師父不忍同門相殘,含恨離開大理,走時送我前往蒼山深處。但我知道他……他一心隻想皈依佛祖,渡眾生於苦難,把自在無相功光大……”
柳十七疑惑道:“你的師兄弟們呢?”
“嗬,”段無癡自嘲般笑了一聲,“全被師伯趕盡殺絕了,我師父離開大理時,他這一脈就剩我一個徒弟。”
柳十七經不住思念慧慈當日樣子,他最後的時日一定極為痛苦,卻還忍著傳完功法口訣才圓寂——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卻對柳十七傾囊相授。
是為大義任俠,不過如此。
“你是他最後一個弟子,我不會對你如何,也不勉強你做什麽。”段無癡道,“隻希望今日之事你不要告訴那些中原人,菩提堂雖然壞了麵子,也不能任人說道!”
原來菩提堂因僧俗之爭已經四分五裂,留著的首座不過是個殼子?
慧慈當日說“亂世將至”,何嚐不是預見了結局。
南詔的事他管不上,二人相對而坐,共飲一壺茶後,柳十七才得有機會問他溺水始末:“段大俠,你……你為何會在餘杭救了我?”
段無癡瞥他一眼,似乎很看不上他憋了這麽久才問這事,無奈道:“我和門人追查師父足跡到了餘杭,昨夜我在渡口附近徘徊,聽見爭執,躲在暗處看了看,就是你和那個……你師兄想乘船逃走,但你被推下水。待到那些人走了,我手下的人把你撈了起來,還好時間不長,你還有一口氣在。”
柳十七搖頭道:“我不信巧合,段大俠,你說實話。”
竟就被這個少年人看破了,段無癡失笑道:“不好騙!其實是我內心煩悶,忽見一女子從門外路過,她走之後地上多了一塊手帕,上有幾行墨字。‘楊柳岸,子時三更,機緣不曾斷絕’。我見了,自然以為這有關恩師的遺願,踩著點來,就見到了你。”
應該是綠山閣的人,封聽雲說過他們知天下之秘辛,再加上靈犀白天出現過……
柳十七不疑有他,略一行禮:“多謝相救。”
段無癡耿直道:“也多謝你告知了恩師遺言,他沒叫我不爭,我就要去爭了。”
他莫名覺得這是段無癡的際遇,於是不再就此事多言。柳十七再喝了一口熱茶,起身道:“我這就走了。”
段無癡忽然道:“按理說你要走,我不該留。但昨日救你回來後府上大夫診脈,你體內有寒毒淤積,想來不是新傷了,若不調養痊癒就行走江湖,恐有後患。”
“是早年的舊病。”柳十七自行搭脈,他久病成醫,知道頑疾還未大好,“最近半年都在折騰,起先又在……在北方寒冷的山中待了許久。”
小蓬萊裏有溫泉,暖得讓人錯覺已到初春是不假,西秀山的冰雪仍舊滲入他的血脈。他有日子沒服藥,反覆發作也在情理之中。
他重在榻邊坐下,屋內燒著暖爐,江南的春寒與冰山上的溪水都沒法比。
“我包袱中本來有藥的,但……”柳十七皺眉,欲言又止。
“救你回來時你就帶著一把刀。”段無癡道,寬他的心,“此處是菩提堂的別莊,大夫也是從大理來的,不如住些日子?——恩師留下無相功的口訣給你,定不希望你年紀輕輕就落一身傷病。”
</br>